满江红
郭璞道:“我三个步行,必要的时候在路上买三匹马就行了。”
岳钟琪点了点头,道:“既如此,我不便相强了。”
这里说着话,海腾海骏那里已绑好了东西。
郭璞一声告辞,带着人马行了出去。
出了总督府大门,在岳钟琪等人一路顺风声中,曾静、张熙双双上了马,五人三骑走了,渐去渐远,转眼间消失在茫茫夜色里。
*************************
炽天使书城OCR小组扫校,潇湘书院收集整理
:
第二章 回澜塔
这五人三骑刚走,一条人影掠出了总督府,飞闪不见。
如由来路而回,该出北门,而郭璞却带着人马走向了东门。
海腾忍不住诧异地问道:“郭爷,咱们走错了吧?”
郭璞道:“怎么错了?”
海腾道:“这条路日间我两个走过,是往锦江去的。”
郭璞淡淡笑道:“那就没有错,城外风景,首推锦江,我要看看去,顺便再看看‘回澜塔’及薛涛故里等处。”
海腾纳了闷,但他未多问。
却听马上曾静说道:“你是要走水路?”
郭璞点头说道:“是的,曾先生,这样可以避免很多无谓的麻烦。”
曾静冷笑说道:“好心智,到处皆我汉族世胄、先朝遗民,你躲不开的!”
郭璞笑了笑道:“曾先生,到时候再看吧,汉族世胄,先朝遗民,并不一定个个如二位,这,二位该明白!”
曾静道:“所以言之令人痛心!”
郭璞淡淡说道:“无论任何事,单凭口舌之言,是没有用的!”
曾静呆了一呆,道:“你这话什么意思?”
郭璞道:“曾先生是学问高深、满腹经论的读书人,难道还要我多解释么?”
曾静讶然说道:“你是说……”
郭璞道:“曾先生自己去想想吧!”
曾静闭口不言,疑惑地望着郭璞,一眨不眨。
未片刻,到了江边,昏暗月色下,一水若带,横于眼前,这就是四川著名的锦江了。
此际的锦江两岸,空荡寂静,只有江水汨汨东流,微涛拍岸,别的听不到一点声息。
那江边,停泊着几艘双桅大船,都熄了灯火,看上去黝黑数堆,静静地浸沉在夜色里。
郭璞当即吩咐海腾,道:“海腾,挑一艘好船,叫醒船家,告诉他们咱们包他的船直放江宁,开价多少随他。”
海腾应了一声,举步行近江边。
他挑了一艘不算顶大、但算顶好的船,站在船边叫了半天,才从船舱中叫出一个睡眼惺忪、衣衫不整的老头儿,江风颇大,听不清他跟那老头儿都说了些什么,只见他指手划脚跟那老头儿说了好半天,那老头儿才点了头。
海腾随即转了回来,近前说道:“上船吧,郭爷,讲妥了,一百两银子,一个不能少!”
海骏失声叫道:“一百两,他是穷疯了,还是存心敲竹杠?”
海腾道:“管他是哪一样,他点了头就算不错,他说他的船只到九江,我说了半天他才答应往江宁去。”
海骏道:“雪花花的白银一百两,他当然去。”
郭璞一旁拦过话头,道:“一百两就一百两吧,水上生涯艰苦,挣几个钱不容易,咱们不缺这区区百两银子,何必跟他们斤斤计较,上船吧!”
于是,一行五人三骑,鱼贯地登上跳板。
上了船,把马匹安置在后舱,人则住在前舱,好在这是艘载客的双桅大船,装上五人三骑,那是绰绰有余。
锦江风景美,夜晚尤美,所以他五个没一个肯进舱。
郭璞负手站在那船头,海腾、海骏紧挨着曾、张二人。
郭璞当即吩咐开船。
船撑离江岸后,两个年轻壮汉扯起了帆,满帆顺风地顺江向东而去,郭璞却与那老头儿搭上了:“老人家,你常来往这段水路么?”
那老头儿道:“吃这口水上的饭几十年了,由锦江向岷江再到长江,这条水路不知走过多少趟了!”
