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风雷
帧A糇藕缶⒉乓子诒湔校挥惺镁盼鹊陌盐站霾磺岱ⅲ⒃虮刂校性虮厮馈!?br /> 天赐紧锁双眉,细细品味,难以理解。问道:“难道高手对搏都不尽全力。
这又如何分出胜负?”
兰若道:“高手对搏,生死决于俄顷,谁敢不尽全力?表面上双方虚虚实实,锋芒不露。
而事实上每时每刻都在寻找对手的破绽,同时全力提防露出破绽为对手所乘,所消耗的精力难以估量。平静之中酝酿着石破天惊的一击,生死存亡由此决定。
所谓静如处子,动若脱兔。
其中便蕴涵这上乘武功的哲理。“
天赐道:“我总以为武功首重气势。一上手就要用狂猛的攻势压住对手,以超人的勇力降服对手,最终克敌制胜。难道我想错了吗?”
兰若道:“没有错。武功之道,殊途同归。目的不外乎击倒对手,杀死对手。
很难说哪种途径正确。你所走的这条路称为外家功夫,讲求以力克敌,力强则胜,力弱则败,简单明了。因为易于入门,易于速成,武林人士大多走的是这条路,却很少有人达到登峰造极之境。
一来是对修练者的体质要求太严。身小力弱者是不能练的,练了也很难有什么成就。如果一个人身高丈二,力大如牛,练这门功夫倒也容易。可是世上能有几人身高丈二,力大如牛。
二来这门功夫只知打熬气力,不讲养生之道,练功的方法大多有伤身体。一过中年便精力日衰,甚至早早夭折。天赐哥得益于先天的体质,已经算得上此道中的佼佼者了。“
天赐若有所悟,又问道:“兰妹妹说我练的是外家功夫,与之相对必然还有一门内家功夫。这内家功夫又是怎么练的?”
兰若道:“内家功夫听来玄奇,其实就是使力运力之法,说白了浅显易懂。
外家功夫练力量,却不知如何使用力量。就象一个乞丐,怀有巨金却不会使用,最终饿死。内家功夫也练力量,重点却在使力的技巧。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化力弱为力强,击败力量胜过你的对手。内家功夫的练功之法各门各派都不相同,难以一一尽述。但万变不离其宗。简单说就是练心练气,由内而外。练得好可成绝世武功,至不济也可强身健体,祛病延年。”
天赐又问道:“道家有吐纳之术,讲的也是练心练气。不知与内家功夫是不是一回事?”
兰若道:“也是也不是。吐纳术旨在养生,据说练到极处可成仙成道,是真是假我不得而知。内家功夫却讲求实用,重在搏击,与吐纳术有很大的不同。但内家功夫与吐纳术又相辅相成,先练吐纳术再练武功能受到奇效。武林中有不少好手原本就是修练吐纳术出身的。
二者一为体,一为用,不能截然分开,更不能混为一谈。“天赐听兰若讲了一番武学道理,心中豁然开朗,多日的困惑迎刃而解。暗想:“我还以为武功已练至极处,所以无法进步。原来却是练功的方法不对,花十几年走了一条冤枉路。”
当下向兰若求教修练内功之法。兰若也不藏私,将所习的内功心法详细解说了一遍。天赐与妹妹听得津津有味。最后兰若叮嘱道:“据家师讲,这门功夫称为玄天真气,源于道家的吐纳之术,数代相传,去芜存精,发扬光大,称得上武林绝学,十分厉害。若被心术不正者得去,一旦练成,为祸天下,再难制之。你们切不可将此技轻易传人,也不能轻易炫露,引人觊觎。”两人心中肃然,点头称是。
他们谈论武功,兴味盎然,不知日之将午。午餐之后,三人又回到后院。这一回不再纸上谈兵,由天赐同妹妹过招,兰若在一旁点拨。一天下来,天赐自觉武功进境非小,与今晨相比似乎判若两人。天赐深知这全是兰若指点之功,胜过自家闭门苦练十年,对兰若更为敬服。
天黑以后,李大人从府衙返回。一家四口相聚灯下,免不了提及今天练武之事。天赐对兰若推崇备至。李大人心中欢喜,知道小儿女练了一天武功,必定很疲乏,命他们各自回房休息。
小夫妻回到新房。天赐掩上房门,栓上门闩,回身就将兰若抱住,笑道:
“兰妹妹,我苦练武功多年,始终未窥门径。今日蒙贤妹悉心指点,受益非浅。
让我如何谢你才好?”
