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明
那父亲身边站出来一个少年士兵:“回黄将军,我侄子和母亲、姐姐们一起离开了,属下要和父兄同死。”
孔有德扫视着周围默默无声的士兵们,沉声喝道:“还有谁家也是这种情况,速速站出来,趁现在还有时间立刻走。”
又有三个少年被他们的父亲或者兄长们推到了孔有德面前,这三个分别叫肖白狼、甄鱼和文特斯。
孔有德冲着黄石说道:“兄弟,带着这四个人离开吧。逢年过节莫忘了给大哥上杯酒。”
黄石缓缓摇了摇头,战士的豪情仍充盈在胸中:“大哥何出此言?小弟说过要和大哥同生共死。”
孔有德听黄石语气诚恳,竟差点掉下眼泪,握着黄石的肩膀摇了摇:“好,好兄弟……”后面的话就再也说不出来了。
“诸君做得很好!”孔有德猛然昂首大喊:“我们的亲人安全了,他们一定会为我们报仇的!”
孔有德的亲兵队长鲁隐农突然蹿上来,他嚷了起来:“两位将军死在这里毫无意义,属下请两位大人以十年为期,为吾等报仇雪恨。
”
说完鲁隐农就招呼了一声,几个亲兵七手八脚地就把孔有德和黄石的衣甲扒了下来,还给两个人套上了士兵的衣服,更有一个人抓起
泥土就往黄石脸上抹去。
“大人,记住是十年。”鲁隐农再次大声叫了起来:“请一定为属下们报仇。”
“十年之内要报仇啊,请一定要为属下们报仇啊。”数百一直沉默的明军士兵也突然喊叫起来:“两位将军要是不为我们报仇,我们
死也不会瞑目!”
孔有德和黄石换衣服的时候,鲁隐农已经穿上了孔有德的盔甲,骑在孔有德的马上开始发号施令。
换给他们衣服的士兵突然叫道:“将军赎罪,这衣服上可是有不少虱子,要让两位将军受苦了。”
“这一路辛苦两位将军了。”另一个换上黄石衣服的军官冲着他们深深一礼,然后掉头拍了拍手,对士兵们喊道:“兄弟们,让我们
唱起来,为两位将军和我们的亲人送行,也让建奴听听我们嘹亮的歌声。”
明军纷纷席地而坐,用刀剑敲打着盾牌,弓箭手们也拿羽箭在铁弓上击着节拍。重伤的士兵只要还没有昏迷过去,也都挣扎着抬起上
身,吐出口中的污血,挥舞着断臂残肢,和大家同声唱起《邻家的姑娘》。
孔有德、黄石他们牵着马从山后溜走,歌声跟随着他们匆匆离去的脚步。
跑了几里出去,黄石昏沉沉的头脑渐渐被风吹醒了。孔有德猛地拉住了缰绳:“停。”
被孔有德喝住后,黄石看到孔有德也彻底清醒过来了,他沉思了几秒就跳下了马:“我们回去,绕去东面那座山。”
“为什么?”此时黄石热血上头,根本没有平时的机变。
“难保没有活口留下来,”孔有德语气既艰难又沉重:“建奴可能会知道我们离开,也可能派锐士追击,所以我们绕回东面先躲起来
。”
悄悄绕到东面的山丘,黄石躲在石头后向西张望,后金大队正在把明军包围起来。西风扑面而来,后金此起彼伏的号角和人喧马嘶竟
然不能压下明军的歌声,一首略带忧伤的情歌竟越唱越欢快起来。
歌声中包含着对亲人的牵挂,对生命的的渴望,更有对忠贞的骄傲和自豪,这歌声触摸着黄石的灵魂,包裹在他的心脏上,让他没有
发觉身后四个少年士兵的窃窃私语。
黄石只看见孔有德猛地抽刀,架住了一柄砍向黄石的利刃,吓出一身冷汗的黄石急忙返身,也拔刀在手,和孔有德并肩而立,两柄长
刃一起指着那四个叛徒。
孔有德眼中喷涌着怒火:“你们要干什么,反了不成?”
“不错,我们反了。我们要去投降。”为首的那个少年正是季四,他语调虽然颤抖,但是指向孔有德的刀尖纹丝不动。
黄石一惊之后反倒沉静下来,他冷笑着问:“你们这样做,对得起你们的父兄么?”
