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生者 作者:[德] 马德克
但是,令罗丹感兴趣的是,在第一次出行时田中成行在一个小得多的球体的辐射下差一点儿晕了过去。由此可见,这种球似乎至少有两种不同种类,它们的区别在于放射出来的射线的能量或维数。
车子又继续行驶,逼近高地山谷的尽头。在山谷尽头开始的艰难行程,使得他们有数小时分散了对发光球的注意。罗丹面临如下的抉择:绕很大的弯路,这至少需要多花20小时,或让车子爬上山坡,但他还不知道车子是否真能爬得上去。
尽管如此,他决定采用后一种方法。原因之一是他收到了托拉从“星尘2号”发来的消息。
“我们的屏蔽场电动机中有5台曾停止运转将近10分钟。目前我们观察到有许多发光现象在飞船附近移动。”
从她的声音中可以觉察到她对飞船的担心。罗丹曾要求她立即向他通报任何变化。对他来说,不再有疑问的是,那些能量生物能部分吸走存在于保护伞内的能量,从而使发电机空转。
罗丹命令登山。峭壁巍然屹立在他们面前,罗丹推断这个障碍不会高于1500米。
车上人们的情绪很特别。田中成行一直感到钻心似的头痛,因为那个发光的大球不停地跟随着车队。罗丹露出他那总是在危急关头表现出的冷若冰霜的表情。在这一点上能与他对比的是雷金纳德 布尔和德灵豪斯少校,他们表现出某种程度的大胆随便和无忧无虑。克雷斯特已有几个小时没有说过一句话。看来他也像安妮·斯隆一样确信他们在这儿正在直接走向地狱。安妮·斯隆无动于衷地蹲在罗丹车子的地面上,两眼一动不动地出神,一副漠不关心的样子。
最让人奇怪的是尼森少校,罗丹还从未看到过他的这一面。
尼森的外表很像雷金纳德 布尔,在这几个小时中他一直在绞尽脑汁,考虑如何才能对付那些能量生物。除戈尔恶劣的大气和引力机制条件外,这些生物似乎正在成为对“星尘2号”最大的危险。
尼森的结论——他与罗丹通过无线电话进行了真正的讨论——如下:“我们不能用我们的重武器对付他们。他们吞食能量,就像别人吞食蛋糕一样。因此我们必须想出新的办法,或者必须找到一种他们无法忍受的能源形式。”
罗丹同意他的意见。
“一个山口!”突然德灵豪斯兴奋地喊道,“一个山口!”
在过去的两小时内车子已登高约800米。
这儿,在800米高处,这个山口在宇航员们看来就好像是天赐厚礼。罗丹的车子飞快地开进去寻找道路。克雷斯特尾随其后,他与罗丹的距离从不超过20米或50米,殿后的是雷金纳德·布尔。
“现在我真想看看这个50米大怪物是否能同我们一起从这儿挤过去,”从电信机里传来布利的声音。
他指的是那个能球。他以为那道狭缝能阻止它跟踪,但他错了。那个球熔化成一样东西,其形状在几何学上暂时还没有名称。反正它有150多米高,但又细又瘦,它像一团鬼火一样跟在车子后面。
经过数百米笔直的走向,山口开始变得迂回曲折起来。罗丹放慢速度,随着峡谷的急转弯而行。他一直担心在前方某处峡谷会变窄,使车子无法向前行驶。那样的话,他们就得倒车返回,因为崖缝里没有地方可以掉头。
但是并没有发生这种情况。谷道始终以同样的宽度在山中延伸了约两公里,之后它突然穿过陡峭的大山南壁后。
罗丹停了车,转动探照灯,研究屏幕上的图像。
“什么也没有!”德灵豪斯咕哝地抱怨,“我们可以再向前两米。”
罗丹点点头,车子小心翼翼地猛然开动,把车头推出崖缝的洞口。
视野开阔了。罗丹首先看到的是在山出口处略为倾斜地沿着岩壁由东向西延伸的山路。只要小心地转弯,就能把车子开上去,然后往山下行驶。
罗丹把探照灯对准南方。它在黑暗中画出一条白色光带,消失在它的力量达不到的地方,没有揭示这个地带的任何细节。
“一个山谷盆地,”罗丹说,“很深,我们从此处看不到什么。”
“您不介意把探照灯关掉一会儿吧?”德灵豪斯问。
罗丹惊奇地望着他,“为什么如此神秘?当然不介意。”
他关掉探照灯。
一秒钟后,当强烈的红外线光的最后磷火在屏幕上消失以后,他明白了德灵豪斯的意思。
一大群幽灵似的发着微光的人形突然充斥荧屏。发光生物——至少有一千个,并且形状各异。
“鬼谷。”德灵豪斯喃喃地说,他的声音中带有嘲笑口气,但这种口气不很强烈。
“出了什么事?”从最后一辆车上传来布利的声音,“为什么不往前走?鬼谷在哪儿?”
