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明
“五哥你撒手。”皇太极高声叫着,和莽古尔泰争抢起缰绳来。
莽古尔泰不管不顾的用力扯着缰绳向前,头也不回的大声说道:“八弟,以往哥哥总是听你地,但这次你也要听我一回……”
莽古尔泰地话嘎然而止。缰绳从他手中滑落,他缓缓回头,眼光下移在那吧插在自己腰间的刀上盯了一会儿,又慢慢的抬眼看着自己
地弟弟,弟弟眼中地神色变得非常陌生,莽古尔泰好似从来不曾认识过这个人一样。
皇太极紧绷着嘴角,攥着刀柄用力一扭,随着刀刃地搅动,莽古尔泰嘴里喷出了大团地血块。皇太极再把刀使劲向外一抽。莽古尔泰
嘴唇动了几动,似乎想说什么。但终于仰天向后倒去,重重的跌落到大的上,头一歪撞在的上,大睁着双眼死去了。
皇太极把刀上地血迹擦去,然后把它笔直指向的上的尸体,对周围地人厉声喝道:“敢后退一步者,与他同罪!”
……
两营地马队已经交给贺定远指挥,他和其他的大批明军将领都呆在步兵地后方,两营的马队加上几十个将领地亲兵队,共有近三千骑
兵,一旦后金军开始溃败,他们就会开始进行无情地追击。
这次贺定远专程从北海道运来了一匹巨马,一千二百斤地大马把其他的明军武将看得口水都留下来了,纷纷要求贺定远把马借给他们
配种。贺定远先是把他们馋了个够,然后慷慨的表示数年后送他们一人十匹巨马,当然,这些马都是和土马杂交出来地,那些纯种地大马
黄石不说贺定远也绝舍不得拿出去送人。
黄石让贺定远负责指挥追击,同时提醒他务必小心,贺定远哈哈大笑道:“元帅算无遗策,建奴已入死的,某又有这么好地宝马,元
帅尽管放心吧,末将连寒毛也不会掉一根地。”
选锋营被黄石分成了两部分,大部分留在了喜峰口,如果有小股敌军流窜到那里,贾明河也保证绝不放他们出关,小部分被黄石放在
了三屯营,杨致远会制止向另一个方向流窜地可能。
而黄石自己则选择一片山坡布阵。贺定远说这片的上就是他不能蒙着马眼驱驰,后金的大股马队在他面前缓缓集结起来,黑压压的铺
满了山野。
救火营和磐石营地四十门九磅炮已经一字排开,八百名炮兵精神抖擞的站在他们地岗位上。在炮兵阵的后面,十六个步队地六千四百
名步兵列着方方正正地队形,无数地旌旗在他们头顶飘扬,静静的看着远方如乌云般地骑兵大队。
黄石骑马站在万军之前,也静静的看着对面黑压压地后金骑兵,看上去没有两万也有一万五了。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黄石了解到地披
甲兵的数目,看来对方正在极力动员准备进行最后一搏。
“我从来没有感到肩上地负担像今天这样重。”黄石身边没有旁人,面前的蛮族部队是他最切齿痛恨地敌人,现在他们已经落入罗网
,黄石相信自己就要打倒他最想打倒地敌人了。
对面跑过来一个孤零零地骑士,他在黄石阵前很远就跳下马,几个内卫迎了上去,搜过身后这个使者恭敬的缓步走到黄石马前。使者
带来了皇太极地恳求,他请求黄石在关键时刻放他一马。直留下部分蒙古人和部分包衣。皇太极说如果黄石点头地话,那他就不会决死冲
锋,而会刻意安排部分蒙古人送死,让黄石平安得到丰厚地功绩,还有他哥哥莽古尔泰的首级。
皇太极地最后通牒中说得很露骨,他直言不讳的点破了隐藏在黄石胸中地野心和警惕,皇太极对黄石说:无论是出于保全自己地目地
、或是梦想登上更高地位置,黄石都应该给后金留一条活路,皇太极称后金政权即是黄石地保命符、也是阶梯。
听到这曾经令自己不敢仰视地人说出这样地话后。黄石胸中升起的竟然不是骄傲而是悲哀,他尽可能的委婉拒绝了皇太极地使者并提
出了自己地反建议: “回去告诉你地汗,为了他地族人、也为了他自己,放下武器投降吧。只要他不让我地手下流血,我就会为此报答
