跃入苍穹






  “别说废话!”柯林斯厉声说道。“火箭飞行绝对安全,这句话对我们来说不仅仅是广告词,也是我们的目标。灿德尔心里想的是怎么把火箭弄得跟婴儿的摇篮一样安全舒适。而且他一定能做到这一点,否则他也就不值我们为这些实验所花的钱啦。”

  柯林斯一个急转身,穿着他的长筒皮大衣到控制室去了。

  在这一天之中,汉斯几乎把所有的“旋转木马”都玩了个遍,在这个非凡的游乐场把所有“游乐项目”都亲身体验了一下。

  他在感应控制转台上体验了起飞、降落、下滑和转弯时头晕目眩的感觉。他决定打破别人在承受加强重力上创下的纪录,叫人用疯狂的速度转他。好多人都想跟他比个高低,结果无论是有色人种的还是白人的竞争者都被他赢了个不亦乐乎,当然,他自己从转台上下来后也是摇摇晃晃。

  他特别感到好奇的是一个圆柱形的房间。它一边绕着自己的中心轴旋转,一边进行圆周运动。这里研究的是所谓的“科里奥利加速度①”。当他走近这个房间的墙壁时,向心力明显增强,他的整个身子就像灌了铅。而且稍稍一转动脑袋,整个房间好象就上下乱颠,宛如一条船上的舱房遇到大浪时一样。这种感觉太叫人难受了。正如后来大夫对他解释的,这种现象是因为长时间旋转的房间给处在运动中心的人的大脑造成了失去平衡感的结果。人在这时好象已经忘记了自己是在旋转,所以在转动脑袋时就产生了新的旋转幻觉。

  ①科里奥利加速度,即附加加速度,以法国力学家科里奥利的名字命名。

  墙壁上方向冲着侧面的向心力要比重力大4倍,汉斯不得不“在墙上爬”。他费了好大劲才把头掉过来向房间中心挪过去,到那儿之后,一切不适感觉马上就消失了。

  在这个房间里他把所有能做的实验都做了:试着在摆在房间当中的桌子上写字、坐下、起来。身体不听使唤。他仿佛觉得那并不是他自己的身体,一点儿都不听他使唤,或者说这里是运动和平衡限地球完全不一样的另一个世界。但这一切对他来说并不像对布洛顿那样只是什么运动项目。不,他是在顽强地对自己进行训练。

  他知道,等到了火箭里,到了真正飞行的时候,他得跟温克勒尔和灿德尔一起在这种不平凡的条件下行动和工作,而那些乘客只会直挺挺地躺着,除了发发牢骚和大呼小叫外,什么用场也派不上。他现在想到的不仅是“挪亚方舟”,而且还想到将来要坐着“自己的”火箭飞行。他顽强地经受了所有自己加给自己的考验。

  后来,他又在这个房间里度过不知多少天。

  他对非常规状态下液体和气体的流动以及昆虫和小动物的运动进行了种种观察。

  一个旋转的大玻璃空心球也引起了他同样的关注。这是一个“星际生活环境”的模拟制品,特地制造出来用以研究人和动物在向心力作用下的生活情况。太阳光从万里无云的天空射入房间里的玻璃球,使它的内部变得暖洋洋的,玻璃球“赤道”带栽种的植物从阳光中汲取活力。房间的旋转使球壁获得了大于地球引力的向心力,所以这里的植物不是通常那样向上长,而是侧面生长,从墙壁向球的中央方向生长。他观察了它们的发芽和生长。

  这里还有盛着兔子、鸡和猫的笼子。它们看来都没有注意到自己所处的不寻常倾斜状态。球壁对它们来说就是“下面”,就是大地。兔子在笼子里蹦蹦跳跳,心平气和地吃着白菜叶和胡萝卜,母鸡在下蛋,孵小鸡。在与地面成垂直角度的墙壁上放着的杯子里,水一点儿都流不出来,种子也撒不到外面。当汉斯位于球体的中心时,这里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和他垂直,他居高临下地看着这个小小的世界,就像趴在陡峭的悬崖上往谷底看一样。不过,随着他所处的位置接近“赤道”,他的身体也就逐渐和那些东西一样和球壁垂直了。当他站到笼子旁边时,他看球壁上放着的一张桌子已经和普通房间里摆在地板上的桌子没什么两样了。

