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风雷
天赐忧心如焚,问道:“九江府现在情况如何?”胡平道:“鬼才知道。教匪大军兵临城下,那黄仕甲是个大饭桶,吓也把他吓死了,哪里还能想出什么退敌之策。严大人已经派人前去打探消息,现在还没有回音。”天赐叹道:“真没想到,走了才几天,就发生了这么多意想不到的事。胡大哥,带我去见严大人。
不论下一步如何行动,总要先夺回马岭关才行。”
天赐整顿军马,率领这一千来名兄弟离开大路,由胡平带领,钻入深山。翻越两道山梁,来到一出僻静的山谷。严梦熊与他的一千多名残兵此时正扎营于山谷之中。经过前夜的一场激战,众军卒大多带有刀箭之伤。再加上逃出时过于匆忙,没有携带军粮。严梦熊派人在附近的村落中购来了一些粮食,却是杯水车薪。
众军卒食不果腹,精神萎顿,情绪低落。
天赐与严梦熊劫后重逢,互道别时的艰险,感叹不已。谈及匡文尧反叛,严梦熊气愤难平。说起马岭关之失,更是愧疚不安。天赐安慰道:“胜败乃兵家常事,马岭关之失,皆匡贼之罪,非大人之过也。当此时大人应速下决断,能战则战,不能战则去。似这般自困于深山之中,军士无粮无衣,只怕难以久持。”
严梦熊叹道:“我也知道按兵不动不是上策,可是九江府始终没有确切的消息,敌情不明,不可轻动。”
天赐道:“末将以为,探明敌情固然重要,为众将士寻一安身之处更为急迫。
现在教匪立足未稳,地势不熟,守御不严,乘隙击之,夺回马岭关,方为上策。”
严梦熊摇头道:“我何尝不想夺回马岭关,可手下只有这一千多人,力不从心。”
天赐道:“末将带来了千余人马,合计有两千余众,兵力不算单薄。只要大人晓以利害,进则得生,退则困死,必能重振军心,一鼓作气,夺回失地。”
严梦熊仍然摇头,说道:“贤弟是知道的,马岭关地势险要,无数万之众,经月之期,绝难攻破。别说我们没有云梯,数丈高的城墙难以逾越,关上更有重兵把守,乱箭射下,接近都很困难。我这些骑兵长于野战,却不善于攻城。现在只余下这点本钱,没有万全的把握,不能冒险。”
天赐笑道:“强攻不成,可以智取。末将曾向一奇人学得一项密技,易容换貌,维妙维肖,正好派上用场。”严梦熊目光一亮,喜道:“贤弟有何良策?”
天赐俯耳密语半晌,严梦熊脸上喜色越来越浓,频频点头,大叫道:“妙计,妙计!就这么办了。”
天将入幕,严梦熊下令宰杀战马数十匹,众军饱餐一顿,精神大振。严梦熊传令整队,将伤者全部留下,只携带两千名精锐步骑,乘夜色直奔马岭关。
深夜子时,马岭关一片静寂,匪众大多进入梦乡,只有南关箭楼上高悬着气死风灯。百来名匪众瑟缩在夜风中,双手互抄,怀抱长枪,哈欠连声,惺忪睡眼无神地盯着关前黑暗幽深的山道。
山道上远远地出现了一小队持着火把的人马,总算打破了这无边的沉闷。人马渐行渐近,可以看清服色,都是教中兄弟。匪众悬起的心又放下,一名小头目扯开嗓子大叫道:“你们是哪一路的教友?有令箭吗?”
