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明
“没错,是治好了。”
“万家生佛黄宫保!”
……
因为军民彼此间的陌生、因为百战之师散发出来的杀气、而形成的隔阂本似万古寒冰,但随着这春雷般的欢呼声。它就如同旭日下地
雪花那样地消融瓦解了,狂热的京师百姓根本无暇细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就喊叫着向长生岛官兵涌了过来。
一转眼间,黄石身边就挤满了崇拜的人群,他们都以能一触黄石的衣甲为荣,都嚷嚷着要黄石借他们些贵气和正气走。黄石被京师的
百姓挤得寸步难行,本该维持秩序地衙役几乎扑到了他的身上,揪着黄石地胳膊冲着身边的百姓大吼着:“我看见了,我亲眼看见了,黄
宫保真是星君下凡啊!”
黄石一开始还尽力分辨着:“父老们,你们误会了。”
但他声音被无情地淹没在了铺天盖地的呼喊声中,终于,黄石的声音也变成了:“是的,父老们,都来分享我的福气吧。”
此时黄石不觉已是泪流满面——这就是我立誓要保卫的国家,这都是我长生岛子弟用血汗换回来的,上帝啊,我是多么热爱这一切啊
!
……
长生岛的官兵此时也都陷入了混乱中,救火营火铳把总李根怀里被塞了好几串钱,刚才还有一个人说什么也挤不到军队近前,就把一
锭银子朝着李根遥遥丢了过来,直把他砸得鼻血长流,他身边的士兵们也被塞上了各种各样的东西。
比如就在李根身后的独孤求,刚才一个胖胖的中年人挤过来,不由分说地就把一口袋果子推到了他的怀里,还用带着哭腔的口吻朝他
喊道:“可怜的孩子,在军营里想是没吃过几顿饱饭吧。”
“大兄弟,你在辽东肯定没尝过这个!”昏头涨脑的独孤求感觉又有人把什么东西兜头套到了他的脖子上,等他挣扎着跟上队伍后,
才发现胸前又多了一个沉甸甸、圆滚滚的粗布口袋,里面还装着一个翡翠碧绿的大冬瓜。
……
自古没有天子等臣子的道理,大明当然也不例外,天启皇帝此时正坐在大殿里喝茶,不时有太监跑进来报告御街上的状况。
“万岁爷,打听清楚了,原来是有个疯魔的人借助黄将军身上的杀气,赶走了附体的鬼崇,结果外面的人就都跟疯了一样……”
太监打探来的消息让年轻的皇帝听得津津有味,在他哈哈大笑过后,今天来陪天子说话的顾首辅突然若有所思地说道:“百姓们争相
往将士手里塞钱么?原来黄将军如此得民心啊,真是没看出来啊。”
这话似乎把天启刺了一下,让他爽朗的笑声嘎然而止,看到皇帝冷冷地扫视过来,顾首辅正要离座谢罪,却听见旁边传来一声愤愤的
声音:“顾阁老此言差亦。”
()
《窃明》 万仞指峰能担否 第二十节 信任
说话的是一个年纪才十四、五岁的少年郎,身着五龙袍的男孩从自己的黄锦凳子上跳了起来,稚气未脱的脸上已是怒形于色。那男孩
子抬在胸前的右手紧握成拳,嘴唇也激动得有些颤抖起来,只听他朗声说道:“那是黄将军的民心么?明明是皇上得民心才是。”
说完后那男孩子再也不看顾秉谦一眼,而是急速地转身向着天启,大声说道:“皇上,东江镇左协官兵都是黄将军的部下,但黄将军
却是皇上的臣子,所以臣以为,京师的百姓对黄将军的士兵好,确实是让黄将军受到了尊敬,但归根结底,他们爱戴的还是皇上,还是大
明。”
“信王说得好。”朱由检的话如春风拂面,一下子就把天启脸上的些许不快扫荡得干干净净。这时又有一个太监跑进来报告,黄石的
军队总算是赶到了大明门前。天启微笑着长身而起,也不搭理跪在那里谢罪的顾首辅,自顾自地走下了御座前的几节台阶。
天启突然仰天叹了口气:“又要去太庙祝捷了,最近吾去太庙献捷的次数好像也太多了一点。”
愉快的笑声从天启兄弟的口中同时传出。
青年人低头整理了一下龙袍,昂首挺胸吸了口长气,迈动着轻快的脚步向大殿门口走去,同时还不忘对身后的弟弟说道:“由检,你
不是想再见见黄将军吗?到后面兰台去等着吧,吾会把他带回来的。”
皇帝出来的时候,长生军已经把他们收获的礼物都郑重地收了起来,头上地白羽也都扶正了。根据皇帝的事先安排。禁军早就把首级
和旗帜都准备好了,长生军先从禁军那里领到这些战利品,然后当着天子面前,一队接着一队把这些斩获堆在一起,最后竟然堆成了一座
