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风雷
闯匪教君山总坛,千军万马之中,往来如履平地。匪教主龙虎天师被本将军提在手里,象一只死鸡,要他往东他不敢往西。保护你这区区百来人,不费吹灰之力。严大人派本将军出马,已经给了你们天大的情面,你这狗奴才还不知足吗?”
众军卒齐声大骂,巴掌落得更重了。匡福痛的鬼哭狼嚎,大声求饶。忽听一个轻柔的女声道:“这位将军,您大人不计小人过,就饶了匡福吧!他是个糊涂虫,倚老卖老,不懂规矩,贱妾代家父向您赔礼。”
天赐令众军卒住手。回头看去,只见正中一辆华丽的马车,车帘微微挑起,露出一双明亮的大眼睛。听她的语气,似乎是匡文尧的女儿。天赐道:“小姐言重了。俗话说:打狗还要看主人。贵府管家虽然骄横无礼,看在匡大人面子上,咱们不会计较。不过他言语辱及严大人,这些军士对严大人敬若神明,不作惩罚,难平众怒。望小姐体谅末将苦衷。”
那双明亮的大眼睛微微向下一弯,现出一个妩媚的笑意。说道:“匡福确实该打,难怪将军生气。赶到武昌城,贱妾一定禀明家父,从重处罚。”
天赐淡然笑道:“这就不必了。他已经吃了不少苦头,足以抵罪。为这一点点小事惊动总督大人,让末将如何心安。”
明亮的大眼睛在天赐身上溜溜打转,问道:“将军刚才说,曾经独闯匪教君山总坛,往来如履平地,将龙虎天师擒获,不知此事是否属实?”
天赐大笑道:“我这话说给一百个人,只怕有九十九个半不相信。小姐只当我是吹牛好了。”催马前行,下令众军开拔。数百骑簇拥着十几辆马车,隆隆启行。
匡福盯着天赐的背影,恨恨不已。咕哝道:“这哪里是护送,简直象是押解,岂有此理!”匡小姐失声轻笑,说道:“匡福,你就少说两句吧!那位李将军天不怕地不怕,根本就没把你这总督府大管家放在眼里。再罗罗嗦嗦,只怕又要吃苦头了。”匡福心有余悸,吓得一缩脖子,慌忙住口。
车马西行数十里,穿入幕阜山的余脉,山路崎岖难行。匡福又开始抱怨,一会儿说山路不好走,应该走大路,一会儿又所山中盗匪成群,不够安全。天赐被他聒噪得心烦意乱,冷笑道:“世道不太平,通都大邑一样盗匪成群。要想平安无事,应该留在南昌府别出来。”
匡福吃一堑长一智,看天赐脸色不对,忙赔笑道:“李将军,老朽也是为夫人小姐的安全着想。千金之躯,一旦有什么三长两短,老朽百死莫赎,将军您也不好向上面交待。”
天赐大笑道:“大管家忠心为主,可敬可感。有本将军在此,大管家尽管放一百二十个心,包你平安无事。”心中却想:“闻香教与匡贼同穿一条裤子,他们会来劫匡贼的家眷?
笑话!这不是大水冲了龙王庙吗。“
他二人正在说话,忽听山头上响起了一阵急促的战鼓声,道路两侧伏兵四起。
一杆大纛旗上绣青龙白虎,正是闻香教的旗号,数不清的匪众从山坡上鼓噪而下。
匡福吓得老脸煞白,瘫软在马鞍上。口中胡乱叫道:“咱们被包围了!李将军,快挡住他们。不!快逃,快逃!”
