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风雷
速传朕旨意,令左右两军迂回贼众侧翼,中军分步卒守寨,骑兵随朕出战。
各位将军宜奋力向前,杀贼立功。若有畏缩不前,临阵失机者,朕定斩不赦。“众将闻天赐剖析敌我强弱之势,疑虑尽除,精神振奋。各自返营,整顿本部人马。天赐安排妥守寨事宜,下令出击。中军号角之声大作,众军闻令跃马而出,三万铁骑,直捣贼巢。
兖州一带山岭低缓,地势开阔,正适合骑兵驰骋。大军前行,一路通行无阻,所遇星散贼众游骑皆闻风逃窜。前行二十余里,金鼓喊杀之声隐约可闻。天赐传令结阵而进,弓上弦刀出鞘,时刻准备迎敌。众军摩拳擦掌,士气昂扬,烈马欢腾,蹄声隆隆,大地为之震颤。
前方烟尘起处,金鼓大作,旌旗蔽日,贼众满山遍野而来。当中一军,气势汹汹,鼓噪而进,高挑的大旗绣着一个斗大的龙字。是龙在田亲自率军迎战来了!
众将见贼众声势浩大,慑于龙在田凶名,各生惧意。段云鹏道:“陛下,贼众我寡,难以力敌,不如稍稍退却,以避其锋芒。待左右两军赶到,三面夹攻,方可取胜。”
天赐道:“此时退却,无异于自乱阵脚,伤折我军锐气。龙在田一介莽夫,何足道哉。”
段云鹏道:“龙在田有万夫不挡之勇,部下贼众甚为剽悍,陛下万万不可等闲视之。”天赐扬鞭遥指敌阵,笑道:“不是朕轻敌,而是龙在田轻视朕。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这厮低估我军,自恃勇力,摆下一字长蛇之阵,中军直出阵前。朕若全力击破其中军,擒斩此贼,则三十万贼众不战自乱,中原大势一鼓可定矣!“段云鹏大喜道:“陛下圣明。臣愿请令出战,取龙在田首级,献与陛下。”
天赐道:“段卿虽勇,却胜不得此贼。朕当亲自出马。传朕令谕,两翼弓弩手射住阵脚,其余各军随朕出战。”军令传下,后队擂动战鼓,三万铁骑齐声呐喊,以雷霆万钧之势杀向敌阵。
天赐亲统三千重甲力士为先导,中军帅旗所指,众军人人奋勇,个个争先。
贼众扎住阵脚,旗门开处,闪出数千弓箭手,万箭齐发,密集如雨。天赐这三千铁骑皆是百里挑一的勇士,人马皆披有重甲,寻常弓箭伤不得分毫。龙在田仓促上阵,并未携带强弩,箭枝虽密,却起不到阻敌之效,官军铁骑如狂风般席卷而至。贼众也非弱者,弓箭无功,阵脚不乱,弓箭手退后,骑兵出阵迎击。两军相接,搅杀在一起。
天赐高呼道:“众将士,随朕杀贼!”这一声如晴空响过的霹雳,官军闻之振奋,贼众闻之丧胆。天赐跃马杀入敌阵,坐下的老伙伴小黑奔腾咆哮,掌中的车轮巨钺寒气森森。当年他只身一人,骑一匹瘦弱的老马,凭一条夺来的狼牙棒,在群寇之中尚能往来自如。如今乘骏马持利刃,又有数万铁骑相随,如虎添翼。
往来驰骋,无可阻挡,铁蹄到处,贼众纷纷落马,尸横遍野。太行双杰燕山双雄深恐陛下有失,紧紧跟随,寸步不离。却被这一幕惊得目瞪口呆,不明白陛下何时练就了一身悍勇绝伦的武功。
天赐的勇猛也鼓舞了官军的士气,众军齐呼万岁,欢声如雷,争先赴敌,气势大盛。但敌军众多,个个悍勇,死战不退。这一场大战直杀的尸积成山,血流成河。俗话说:擒贼先擒王。天赐东冲西突,寻觅龙在田的踪迹。远望敌军帅旗,似乎近在咫尺。但越向前杀抵抗越强,贼众如潮水般拥上来,杀却一层又是一层,刀枪如林,箭矢似雨,要闯过这咫尺之遥势比登天。
贼众之中有人大叫道:“昏君在此,弟兄们加把紧呀!”又有人叫道:“二皇子有令,擒获昏君者,赏金万两,封万户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贼众如中邪魔,气焰更凶。贼军之中闪出两员悍将,一人舞动钢鞭,一人骑牛摇锤,疾驰而至。
天赐拍马直迎上去,大笑道:“猛虎白熊,可认得神箭天王!”猛虎白熊看清天赐相貌,惊得魂飞天外,几乎返身逃走。只因军令森严,后退者死,没奈何只好硬着头皮上前迎战。
