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风雷
,以致功亏一篑。”
小蔷小薇大失所望,兴致大减,第三个问题也就想不出来。默然良久,小蔷道:“大哥说不走,我们就不走。当年越王勾践为雪国耻,卧薪尝胆二十年。欲成大事,等上三年五载又算得了什么。”小薇道:“下一个问题暂时记帐,以后再问,到时候你可不许耍赖。”
她们没有问出无法回答的问题,天赐大放宽心,笑道:“大丈夫一言九鼎,哪有耍赖的道理。你们如果嫌闷在家里太无聊,以后大哥出门就带上你们。有些事情一个人无法应付,也确实需要帮手。”
小蔷小薇又高兴起来,当下小薇斟酒,小蔷布菜,笑语嫣然,一室生春。天赐用的是大觥,酒到杯干,了无醉意。二女用的是小杯,浅尝辄止,却已不胜酒力,红晕上颊。小薇一肚子的鬼主意,饮酒之中仍没忘记琢磨第三个问题问什么,能够狠狠捞一次便宜。想到之后,她几乎笑出声。乘天赐兴致正高,说道:“大哥,我现在要问你第三个问题。记住刚才的话,耍赖是不行的。”天赐惊道:
“你要问什么古怪问题?”小薇笑道:“这问题很简单。快告诉我们,如何才能练成传音入密的功夫?”
她想到这个问题并非无因。以往三人斗口,天赐以一对二,往往不敌。但在人前天赐时常用传音入密的功夫奚落她们,无法还口,只能干生闷气。如果她们也学会这门功夫,就可以反唇相讥,不怕被人听去。挽回颓势,重占上风。小薇盘算得很精,不想却让天赐得了大便宜。天赐笑道:“传音入密这门功夫并不难学。”小蔷小薇一听不难学,顿时喜上眉梢。
只听天赐又道:“只要苦练内功,有了一个甲子以上的修为,即可无师自通,何须大哥传授。”
小薇白费心机,深感失望。正欲撒娇不依,死缠不放。忽见看门的于老头紧迈老腿,飞也似跑上堂来。大口喘着粗气,说道:“老道长,大事不好了。余公公派人来叫您老,说是宫里出事了,万岁爷,万岁爷……。”天赐大惊,急忙问道:“万岁爷如何?”于老头道:“有刺客闯进宫里,将万岁爷刺伤。余公公叫您老快快入宫,再迟就来不及了。”
天赐惊道:“什么人如此胆大妄为?太行双杰燕山双雄又干什么去了?圣上伤得可重?”
于老头道:“老奴也不知道,您老快去,不能再耽搁了。老天爷,贼人刺伤万岁爷,这可是天大的祸事,不知有多少人要遭殃了。佛祖慈悲,菩萨保佑,千万不要牵连到老汉我的头上。”天赐心想:“我真是急糊涂了。此等大事,来人自然不会告诉他一个看门人。”吩咐道:“你去告诉来人,贫道即刻就到。”于老头点头称是,又飞也似跑下去了。
小蔷小薇对皇帝受伤之事并不关心,天赐没回来多久便又要出门,她们却极不高兴。于老头一去,小薇就道:“大哥,你说过的,以后出门要带上我们,现在怎么办?”天赐心急如焚,哪有闲情逸致劝她们留下,说道:“一同去,一同去。”既然要救人,便须药物,各种丹丸膏散,已经没时间挑拣,不管有用没用,通通包成一包,塞进怀里。抓其小蔷小薇的手臂,展开轻功,冲出宅第,无暇顾忌是否惊世骇俗,身化流光,快如闪电,似是离地飞行,直奔皇宫而去。
于老头和那宫里来的太监见到这令人叹为观止的一幕,只当是遇上真仙,伏地叩首,大叫“神仙显灵”不止。于老头暗暗祷告,祈求老神仙施仙法救转皇帝,弥消大祸于无形。
皇宫之中,乾清门外的空场上聚集着闻讯而来的群臣,皆愁眉不展,忧形于色。见天赐到来,群臣中有识得的,相互转告,顿时响起了一片窃窃私语声。其中有人艳羡,有人倾慕,有人不齿,有人妒忌,百般情态,不一而足。
大太监余广正焦急地等候在乾清门外,飞步迎上来,往昔常挂在脸上的笑容早已无影无踪。说道:“老神仙,您来了,万岁爷就有救了。快随我入宫。”天赐问道:“圣上伤势如何?刺客是何人?可曾抓获?”余广悄声道:“一剑透体而过,失血过多,已经昏迷,宫内太医都束手无策。据段护卫说,刺客是两名蒙面女子,年纪甚轻,武功绝高。他们奋力护驾,仍然拦不住。”