天赐心想:“真应了我那句话,大水冲了龙王庙,奇怪,奇怪!”他虽身处重围,依然稳如泰山。朗声大笑道:“弟兄们,量亮出本将军的名号,试一试这伙教匪的胆量。”众军卒轰然应是,齐声大叫道:“李国栋将军在此,不要命的尽管上来。”
“李国栋!”匪众齐声惊呼,骇然色变。有人叫道:“我的老天,是神箭飞将军,快跑啊!”匪众一齐转身,撒腿就跑。几名匪首久闻神箭飞将军之名,据称有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之能,如今手下不过千把人,危险之极。几名匪首带头逃跑,也算是身先士卒。不多时千余名教匪逃得无影无踪。
众官军欢声雷动,众家人额手称庆。那匡福惊得合不拢大嘴,没料到这位李将军居然有如此威名,什么叫做闻风丧胆,以前只是听说过,今天算是开了眼界。
匡小姐又挑起车帘,笑盈盈说道:“李将军,现在我相信你没有说大话。神箭飞将军,好响亮的名号。汉将李广也被称为飞将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将军并不逊色于他。”
天赐神色一黯,叹道:“心在天山,身老沧州。这位李将军一生郁郁不得志,坏运气延及子孙。儿子战死疆场,孙子孤军被围,苦战多日不得救兵,被迫降于匈奴。小姐,你将我比做李广,并非称颂之辞。”
匡小姐神情一呆,出言不慎,深感后悔。想要解释几句,天赐却已经催马远远地走开了。
第二十四回 城头铁鼓声犹震 匣里金刀血未干
天赐护送匡府一行人,日夜兼程,第三日上终于赶到了武昌府。路上关隘重重,只要一亮出总督大人的招牌,自然通行无阻。把守武昌城南门的是一位姓潘的副将。这位潘副将一听是总督大人宝眷到此,忙不迭上前巴结,亲自护送前往总督府。对天赐一行却极为冷淡,只派遣一名偏将负责安排食宿。
吃了一餐半饥半饱味同嚼蜡的淡酒冷饭,住了一夜四面透风阴冷潮湿的破屋烂席,天赐与众军士共之,无一人叫苦。第二天一早,天赐命部下整队出发。虽一夜未得好歇,人人皆有疲色,队伍却依然雄壮。
到了南门,潘副将笑吟吟上来迎接,一改昨日的冷淡。说道:“李将军,辛苦辛苦。昨天下官没有交待清楚,部下招待不周,恕罪恕罪。”
天赐心里极不痛快,脸上却不好表露出来。淡然道:“行军打仗,风餐露宿是常有的事。
能有饭吃有房子住,已经算是莫大的享受了。未能登门道谢,失礼之极。“潘副将干笑两声,说道:“客气客气!李将军这是要出城吗?抱歉得很,总督大人有令,-这几日军情紧急,教匪出没无常。为了武昌府的安全,城门从今日起关闭。没有帅府军令,任何人不得出城。”
天赐心想:“狗屁!沿途各处关隘都有重兵把守,会让教匪溜到武昌城下?”
说道:“本将军供职九江府,不属湖广总督统辖,总督大人的军令限制不了我。
潘将军请行个方便,本将军感激不尽。”
潘副将干笑道:“将军当然不是总督大人辖下,但这座城门却归咱总督大人管辖。军令如山,恕下官不能通融。将军如果一定要出城,可以去求见总督大人,讨一枝令箭。下官是认令不认人,只要有令箭,一定开门放行。”
天赐不禁一皱眉,委实不愿去见匡文尧,可是舍此又别无它途。命部下在城门下列队等候,他自己前往总督衙门讨令。潘副将这次表现得异乎寻常的热心,派出两名军官为天赐引路,直奔帅府。
帅府门前守御森严,数百名精壮军卒雁行排开,盔明甲亮,刀枪映日。俗话说:丞相门前七品官。此辈狗仗人势,面目可憎,总督衙门的这位门官自然也不能例外。听说一名小小的游击将军要求见大人,并且不懂规矩,连点孝敬也没有,心里便极不高兴,眼睛升到了额头上。冷冷道:“你回去吧!总督大人今天不见客。”
两名引路的军官忙上前俯耳密语。那门官频频点头,改容相向,说道:“将军请稍候。”
转身入内通禀去了。天赐立在门外等候,过了一个时辰,站得两脚酸麻,仍不见那门官出来。
天赐心中大骂不已:“这狗奴才好生无礼。老子要不是当了这个倒霉的游击将军,你这狗奴才便有十七八个脑袋也一发拧掉了。”
一直等到中午时分,那门官一步三摇踱出大门。满脸堆笑,说道:“非常抱歉,总督大人外出公干,不在衙中。将军请明天再来。”
天赐心想:“匡文尧不在,你这狗奴才怎不早说,让老子白白等了一上午。”
光棍不打笑脸人,人家笑脸相迎,你便有天大的火气也发不出来。气冲冲返回南门,只见部下五百军士虽苦守半日,依然整装肃立,队形不乱。天赐心中更觉愧疚,早知求不到令箭,应该命他们解散休息才是。
那潘副将似乎早知有此结果,一点也不惊奇,问道:“将军讨到令箭没有?
