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风雷
利用武林盟的财势在江南各地布置了不少香窟,广贮姬妾。与龙老三可算得上一对难兄难弟,令正道人士侧目。龙老三出身黑道,无可厚非。司马玉麒却是侠义道人士,如此胡为,不免引起许多非议。他的作为连司马玉麟都了如指掌,只怕仅仅瞒下司马长风一人。虎父犬子,令人痛心。
司马玉麟为天赐挑选了一间客房,吩咐仆人安排行囊卧具,送上酒食。司马玉麟陪天赐进餐,两人谈天说地,颇为投缘。当天晚上天赐在竹园安歇。第二天一早便启程北上,渡江回扬州取回马匹,匆匆北行。
这条官道起自扬州府,沿着运河直抵淮安府,路上行旅众多。天气放晴,道路渐干,正是赶路的好时候。天赐放马疾驰,路上的行人都被他一个个地超过。
他的坐骑已经换过,是一匹健壮的枣红马,脚程甚快,薄暮时分已经赶到了高邮县城。
官道绕城而过,路边就是运河码头,泊满了过往的船只。十余艘庞大的官船沿码头一字排开,装饰华贵异常。天赐一时好奇心起,多看了几眼,不想竟引起了一场事端。天赐一身武士装束,骑着高头大马,腰间挎着长剑,十足的武林豪雄,早就引起官船上三名中年军官的警觉。三名军官纵下官船,拦住天赐的去路,厉声喝道:“小子,站住,报上你的名号!”
这三名军官无故寻衅,天赐无名火起,冷冷道:“三位是哪个衙门里的官差?
在下即不是杀人越货的强盗,也不是夜走千户的飞贼,没有干犯国法,不劳三位动问。”为首那军官冷笑道:“好朋友,你就别装模作样了。看你贼眉鼠眼,一定是湖匪的眼线,在打官船的主意。识相的赶快束手就缚,老老实实招出你的同伙。咱们也不为已甚,饶你一条狗命。”
天赐怒极反笑,喝道:“尔等有眼无珠,污良为盗,岂有此理!民不与官斗,在下不想与你们纠缠不休。赶快让路,否则莫怪在下无礼。”三名军官勃然大怒,叫道:“好小子,胆敢拒捕,拿下!”三人拔出腰间佩刀,将天赐团团围住,以防他逃走。喝道:“小子,下马受死!”
天赐心中烦燥,不顺心的事怎么全让他遇上了。这一回不可能象上次在瓜州渡那样容易了结。他也许无所畏惧,大不了一走了之,这三个蹩脚货色决拦他不住。但为此在官府中落案,为武林盟招惹事端,就非他所愿了。
正在天赐左右为难之时,船舱中踱出一人。在船头负手而立,问道:“何事吵闹不休?”
三军官连忙弓身施礼,说道:“回千户大人。这小子方才鬼鬼祟祟,形迹可疑。咱们怀疑他是湖匪的眼线,盘问他两句。这小子作贼心虚,妄图行凶拒捕,罪不可恕。咱们正要将他擒下,交给大人发落。”
那位千户大人目光冷森,上下打量天赐,忽然换上一付笑脸,抱拳道:“这不是李侠士吗?误会,误会!”又向那三名军官道:“这位是武林盟的李侠士,怎么会是湖匪的眼线。
你们眼睛长到哪儿去了?还不快给我退下。“三军官暗叫倒霉,悻悻然退到一旁。
一见那位千户大人,天赐便暗生杀机。此人正是与他有杀父之仇的锦衣卫千户冷逢春。
天赐身在武林盟,不得不有所顾忌。此时断不能杀他报仇,也不能稍有开罪。
抱拳道:“原来是冷大人。方才不知三位官爷的身份,一时鲁莽,多有得罪。请大人见谅。”
冷逢春堆笑道:“岂敢,岂敢!李侠士言重了。请舱中一坐。”天赐对锦衣卫深恶痛绝,也不想与这位冷大人有什么瓜葛。推辞道:“大人公务繁忙,在下不敢打扰。”冷逢春笑道:“李侠士太客气了。公务再忙,也不急在一时。能相逢即为有缘,侠士一意推拒,难道是看不起本官吗?”
天赐心中一动。能与这位冷大人套上交情,必能探听到锦衣卫一些内幕,对报仇之事大有益处。行大事不拘小节,只要问心无愧,与锦衣卫来往又有何妨?
