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风雷
金十两。只取十两足矣,余者乃非分之财,贫道无福消受。”
取过一锭金子,伸出食中二指,轻轻剪下约摸十两大小的一块,纳入怀中,余下的又放回盘中。
眼睁睁看着天赐用手指剪开金锭,坚硬的黄金在他手中如同软泥,寿亲王几乎难以置信,惊道:“原来仙长是一位异人,非但医道高明,竟然还有一身绝顶武功。”
这一番卖弄收效颇佳,天赐心中窃喜。信口胡吹道:“贫道隐居西昆仑六十年,潜修仙道之学,略有小成。武功医术只是末技,不足挂齿。”寿亲王更为惊喜,却又有几分不信,说道:“仙长是仙道中人,小王失敬了。敝府有两位客卿,一名段云鹏,一名程万里,武功之强,在京师首屈一指。日常与小王谈论,每每感叹平生未逢敌手,引为恨事。不知仙长可愿见他二人。”
天赐心想:“你这是要考较我。我李天赐别的本领不行,武功一道你可难不倒我。”笑道:“贫道也久闻燕山双雄之名,有缘拜识,诚为幸事。”寿亲王大喜,当即吩咐下去,传见程段二人。
过不多时,门外传来两个人的脚步声。一个皮靴踏着石路,咚咚作响,仿佛要将厅堂震塌。另一个声音极为细柔,却瞒不过天赐的耳朵。天赐心想:“这两人一个修的是内功,一个修的是外功,火候都不弱,只是尚未达到炉火纯青之境,不足为虑。”思忖间那两人进到堂上,寿亲王为天赐引荐。段云鹏是个精干的瘦长汉子,双目神光隐现,含而不露。程万里却又矮又壮,浑身筋骨虬结,劲力勃然欲发。两人正当盛年,内力外功均臻上乘境界,难怪目无余子,藐视天下英雄。
大家寒暄已毕,各自落座。寿亲王道:“这位妙徼仙长来自西昆仑,身负奇技,武功医道俱佳。你们三位多多亲近。”段云鹏程万里均不以为然,暗想:
“圣上笃信道术。邪术惑众蒙骗钱财的妖道皆蠢蠢欲动,趋之若鹜,纷纷进京活动。这老道士只怕也不是好路数。”
段云鹏道:“咱们不通医术,于武功一道却浸淫多年,颇有心得。老道长能否露一手,让段某与程老弟开开眼界。”
天赐笑道:“雕虫小技,岂敢在两位高人面前卖弄。我看还是免了吧!”段云鹏程万里更加断定天赐没什么真本事。程万里道:“道长莫非看不起我们兄弟,不屑出手?我老程抛砖引玉,先献丑了,请道长指点。”他端起案上茶杯,一口饮尽杯中茶水。将杯口朝下,五指抓住杯底,微微一用力。只见碎屑纷纷而下,杯底被他抓出了五个圆洞,刚刚容得下五指放入,断口处整齐如割。
这茶杯是紫砂所制,坚硬虽不及瓷器,但要整整齐齐抓出五个洞而茶杯不碎,不仅手上要有千斤之力,而且力道要拿捏得恰到好处。可见这程万里非但外功精纯,而且由外而内,又练成了一身绝顶内力。他将茶杯托在掌上,颇为自得,傲然笑道:“请道长过目。”将杯子抛给天赐。
天赐接杯在手,仔细端详,暗暗点头。翻过杯底,只见上面刻着“大彬”两个阴文。天赐目光一亮,说道:“此杯乃宜兴名匠时大彬所制,是紫砂茶具中的精品,存世已经不多,却被程师傅毁掉了,可惜,可惜!”略略把玩,又将杯子抛还给程万里。
程万里心想:“看你这老杂毛有何伎俩胜过你家程爷爷。”说道:“道长顾左右而言它,莫非……。”忽然,他发觉托在掌上的杯子有些异样,低头看去,手中哪里还有杯子,早就化为一堆细碎的粉末。寿亲王不明其中奥妙,程段二人却是行家,面面相觑,做声不得。均想:“这老道士好深湛的内力,化石为粉,不露丝毫痕迹。咱们眼睁睁看着,居然不知他是何时动的手脚。”
正在此时,只听后堂环佩叮咚,两名侍女搀扶着一个娇弱女子走到堂上。程段二人连忙起身肃立,低下头去。寿亲王却大吃一惊,说道:“乖女儿,你怎么出来了?快快回去休息,有病在身,不宜劳动。”郡主道:“女儿已经大好了。
听说是一位仙长开了一剂药方,治好女儿的病,特来当面道谢。”