这二位仁兄今天是霉运当头,煞星照命。白熊首当其冲,才一交手便被天赐手中巨钺当头劈下,震开镔铁双锤,砍破青铜头盔,从头到脚,分做两半。猛虎乘势抢近身,一双虎尾钢鞭打向天赐肩背。天赐一时收不回巨钺,在马上又无法闪避,只能挥臂格挡,钢鞭击中手臂,如中金铁,立被震飞。天赐单手挥钺,巨钺飞旋而回,正中猛虎后脑。鲜血飞溅,一颗斗大的头颅飞上半空。
两员贼中悍将交马只一合便命丧沙场,贼众惊得心胆皆裂,气势大挫,阵脚大乱。阵后督战的龙在田也吃惊非小,急忙传下将令,调两翼来援。中军旗号摇动,两翼贼众闻令放弃当面官军,齐向中路杀来。龙在田登上山坡,亲手擂动战鼓,贼众声势复振。
天赐遥遥望见山坡上的龙在田,不禁大喜如狂。他亲自率军冲锋陷阵,便是为寻此贼一决。现在此贼已经露面,合该贼军大败。此距山坡不过百丈之遥,正好以弓箭取其性命。当下天赐横钺于鞍,摘下落日弓,搭上穿云箭。有道是:弓开如中秋皓月,箭出似破空流星。
这一箭闪电般飞至,正中龙在田眉心,直透后脑,尸身翻倒,战鼓声嘎然而止。
只此一箭,乾坤定矣!贼众见主将身亡,无不骇然,军心震动,逡巡不前。
这时东西两方尘沙滚滚而起,战鼓声惊天动地,董良佐赵弘弼率左右两军同时杀到。天赐大呼道:“贼首已死,援军已至,贼众必败,我军必胜!众将士,杀呀!”
众官军高呼万岁,奋勇向前,三面夹击,贼众大败。
这一战从正午直杀到红日西斜,官军追亡逐北,大获全胜,斩获甚丰。单是贼众降卒便有数万之多,十几万贼众逃脱者十不得一。
血色的夕阳染红了远山旷野,秋风送来伤卒痛苦的呻吟,战马濒死的悲鸣。
天赐放开丝缰,任坐马在战场上游荡,四顾皆是残肢断头的尸体,其状甚惨。目睹此情此景,大胜后的喜悦顿时被噬心的痛楚冲散了。如要彻底平灭匪乱,赢来天下太平,不知还要经历多少场血战,多少人将命丧沙场。天下太平的代价未免太大了。
喜悦和痛楚之余,天赐心中隐隐又有几分后怕。这一战胜得险极,如果龙在田始终不露面,左右两军不能及时赶到,失败的也许是官军。他一人生死无足轻重,敌军纵有百万他也无所畏惧。但以社稷存亡做一次豪赌,将数万将士的生死系于此众寡悬殊之战,这份勇气是如何来的,现在回想起来,他仍有几分困惑。
贼众溃卒将大军战败的消息报于围攻萧若男一军的贼将狂狮。狂狮得知龙在田阵亡,惊得六神无主。他惧怕官军来攻,当夜便解围南走,往兖州投奔贺震天去了。萧若男率军苦战两日一夜,士卒伤折甚众,也无力追赶。命众军就地扎营,她亲自前往中军交令。
其时已经是子夜,官军将士露宿旷野,燃起堆堆篝火,披甲枕鞍而眠。天赐与众将士同行同止,围布为帐,就算是行宫。闻知萧若男无恙归来,天赐久悬的心终于放下,便装简从,亲自前往迎接。
萧若男疾驰而至,飞身下马,盈盈拜倒,说道:“臣贪功心切,轻敌冒进,致使前军陷于重围,累陛下亲冒雨矢,前来救援,实臣之罪也。”借着跳动的篝火之光,只见她战袍尽被鲜血染红,满面风尘之色。天赐油然而生怜惜之意,亲手扶起,说道:“前军将士以孤弱之师,抗十倍之匪,浴血奋战,方有今日之胜。
卿实有大功于朝廷,何罪之有。贼首龙在田猛虎白熊等皆与卿有杀父之仇,朕已亲手诛之,枭其首级,只待卿杀贼归来,祭奠萧大帅亡灵。”
萧若男飞快地瞟了天赐一眼,迅即垂下头凝视着他腰间佩剑,神情若痴。目光中有几分感激,又有几分幽怨。轻声说道:“陛下总揽四海,日理万机,仍念念不忘先父之仇。圣德之隆,臣粉身碎骨也无以为报。”天赐正容道:“卿一门忠烈。萧大人独守危城,以身殉国。
萧卿一弱质女子,继承父志,血战沙场。贤父女耿耿忠义之心,朕又何以为报?“