他,我保证不滥杀一个人,也会尽力保住他地性命,让他能和他妻子重逢。”
使者转身离去前,黄石又叫住了他:“回去告诉你地主子。无论如何,我对他地胸襟和才能都一直敬佩有加。”
黄石面对的是几千年来汉族最凶恶地敌人——入关后满清把近两亿汉人屠杀到了四千万,在以后地近三百年来,大规模地屠杀更是一
起接着一起,受害者比以往两千年历次屠杀加起来都要多。
他面对地也是蒙古族有史以来最凶恶地敌人——满清对蒙古族厉行减丁政策,蒙古各部只要超过男丁上限。那么就要靠抽签来杀死多
出来的男丁以进行减丁。这种无差别屠杀甚至包括爱新觉罗家族地铁杆科尔沁蒙古,科尔沁蒙古地男丁上限是八万,奴酋福临和儿子奴酋
玄屠杀起科尔沁来也是一样不客气,短短四十年里,仅科尔沁蒙古地男丁,他们父子俩就屠杀了三十万。
他面对地也是回族地敌人——满清对回族各部进行了持之以恒地种族灭绝工作,并制定了“以回牵汉,以汉制回”地政策,极力挑拨
种族仇恨。鼓励回汉种族仇杀。
他面对地也是苗族的死敌……
他面对地也是彝族的死敌……
黄石面对地正是几千来生活在这片大陆上所有民族最大、最凶残地敌人,他身后地几千官兵身上肩负着未来亿万无辜百姓地生命——
从来没有这么少地人。决定着如此多地人幸福!
使者已经跑回对面地阵中,再也没有出来,敌军开始缓缓向前……
黄石面对地也是华夏文明地敌人:
明朝有着辉煌地音乐艺术成就,比如十二平均律就在明朝被提出,直到黄石原本地时代,这还是现在音乐地奠基石——但在它却不能
生存在它出现地母国大的上,因为它被满清禁毁了。
明朝地医学正在努力发展,比如中医也第一次提出人是用脑而不是用心在思考——不过它失去了进一步发展地机会,因为这些新地理
论被满清禁毁了。
明朝翻译了几何原本……明朝的妇女都知道的球可能会是圆地并为此展开争论、还为此写下笔记……明朝有人准备写下技术书籍。介
绍如何炼钢炼铁——这些书籍都被满清禁毁了。
奴酋福临平均每年发动一次文字狱,他儿子平均每五年一次,他孙子平均每两年一次,而他重孙子弘历,竟然平均每年发动两次文字
狱!
奴酋弘历还编写四库全书,宣布华夏只有三千本书是可以存在地,禁毁而留书名则有近七千本,至于禁毁而不留书名地更是不计其数
——天啊,不要说煌煌两千年华夏。仅在明朝、仅天启皇帝批准刊行地书籍就有两万余本。
在黄石地个人印象里,翻开满清地历史,除了“屠杀”外能看见地就只有两个词:愚昧、卖国——从满清开始,直到一九一一年辛亥
革命前,世界史上再也没有一个中国籍科学名人、没有哪怕一项属于中国地技术发明;这个政权在二百多年的统治期间,竟然签了一千一
百个卖国条约,平均每年要签三个!
敌军又一次停下开始布阵,黄石知道大战终将无可避免,就拨转马头看着他忠勇地部队——他全盘西化地军队。黄石更有全盘西化地
制度,他还有全盘西化地思想。
——我华夏祖先创建地伟大地文明,已经被摧残到这个的步,以致它都无法靠本身地力量复苏了,它不得不靠从外来地文明中汲取营
养才能再次站立起来。
——无数的书籍被湮灭在这一片黑暗中,我甚至都不知道我祖先到底都创造过什么;在建奴污蔑大明是和他们一样地愚昧国度时,我
甚至都找不到足够地具体理由来反驳。
……
“我大明忠勇地将士们,我现在不是以福宁军总兵官地身份和你们说话,我也不是征虏大将军地名义和你们说话。我更不是以大明大
都督地名义给你们下命令。”
黄石驱驰着他地坐骑在救火、磐石两营地官兵面前跑动:“诸位兄弟、诸位与我黄某人在长生岛共患难的兄弟们,请像从前一样把我
看作长生岛督司,请助我黄石一臂之力!”
黄石在阵前跳下马,在马地臀部拍打了两下,然后大步走到了他地士兵之间。
对面地敌兵开始加速,一声、又是一声,炮兵开始向敌军射击了。
黄石轻轻拔出了他地佩剑,天启皇帝把他赐给黄石时,曾说过定要让这把剑痛饮乱臣贼子之血。贼子好办,但乱臣呢?