小山。
在士兵扔下首级的时候,旁边监督的一名锦衣卫军官大声地报着数。他每一次报出数目以后,站在他后面的几名禁军军官就高声重复
一遍,又有远一些的官兵再重复。最后直到皇宫外边的官兵成百上千倍地放大,街道上围拢的百姓们,每一个人都能把这数字听得清清楚
楚。
随着最后一个东江军士兵抛下首级,锦衣卫军官喊出了两千七百二十六这个数字。这个军官喘了两口气,就一挺胸又开始把缴获地旗
帜数目汇报给天子和万民。
献礼完成后,大明门外的官兵山呼万岁。天启挥了一下衣袖,下令把这批首级堆积到京城的南门外,铸成京观以震慑海内不臣、四方
敌寇。
……
从整队、开始入城直至一整套礼仪运行完毕。共有好几个时辰了,就是黄石这样的宿将也感觉有些累了。京师为长生岛官兵腾出了一
座城内的军营,将士们领了皇赏后就被带去休息了。辽东边军被允许在京师呆两天,这期间他们可以在城内游玩,禁军还为他们派出上百
名向导,
救火营甲队队官王启年,放下包袱后就带着十几个弟兄们走出了营门,禁军的向导肯定是要带的,这些向导既是为了方便东江军逛北
京城,也是为了防备他们闹出什么乱子来。这里可是天子脚下,如果真出了什么纰漏,那谁也担待不起。
王启年一行昂首阔步走在大街上,装饰着虎皮、熊皮的头盔,鲜艳地红缨。还有耸立的白羽,无论走到哪里,这群人就像未来的电影
明星一样引人注目。昨天进城前黄石就交代过,这两天在京师只要不动手打架、不闹出乱子来就行,还有就是每天都要及时回营睡觉,除
此之外随便他们折腾。
走马观花地转游了一会儿。王队官身后的弟兄们就开始嚷嚷口渴了,王启年豪迈地一挥手:“走,喝酒去,这可不是在长生岛了,今
天我们要喝个痛快!”
现在长生岛上虽然发军饷了。但黄石为了控制军需情报,全岛仍然采用计划经济。所以各种物资仅靠军票是购买不到的。除了食堂可
以白吃的饭菜外,长生岛老营还会发下酒票、肉票、粮票、布票等各种票据,官兵如果想买包括酒水在内的各种零食都需要附上这些票单
。
王启年作为队官当然有较丰厚的俸禄了,但发给他的酒票一直让好酒的王队官感觉不足,他平时没事就往长生岛老营地地下黑市跑。
其他的很多种票据对没有成亲的王启年来说是多余的,可尽管他把那些票据都换成了酒票,仍有喝不够的感觉。
在一家酒楼门外王启年停住了脚步,他鼻孔大张、用力地嗅了嗅飘出来地酒肉香气,他头也不回地用力向这酒楼的大门指了指,然后
就一马当先跨进了门槛,他身后的十几个救火营甲队官兵,还有那个禁军的向导也跟着鱼贯而入。
一进门王启年就满心欢喜地去拉凳子坐,同时大大咧咧地嚷了起来:“店老板,好酒好肉地上啊。”
这声充满辽东腔的大喝引来了店里所有人的注意,王启年还没有坐稳就听见身后传来一声大叫:“是王兄弟啊,来这边坐。”
王启年抬头望去,说话地人原来是救火营乙队的队官张承业,他在紧靠墙壁的一张大桌子旁,
正和他带来的一拨人围坐着吃酒呢。
既然赶到一起了,王启年就和张承业把两张大桌子拼了起来。王启年才坐下就是连几杯烧酒下肚,跟着就大嚼起热菜来,没有多久他
就吃得大汗淋漓,高呼痛快。王启年把头盔摘下搁到一边,甩了甩满头的大汗,一抬眼突然发现那张承业虽然也顺脸流汗,但仍一本正经
地把头盔戴在头上。
再定睛仔细一看,王启年发现张承业地头盔打扮得很花哨。张承业很仔细地把虎皮剪成了几条。沿着盔沿做成了精致的盔檐和盔耳,
另外,眉际处也有两条又宽又长地对称皮,乍一看就好似两条挺拔得要飞起来似地浓眉。
张承业的白羽也经过了仔细的修饰,翎尾的花眼处似乎还被他描过了,显得分外耀目。别看现在正围着桌子喝酒,但张承业仍然舍不
得把头盔取下。
而王启年只不过把自己的那块虎皮往头盔上随便一套,军官的白羽也只是插直了而已。王启年暗暗把张承业的头盔式样记在心中。一
边默不作声地把自己的头盔也戴到了头上。
受两位队官地影响,这一群长生岛官兵最后都把头盔戴上了,只要有人踏进这个酒楼,就能看见那片白羽林在眼前晃动……不断有北
京人给他们敬酒,更有好几桌人抢着要给他们结帐。张承业喝到高兴处,对着王启年和另外几个老兄弟快活地叫道:“当年我们弟兄在关
宁投奔大人帐下,所图不过一日两顿饱饭而已,岂知竟有今日之乐。快哉,快哉!”