“这儿!”罗丹答道,“就在我们前面,在我的车子现在所处的地方。拐弯时要注意,前进!”
前面是一条异常方便的车道,好像是某人事先知道三辆履带车的这次探险,专门修建的石路。
为了能看清道路,罗丹在石路上行驶时打开了探照灯。这样一来,那些手舞足蹈的发光生物就从他的视野里消失了。
但他并没有忘记他们。一个问题是,当这些奇怪的幽灵大批地遇到三辆孤独的车子时是否还会像一直跟在车子后面蹦跳的幻影那样举止温和。
峭壁拐弯了。有一阵子路通向东南,最后又笔直地通向南方。据罗丹估算,他要去的那座山不会超过80公里远。当克服了800米高差,车子从山的另一侧爬上来的时候,路就更宽了。
罗丹把车子开到前面足够远的地方,使另外两辆车也能离开石路,然后就停下了。
他关掉探照灯,指示克雷斯特和布利也关掉他们的探照灯。他俩这样做了。
接着他们在所有三个荧屏上同时看到那一奇特的、令人恐惧的画面。
巨大的山谷充斥着发光的幻影,那是一支大军。
它的前列位于三辆车子南面约400米。
这个山谷盆地是继续向南挺进的惟一通道。罗丹深信,这个
山谷盆地南端的那座山就是他要寻找的山。
这样,车子必须在发光生物之间穿过。除了吸吮“星尘2号”的保护伞外,它们并没有表现出敌意。但至今它们也只是零零星星的或者数量很少,难以预料它们成千上万时会做什么。
罗丹与同伴商量了一会儿。
布尔的回答很明确:“我们必须冲过去!越早越好!”
克雷斯特表示:“该怎么办由您决定,罗丹。我听您的指示。”罗丹决定突破。由于田中成行头痛得不能行动,德灵豪斯授命与“星尘2号”通电话,向托拉通报情况。
德灵豪斯按下呼叫信号,等待回音。没有回音。他再试一次同样没有声音。
罗丹问另外两辆车。它们都明白无误地收到了德灵豪斯的呼叫。
不可能是发射台的原因。但“星尘2号”不再回答了。
第二十五章
托拉全神贯注地收听三辆探险车彼此间进行的无线电谈话,因此当报警汽笛刚响起时她不能马上肯定飞船哪个部门不正常,她惊跳起来。
“所有的中和器都在空转!”从内部通信机里传来的惊呼压倒了汽笛声。
“怎么办呢?”托拉反问。
接着她想起此人不懂她的语言,便用英语重复了这个问题。
“我正想问您呢!”工程师喊道,他的声音听上去激动而不耐烦。他已习惯于罗丹的飞快反应,所以对这个阿尔孔女人惊慌失措的迟钝很不满。
“屏蔽场怎么了?”
“仍然完好无损。中和器护板已完全失灵,但我可以用发动机控制飞船。”
汽笛停止号叫。当重又恢复平静时,托拉的惊恐不安缓和了一些。
托拉同测向部联系,“您能看出什么吗?”
“不能。屏幕上已变得漆黑一片。”
托拉打开中心的大全景屏幕,从前它呈现出一片灰色,现在它是漆黑一片,一无所有。
托拉急忙跑到接收机那边去。几分钟前她还用它收听到那三辆履带车的谈话。她并没有关掉它,可是它已不起作用,连轻微的干扰杂音都没有。
托拉明白,这儿正在发生她还从未经历过的事。她真希望佩利 罗丹回来,以便能给她出主意,同时她又诅咒他,因为他竟敢把她同这艘巨型飞船单独留在这个可怕的世界上。
她的头一个反应就是必须有人出去看看,必须知道外面的情况。然而,没有人会愿意出去,而她不能为此责怪什么人。
内部通信机来了报告:“外面充满发光的幻影,夫人!”
