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明
且朝廷追究广宁一役责任的时候,无论是原辽东巡抚王大人,还是熊经略都对你印象深刻。”
另一方面,方震儒成功带领过万广宁军安全撤退到山海关,加上王化贞逃跑以后,他还在逃跑前烧毁了积蓄在广宁的大批军用物资。
这样,方震儒得到了沉着的评语,朝廷也很看中他对广宁军的意见。
“方巡按和高知府也都在奏表里大大称赞了黄游击,所以辽东经略要你立刻去山海关。”毛文龙把事情从头到尾的给黄石讲了一遍,
笑笑说:“所以黄游击不再属于广宁军,而东江军也不能留下黄游击了。”
黄石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千辛万苦地跑到这里,还是要落到辽西去。而他知道的很清楚,未来三年多辽西几乎没有立功的机会,而辽西
武人世家更是牢牢地把握着关宁军的一切职务,自己没有出头的机会。
心急如焚的黄石忍不住争辩起来:“山海离辽阳有千二百里之远,毛大人又在后金身后,黄石不才,但也不愿意到山海去享受安逸,
而是想留在这里杀敌建功。”
“黄游击的心情毛某很理解,”毛文龙把手一摊,表情看上去非常遗憾:“但是这是经略大人的命令,毛某只是奉命行事,黄游击更
是忠勇双全,也应该调向山海听用。”
毛文龙虽然没有实际权力留下黄石,但是另一方面毛文龙也对黄石有些看法,首先他感觉此人过于高深莫测,镇江黄石给他留下的印
象实在太深刻了。
再者就是黄石杀孙得功这件事情,孙得功对黄石无论如何也称得上厚恩了,但黄石就能翻脸无情的对恩主下手,还亲自动手杀光了孙
得功满门男丁,让士兵瓜分了孙的妾、婢、女、媳。毛文龙虽然也很赞叹黄石的忠肝义胆,但这份狠毒委实让人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
反正不管黄石怎么说,毛文龙都表示他实在是爱莫能助。黄石也明白在朝廷和辽东经略眼中,精兵强将自然是要用来拱卫山海关,毛
文龙不肯帮忙,自己说什么也留不在辽东。气苦之余黄石也开始低头喝闷酒——让一直认为他不喝酒的孔有德吃了一惊。
“镇江的事情毛某还没有向黄游击致谢呢。”见到气氛一下沉闷下来,毛文龙又开始扯话题。
“毛大人言重了,为国尽忠而已。”黄石不假思索地回答。
这个回答让毛文龙对黄石的敬佩又深了一层,但是不放心也重了一分。无论如何,一个人固然会钦佩高风亮节的英雄,但是也很难产
生亲切感。陌生和不理解会带来距离感和隐约的恐惧。
再说自己本来也没有权利留他啊,毛文龙在心里对自己这样说着,嘴上却恭贺了起来:“山海关也是紧要重地,黄游击此去必然深得
重用,毛某在这里祝黄游击马到成功了。”
“不错,”孔有德也敬了黄石一杯酒:“兄弟不要泄气,在何处不是报效圣上,报效朝廷呢?”
毛文龙到底有没有可能插手呢?如果有的话,该怎么样才能打动毛文龙呢?黄石苦苦思索着。(第五节完)
《窃明》 万丈高楼平地起 第六节
“谢毛军门,谢大哥。”黄石把酒一饮而尽:“小弟也祝大哥前程远大。更要祝毛大人建功立业,青史留名。”
帮助多是因为同情,而同情来自理解,或者是来自共鸣,应该是这个道理吧?
黄石搜刮心肠地想了几个励志的诗,可惜没有很适合的,本来他是打算用以前的典故,这样毛文龙理解起来不会有误解,但是限于文
学水平,他只好也剽窃一下后人的著作了。
借着酒意黄石喃喃念道:“丈夫只手把吴钩,三千里外觅封侯。”
见好就收,多余的诗句不要拿出来画蛇添足。这个诗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人臣完全可以用。没有毛爷爷诗词里的王霸之气,也就不会
被人当反贼抓起来,黄石觉得毛爷爷的诗词,一首也不能用,不然就会有性命之忧。
黄石念完以后,毛文龙端着手里的酒碗似乎呆住了,眼中闪过一丝亮光,盯着黄石看了两眼。但也就是一瞬而已,毛文龙立刻放下了
酒碗拍起手来:“好诗,正是男儿气魄,是黄游击写的么?”