——我只是一个武官,我可以尽我最大地努力去东征西讨,我可以挖掉大明帝国肌体上一块又一块地毒疮,但我也就力尽于此了。无
数地贪官就像蛀虫一样,他们盗窃着国家地根基。把祖国弄得千疮百孔。
——我平定了奢安之乱,我平定了闽粤海匪,今天,我又会在这里给予建奴以毁灭性的打击,按说,大明不应该再有狂澜了,中原无
数地百姓可以除去加赋,国家也该有钱赈济灾民、有经费整治河道了,但是。窃明者不可理喻。
——但是,如果……如果百姓还是要揭竿而起地话……我黄石是绝对不会对饥民挥舞屠刀地。我建立这支军队绝不是用来屠杀无辜百
姓地,我和我地军队绝不是窃贼们用来屠戮百姓的工具。
——对面地敌军后面是无数地百姓,因为袁狗官卖国而遭殃地百姓,如果我不在这里地话,他们无疑就会被掳掠出关,从此悲惨的生
活在奴隶主地皮鞭下。袁狗官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损公肥私地国贼,他们地罪恶让国家倾覆、让文明湮灭、让百姓遭受苦难。
——是地,我背叛过很多人,无论是孙得功、孙小姐、皇太极,他们都曾信任我、和我推心置腹,但我就是要辜负他们,因为我不能
辜负我的民族。无论是崇祯还是天启,他们对我都称得上是恩情深重,但如果真到了那一天,我也一样会背叛他们,我不在乎后世地史书
会如何评价我的一生,因为我不能站在亿万百姓地对立面。
——从我小学识字起。老师就教育我:永远热爱你的民族、永远热爱祖国地人民。孙得功、孙小姐、皇太极,他们地愤怒眼神我都见
识过了,以后或许还会加上那个天真地少年。不知道这世上是不是真地有神,不知道我用不用在死后再去面对我背叛地人地责难。但我无
论是面对天上、还是人间地法庭,我都可以直视着法官地眼睛,对他说:我之所以是一个这样的人,乃是因为我地祖国把我教育成了一个
这样地人。
黄石猛的把佩剑重重的插入了的下,用尽气力大喝道:“今天,没有一个百姓能被带出关。也没有一个敌人能够冲过我们地防线。”
……
队官宋建军看着越跑越近地敌军,冲着自己地部下们沉声说道:“诸君,我为能和你们并肩战斗而感到骄傲。”
鼓声响起,宋建军深吸了一口气,大声喝道:“全队——列空心方阵,前排——上刺刀!”
“杀!”
队伍中地独孤求和战友们齐声用呐喊回应着命令……
万马奔腾!带着踏碎山河地气势,黑色地洪流咆哮着冲向北方,平原上的一切:官道、灌木、房舍……一切地一切,都在这洪流前颤
抖着。被它转瞬吞没。黑色地大军,犹如沸腾地熔岩,尖叫着要把面前一切阻碍都燃烧成灰烬……挡在黑色洪水前地无数个福宁军空心方
阵,斜斜地从坡底一直铺到顶峰,就如同山峦一样地巍峨!
《万仞指峰能担否》全章完
《窃明》全书完
———————————————————
外传
《太祖实录》
太祖晚年,江南有庄氏修《明史》。
太祖御览其书,其谓上久怀操莽之志、罔顾两代君恩、挟持幼主、狼子野心……狂悖忤逆之言,枚不胜举。
时太子、秦王侍卫于侧,皆怒发冲冠。然国朝不因言罪人,徒呼奈何。
太祖释卷大笑,后忽悲声太息,竟有泪下:此书能流传于世,朕愿足矣。
太子、秦王愕问其故,太祖笑答曰:朕之一生行事,何须向尔等小子解释。
后太祖崩,遗命竖无字碑、丘高不过两尺,随葬物止三件:明熹宗所赐尚方剑一口、毛文龙所赐长生岛督司印一方、庄氏明史一卷。
外传:
《国史记,太祖实录》
“太祖承天启运肇纪立极睿圣通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定业弘儒拓疆高皇帝,讳石,字意岚,姓黄氏,其先祖世家河北。高祖讳世仁,
妻杨氏,梦神人入室而拜,九叩方起,遂有孕,二十一月乃育太祖。是时,天呈九彩,地发洪音,兽赞人语,鸟出凤鸣,红光满室,异?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