“千里眼”千遇右柳的脸出现在小荧屏上。
托拉点点头。她想起雷金纳德·布尔在几个小时前曾用粉碎器射击一个发光生物的事。“星尘2号”拥有一系列其他的武器。也许其中有一种能起作用。
“请您到中心来,千遇!”托拉命令日本人。
千遇点点头,关掉电话线路。
托拉指示作战司令部让脉冲发射器和中子投掷器做好射击准备。当千遇走进中心时,正收到答复。
“您能清楚地看出热脉冲发射器的弹道,”托拉向他指示道,“作战司令部将在几秒钟后开火。我想请您告诉我,我们取得什么战果。”
千遇右柳站好位置。在他自己挑选的一个位置上目不转睛地看着中心的墙壁。不知道日本人的特异功能的人会以为他正在对一个重大问题苦思冥想。
“开火!”托拉下令。
她注视着千遇。
他盯着墙壁有数分钟之久。托拉看到他额上的汗珠。她想问他,但她知道打断他的注意力是不妥的。
他突然向前倒下。
“停止!”他气喘吁吁地说,“立刻停止!”
“停火!”托拉做出反应。
千遇倒在一把沙发上。他的呼吸短促,以致他需要一段时间才说出第一句话。
“它们吞食——一切。热射线渗入它们的躯体,但不能穿透。发出的光更亮了,看上去好像它们把发射的能量都吞进体内。
千遇不知道托拉所知道的——布尔在数小时前曾做过一个类似的实验。
她考虑是否要用中子放射器进行第二次试验。中子是微粒子,不是这种意义的能量。也许……
“注意!”千遇喊道,“它们靠近了!”
托拉一筹莫展。
“它们在干什么?”她紧张地问。紧接着她自己就知道了。
飞船猛地一动,托拉跌倒在地。当她想站起的时候,她感觉到自己的重量至少增加了两倍。
千遇倒在沙发椅上一动不动地盯着墙。
“现在它们离得很近了,”他气喘吁吁,“它们坐在外墙上。”
一个声音从内部通信机中喊道:“传动装置只有百分之七十在运转!飞船内部的中和场减弱了!”
那是工程师,这一次从他的声音中流露出来的更多是害怕而不是不耐烦。
托拉站起来,吃力地走到传声器前。
“设法起飞!”她低声说。
加压使她的身体好像塞进一件很小的盔甲中,她呼吸困难。
“由您负责,夫人!”工程师答道。
当工程师在技术调度中心接管对飞船的控制时,控制板上的灯光开始闪烁。托拉盯着灯光,好像她以前还从未见过,等待着令人宽心的绿色起飞信号。
它来了。控制板上的灯亮了一秒、两秒、三秒,然后又熄灭了,飞船一动不动。
托拉叫起来,含混不清,惊恐万分。
“传动装置失灵了!”工程师报告,他恢复了平静。
千遇右柳发出一声低沉的呻吟,“它们变得巨大,巨大……”
“可我们得做些什么!”托拉喊道。
她向千遇走近一步。
此刻好像又发生了什么事,把她向前拉,在短短几分钟内她第二次摔倒了。她摔得很重。她有点迷迷糊糊地坐起来,向千遇看去。她站起来,发现她身上的重量消失了,又恢复了她正常的体重。
日本人微笑。“它们走了,夫人,”他平静地说,“突然消失了。”
托拉环顾左右,好像在中心某处寻找这一奇迹的原因。
她的目光落到结构探测器示波仪屏幕上。那个无名者传送的调制正弦波在屏幕上一动不动地发光。罗丹是为了他的缘故进行这次冒险飞行的。
她机械地看着表。传送像通常一样准时。
罗丹决定中止探险,返回“星尘2号”,他已让车子启动,拐了个“之”字形的弯。这时德灵豪斯在他背后惊呼起来:“它们又来了!”
“……致罗丹。‘星尘2号’致罗丹司令!”
那是托拉的声音,罗丹想不起曾在什么时候听到她如此气喘吁吁。他不耐烦地一把拉过受话器,“我是罗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