关下的教匪大约有两三百人,在吊桥前停下来。当先的一骑是个魁梧汉子,嗓门大得象炸雷,叫骂道:“鬼叫些什么!他娘的还不快把吊桥放下,老子要进关。”
小头目心里不痛快。拔起干瘪的胸脯,冷笑道:“老兄是何许人?咱们怎么不认得?要进关可以,拿令箭来。上面有命令,没有令箭,概不放行。”
那魁梧汉子大骂道:“你他娘的瞎了狗眼,尚护教在此,要什么狗屁令箭。”
小头目吓得一打哆嗦。凝目望去,只见众教友簇拥之中,有一人身高体壮,一脸的虬须,依稀正是护教尚君义。小头目惊得面如土色,在关上就地跪倒,磕头如捣蒜。叫道:“小的有眼无珠,求您老恕罪。”
那魁梧汉子大骂道:“罗嗦!还不快开关。耽搁了尚护教的大事,当心你的狗头。”小头目岂敢怠慢,下令匪众放下吊桥,自己亲自跑下城头,打开关门。
关下的几百名骑兵一拥而入。那魁梧汉子一马当先,驰到小头目身前,一把将他提在手中,大笑道:“你这混蛋狂妄无知,骄矜慢上,罪该万死,给我绑了。”
两名健卒闻言扑上,将那小头目捆做一团。
小头目惊叫道:“尚护教,小的有眼不识泰山,求您老饶命啊!”那“尚护教”大笑道:“臭小子,擦亮你的狗眼好好看看,老子姓胡名平,可不是什么尚护教。”众军卒皆大笑,一齐动手。匪众猝不及防,全部束手就擒,竟连警哨也未及发出。
原来,这支深夜叩关的骑兵全都是官军假扮的,假尚君义是胡平,魁梧汉子是天赐。天赐下令众军脱去外罩的教匪服色,露出官军衣甲,结阵守住关门。他自己纵马驰上关城,亲手扯下教匪的青龙旗,换上官军旗号。埋伏在关下的严梦熊知道已经得手,下令官军出击。
八百骑兵先行,一千步卒后随,杀入马岭关。
隆隆的蹄声震醒了熟睡中的匪众,冲出室外,只见大街上到处都是官军铁骑。
黑夜之中,弄不清来了多少人马,仓促迎战,无人统御,才一交手便纷纷败逃。
官军也不紧追,只在各处纵火鼓噪,虚张声势。匪众军心大乱,只当已经被大队官军包围。东西南三面皆杀声震天,大火熊熊,只有北面甚是平静。匪众一起向北关拥去,夺路逃跑。
那教匪守关主将想要收集残部抵抗,却怎能抵得住如潮水般败退下来的溃兵,被溃兵裹挟着逃出北关,奔九江府而去。这位不知姓名主将以万余之众把守天险马岭关,居然在一夜之间被官军莫名其妙地攻破,逃回九江大营,将会受到何种处罚就不得而知了。
官军一战收复雄关,战果甚丰而损失极微,军心振奋,欢声雷动。清剿残余教匪,清查收缴的钱粮,分兵把守各处要地等等事宜,自有部将分头办理,不必严梦熊劳神。他与天赐返回官衙,吩咐提来在南关抓获的那小头目审问。
严梦熊居中而坐,天赐一旁相陪,皆面沉似水。两侧侍立着如狼似虎的军校,手按刀柄,怒目相向。那小头目一进大堂,就被这阵势吓得两腿打战。不等众军校威吓,他先瘫倒在地,口称饶命。
严梦熊双目炯炯,不怒自威。沉声问道:“堂下何人?”那小头目用颤抖的声音道:“禀大人,小的名叫刘二,是闻香教的一名低级弟子。”严梦熊喝道:
“胡说,你是个头目,在教匪中一定地位不低。”刘二慌忙申辩道:“大人明鉴,小的确实是一名低级弟子。只因早入教几年,才当了一个小头目,管一些日常琐事。实则什么职权都没有,一切都要听法师坛主们的吩咐。小的身不由己,求大人开恩。”
严梦熊冷笑道:“本官原本要向你询问教匪军情。既然你只是个不入流的小喽罗,必然不明内情,留着还有何用?一刀砍了算了。”
刘二脸色惨变,惊呼道:“将军大人,饶命啊!小的虽然只是个小头目,机密大事也知道不少,您要问什么,小的决不敢隐瞒。”
严梦熊目光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说道:“量你也不敢有所隐瞒。我且问你,教匪攻打九江,一共出动了多少人马?由何人统帅?”刘二道:“水军由蓝护教统帅,教主他老人家亲自坐镇步军。人数多少小的也不清楚,大约有几十万人吧!”严梦熊一瞪眼,喝道:“究竟有多少人马?是三十万还是四十万?”
刘二慌忙道:“水军十万,步军二十万,大约有三十多万人吧!确切数目小人也说不清楚。”
严梦熊心想:“好家伙,三十万人马!黄仕甲这大草包,够他喝一壶的。”
问道:“教匪与匡文尧狼狈为奸,你是否知道其中内情,从实讲来。”
刘二道:“匡文尧弃暗投明,不,他利欲熏心,与本教精诚合作,不,与本教狼狈为奸,商定好共取天下,事成之后,平分疆土。他放开大江水道,放本教水师顺流东下。又派遣精兵数万随本教一起行动,前天夜里诈开马岭关的那支人马就是他的部下。”
严梦熊道:“这些事尽人皆知,算不得什么机密,你想搪塞本将军吗?”刘二惊道:“小的不是,小的不敢!小的只是个芝麻绿豆大的小头目,不知教中大事,该说的都说了,不知道的您老杀了我也是不知道。”严梦熊喝道:“这也不知,那也不知,你究竟知道什么?”刘二连连叩首,哀求道:“您老开恩,您老饶命。”
严梦熊心想:“看样子他是真的不知道。”问道:“九江府现在战况如何?”
