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明
撑起了脸面。
门口突然响起了敲门声,还传来了一个甜甜的女子声音。
“大人恕罪。”旧部道了声歉,就招呼乖宝宝出来开门。
“属下内人的一个朋友,请大人见谅。”
“无妨。”乖宝宝出去开门的时候,黄石竭力按耐住看一眼的冲动。
虽然他没有看,但是这并不妨碍他意淫一番:“……不知道那小丫头成为人妇后是什么样子?是不是更圆润丰满了?”
客人经过外屋的时候,走神走到爪哇岛的黄石或者是习惯,或者是腿脚不舒服,或者是宿命的安排,总之是神使鬼差地起立了,桌旁
另外三个人一惊之下,也忙不迭地笔直站起,这阵势吓了来人一跳。
黄石暗骂了自己一句神经病,打算说两句场面话来消解尴尬。
“黄将军。”女声里透着惊喜。
“正是区区,”黄石飞快地扫了来人一眼,一个十七、八模样的女孩,头发还是未婚姑娘的式样:“这位小娘子如何称呼。”
“黄将军万福,妾身姓赵。”赵姑娘敛身一福。
黄石回了一礼就收回了目光,长得很精致的一个女孩,皮肤也很白,举止更是落落大方。他听到两个女人向内房移动的声音,忍不住
再次扭头去观赏一下那个少女。
赵姑娘虽然向前走,却也偷眼看回来,两个人视线交了一下,女孩羞不可抑地逃进内房去了。
黄石警惕地扫视了周围几个人一眼,旧部似乎正和杨致远聊得高兴,都没有像刚才那样把目光集中在自己身上。又过了一会儿旧部简
要介绍了起来,这个赵姑娘是乖宝宝的闺中密友,也是从广宁逃来的。他还很骄傲地告诉黄石,这个赵姑娘的父亲是私塾先生,她的兄弟
去考秀才了,听说把握还很大。
旧部压低声音说:“她还有个妹妹,似乎很看不起我们军户,来了两次就走了。姐姐心很善,常来陪内人聊天。”
看着出旧部对能结识读书人感到很骄傲,也很注意维持这种难得的交情。
“书香门第啊,”黄石听得疑云大起:“读书人家的女孩子,怎么会和你那口结交?”(第十七节完)
《窃明》 万丈高楼平地起 第十八节
“当然是因为大人了,他们是广宁百姓,大人救了全城自然就是他们的救命恩人,大人又一路护送他们南下,保护他们不被溃兵土匪
掠夺,他们自然心存感激。”
旧部描述了他在山海关前的见闻,焦土令下达后,关外明军和地方政府彻底溃散,其他地区的百姓毙命荒野者比比皆是,一路更是饱
受骚扰,无数人的家财被夺走,妻女被凌辱,还有不少溃兵干脆把良家子女抢去卖给了蒙古人。只有方震儒的广宁本部秩序井然、衣食无
缺,就是老人和孩子也安全随行了八百里,平安入关。
确实很惨,但这个答案黄石仍不认为有丝毫合理性,明朝只有不到百分之一的识字率,知识份子地位比二十一世纪的大学教授地位还
高。而军户不是贱民里的贱民,也是罪犯和恶棍,一个小把总,在这个时代也就比乞丐强点,军户是不是能和娼户比都难说,这份友谊太
没有道理了。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黄石瞥了身边的杨致远一眼,不会有什么妇女地下组织吧?这未免太先进了,或许那个时候心软是个错误,乖宝宝可能不简单。
“这赵小娘子住的远么?”