天赐命人排摆香案,呈上龙在田三贼首级。这三颗血淋淋的头颅除猛虎之头稍稍完整外,龙在田之头被利箭贯穿,白熊之头更是被巨钺劈成两半,但面目仍依稀可辨。萧若男目睹仇人死状之惨,心中又喜又悲,伏地泣道:“爹爹,女儿将仇人首级献上,愿您老人家在天之灵保佑陛下平灭河南群寇,保佑女儿手刃逆贼龙在天。待仇人尽数伏诛之时,女儿再来灵前致祭。”左右众将耸然动容,无不为之扼腕。
祷祝完毕,萧若男长身而起,拭去脸颊上的泪水,说道:“陛下,龙在田虽死,兖州城下尚有贼众十数万。臣愿领前军进击,以解兖州之围。”
天赐道:“此事朕早有安排。经今日一战,兖州之敌已成惊弓之鸟,大军一到,势必仓皇逃窜,难以尽歼。朕已命董赵二将领军至兖州之南埋伏,卿请速返营寨,前军若能战则前往会合,待兖州贼众败退下来,再相机截杀之。朕最虑者是卿心切父仇,杀戮过重。贼众但有降者,应宽待之,切不可加以屠戮。”
萧若男颔首称是,上马飞驰而去。天赐目送她纤弱的背影消失在苍茫夜色之中,久久伫立,怅然若失。回想当年赠剑订交之事,依稀如在目前,而今这把风雷剑就悬在腰间,似有千斤之重。萧若男此去必有一场恶战,刀剑无情,生死只在毫发之间,着实令人担心。
一丝清凉的夜风吹过,天赐竦然而惊。扪心自问,这般关心萧若男,难道只是为了当年的赠剑之情吗?还是有什么别的感情在作怪。闻知前军受困之时他心急如焚,仅仅是因为战局险恶吗?如果被围的不是萧若男,他会不计利害,拼死前去解围吗?天赐暗暗自责,心想:“两军交战,关乎千万将士的生死,非同儿戏,今日之胜实出侥幸。以后切记谨慎从事,万万不可让私心杂念坏了军机大事。
狂狮率军南走,往兖州会合贺震天,告知大军战败,龙在田阵亡的消息。众将皆有惧意,提议返回河南,重整旗鼓,再思北进。贺震天却另有私心,不愿南返。他身边尚有大军十几万,本钱雄厚,麾下将校又多是大河帮的老兄弟,如臂使指。自卧龙山庄起事以来,他一直受龙氏兄弟的节制,难有施展的机会,如今乘龙在田阵亡,正好大干一番。经此一战,龙氏父子精锐尽丧,他自己有兵有将,何必再受制于人。何况官军虽胜,也一样元气大伤,何不乘此时机迅速攻下兖州,再奋力北向,在山东开创一番局面。
贺震天力排众议,全力主战,心腹众将也见风使舵,随声附和。狂狮等卧龙山庄旧部虽欲退走,但势单力薄,只得同意留下。贺震天传下军令,放出探马打探官军动向,天明以后便集中全部人马围攻兖州。
贺震天的如意算盘打得不错,却与龙在田一样犯了轻敌的大忌。兖州守将王致远非等闲之辈,贼众三十万围攻月余尚且不能下,此时士气低落,仓促上阵,更加不济事。就在贺震天攻城之时,官军已经神不知鬼不觉截断了他南逃的去路。
时至正午,贺震天终于察觉到危机来临。各路探马次第而归,回报警讯,四方均有官军出没。贺震天犹有不信,亲自出营,登山远眺。只见东西北三面烟尘滚滚,直冲霄汉,官军不知来了多少人马。贺震天心凉半截,王霸雄图烟消云散,只想快快逃走。官军成三面包围之势,来势迅猛。此时若有迟误,官军包抄上来,兖州守军再出城接应,内外夹攻,他这点本钱可就全赔进去了。
贺震天当即返回中军,密令心腹将领停止攻城,各率本部人马向南退走。却将狂狮唤来,命他在兖州城下虚张旌旗,牵制官军,为大军断后。狂狮心中了然,贺震天这是排斥异己,将他留下来挡灾。他心中大骂贺震天老奸巨滑,但贺震天官职在他之上,军令难违,只能依令留下。
贺震天走后不久,官军便赶到了,鼓角呐喊之声惊天动地。事到如今,狂狮已无路可逃,唯有率军迎战。其部众不过三万,个个无精打采,垂头丧气,与数日前的嚣张相比不啻天渊。
官军声势虽大,人马却并不甚多。东西两方只闻杀声,不见旌旗,唯有北方有一彪铁骑如飞而至。只见旗旄伞盖簇拥之中,为首一人金甲龙袍,凛凛有天神之威,是皇帝亲统中军杀到了。狂狮久经沙场,一看这阵势便知中计,杀来兖州的官军只是偏师,贺震天南去必中埋伏。狂狮心中不但不急,反而有几分快意。
贺震天这老小子想扔下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