郭璞点头说道:“那就好,老人家既是行家老手,过三峡时就用不着提心吊胆了……”
说着,他自袖底取出一片金叶递了过去,道:“老人家,这个先拿着,船资,人马的吃都在内了……”
那老头儿直了眼,忙道:“客人,这,这太多了,小老儿不敢收……”
郭璞道:“没关系,多了的老人家买酒喝,少了我到时候再补。”
一番好说歹说之后,老头儿千恩万谢地接了过去,收了下来,一双手直抖,那难怪,他哪碰见过出手这么阔绰大方的客人?半辈子的水上生涯,他也没见过这么一片黄澄澄的金叶,这片金叶少说也可买上五条船。
望着那老头儿小心翼翼地把金叶藏入怀中,郭璞又道:“老人家,由这儿到江宁,得走几天?”
那老头儿忙道:“那要看快慢了,顺风快,逆风慢!”
忽听海骏叫道:“郭爷快看,那是什么?”
郭璞闻声回顾,只见海骏指着南岸一堆白色物体,郭璞看得清楚,那是一座小白塔。
他当即笑道:“海骏,你两个日间没往这儿来么?”
海骏道:“本是要来的,只是还未出东门,海腾就说怕时间不够,所以又拐了回丢,只在城里到处逛了逛。”
郭璞道:“那么我告诉你,看见那二江合流处的桥么?那座桥叫‘洪济桥’,又叫‘九眼桥’,是前明蜀王所建,当年陆游游赵园时均由此过路,并多有诗咏,以记其事……”
他顿了顿,接道:“那座小白塔名回澜塔,关于这座‘回澜塔’,历史上有一段趣闻,这座塔原建于前明万历年间,张献忠陷成都后,认为这座塔有妨风水,下令拆除,拆不及半,塔里露出一方古石,石上镌文说:‘筑塔余一龙,拆塔张献忠,岁逢甲乙丙,此地血流红,妖运终北川,毒气播川东,吹箫石用足,一箭贯当胸’!后来肃亲王进关,兵临成都,张献忠兵败川北,肃王向城楼盲射一箭,张献忠贯胸而死……”
海骏惊叹一声,道:“郭爷,真的么?”
郭璞笑了笑,道:“多系附会之词,人姑妄言之,我姑妄听之,我姑妄言之,你又何妨姑妄听之,对么?”
海骏笑了,道:“我说嘛,哪有这种玄事儿……”
顺风满帆,说话间已沿江下二里。
郭璞指着那江岸静峙夜色中的一座高楼说道:“看,海骏,那就是成都著名的‘望江楼’,昔陆放翁有请曰:‘剑南山水尽清晖,濯锦江边天下稀’,在此名江,有此艳迹,江山美人,可以无愧矣……”
曾静、张熙面有异色,互相望了一眼。
郭璞看的清楚,但是他装作未见,以往虚怀若谷的郭璞,今夜竟似有意炫露、卖弄地接着又道:“从前有一名士题‘望江楼’一上联云:‘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很久没人能对下联……”
海骏忙道:“是难对,郭爷,如今有了么?”
郭璞点头说道:“有了,后来有位名士对了下联:‘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千,月影万千’,可谓风流佳作……”
海骏击掌叫道:“对的好,我虽不怎么懂,但……”
郭璞拦过了话头,道:“‘望江楼’题咏甚多,都是风流墨客寄情之作:‘独坐黄昏谁是伴,怎教红粉不成灰’,可见一斑。‘蜀都赋’有‘既崇且丽’之句,所以这‘望江楼’又叫‘崇丽阁’,杜子美在日,常泛舟于浣花溪,然后到‘望江楼’,他的诗句中有‘东望少城花满烟,百花高楼更可怜’、‘野兴每难尽,江楼延赏心’,都是指‘望江楼’而言……”
海骏听的出了神。
曾静与张熙面上异色更明显。
郭璞却淡淡一笑,又道:“提起‘望江楼’,不可不一提枇杷巷门校书薛涛故里,园门木坊耸立,朱红璧绿,园中绿绿修篁,清雅幽静,为成都游览胜处,涛诗序中说:‘涛字洪度,一长安良家女,父郧,因官寓蜀而卒,母孀居,涛及笄,以请闻外,又能扫眉涂粉,与士族不侔,客有窃与之燕话,时韦中令皋镇蜀,召令侍酒赋诗,僚佐多士为之改观,暮岁,中令议以校书郎奏请,护军曰不可,遂止,涛出入幕府,自韦皋至李德裕,凡历事十一镇,皆以诗受知,其间与涛唱和者,元祯、白居易、牛僧儒、令狐楚、裴度、严绶、张藉、杜牧、刘禹锡、吴武陵、张祐等,余皆名士,记载凡二十人,竞有酬和’!”