“不是,是末将以前听别人念过的。”这个黄石可不敢胡吹。
古文没有标点,给文章断句是一个文人的基本素养,而做词赋诗则是高级技巧,两者差不多相当于识字和写博士论文的关系。一个断
句都不流畅的现代人,哪怕一口气扯出再好、再多的诗词,也肯定会被认为是抄的。
就好比现代人看到一个不识字的人,手里拿着再多的一流书法作品,也肯定知道不是他写的,而只可能是偷来的。黄石前半辈子一直
用标点符号,虽然在这个时代适应了几年,但他断句还是很生硬,所以也没胆子去扯什么诗词。
“噢,谁的诗,叫什么名字?”
黄石耸了耸肩:“末将也只是记得内容,名字早就忘了。”
“原来如此,三千里外觅封侯,三千里外觅封侯。”毛文龙把这句诗反复念了几遍,他的理想就是封侯,不过这个志向他并没有在军
中宣扬,此时整个东江只有黄石借助历史知识看穿了他的内心。
“黄游击的理想是封侯么?”毛文龙冷不丁地发话问黄石。
“小子狂妄,让毛将军见笑了。”黄石大言不惭地认了下来。
“原来黄游击有这样的志向啊,”毛文龙微笑了起来,这笑容里充满了友善,给人暖洋洋的感觉:“了不起!”
这笑容让黄石心中一喜,他字斟句酌地说道:“末将曾经是个乞丐,气运不济的时候靠给人算命糊口。”
这两句话出口以后,黄石注意到毛文龙的表情变得微妙起来,历史上记载少年时代的毛文龙穷困潦倒,也是靠算命、要饭为生。
“让毛将军见笑了,所谓算命就是骗一口饭吃而已。如果没有算命的生意,小人就沿街乞讨,饥一顿饱一顿,勉强不饿死,但是小人
饥寒交迫的时候,也一直有着建功立业,封侯拜将的理想。”
孔有得听得哈哈大笑,而毛文龙则微笑着摇头不已,右手无意识地用手指敲打着面前的桌面,他想起自己落魄的时候就对亲戚口出大
言:不封侯、不罢休。被亲朋引为奇闻,讥笑得体无完肤,当时简直被臊得要钻到地里面。
黄石继续说下去:“建奴叛乱,王化贞大人要人潜入建奴军中作习作,众人皆畏惧不敢前往,而小人虽然知道这任务九死一生,但是
却欣然领命,因为富贵险中求啊。”
孔有德赞了一句:“兄弟果然好胆魄。”
而毛文龙还是默不作声,当年王化贞招募壮士出击辽东,广宁十几万将士都不敢去,毛文龙挑了不到二百士兵就出海三千里,奇袭镇
江,斩后金守将,复土四百里。这是大明第一次反击胜利、第一次斩将、第一次献俘阙下,更是第一次收复失地。毛文龙也是靠赌命一击
,才捞到了副总兵职务。
黄石又干了一大碗酒,打定了装醉说酒话的主意:“众人皆以为黄某忠义,其实我也是有私心的,西平一战,孙得功那贼让我去送死
,要是我真的忠义就应该一死报国家,但是黄石自问还没有成就一番事业,说什么也不肯死,所以一定要逃回广宁,一定要拼死杀孙贼立
功。黄某不怕别人说我怕死,但是黄石怕死得默默无闻。”
“兄弟你醉了。”孔有德见黄石越说越不象话,就想来拉他。
黄石甩开他继续:“我要是真的忠义,旅顺外一战就应该和士兵同生共死,但是我自诩英雄,绝不肯白白去死!”
这话让孔有德也沉默下来,他不知道说什么话才好,倒是毛文龙低低说了一句:“英雄本色,真英雄方能本色!”