刘二答道:“没有战况。”
“没有战况?”严梦熊怒道:“匪教数十万大军围攻九江城,难道会按兵不动吗?”刘二道:“大人请息怒,小的不敢扯谎。本教围攻九江城,交战不足一日,城中官军就招架不住了。总兵黄仕甲献城投降,与本教……,那个同流合污,成为本教的座上客。”
“住口!”严梦熊拍案而起,怒喝道:“你这狗头胆敢胡言乱言,乱我军心,罪该万死。
来人!给我拉出去砍了。“刘二惊得魂飞天外,大叫道:”冤枉,冤枉!小的句句实言,决不敢欺骗大人,求大人饶命。“几名膀大腰粗的刀斧手不理会这小子的鬼嚎,几只大手象抓小鸡般将他提起,倒拖出门外。哭叫声一路远去,嘎然而止。
严梦熊脸色阴沉似水,目射寒芒。沉默良久,忽然大叫道:“传本将军将令,全军集合,连夜发兵九江,与教匪决一死战。”堂上众军皆有惊容,面面相觑,均想:“咱们大人莫不是疯了?九江城下有教匪几十万大军,咱们才两千人马,这不等于以卵击石吗?”堂上一片静寂,无人应声出去传令。
天赐明白严梦熊此时急怒攻心,有些意气用事。忙劝解道:“严大人请三思,此事尚须从长计议。”严梦熊渐渐平静下来,挥手令众军退出,堂上只余下他与天赐。严梦熊道:“贤弟,那刘二所言一定不会有假。黄仕甲其人怯懦无能,临阵投敌,丢失九江重地。数万官军尽数覆没,只余下咱们这两千人马,要对抗数十万教匪,断无可能。弃关退走,我却心有不甘。今后如何举措,贤弟可有良策?”
天赐道:“匡文尧反叛,九江府失陷,数日之间,形势急转直下,对我军十分不利。此时进而求战固不可能,死守马岭关同样也是一条绝路。凭借地势之险,或可坚守十天半月,但绝难长期坚持。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只有退往南昌,才是生路。”
严梦熊叹道:“退往南昌又能如何?一样是寄人篱下,看人眼色。那廖崇义与黄仕甲是一路货色,贪功重利,畏敌怯战,胜则归功于己,败则委过于人。九江府之变,他身为江西总督难辞其咎,我去投奔他只怕要成为替罪羊。”
天赐道:“廖崇义虽然没有多少才略,却比黄仕甲强胜百倍。那日南昌大战,他亲上城头擂鼓助战,振奋军心,可见并非一无是处的庸才。他是个聪明人。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当此乱世,大人这样的良将他不会轻弃,必然代为脱罪,依为膀臂。大人应当前去依附于他,徐图进取。何必困守绝地,与城偕亡。“严梦熊沉吟片刻,说道:“贤弟所言极是。事不宜迟,歇兵一日,明日一早便启程。九江府之失暂时保密,以防军心动摇,只说奉命开往南昌府便可。”天赐道:“这样不妥。军心不可欺,欺则易生变乱。九江之失绝难长久隐瞒,众军一旦得知真相,势必对大人心生疑虑,而大人再难取信于部下,得不偿失,断不可为。”严梦熊叹道:“贤弟治军之道胜我多矣!此事就依贤弟,明言相告,众军愿从则从,不愿从则去,听其自便。”
第二天,严梦熊召集全军,当场宣布九江府失陷,黄仕甲投降之事,申明大家去留自便,概不阻拦。众军皆有愤然之色,皆愿与严梦熊同往南昌,无一人离去。动之以义,晓之以理,虽懦夫也可化为勇士。严梦熊兴奋之余,深服天赐见事之明。
严梦熊下令焚烧营房,捣毁城关,以防为教匪所用。粮草银钱能带则带,不能带也尽数焚毁。轻骑简装,开出马岭关。此去南昌数百里之遥,一路上教匪出没无常。遇上大股教匪,官军避而不战,遇上小股,则一鼓作气击溃之。历经大小十余战,皆大获全胜,官军士气高昂。这一天终于到达南昌城。
果不出天赐所料,廖崇义见严梦熊千里来归,大喜过望,相待甚厚。非但不追究他的过失,反而上疏表奏他的功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