他一口气说完这些,话锋微顿,又接道:“薛涛故里有薛涛井,旧名‘玉女津’,水极清冽,井前有名士伍光辉一联云:‘古井冷斜阳,问几树枇杷?何处是校书门巷,大江横曲槛,看一楼烟月,要平分工部草堂。’由此再进有‘五云香馆’、‘吟诗楼’、‘流杯池’,建筑虽不宏壮,但曲径回道,景致殊为潇洒,楼上有一联云:‘引袖拂寒星,古意苍茫,看四壁云山,青来剑外,停琴伫凉月,予怀浩渺,送一篙春水,彩到江南。’此公之文笔,允称佳构……”
他接着说道:“这位长安校书,能以诗才出入幕府,历十一镇,周旋于公卿达宦之间,其风雅韵事竟得流传千古,松花小笺,风流遗韵,也人生中之幸焉者,薛涛多像应和之作,以与成都大有因缘的杜工部跟这位女校书比,薛涛之受人爱顾,直使诗圣为之失色,伍光辉所谓:‘但一楼烟雨,要平分工部草堂。’可以说是事实……”
海骏突然问道:“郭爷,记得常听爷跟梅姑娘说起什么‘薛涛笺’,是……”
郭璞点头说道:“涛侨止百花潭,躬撰深红小彩笺,裁书供吟,献酬贤杰,时谓之薛涛笺……”
海骏点头说道:“原来如此,是出在这儿……”
郭璞点了点头,道:“薛涛晚岁居‘碧鸡坊’,创‘吟诗楼’,偃息于上,后段文昌再镇成都,太和岁,涛卒,年七十五,文昌为撰墓志,题曰西川校书薛洪度之墓,她有那么一阕锦江春望词:‘花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欲闻相思处,花开花落时,槛草结同心,将以遗知音,春愁正断绝,春鸟复哀吟……’”吟声至此,曾静突然说道:“够了,这位!”
郭璞一顿住口,移目投注,道:“曾先生有何教言?”
曾静道:“看来你读的书不少,胸罗也不差!”
“好说!”郭璞淡淡笑道:“那是曾先生夸奖,其实,我是班门弄斧,贻笑大方……”
“郭爷,别客气!”海腾突然一句,望着曾静道:“我们这位郭爷,论武,他神功盖世,技比天人,打遍江湖无敌手,论文,他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更难得胸罗万有,上自天文,下至地理,诸子百家,三教九流,他是无所不通,无所不精。武,海贝勒、年大将军难敌;文,当朝几位大学士也自叹不如!”
曾静动容地“噢”了一声。
郭璞则含笑说道:“海腾,别胡吹自擂,也不怕两位先生见笑!”
海腾不服地道:“郭爷,要以我海腾看,只怕眼前这两位……”
郭璞知道他要说什么,忙摆手说道:“好了,海腾,跟海骏先睡去,我看二位先生毫无睡意,咱们轮流陪他二位好了,去!”
海腾道:“郭爷,您也够累的了,我看还是您先歇息会儿……”
郭璞飞快递过眼色,道:“海腾,我陪他二位谈谈,你俩跟二位先生谈不到一块去!”
说得是,这两位跟曾、张二人哪能谈到一起去,不但是立场不同,而且性情、兴趣也全不同。
海腾只当这位爷有深意,这才跟海骏应声告退,双双转身行进舱中。
望着这两个英武背影,曾静问道:“他两个是……”
郭璞道:“京里海贝勒的近身八护卫之二,俱皆铁铮铮的英豪!”
曾静道:“他两个在旗?”
郭璞点了点头。
曾静道:“那是他们的人,或可称得英豪,你呢?”
郭璞笑了笑,道:“地地道道的汉人。”
曾静摇头冷笑,道:“糟塌你那一身所学了。”
郭璞淡然笑道:“是吗?”
曾静道:“你自己想想看!”
郭璞道:“我这个人做事,向来不只三思。”
曾静道:“这么说,你是经过三思之后才卖身投靠的。”
郭璞道:“曾先生,何谓卖身投靠?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不可无大志,更不可没有一番轰轰烈烈的作为,班定远……”
曾静道:“你自问能上比班定远?”
郭璞道:“有何不可?我?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