没讨到?原来总督大人不在衙中。唉!真是不凑巧,让将军白跑了一趟。没有令箭,下官实在不敢擅自开城,请将军多多包涵。”
天赐敷衍了两句,带领众军卒返回住处。怒火渐消,心神渐清,越想越觉事有蹊跷。匡文尧分明是故意回避不见。他将自己这五百官军滞留在武昌,不知有何图谋,难道是要加害不成?是夜天赐令部下小心戒备,卸甲而不脱衣,兵刃都放在乘手处,马匹都拴在房门前。
四周派出警哨轮值,埋伏下暗桩。他自己也不敢大意,打坐了整整一夜,随时准备应变。
一夜平安无事,天赐暗自纳罕。再去总督衙门求见匡文尧,那门官一如昨日,称说大人不在衙中,让天赐明日再来。一连三日,皆是如此。天赐忧心忡忡,担心部下这五百名兄弟的安危,寝食难安,可是偏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天赐仍不敢大意,严令士卒加强警戒,送来的食物也总要一人先尝过,确认无毒,方才令众卒食用。
这天夜里,时近三更,天赐正在房中打坐。内力运至极处,耳聪目明,数十丈方圆之内,叶落之声可闻。忽听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名军士来到房门外,轻扣两声,说道:“将军,有一位匡小姐要见您。”
天赐暗自诧异,心想:“她来干什么?”说道:“请她进来。”整衣而起,迎出房外。
只见小径上一名军卒引着两个娇弱女子姗姗而来。走在前面的是个小丫鬟,手里提着一盏灯笼,夜风吹过,灯火忽明忽暗。小丫鬟身后那女子面罩青纱,只露出一双明亮的大眼睛,正是匡小姐。
天赐迎上前抱拳为礼,说道:“匡小姐夤夜造访,不知有何贵干?”匡小姐语声中带着几分急促,又有几分慌张,说道:“李将军,大祸临头了,你快快逃走吧!”天赐大吃一惊,问道:“请问小姐,祸从何来?”
匡小姐道:“将军,贱妾不避嫌隙,冒死前来,只想为将军指点一条生路。
将军难道不相信贱妾吗?”天赐道:“小姐千万不要误解,在下相信小姐的诚意。
有何大祸,请小姐明言。是不是令尊大人欲对在下不利?”
匡小姐道:“原来将军已经猜到了。贱妾今日下午无意中偷听到家父与部下的密议。家父命几位总兵副将带兵围攻将军这五百人马,逼迫将军投降。如果将军不从,就采取雷霆手段,悉数屠戮,以绝后患。贱妾想家父与将军同殿为臣,不忍见同袍相残,乘家父不备,盗出兵符令箭,连夜来见将军。请将军持此令箭,诈开城门,快快逃走吧!”
天赐心想:“果然不出我所料,匡贼要造反了。不知这位匡小姐是否知晓内情。”说道:“令尊大人为何欲对在下不利,请小姐见告。”
匡小姐黯然道:“贱妾虽然懵懂无知,但冷眼旁观,也能猜出家父的意图。
前几日家父令汉阳水营退入汉江,放教匪水师东下,直取九江。家父麾下各路军马也都蠢蠢欲动,不臣之心,贱妾羞于出口。严梦熊将军是九江府的擎天之柱,将军又是严将军的得力膀臂,家父视如眼中钉肉中刺,亟欲除去。现在人马已经出动,将军快快持令出城,迟则不及。”
天赐道:“生死有命,在下自会率军突围,纵然寡不敌众,唯死而已。实不愿见小姐为此伤了父女之情。好意心领,小姐请回吧!”说罢下令部下士卒整队,不多时五百军卒皆被甲持刀,跃马结阵,准备厮杀。
匡小姐大为焦急,说道:“将军何其愚也!徒逞血气之勇,智者所不为。贱妾虽生为女子,不知君国大事,亦曾少读诗书,颇识忠义。家父所行所为,身为儿女者不敢妄论是非。
但公道自在人心,不关父女之情。将军神武盖世,来日方长,当惜有用之身以图报效国家。
贱妾为将军略尽绵薄之力,一者求心之所安,二者代家父稍赎罪孽。将军此时不走,将陷贱妾于不义。“
天赐心想:“十步之内,必有芳草。不意匡贼居然有这样一个好女儿,真是愧煞须眉。”
接过令符,心中激动,伏地谢道:“小姐云天高义,请受在下一拜。”匡小姐手足无措,急道:“将军快快请起。区区小惠,不足挂齿,贱妾实不敢当此大礼。”天赐道:“生死之事,尚不能令在下屈膝。在下拜的是小姐的忠肝侠胆,凛然大义。为的是这五百名弟兄,今日得脱大劫,皆出小姐所赐。”众军卒亦奋然齐呼道:“谢小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