“我们正是为了我们的父兄。”还是季四出声回答:“两位将军的人头都很值钱,我们献给建奴,建奴一定会放过我们的家人。”
“狼心狗肺。”孔有德狞笑起来,把佩刀在空中画了一个圈:“小崽子们放马过来,看爷爷是怎么收拾你们的。”
“且慢,”黄石突然把刀刃垂下,他侧身而立,用心倾听那不断被风送来的歌声,那歌声在战鼓和号角声中仍然不绝如缕。
黄石右手把刀插在地上,左手遥指战场:“你们听得见吗?”
“黄将军还有什么话要说么?”季四眼中迸出了泪花,手中的刀沉了沉:“没时间了。”
“我看不见你们的父兄,但是这歌声,这歌声只有面带笑容的人才能唱得这么欢畅。”黄石神情恍惚,对生命危险似乎完全看不见了
,他眼随臂走,望着小丘那里,把后脑勺亮给了四个士兵。
“你们的父兄一定正在笑,因为他们知道你们安全了,他们知道亲人们也都安全了。他们还在笑眼前的敌人,因为他们知道我们会为
他们抱仇,他们在九泉下也能痛饮到仇敌的鲜血。因为这是我和孔将军许诺给他们的,他们知道不会失望,也不会留下遗憾。”
四个少年的脸部肌肉都开始抖动,他们的刀尖也纷纷颤动起来。
“你们勇敢的父兄啊,建奴的刀会割下他们的首级,把它们挑上枪尖。但是他们的缕缕英灵一定会跟着我们去旅顺,会保佑着我们,
会陪伴着我们。是的,一定是会这样的,他们一定要看着我们收复辽东,把建奴赶尽杀绝。”
风中听不到歌声了,取而代之的全是厮杀声,黄石他们都看见后金发动了进攻,远处山丘的红旗还在挺立。
“他们在保卫我大明的军旗,希望我和孔将军能安全离开,他们等着我们给他们报仇,他们闭上眼前一定在望着南方,他们的英灵也
会永远望着南方。”黄石重重叹息了一声,回头看着面前几个泪流满面地少年,心中的悲痛不可抑制地从眼中溢出。
黄石一面把刀插回鞘中,一面大大踏前一步,沉声喝道:“想救你们的父兄就赶快动手,不然就来不及了。”
“将军,我错了。”季四大叫一声扔下武器,跟着就倒在地上抱头痛哭,其他三个也缓缓朝着战场方向跪倒。孔有德戒备地看着他们
。黄石朝他摇了摇头,孔有德犹豫了一下,也把刀收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还是季四最先站起来,他一脸的毅然:“属下这就向两位将军谢罪,祝两位将军一路顺风,也请黄将军、孔将军不要忘
了今日的诺言。”
黄石一把拉住了他:“你要干什么?”
“大人,属下已经没有面目活在世上,也没有面目去见父兄,愿意就在此作个孤魂野鬼。”少年越说越激动:
“黄将军,标下一定会夜夜在这山上南望,等将军出兵北伐的时候,标下一定会在这山上为王师欢呼,并为将军祈福!”
黄石一直等他发泄完才轻声反问:“为什么没有面目活下去,因为你想救你的父兄的命么?”
“季四我问你,不,我问你们四个——你们愿不愿意跟着我,跟着我去向建奴讨还血债,去亲手砍下努尔哈赤的首级,并用他心头的
热血祭祀你们的父兄?”
黄石又是一声大喝:“回答我,你们愿不愿意?”
(第二十节完)
(本章完)
外传
《国史记,太祖武功实录》
天启二年,孔有德率军民南逃,途遇太祖。建虏迫之甚急,太祖、有德引军殿后,辽民转危为安。
其间,建虏数窘明师,太祖力竭,几不得脱。随卫自荐相代,请约以十年期,为报血仇。太祖曰:可。得脱困往旅顺。
十年之期未半,太祖跃马辽阳,格毙虏酋,遂祭亡者,告以不负前言。
遂令天下耸动,赞语响彻海内:不言则矣,言则必诺,真重于泰山哉!
史氏敬曰:季布一诺,价逾千金,况真龙焉?