燕山双雄太行双杰四人正站在阶下,垂头丧气,身上挂彩。燕山双雄伤在手臂,太行双杰伤在胸肋,浑身浴血,状极骇人。天赐问时,段云鹏满面愧色,说道:“段某无能,合四人之力,居然挡不住两名女子。一女贼缠住我等,掩护另一女贼刺伤圣上,又从容遁去。其武功之高,实为段某平生仅见,剑出人伤,有如儿戏。”
他们边走边谈,来到乾清宫外。阶下正肃立着几位极品文武大员,天赐只识得其中的寿亲王与刘进忠。余者当为许敬臣之流,闻名久矣,虽是初次见面,却能猜得出。刘进忠执掌禁宫宿卫,皇帝遇刺,他罪责重大,频频向天赐递眼色,希望他能从中斡旋。只可惜天赐忧心如焚,根本就没有留意。
身负重伤的皇帝正安置在乾清宫的西偏殿内,透过垂帘可以依稀看见偏殿内站满了宫娥内侍。龙床边坐着两名贵妇人,一老一少。老者面白眉弯,体泰神清,愁容紧锁,忧形于色。
那少者容颜秀丽,举止端庄,正在暗暗垂泪。余广凑到天赐耳边,轻声说道:“是皇后和太后。”
天赐心神大震,太后不就是他的亲生母亲吗?在天赐十来岁时母亲就去世了,音容笑貌已不复记忆,可是孺慕之情仍萦系心中,永难忘怀。在这一瞬间天赐似乎感觉到眼前这位贵妇人就是母亲的化身,与生俱来的母子天性使他忘记了两人之间的距离,几乎失声大叫。尚幸这时一名宫娥挑起门帘,说道:“太后命老神仙入内。”天赐猛然惊醒,强忍住泪水,入内殿伏地拜倒。
太后多次听儿子提及这位老神仙,只当他无所不能。如今就象是溺水之人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说道:“老仙长,快快救皇帝。”太后话音中的焦灼关切之情落入天赐耳中,刚刚忍住的泪水又涌了出来。他想:“太后知道她面前之人就是她的亲生儿子吗?如果我不幸受伤,她也会如此关切吗?”这念头在他心里只是一转,却又被另一种情绪所代替。“我自有母,彼自有子。她虽生我而不能养我,父亲母亲虽非亲生却抚养我长大。我是李氏之子,与皇家又有何干?”想到此处,他心情平静下来,说道:“太后放心,万岁洪福齐天,必然无事。贫道施术须要安静,请太后暂时回避。”
太后见天赐双目泪水盈盈,还当是忧心皇帝安危所致。如今皇帝的性命全维系在他身上,自然马虎不得。太后当即将众宫娥内侍全部遣走,她也与皇后退出偏殿,虚掩上殿门,坐在正殿上静候佳音。
武林人救命疗伤自有他的一套法门,与寻常医术截然不同,难入俗人之目,支走太后等人,才能毫无顾忌地施术救人。天赐将皇帝的身子扶起,检查伤势,一探之下,猝然而惊。
皇帝的伤处在后心,显然是刺客从后面下手,一剑直透左胸而出。伤在要害,血流殆尽,手足早已冰冷,哪里还能救得活。难道太后真把他当成了能够起死回生的活神仙?
事到如今,也只能死马当活马医。探视皇帝的胸口尚有一丝余温,天赐心中又生出了一线希望。握住皇帝的手腕,内力沿神门少府穴直入心脉。天赐的内力何等精纯,流转未久,皇帝有了轻微的反应。天赐大喜,继续催动内力。只见皇帝双目微微开合,口唇翕动,似乎在喃喃低语,却听不到声音。
天赐加紧运功,俯耳在皇帝嘴边,终于听到一丝微细欲绝的声音,含糊不清,似乎在叫:“兄弟,兄弟,不要害我!”天赐大惊,难道皇帝已经认出他了吗?
凝神再往下听,皇帝又道:“那刺客口口声声要为你复仇,一定是你派来的,你一定没死。兄弟,下毒害你,是我不对,你要杀我,我不怨你,不怨你……。”
他能够开口说话,不过是回光返照,说到此处,嘎然而止,瞑目而逝。
天赐大恸,深埋在心底的手足之情迸发出来,伏尸痛哭,喃喃道:“那刺客不是我引来的,我是来帮你的,诚心诚意帮你的。”天赐心情纷乱如麻,想的是手足兄长临死时的悔恨和误解,是年迈的生身之母将要承受的丧子之痛。白发人送黑发人,世上的凄惨事莫大于此。
猛然间天赐想起了自己进京的目的,暗道:“我是来干什么的?皇帝一死,我几个月的心血全都白费了。天呢!父亲的奇冤难道就永沉海底了吗?难道就让朝中奸佞永远逍遥法外吗?我李天赐的壮志雄心难道只是一场春梦吗?我向严梦熊王致远等人夸下海口,誓杀国贼,救苍生于水火,难道就此放弃了吗?”