他一年来相貌大变,只要不遇上相熟之人,不虞被人识破真实身份。心意既决,天赐笑道:“大人有命,在下岂敢不从。叨扰了。”将马匹交给那三名军官,飞身跃上船头。
冷逢春大喜,亲热地挽起天赐的手臂,两人并肩走如船舱。天赐暗自奇怪:
“这冷千户平日里待人冷冰冰,架子端得十足,见到龙在渊钟云翱等也不假辞色。
为什么今天对我如此客气?难道他要拉拢我为锦衣卫效力?这可是痴心妄想。”
冷逢春有求于人,不得不低声下气,一力讨好。奉承话先说了一大套,令天赐浑身不自在。所幸讲不多时,冷千户言归正传。说道:“贵盟给本官的承诺,侠士还记得吗?”天赐只当他指的是协助锦衣卫保护皇帝之事,笑道:“武林中人,一诺千金,岂有忘记之理。”
冷千户道:“本官如果有事求助于侠士,侠士应该不会拒绝吧?”天赐道:
“在下义不容辞,请大人吩咐就是。”
冷千户大喜,说道:“本官奉命护送杭州府贡物进京。随行的还有杭州府遴选的二十名秀女,都是些娇生惯养的深闺弱质。不能亏待了她们,无法兼程赶路,麻烦得很。最有百余名锦衣卫力士护送,其中却没有顶用的高手。太行双杰两位老前辈又因事无法随行。本官正感力量单薄,恐怕途中出差错。如今李侠士慨然一诺,本官再无忧虑了。”
天赐暗骂冷逢春狡诈。他被冷逢春言辞套住,此时一言既出,不容反悔,但心中实在不愿。皇帝搜刮民脂民膏以供挥霍,他助冷逢春保护贡物岂不成了助纣为虐?天赐道:“冷大人说笑了。似这等保护贡物之事,应该由地方官负责。大人身为锦衣卫千户,职责何等重大,何必在这中小事上浪费时间。”
冷逢春被天赐无形中捧了两句,心上十分受用。说道:“李侠士有所不知。
贡物之中有一件稀世奇珍,令武林人士觊觎。因事情办得不够机密,走漏了消息。
本官听到一些风声,各方武林人士都在打这件贡物的主意。此处地近高邮洪泽二湖,湖匪猖獗,其中不乏好手,本官着实担心。李侠士武功卓绝,远在本官之上。
有幸得壮士相助,湖匪不足为虑。”
天赐暗自惊异,是什么宝物如此令人眼红。冷逢春既然不肯细说,他也不好深问。说道:“冷大人有命,在下理当效劳。但在下有要事前往淮安府,实在无暇分身。”冷逢春道:“无妨,无妨。只要侠士护送到淮安府,行过这段险地,本官就十分感激了。不敢再存奢望。”
天赐见无法推托,无奈只得答应下来。冷逢春大喜过望,命手下送上酒菜,两人对座豪饮。天赐来者不惧,酒到杯干。山东人素来好饮,天赐也不愧为山东人,酒量之豪,平生也只服王致远一人而已。冷逢春无论如何也不会是天赐的对手,不多时便有了几分醺醺之意。
却依旧强自支撑,生怕有失礼数。
这事说来实属异数。冷逢春身为锦衣卫千户,官职虽然不高,但大权在握,朝中的极品大员也不放在眼里,何曾对人如此客气。今天因为有求于人,又对天赐的武功由衷钦佩,将平日里飞扬跋扈之态全部收拾起来,加意奉承,有心与天赐结交。两人这一席酒直饮到深夜方散。冷逢春早就醉得人事不知了。
天赐却一直十分清醒。酒后吐真言。他从冷逢春口中探听到不少锦衣卫的不法之事。欺压良善,残害忠臣,无所不用其极。居然都被冷逢春当作得意事一一道出。天赐怒火填膺,暗下决心,将来一定要将冷逢春一干锦衣卫贼子碎尸万段,为父亲报仇,为含冤而死的许多忠臣义士雪恨。
第二天一早,十余艘官船浩浩荡荡启程北行。冷逢春得天赐相助,了却了一桩心事。与天赐并肩立于船头,一路观赏风景,心情十分愉快。天赐也只得强颜欢笑,陪他谈天说地,不时吹捧两句。冷逢春谈兴更浓,油然而生知己之感,相见恨晚,将天赐当成了挚交好友。
自官船驶出高邮,便有一条形体狭长的快船一路跟随在后,若即若离。开始时大家都没有注意,运河上来往船只川流不息,没人会去留意一条小船。行出十余里水路,大家终于察觉事有蹊跷。官船体大,行驶不快,按理说快船早就该赶过去了。可是快船一直不紧不慢跟在船队之后,保持一箭之遥,显然是有意跟踪。