一提到谢字,兰若便想起昨夜之事,禁不住脸蛋发烧,芳心乱跳。忙道:
“你累了一天,好好歇一会吧!”天赐笑道:“我不累,也不想休息。昨夜被你借机逃脱,现在我可不能再放过大好机会。”在他火热的目光注视下,兰若又是羞喜,又是惊慌,忙岔开话题,说道:“天赐哥,我教的内功心法你领悟了没有?
还不快练一练,如有不解之处,我再详细解说。”
谈到正事,天赐神志一清。压下心中的绮念,跳上床盘膝坐定,手足向天,闭目内视,依照兰若所授的心法行功。他初练内功,心神浮躁,只练了盏茶功夫便坐不住了,睁开眼睛,问道:“兰妹妹,你说练功会有各种各样的反应,我怎么一点也感觉不到。是不是练错了?”
兰若笑道:“没见过你这样性急的。我说的那些反应,要练上几年甚至几十年才会有。
你才练了多久?“天赐苦笑道:”让我就这样枯坐几年甚至几十年?我的老天!我又不是木雕泥塑,要吃饭睡觉的呀!“兰若笑道:”又不是每时每刻都这样坐着,一天只练一两个时辰就行。练内功最难的就是入门,有许多人练一辈子也过不了这道难关。看样子我不帮你是不行了。“兰若也登上床,在天赐的对面盘膝而坐。两人双掌相对,天赐只觉掌中的一双小手温软异常,不免有些心猿意马,魂不守舍,目光又露出灼灼热意。兰若脸颊绯红,说道:“我现在是师父,在传你武功。不许胡思乱想,定下心神。练功时要做到灵台空明,心无杂念。不然什么也练不成。”
天赐好生惭愧,慌忙凝神定气。可是佳人当面,心中的杂念总难除去。只听兰若道:“我现在将内力输到你体内,协助你打通经脉,运行真气。记住!切不可心生抗拒,更不可过于执着,一切顺其自然。”言罢闭目运功。
天赐只觉得一种难以言喻的感觉,似热似冷,若有形若无形,沿手臂经脉循行而上,直达丹田。而后在体内绕行,散于百骸,泊泊然,绵绵然,似长江大河无休无止。此时天赐心中的杂念荡然无存,只觉十分舒畅,不久即至神游太虚,物我两忘之境。只听兰若微弱的声音在耳畔道:“天赐哥,我内力有限,无力为你尽数打通经脉,只能助你入门。好好运功,将来的成就就要看你自己的努力了。”
天赐听得清清楚楚,却无法开口回答。聚精会神,全力运使体内川流不息的真气。身体飘飘然似欲凌空飞去。这感觉与兰若所言完全相同。他心中狂喜,凝神运功,浑不知身外之事。
也不知过了多久,体内激荡的热流逐渐归于平复。天赐缓缓睁开眼睛。只见兰若脸色惨白,呼吸急促,鬓边香汗淋漓,头上白汽蒸腾。天赐大吃一惊,不知是何缘故,心急如焚却无力援助。渐渐地兰若呼吸趋于平稳,脸色转和。天赐长长出了一口气,稍稍放心。
又不知过了多久,兰若双目忽开,说道:“好险!”天赐将他拥入怀中,心有余悸,问道:“真把我吓坏了!刚才是怎么回事?遇上了什么凶险?”
兰若螓首轻轻靠在天赐硕壮的肩头上,仿佛感受到丈夫的关怀,心中甜甜的。
说道:“没什么。我内力太浅,强行为你打通经脉,一时后力不济,几乎走火入魔。尚幸收功及时,没有铸下大错。”
天赐倍感歉疚,说道:“原来练内功尚要冒偌大的风险。早知如此,不应该让你助我练功。一旦你有什么三长两短,让我如何心安。”
兰若笑道:“好心有好报。经此一劫,我的内力又进了一层。一年多未曾突破的难关,被我误打误撞突破了。天赐哥,这全托赖你的齐天洪福。”
天赐又是欢喜又是爱怜,扶她躺下,笑道:“我不管什么难关不难关,只要你平安无事就好。你的脸色还有点不太正常,快躺下休息。昨天你服侍我,今天换我来服侍你。”伸手便去解兰若的裙带,为她将长裙短袄一一脱下,只余贴身内衣,而后拉上锦被。兰若娇羞万状,不敢看他。
微风送来隐约的更鼓,夜深了。天赐也解衣上床,倒头便睡,看样子又要虚度一个春宵。
忽然兰若掀开被钻入天赐怀中,腻声道:“天赐哥,你说要谢我的,为什么又不理我了?”