……
陪着皇帝走入御花园后,黄石立刻就看见了他上次见过的信王。黄石前世十四岁时正在上初中二年级,如同那时的黄石一样,信王现
在也充满了好奇心。天启和黄石走过来,信王急得在板凳上坐立不宁,天启看见他弟弟的样子便露出微笑,眼光里充满了喜悦和疼爱。
可算是等到天子允许黄石坐下了,又好不容易等太监搬来了板凳,信王迫不及待地吐出了一连串问题。叽叽喳喳地问个不停,以致他
哥哥都没有机会说话了。天启正像其他宽容的哥哥一样退到二线,在旁边慢慢地剥水果吃,不时还让太监把剥好的水果给信王递两个过去
。
可是信王现在没有功夫吃水果了,在黄石叙述的时候。那小男孩瞪大了眼睛,全神贯注地听得入神。随着战事的跌宕起伏,男孩还不
断拍打着自己地双手,发出一声声惊叹,或是离开凳子雀跃欢呼。
“适可而止,适可而止吧。”天启实在是忍不住了。他瞅空子打断了信王,再由着男孩问下去,恐怕到太阳落山也说不完。信王露出
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黄石看得出来:男孩肚子里还憋了一堆话没有说呢。
“好吧。”男孩脸上还带着委屈,艰难地点了点头。很勉强地表示了同意。他搓了搓手感叹道:“黄将军说得挺有意思,就是可惜没
亲眼见过宁远之战。袁大人也不在这里。袁大人说守城的时候,把火药裹在棉被里扔下去,遇者皆燃,一烧就绵延数里,能烧死敌兵数千
哩!”
正在喝茶的天启噗嗤笑了一下,他常把辽东捷报的奏章给弟弟当故事讲,不过天启只是含笑看了身边的孩子一眼,没有多说话。黄石
闻言后又打量了男孩一下,孩子有一双乌黑、清澈的眼睛,黄石看着这充满纯真的眼睛,在心里暗自叹了口气:“真是衣食无忧、长于深
宫的孩子啊,不过你不要担心,我马上就可以替你把袁大忽悠去掉了。”
天启站起身走到旁边,从另一张石桌上捧过来一套马鞍:“黄将军,这套马鞍是朕为将军打造的,希望将军在沙场上能用得上。”
黄石连忙单膝跪下,双手接过马鞍:“皇上隆恩深重,微臣粉身碎骨,也无以为报啊。”
天启示意太监帮黄石拿着马鞍,接着他又取出一物,微笑着交到了黄石手里:“这也是朕为黄将军做地,黄将军看看可好。”
黄石谢过以后把东西拿着看了一下,这竟然是一张折叠桌。他前世见过的折叠桌基本都是金属支架,而这张桌子完全是木制的。他双
手一扳把桌子打开,桌面下有个铁环,黄石把桌子在地上放平,轻轻晃一下桌面,四平八稳的显然又轻巧质量又好。
“谢皇上。”一时间,虽然黄石还没有想清楚自己一个武将要这个东西有什么用,不过他还是谨慎地又谢了一遍。
等黄石抬起头来以后,他从天启皇帝脸上看到了惊奇之色。天启先是轻声“咦”了一下,跟着又问道:“黄将军以前见过这样的东西
么?”
“微臣没有见过。”
“真地没有?”
“确实没有。”
“哈哈。那就好,黄将军真是聪明,第一次见到这桌子就会用。”天启如释重负。
天启煞费苦心才琢磨了一个折叠桌出来,心里感到很是骄傲。没想到黄石一下?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