毛文龙此时想起了他在镇江、龙川两次化妆成小兵逃亡的经历。兵败之际毛文龙也是不肯死在阵前,而是想逃一条命继续他收复辽地
、封侯萌子的理想。
“大人明鉴,”黄石向着毛文龙一抱拳,舌头已经都喝得大了:“黄某自认为是堂堂大丈夫,而大丈夫岂能不名扬天下,岂能不封妻
萌子?所以我不愿意去山海关,那里没有机会名扬天下,不能封侯拜将。”
“大丈夫自然是要名扬天下。”孔有德符合了一句,又端了一碗酒敬黄石:“兄弟我敬你。”
黄石和孔有德两个人最终都是喝得酩酊大醉,毛文龙却再也没有喝一碗。他让亲兵把两个人扶出去休息,独自一个人留在桌子前,又
把张盘的信翻出来看了一遍,然后默默回忆和黄石在镇江的初次见面。
“和我很像的人,野心勃勃也很有本事,简直就是二十年前的我啊,就是经历也几乎是我的翻版。这种的人是不该默默无闻的——就
像我自己……”
黄石现在的处境很尴尬,如果最终还是要灰溜溜地去山海关,那他就无法面对这一路追随而来的忠诚部下,对军人来说,损失再惨重
都可以理解,但毫无意义的伤亡却无法接受。
毛文龙在心里斟酌着利弊,王化贞的恩情是他毕生不忘的一件事情,为了替王化贞脱罪,历史上毛文龙曾经六次上书,屡次想用自己
的军功保王化贞不死。
“对我这种人来说,建功的机会才是恩情,孙得功给他一个女儿,却要毁了他的前途。如果换做我遭遇到这种事儿,孙得功也不是恩
人而是仇人了罢。晤,当年是王化贞大人拉了我一把,让我出人头地,现在我是不是也应该拉他一把呢?”(第六节完)
《窃明》 万丈高楼平地起 第七节
“毛军门授予我东江游击、领长生督司,归还旧部并领一千壮丁。”黄石得意洋洋地向部下介绍了情况。
本来根据辽东巡抚王在晋的命令,黄石必须立刻前往山海关,这让他昨晚度过了不眠的一夜。今天早上,毛文龙给黄石看了一封信;
“这是我写给辽东经略的信,本将向他要你。”
信中首先声称辽东战局很紧张,毛文龙大吐了一堆苦水,然后宣称要立刻反攻,所以正需要黄石这样的猛将。
然后就是抱怨,毛文龙指出,天启元年以来,除了天子赐下的五万内币,东江一粒米、一颗豆、一钱银都没有收到。他很委婉地指出
,辽东经略既然以上峰的口吻要人,那就应该尽快把欠饷发下来。
毛文龙还开了个价:十五万两银子和十二万石米,这是一万士兵一年的军饷和口粮,此外还有武器和布匹。
“如果辽东经略真的给了……”毛文龙微笑着说:“那本将就只好把黄游击卖了。”
黄石奉还了信件,勉强按耐住心中的感激:“大人厚爱,末将杀身难报。”
“好,本将正式任命黄游击为东江游击,即日将发往兵部报备。”毛文龙很慷慨地没有降低品级,这让黄石有些惊讶,但是马上就得
到了答案。
毛文龙敲着王在晋的来函:“黄游击已经是都指挥佥事,看王经略的意思,你到了辽镇怎么也能得到参将,本将却只能给你一个游击
,黄将军可不要嫌少啊。”
“末将初到东江,寸功未立,本来也不敢要求太多。”
如果一下子授予黄石参将,毛文龙也怕嫡系手下有怨言,现在看黄石这样上路,他也很满意:“黄将军能理解我的难处就好,现在我
交代一下黄将军的工作。”
毛文龙的意思是黄石就留在皮岛中军,作为东江本部使用。虽说靠近毛文龙本部,物资和兵员都更有保障,但是黄石犹豫再三,还是
提出外放地方。
“长生岛?”几个千总都没有听说过这个地名,齐声发问:“在哪里?”
“旅顺西北,很大的岛,我们的大长生岛不用说,就是小长生岛也比这东江要大。”黄石随口介绍着情况,让张再弟摊开地图,指向
了渤海内弯的一个位置,就在复州南边一点儿,和金州也不远。
“这么好啊。”金求德先是喜形于色,但马上又是疑云大起:“那怎么轮的倒我们?”
“一个荒岛,没有人迹,此外,这里是南、北信口。”黄石指着岛屿和大陆间窄窄的海峡说:“冬季会封冻十几天到几十天,冰面结
实到可以让骑兵通过。”
黄石认为自己并非毛文龙嫡系出身,留在东江本部也未必有多大前途,还不如出去经营一个独立岛屿。不过这个危险地点却是黄石自
己挑的,太小的岛过于依赖东江本部支持,不利于扩充军队。
在黄石原本的时空,长生岛在共和国建立后改名长兴岛,是中国长江以北第一大岛,占地三十余万亩。共和国时期,这个岛并不以农
业见长,而主要是以养殖业、旅游业和造船业为经济支柱,开发了很多养殖鱼场和天然温泉。
可惜黄石并不知道这些,当他第一眼看到这个岛在地图上的醒目面积时,就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