大家的心情立刻紧张起来,断定这是湖匪的哨船。冷逢春传令下去,让众官兵严加戒备,设下强弓硬弩,准备迎战。官船上如临大敌,那条快船却一直不见动静,好整以暇。又行出十余里,依然平安无事。
船行至一处河湾,水面陡阔。西边有水路直通高邮湖,水面两侧生满了密密丛丛的芦苇荡,只怕埋伏下千军万马也无法察觉。那条快船终于有了动作。一声尖锐的啸音冲天而起,快船打出了一枝响箭。箭声刚过,芦苇荡中骤然冒出了数十条快船,飞也似向官船驶来。快船上一色的劲装大汉,黑巾蒙面,青布罩头,手中钢刀鱼叉分水刺寒光闪闪,夺人双目。
是湖匪!大家最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冷逢春大叫大嚷,令手下军士放箭。
一时间百余张强弓硬弩同时发射,箭如飞蝗,向快船倾泻而去。天赐暗自叫好。
可惜他将落日弓穿云箭留在了淮安,否则凭神箭天王神箭之技,几百名湖匪不在话下。
水面交战,弓箭是最犀利的武器。但众湖匪有备而来,每人都携带了一面藤牌。官船上箭如雨下,众湖匪便持藤牌遮挡。锦衣卫官兵箭术并不高明,箭枝虽密,多数都射落水中。
就算能射中快船,也尽数被藤牌挡住,众湖匪毫发无伤。快船行驶之速,就象擦着水面飞过,不多时就冲近了官船。冷逢春急得手足无措,大叫道:“快靠岸,快靠岸!”船上的锦衣卫力士大多是京师一带人氏,不谙水性,水面交战万万敌不过这些在水中泡大的湖匪。
官船转舵缓缓向岸边驶去。但快船行驶之速,远在官船之上。官船驶出不远便陷入了重围。快船上伸出挠钩,搭住官船。众湖匪欢声雷动,打着呼哨纷纷跃上官船。锦衣卫官兵只得丢弃弓箭,抽出兵刃迎敌。在船上无法结阵,仓促上阵,乱作一团。
天赐赤手迎敌,并未掣出腰间风雷剑。一来对付几个湖匪无此必要,二来他也不想伤人。
他出于无奈协助冷逢春保护贡物,不是真想为锦衣卫效力,面子上过得去就行了。对这些湖匪天赐不但不敌视,反而隐隐有几分好感,暗中拍手称快。湖匪冲上船头,他便以空手对付,抓起来随手乱丢乱仍,视湖匪手中的利刃如无物。
登上船的湖匪都被他远远扔入河中,但他手下留了分寸,众湖匪无一受伤。冷逢春武功也颇为不弱,一口长剑使得神出鬼没。他就不会象天赐一样客气,下手绝情,招招见血,转眼间便有七八名湖匪被他刺落水中。
他们这条官船有两名好手坐镇,湖匪自然冲不上来。但其余的十来艘官船情况却大为不妙。百来名锦衣卫力士抵挡两三百名湖匪,人数上先落在下风。况且这些军官大多是京城里的世家子弟,武功稀松平常。平日里吃喝玩乐,自高自大惯了。这次出京也只当是游山玩水,料定无人敢在太岁头上动土,不想真的遇上湖匪。这些湖匪个个身手不凡,凶猛剽悍,锦衣卫这些绣花枕头被杀得哭爹喊娘,立刻便有二三十名军官死于乱刀之下。余者吓得手足发软,如果是在陆地上早就四散而逃了。
天赐暗叫痛快,这些湖匪无意中替他出了一口恶气。冷逢春轻功不佳,眼睁睁看着手下官兵伤亡惨重,却无力援救。他急得手足无措,胡乱叫道:“李侠士,快去护船。贡物被劫,你我都有杀头的大罪。”事到如今,天赐已不可能置身事外。飞身纵起,数丈宽的水面一跃而过,落在邻船上。宛如猛虎入羊群,来去如风,当者披靡。出手连抓连丢,船上湖匪尽数被他扔落水中。救下这条船,天赐又跃上另一条官船,如法炮制。湖匪之中少有他一招之敌,转眼间便有四五条官船转危为安。
众湖匪见官船上有如此高手,心惊之余,气势大挫。一艘快船的船头站立着一个瘦小的黑衣老者,黑巾蒙面,只露出颌下稀疏的胡须。他静静地注视着这场搏杀,并无动手加入之意。待发现官船上有一位绝顶高手,蒙面老者双目神光暴现,大叫道:“都闪开,让我来对付这鹰爪子。”双足一点船面,身躯凌空飞起,恰似一只展翅大鹏,数丈之遥,一略而过,轻飘飘落在天赐身前。
只看这蒙面老者的轻身功夫,便知绝非泛泛之辈。湖匪之中居然有如此高人,的确令人刮目相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