“大人,我们这里是军屯,她家当然不会在这里,所以每次趁着天亮来,远在天黑前就走。”旧部说完后又仔细思索一番,像汇报军
情一样地报告起距离、时间来。
“走着来的?”看来赵家不是什么豪门——嗯,明末北方的小家碧玉一般都是天足,这个不奇怪,如果是女地下党就更不奇怪了。
饭眼看已经吃完了,黄石正琢磨找什么借口的时候,杨致远突然提议玩两把骰子,旧部也欣然同意——还真是运气来了城墙都挡不住
。
赵姑娘果然在傍晚回去了,黄石才挪动身体想表示不打扰了,旧部就一下子跳起来,动作迅速地把黄石送到门外上马,还连连说不远
送了。
心中有事的黄石一夹马腹就绝尘而去。
“赵小娘子。”黄石笑吟吟地喊住了姑娘,跳下马一个礼,护送女孩子回家总是个借口吧:“小娘子离家可远?可愿结伴而行?在下
冒昧了。”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赵姑娘又羞又喜地答应了,黄石就牵着马走在一边。张再弟正要跟上,就被杨致远一把扯住,拖到好后面去了。
赵姑娘虽然不是小脚女人,挪得却比蜗牛爬还慢,被黄石有意无意地试探了一路。。
“前面就是妾身的家了,谢黄将军了。”赵姑娘斯斯文文地说道。
“如此,在下告辞了。”黄石一颗心早就放平了,转身就要上马。
“黄将军,”赵姑娘急叫了一声,黄石愕然回首,看那女孩子含羞说道:“家严和家兄都很钦佩将军,一直希望能结识将军,如果将
军来日有空……”
说着赵姑娘就垂首轻轻指了一下:“那就是寒舍。”
“黄某军身,粗鄙无文,恐有污令尊贵耳。令尊能提到黄某这个武夫的贱名,已经是荣幸了,哪里还敢奢望结交,哈哈,赵小娘子,
黄某就此告辞。”
“不是的,家严真的很想结识将军,”赵姑娘满脸通红,像是下了很大决心:“小女子也觉得将军义薄云天,一点儿都不比文人差。
”
“小娘子谬赞了。”黄石咂摸着话里的含义,心里隐隐有点得意起来,不过这并没有冲散他的理智:“在下军务匆忙,不过也许会有
时间来拜访令尊的。”
“家严一定会很高兴。”赵姑娘喜上眉梢,这话被她理解成许诺了。
女孩缓缓走向家门,四顾无人就驻足回首,久久……
回营地的路上,杨致远阴阳怪气地说了一句:“大人,又找到舞刀对象了?”
“舞什么刀?”张再弟完全摸不到头脑。
“就是耍大刀,一耍就是两个时辰呢。”杨致远嘻嘻笑着回答,还挥舞着手臂拉起一个古里古怪的架势。
“胡说!”黄石轻声斥责了一声:“回去不要乱嚼舌头。”
“属下遵命。”杨致远一脸肃穆地保证,不过马上又换回了先前的那幅嘴脸:“大人打算什么时候去拜见赵老先生?”
“永远不去。”黄石冷冷地抛出了回答,传奇听着可能很浪漫,但现实的辽东确是无比艰苦,何必去耽误别人家的天真女孩呢。
“为啥?”杨致远怪叫了起来:“大人前途不可限量,副将、参将也就是几年内的事情。别说她哥还没考上秀才,就是考上了,大人
也不算辱没她家门楣了。”
“说不定她哥能考上举人、进士呢。”黄石不打算多做解释。
“现在不是没有么?等考上了也早生米煮成熟饭了,那时候还恨不得她家多出几个状元呢。”武将如果有文官的亲戚,就算是攀上枝
头变凤凰了。
黄石哼了一声就再也不说话了,他此时正从政治上考虑这个问题,自己没有宗族可以依靠,如果妻子家族不能提供外戚人力资源,就
是取得天下,继承者也有二世而亡的风险,比较理想的结亲对象还是将门和豪强。而且他和赵姑娘一路谈下来,觉得对方称不上“精明”
二字
张再弟一直把眉头皱得紧紧的生怕漏掉了半个字,耳朵也始终如同兔子一样地竖着,终于恍然大悟地一拍大腿:“原来大人是看上了
这小娘子啊。”
“聪明,聪明。”杨致远坏笑着想去拍他肩膀,但是两个人都骑马,所以就用马鞭轻抽了他一下。
“可是大人说不去见赵老先生啊。”张再弟还是有些迟疑。
“赌一百两银子。”杨致远后仰着身体,严肃地摆动着一根手指,口气好似赌神一般。
“可是我没有啊。”当然不可能有,凭他的工资要十几年不吃不喝。
“先欠着……还是你不敢?”
冲动是魔鬼。
“你赢定了!”黄石回到营地就冲他的小心腹保证:“我们武人最好有自知之明,再说我们要回长生岛,谁家肯把女儿送去荒岛受苦
?”