一个匪夷所思的念头忽然在他心中生起。这念头也许他以前从未想过,也许只是不敢去想,但现在他却不能不想。欲成大事,便不能再有诸多顾忌。当断则断,只这一瞬间他已经做出决断。事不宜迟,他取出怀中的包裹,捡出所需的药物,开始着手一项险之又险,出乎常理,形成于仓促之间,却在数年之内改变了天下大势的奇计。
正殿上的太后皇后等人不知一壁之隔的偏殿内发生了巨变,满怀着希望,耐心地等候老神仙报出佳音。殿上殿下鸦雀无声,落针可闻。许久许久,夜风送来鼓楼隐约的更鼓,响过了一遍,又响过了一遍。侍立在阶下的众大臣双足麻木,端坐在殿上的太后皇后越来越不安。
忽然,偏殿里传来一个微弱嘶哑的声音:“来人,快来人!”太后皇后大喜,飞步冲进偏殿。只见龙床上皇帝乏力地支撑起身子,脸色苍白得怕人。老神仙静静伏在他脚边,一动不动。太后见儿子无恙,再也顾不得什么礼仪矜持,激动地上前抱住,喜道:“孩子,你没事了,这就好,这就好!”皇后立在太后身侧,轻咬下唇掩饰心中的喜悦,秀目噙满晶莹的泪水。
皇帝却神色沉痛,说道:“母后,儿子平安无恙,可是老神仙为救我,不惜以百年修为相授,已经油尽灯枯,登仙而去了。”
太后这时才留意到伏在皇帝脚下的老神仙,伸手推了推,果然没有反应。太后虽不觉悲伤,却十分感念此老舍己救人的襟怀,叹道:“老神仙为救圣驾而亡,其功至伟,其忠可嘉。
皇儿如觉过意不去,可以传诏天下,旌表老神仙的功绩,追封重爵,加以厚葬,不必为此过于伤感。“
皇帝道:“老神仙岂是贪恋名爵之人。他为天下苍生而来,又为天下苍生而去。可以瞑目矣!老神仙的两位爱徒正在殿外,快传他们进来。”太后关心儿子,说道:“皇儿伤势初愈,不宜操劳,有什么事以后再说。”皇帝道:“老神仙为儿子而死,不略尽心意如何能安?
老神仙的遗骸如何安葬,尚须与他的两位爱徒商量。“太后无奈地摇摇头,代为吩咐下去,传见二位仙童。
小蔷小薇一入内殿便四下搜寻,虽见师父伏卧在龙床上,状似死去,她们却并不担忧。
天赐智计百出,这一次说不定又在耍什么骗人的花招。上前向太后皇帝行礼,脸上毫无戚容。
太后只当她们年幼不懂事,如今其师仙去,孤苦无依,心中倍感怜惜。亲手扶起,说道:“可怜的孩子,告诉你们一个不幸的消息,令师已经仙逝了。你们不必太难过,以后就留在京里,皇帝会照应你们的。”
小蔷小薇心中暗笑,却故作天真,说道:“师父早已修成半仙之体,永远不会死的。也许正在神游太虚,与三清讲经论道,不日即可归来。请太后将师父法体赐还,由我们送回仙府,静候他老人家醒转。”
太后半信半疑,不知她们讲的是孩子话,还是真有其事。皇帝道:“清风,明月,令师确已仙逝,临去时嘱朕将其遗体焚化,以免为蛆虫所食,坏了一世的修行。你们当依言而行,莫令旁人沾手,污了老神仙法体。”
小蔷是个实心眼,信以为真,哇地一声哭了出来。小薇没奈何只得陪姐姐强挤出几滴眼泪,心中却暗自奇怪。大哥既然是诈死,却为何让皇帝焚化遗体,真要是焚化了,弄假成真,岂不糟糕透顶。正在此时,忽然耳边传来天赐的声音:
“就依皇帝之言,快去将为师遗体焚化。”二女顿时醒悟。小蔷得知大哥没死,转悲为喜。小薇却猜出眼前这具尸体并非大哥,只是不知真的大哥哪里去了。当下二女不敢怠慢,叩头谢恩,抬着尸体出去了。
太后见儿子有伤在身,却要处理许多琐事,不能稍作休息,自然十分心疼,说道:“皇儿,你重伤初愈,理应好好静养。老神仙的后事已经安排妥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