只因顾忌兰若练功疲乏,难以承受,天赐一直强忍欲念。经她这一挑逗,理智的堤防顿时崩溃。挽住兰若的纤腰,将她紧抱在怀中。兰若热情如火,送上滚烫的樱唇。两人激动地拥吻着,爱抚着,情火如炽。红烛燃尽而熄,幔帐悄然滑落。不见无边春色,只闻呢喃之声。
正值一双小夫妻交颈而眠,只羡鸳鸯不羡仙之时,千里之外的京师皇宫之中却是一片肃穆。乾清坤宁交泰三大殿灯火彻夜不熄。宫娥内侍往来穿梭,每人的脸上都挂着重重的忧色,仿佛一场灾祸即将降临。
乾清门外秋风瑟瑟。丹墀前侍立着四位大臣,看装束紫袍玉带,都是朝中极品大员。三位文臣似乎耐不住秋夜的寒风,头瑟缩在颈中,不停地踱着步。只有那武臣装束的老者迎风昂然而立。这老者身躯魁伟,赤面银须,虎目顾盼生威,虽垂暮之年仍不减英武气概。旁人都缄口不语,此老却耐不住沉闷,向身旁的一位中年文臣道:“寿王殿下,圣上夤夜宣我等入宫,是不是自知……,是不是有托孤之意?”他不好讲圣上将不久于人世之类的话,换一种说法,意思却简单明了。
那位寿王殿下眉头紧锁,脸上阴云密布,叹道:“韦老,圣上龙体欠安已非止一日。自今春便缠绵病榻,医官束手。着实令人担忧。小王久不入宫,圣上近日病情如何,小王也不得而知。但愿你我都猜错了。”
又有一位文臣插言道:“寿王殿下乃圣上同胞手足。圣上有恙,为何不入宫探望?”此人五旬左右年纪,眉目清朗,长髯飘飘,意态潇洒,举止自若,颇有几分出尘之味。
寿王冷哼道:“司礼监太监王保拦着本王,说什么未奉圣旨,任何人不得入宫打扰圣上。
哼!所谓圣旨,还不是出于他王保之手。“这些话别人是不敢说的,寿王是皇帝的同胞兄弟,却无所顾忌。发过牢骚,仿佛气消了不少。向那插言之人侧目而视,面现嘲弄之色,冷笑道:”许大人身为阁臣,深得圣上信任,又与王保有交情。这几日频繁出入宫禁,圣上病情如何,理应了如指掌。何必相瞒。“许大人有涵养。寿王地位特殊,他不愿得罪。寿王的冷嘲热讽他只当是耳旁风,笑道:“下官委实不知,岂敢相瞒。”
一位老态龙钟的白发文臣重重咳了一声,颤巍巍的声音道:“私议圣上病体,岂是为臣之道。稍时见驾,圣上有甚旨意,大家自会知晓。何必在此争论不休。”
众人均道:“冯大人之言有理。”住口不言。这位冯大人是三朝元老,在群臣中颇具威望,又是出名的好好先生。此老既然发话,大家自然要给他面子。
正在这时,乾清门并肩走出一位内侍一位武官。那内侍身材矮胖,满脸堆笑,正是司礼监大太监王保。那武官体壮如熊,剽悍狂傲,却是锦衣卫大都督刘进忠。
众人大为不快。刘进忠虽然权倾朝野,论品级却低了一大截。几位大员尚未入宫见驾,他却疾足先登。太不成规矩了。
刘进忠见到四位极品大员,狂傲之态依然不改,草草行了一礼,扬长而去。
王保笑嘻嘻地走过来,说道:“寿王殿下,韦老王爷,冯大人,许大人,请随咱家去见万岁爷。”
四位大员神色肃穆,随王保过乾清门,登九重玉阶,直入乾清宫,转入西偏殿。只见龙床之上,黄绫被中,正卧着当今天子。虽说面色憔悴,精神似乎还不错。龙床边侍立着太子殿下,脸上泪痕未干,眼睛布满红丝。四位大员急趋龙床前跪倒,叩首道:“臣等恭请陛下圣安。”
皇帝欠身而起,说道:“四位爱卿平身。朕诏卿等入宫,有要事相托。朕已年过六旬,垂垂老矣。今春偶感小恙,一病不起。近日病势愈重,自知时日无多。
子称人生七十古来稀。
朕不算夭寿。所虑者唯祖宗社稷而已。“寿亲王道:”皇兄今日精神甚佳,正是病势将愈之相。精心调养,自会无事。“皇帝长叹道:”病势如何,朕心中有数。今日精神转佳,乃回光返照之象。临去之前,有几句话要对诸位爱卿讲。
?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