《窃明》 万丈高楼平地起 第一节
“在下广宁游击孔有德。”
“在下广宁补丁游击黄石。”
二人大声报出自己的名字后,当先那个军官也连忙抱拳见礼:“久仰,在下是旅顺都司、东江游击张盘。”
既然广宁军已经覆灭,毛文龙部显然就需要新的番号了,虽然东江镇正式建镇还需要一段时间,但是朝廷已经赐下印信,加上毛文龙
总部设在东江岛——皮岛,所以毛文龙部已经开始自称“东江军”。
刚历经险阻抵达旅顺的黄石、孔有德二人自然不知道这些详尽情况,黄石倒没有什么,他知道历史上的东江军,所以听张盘自称东江
游击也没有什么惊讶。
黄石的思路很明确,三个目标:
第一,全力争取东江军上下的好感,拿到同僚军官的信任,让他们感觉自己是个生动的人,不是杀人机器。
第二:在辽东扎下根,让毛文龙依仗自己,辽东没有文臣插手,实在是培植势力、锻炼能力的乐土。
第三:独立领军,作为非嫡系出身的东江军官,如果留在毛文龙本部,那在争夺功绩中会处于不利位置。黄石知道,自己在广宁的所
作所为,既是优势,也是包袱。只有为毛文龙立下更大的功劳,才可能跻身亲信之列,他并无认干爹的打算。
孔有德完全没有这些政治考虑,他对东江一无所知,不过孔外表粗疏,内心细密,一转瞬间就明白过来,想到这张盘是毛文龙亲信,
连忙大声道:“原来毛军门已经是东江镇总兵官了,可喜可贺。”
“可喜可贺。”黄石也一面暗骂自己反应慢,一面也连忙同声恭维,人在东江不说上司的功绩,是怕别人注意不到自己的外镇出身么
?
“朝廷任命毛军门为平辽总兵官。”张盘微微一笑,双手分别拉着两个面色狐疑的人:“至于为什么不叫平辽军,在下慢慢给两位解
释,城内已经准备下了宴席为两位将军洗尘,请随我来。”
入城以后,张盘就脱去铠甲穿上了胸口绘着棕熊的深蓝官服,头上脚下也换上了乌纱皂靴,腰间更有一条崭新的银纹玉带。
孔有德的三千辽民家家带孝,也被旅顺的明军安排去吃饭、休息。
洗尘宴上有些米酒,还有新鲜的鱼虾和一些菜果,这些天来吃糠咽菜的黄石和孔有德当然是吃得满嘴流油。尤其重要的是,这顿宴席
还有醋、糖,菜肴用的也是海盐,更是让两个连盐巴都没得啃的人吃得甚是高兴。
席间他向两个人敬过一轮酒,孔有德自然是一饮而尽,还连干了三碗,而敬黄石的时候,他却只是意思了一下,连声说“不会”。
孔有德看着埋头吃饭的黄石,自觉吃亏的他忍不住大骂道:“兄弟你真是饿死鬼投胎一般,酒能占得了什么地方,又不是明天就没得
吃了。”
此时黄石嘴中还塞满了食物,嚷嚷着让人听不清楚的话,连比带化地打着手势试图辩解。
“无妨,无妨。”张盘笑着扫视了风卷残云一般的二人,又连忙叫亲兵再去端热菜来,心目中黄石原本的刚硬形象也变得模糊了。
刚开始吃饭的时候黄石、孔有德二人还穿戴整齐,滚烫的饭菜很快就让两个胡吃海赛的家伙满头大汗。他们纷纷脱去盔甲,松开腰带
。两个人打着饱嗝放下碗筷前,张盘一直很斯文地等待着他们,没有和他们说什么话。
先开始和张盘搭话的是孔有德,聊起来旅顺的一路,孔有德满脸都是自得的神情,听他讲述这一路的指挥,张盘也暗暗佩服。两个人
说了很久,黄石才叫饱了,让人送碗加盐的肉汤给他消食。
听到孔有德一直喊黄石“兄弟”而黄石则一直用“大哥”相称,张盘就问了起来,得知二人义结金兰后连忙也是一番恭喜。
孔有德一直拼命给黄石脸上涂脂抹粉,看似漫不经心的张盘也轻描淡写地问了几句,但句句都问在关节上,很快就搞明白谁的功劳更
大些。
黄石看孔有德脸越变越红,知道他是怕自己没有大功劳不好听。其实有了广宁一战,黄石已经没有丝毫担心。
黄石虽是心存感激,但见孔有德只字不提自己粪坑将军和洗澡将军的名号,心里却是暗暗叹息这个时代的名将见识也不过尔尔,这种
足以流传后世的军中卫生制度,才真的是怎么说也不为过的大功绩。
说道后来话题自然而然地转到了辽东的局势上面,孔有德和张盘都是这个时代的一流将领,黄石更有后世的大量知识,三个人各抒己
见,所见之深、料敌之远自然不是广宁文臣集团所能望其项背。
三个人一致的看法就是明军暂时还没有和后金在地面争雄的能力。所以话题很快又转到了海疆问题。比如旅顺在中国传统意义上看不
过是一座孤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