张再弟也快十八了,他似懂非懂地瞪大了眼睛:“大哥真的不着急成亲?”(第十八节完)
点击察看图片链接:<;ahref=cmfu/showbook。asp?Bl_id=121278target=_blank>;推荐:东周末年有战国<;/a
>;
《窃明》 万丈高楼平地起 第十九节
六月初,方震儒交给了黄石一笔银子,他带来的三十名士兵都从权发给了军饷……水手也被他算作士兵了,此外还有临时的仆役、向
导——最后算了五十个兵。每兵一两四钱,千总二两,黄石也有五两口俸,此外每人还得到了一石的粮食。这让他很后悔没有多带些兵来
,更后悔没有给杨致远和贺宝刀更高级的军阶。
“谢方大人。”黄石唱了个肥诺,虽然眼前人一脸正气——活死人气,但他还是谨慎地问道:“这个军饷可不可以先不下发?”
“黄石,克扣军饷是重罪。”僵尸脸出现了。
“末将明白。”
方僵尸吸了一口气,似乎话还没有说完,他是怕黄石胆敢在这个时候违抗军令么?
“拖欠军饷引起士兵哗然不是一次两次了……”
所以只要不哗变就不是重罪了么?
“……真发生了这种事,本官也未必能保得住你。”僵尸脸越发没有生气了。
即使哗变了也还有一个“未必”,原来如此。
“末将谢方大人教诲。”
黄石手下是不可能有什么怨言的,大家总是要回长生岛的嘛,黄石在那里就是土皇帝,生杀予夺一言而决。
岛上其他士兵都没有俸禄,不患寡而患不均,别人这些天在岛上拼命工作,一群陪长官度假的反倒有银子拿,走遍天下也没有这个理
啊。
再说到了海岛上拿银子干什么,能买粮食还是能买酒肉,总不成用来打水漂吧?
粮食黄石也不打算分下去,这么多一个兵也吃不了,他们既然没有家属那就还是吃食堂吧。多余的粮食卖掉,山海关这里的粮食可是
很贵呢,十石粮食能换五两银子还有多。
朝廷向九边每天提供的大量银两,已经使得边区通货膨胀。官兵们把食盐、布匹、副食等消费品一扫而空,让地方百姓苦不堪言。
张居正制定一条鞭法后,长江以南的所有农税、徭役折合银子一百余万两,而山海关七万多部队,普通士兵是一两四钱,一个月就有
十多万银子吧,一年……黄石懒得细算。
这样巨额的银子如潮水一样地涌入流通穷苦的边疆,在没有超级市场和连锁店的古代,在没有化肥并受到小冰河气候影响的明末,山
海关百姓肯定是吃不起鸡蛋和食盐的。附近市镇里的平民或许连粮食也吃不起,衣服也穿不上,一年的收入可能还不够一个月开销,冬天
连木炭也烧不起……
好吧,这种悲惨景象其实并没有发生,因为大明朝廷并不愚蠢:
“麻布,结实的麻布,一匹只要十二钱银!”
“山东面粉,一石一两银!”
“南直隶大米,一两一石半!”
黄石穿梭在小贩们的热切叫喊中,自从手里有了一笔横财后,他也打算给部下购买一些衣物和酒肉,今天就叫上向导来采购。
“这里大米的银价已经是京师的两倍了,”向导还是上次派给的那个,只听他介绍说:“这还是因为辽东巡抚衙门的严令,所有商家
都不得囤积抬价,而且必须远送足额的货物来。”
大明的辽东巡抚衙门,当然没有蠢货。
“但还是多亏了晋商,对吧?”几十家晋商从张家口转运物资,组建起了庞大的商队,为九边军镇运输各种货物,盐引、路引是朝廷
用来威胁晋商从命的法宝,如果物资不足额就会受到惩罚。
路引和盐引给商号带来巨大的盈利,不过建州兴起以来,朝廷立刻机敏地意识到贸易对后金政权的重要意义,下了对东北的贸易禁令
,宁可牺牲商人的利益也不能牺牲国家利益——很明智的举措。虽然,部分晋商字号已经破产了。
“黄将军,他们可是把粮价抬了一倍啊。”向导愤愤不平地说。
“路上骡马也要吃草,人也要吃饭,何况这些小贩也要拔一层皮。”更不用说向官府的孝敬,维持店铺的成本和在各军镇雇用的人手
。
“我们士兵的钱是流血挣来的,他们这不是挣黑心钱吗?”向导激动起来了,这个黄将军不是蠢货啊,怎么胳膊肘往外拐呢?
作为一个高级军官,黄石也享有特权,他并没有和小贩们纠缠,而是被向导直接引到了一个大店铺里面,坐堂的掌柜立刻跑出来问安
。
黄石问了货物?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