寿亲王大喜,多日的担忧尽数化为乌有。说道:“理应道谢。女儿,为你治病的就是这位仙长。”郡主瞟了一眼天赐,又垂下头,袅袅娜娜走到天赐身前,浅浅施了一礼。
天赐笑道:“贫道为人治病,一来为济世救人,二来是为捞些银钱花用。令尊大人已经付过诊金十两,银货两讫。郡主再要道谢,恕贫道愧不敢受。”大家闻言均为之莞尔,郡主也轻笑出声。天赐细细打量,只见她虽久病初愈,肤色略显苍白,却难掩天生丽质。而且举止端庄,谦逊有礼。天赐心中忽然生出一个古怪念头:“此女品貌不俗,与小孟倒可以配成一对。小孟这家伙前番拒绝了许老贼的提亲,不给他找个大靠山,只怕他永无出头之日。”
直到郡主告辞退出,天赐仍在暗打主意,一时却想不出有何良策向寿亲王引荐孟文英。
段云鹏程万里对天赐万分钦佩。他二人都是爽直的北地汉子,输了就认输,决不会心存芥蒂。段云鹏道:“段某久居京师,孤陋寡闻,不知天下之大。井底之蛙,妄自称尊,今日方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仙长神技,胜过段某百倍。”
忽听门外有人说道:“何人武功如此神奇?竟能胜过师父百倍。”人随声至,一位英武的青年公子走到堂上,施礼道:“应麟见过姑丈,见过两位师父。”来人正是韦老王爷的少子韦应麟。韦府与寿王府本为姻亲,韦应麟又与寿王世子一同拜程段二人为师,平日里常来常往,所以不经通报,直接闯了进来。
寿亲王道:“应麟,我为你引荐一位世外高人。”将方才天赐如何一剂药治愈郡主之病,又如何以绝技折服程段二人之事讲了一遍。程万里段云鹏随声附合,对较技落败之事毫不隐讳。
韦应麟失声道:“两位师父竟也不敌,仙长真高人也!”忽然心中一动,喜上眉梢,俯在寿亲王身边窃窃私语,寿亲王频频点头。大家均不明所以,暗自诧异。却听韦应麟道:“请教仙长,既然隐居西昆仑求证仙道之学,却又为何重履红尘,来到京师行医。”
天赐心想:“此子非庸碌之辈,问得一针见血,我得留点神。”说道:“仙道之学,渊奥难测,非强求可得也。闭门造车,终非正途。求仙者先要求道,修道者先要修身,广积外功,以待天命。贫道京师之行,正是外为积修外功,行一桩普救世人的大功德。”
大家听天赐语含玄机,皆悚然动容。韦应麟道:“请教仙长,何为普救世人的大功德?”
天赐道:“我辈凡人,生于尘世,长于尘世,生老病死,天灾兵祸,皆为苦事。贵为帝王将相而不能免之,隐入深山大泽而不能逃之。世人有难,我援之以手,即为功德。功德无分大小,救一人也罢,救千百人也罢,只要捡力所能及者为之即可。但如果能行一事,救普天下亿万苍生于刀兵水火之苦,则此功德不可不谓之大也。”
韦应麟道:“世人何苦?请仙长试言之。”天赐道:“世人之苦,非止一端。
贫道自出山以来,耳闻目见,不可胜计。小者水旱蝗疫,天灾不断,田地荒芜,饿殍遍野,而朝廷不能救之。恶霸豪强,目无法纪,横行乡里,鱼肉一方,而朝廷不能治之。大者盗贼肆虐于外,窥伺鼎器,权奸横行于内,败坏朝纲,以致国事衰败,社稷将倾。黎民百姓饱受兵祸,流离失所,填于沟壑。满朝公卿,夜夜笙歌,犹不知祸之将至。”
韦应麟道:“仙长差矣!朝中公卿并非全是饱食终日,庸碌无为之辈。夙夜忧思,心系国事者也不乏其人。”天赐道:“纵有一二智者,奈何无良策以成事,空言忠君报国,又有何用?”
大家均暗自吃惊,心想:“这位仙长是个有心人,莫非是我等同道。”程万里段云鹏韦应麟六道目光一齐望向寿亲王。寿亲王知道自己应该有所表示了,说道:“仙长所言,正是我等忧心之事。请教仙长,有何良策以挽危局?”天赐捻髯笑道:“天机难测,未可轻言。”
大家一时摸不清这老道士的底细,虽有求助之心,却无法启齿。只有韦应麟暗中揣度,已经有几分明白。试探道:“仙长可曾听说,当今天子笃信道术,四方妖道借以求进之事?
朝中权奸援引妖道,蒙蔽圣聪,内外勾结,为祸天下。为臣者不敢言圣上之非,但圣上妄信邪术,沉溺日深,我等实不能坐视。如何行事,请仙长教我。“天赐道:“此非贫道之力所能及也。寿王千岁与圣上有叔侄之亲,何不进言劝谏。”寿亲王叹道:“非不为也,恨不能耳。小王曾进谏多次,无奈圣上陷溺已深,拒而不纳。宫中妖道皆为奸臣党羽,欲除妖道,当先去奸臣。小王爵位虽尊,手中却无实权,实无力于刘贼许贼相抗。那刘进忠统辖锦衣卫,兼领禁宫宿卫,一举一动关乎天子安危。许氏两代为后,太后是许敬臣的胞妹,皇后是其亲女,六部九卿又多是其私党,根深蒂固,更无法撼动。”
天赐与皇帝是同胞兄弟,当今太后则是他的亲生母亲,许敬臣就是他的舅父。
又是母亲又是舅父,又是兄长又是表妹,这些骨肉至亲在他心目中是如此陌生而又遥远,唤不起点滴亲情。面对这些盘根错节,剪不断理不清的姻亲关系,天赐也只有摇头叹息了。他道:“王驾千岁尚且无能为力,贫道就更加不行了。”
韦应麟道:“仙长不是没有办法,而是不信任我等,所以不肯明言。”天赐笑道:“贫道有什么办法,请公子试言之。”韦应麟一字一顿,说道:“以毒攻毒,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天赐心想:“这位韦公子果然非同凡响,居然猜出了我的意图。这样最好,由他说出,免得我再费心机。”笑道:“何谓以毒攻毒?”寿亲王与程段二人素知韦应麟多谋善断,听他道出“以毒攻毒”四字,深感兴味,六目投注,静待他解说。
韦应麟道:“恕小子班门弄斧。我以为圣上笃信仙道之学,并非全是坏事。
仙道之学隐含阴阳运作之理,博大精深。小足以修身养性,大足以治国平天下。
我等不妨投圣上所好,进贤者以退奸邪,诱圣上弃邪道而就正途,远小人而亲君子,这就叫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虽说对圣上用心机乃大不敬之罪,但舍此别无良策。只要我等立意为善,无愧于心也就是了。”
程万里一拍大腿,叫道:“妙计!我老程一百个赞成。应麟,你快说,咱们如何行事?”
韦应麟灼灼目光落在天赐脸上,笑道:“如何行事,还要看仙长的意思。”
大家均恍然大悟,目光纷纷投向天赐。
天赐进京谋求的正是这个机会。眼见多日的心愿即将达成,心中暗自欢喜。
却佯做推辞,说道:“贫道乃山野俗夫,不知国家大事,恐有负诸位重托。请诸位另择贤能,贫道尽心辅之,或可胜任。”
寿亲王敛容离座,走到天赐身前,长揖到地,说道:“方今天子孤弱,困于权奸,内忧外患,国事日蹙,百年基业,即将毁于一旦。小王德鲜能薄,空怀救国之心,恨无回天之力。
今日幸遇仙长,如旱苗之得甘露。仙长怀救世之心,负天人之技,非仙长无人能担此重任。
望仙长垂怜小王拳拳此心,顾念天下亿万苍生之苦,行这一桩普救世人的大功德。仙长若不见允,小王愿跪地以请。“
天赐心想:“不论你这是诚意还是示惠,能有此言也算难得。我再要推辞,便有些矫情了。”说道:“贫道怀此心久矣,只恨无门路耳。今蒙王驾千岁赏识,愿凭驱策,万死不辞。”
大家均大喜,当下各抒己见,商讨除奸大计。最后决定由寿亲王进宫面圣,伺机引天赐入宫。天赐仍回正阳门外行医,等候消息。此时天交三鼓,寿亲王命世子与程段二人护送天赐出城。
送出正阳门,世子与程万里段云鹏返回王府复命。小蔷小薇闷了整整一个晚上,现在总算有了开口的机会。小蔷噘着小嘴说道:“大哥,你真要进宫去吗?
宫里面繁文琐节多如牛毛,终日循规蹈矩,缚手缚脚。见到皇帝皇后嫔妃都要行三跪九叩的大礼。男儿膝下有黄金,我们可不想进宫去受这份活罪。”
天赐正容道:“大丈夫能屈能伸,欲成大事,就算受点委屈又有何妨。宫里规矩虽多,却管不了咱们方外之人。皇后嫔妃咱们轻易是见不到的,能常见到的只有皇帝。他是一国之君,向他磕几个头也算不了什么。”
小薇冷哼一声,说道:“我才不要向那无道昏君叩头,见面不揍他几记耳光才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