  因为这里是整个球体跟他一起旋转,所以他丝毫未觉得头晕,甚至连房间的旋转也毫不在意了。只有当他在球壁上移动时,身体有了那种非常奇怪的感觉,他才又想到旋转。

  球体里的氧气只有正常状态下的十分之一,但汉斯并未觉得喘不上气来。这里的氧气产生于一个占地16平方米的温室。

  植物吸收了他和动物们呼出的二氧化碳。

  在这里已经奠定了“物质循环”的基础,如果空中旅程要飞行很长时间而着陆的行星上又缺乏大气和食物的话,这一系统就能向旅行者提供生存所需的全部东西。

  芬格尔也研究了一个金属球,这个球体内部就相当于“星际空间的一小部分”。进入这个球体需要通过一个有两扇门的密封舱,而且必须穿上一身和潜水服相仿的特制服装。灿德尔为制造这种服装下了不少功夫。为了对各种材料进行检验,专门建造了一个特殊的实验室,以挑选出一种既能隔热又十分牢固的材料。

  “穿着这种衣服在宇宙空间里就不会冻僵了吗?”汉斯问道。

  “这种衣服外面的涂料和太阳光的作用可以使温度在摄氏零下200度到零上100多度的范围内调节,”一个实验员答道。“所以说星际空间的寒冷并没有人们所说的那样可怕。”

  “这又是个什么罐子?”

  “这是试验火箭外壳表层对阳光的反射和吸收用的,”实验员回答说。“咱们到这个圆柱体的内部去看看。”他们进了圆柱形的罐子里。“现在这里很黑,也相当冷。此刻圆柱体明亮光滑的一面正对着太阳,把阳光全部反射回去了。我们现在把它黑暗粗糙的一面对准太阳。”实验员扳了一下操纵杆,圆柱体开始绕着自己的纵轴旋转,在它没停止转动之前,汉斯和实验员一直在“原地踏步”。过了不到两分钟,汉斯开始感觉到温度在明显上升。

  “您已经感觉到太阳的温度了吧?而大气层能把太阳射到地球上的光线反射回一半去呢。现在您再看看。”

  实验员摸黑又扳了一下操纵杆。上方打开了一扇窗子,太阳光照了进来。温度开始迅速上升。

  “太阳光是用凹面镜反射到火箭后面的舱壁上去的。如果我们交替着把火箭的黑暗面或是光滑面对着镜子,我们就能改变火箭内部的温度,从摄氏29度一直到77度。用凹面镜甚至能将金属熔化。但也能‘释放’出宇宙空间那样的寒冷。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在相当大的范围内控制温度的变化,灿德尔还根据齐奥尔科夫斯基的理论设计了太阳能发动机。

  “那是两个相连的圆柱体,它们轮流被阳光照射,始终保持一个在阳光下,一个在阴影里。正对着太阳的圆柱体内部的液体转化成蒸汽,推动活塞,而蒸汽排到在阴影处的圆柱内再冷却成液体。

  “现在您只剩下放在橡木架上火箭的发动机模型、还有6个乘客生活舱模型的实验室没看啦。”

  “6个生活舱!”

  “对,”实验员回答说。“这倒不光是为了方便,而是必须要这样做。我们不能忽视任何情况,什么都应事先估计到。在一般条件下有许多事我们可以忽略,可以不考虑,然而这些‘小事’到了‘天上’却既有可能不碍事,也可能截然相反,不消除它们会给我们造成极大损害。” 

第八章 齐奥尔科夫斯基当之无愧的学生
 
  “灿德尔来啦!要咱们去见见他!”温克勒尔说道。

  正在看书的汉斯抬起头来。他很激动。汉斯跟灿德尔在一起工作了不止一个月。但这还是这位工程师第一次邀汉斯去见他。

  “有什么事吗?”

  “看来他想对你进一步了解一下。也许要交给你什么任务,”温克勒尔回答道,他的眼睛里带着笑意。

  “那好,咱们走吧。”

  在斯特罗迈耶城,灿德尔自己单独住一栋带顶楼的房子。温克勒尔按响了门铃,应声响起了一条牧羊犬的疯狂吠声;门砰的一声打开了,一个老仆含糊不清地嘟囔了一声:

  “不在家!”

  但当他认出是温克勒尔,就像见了老熟人一样笑了,说道:“哎呀!原来是您哪!请进吧。等等,我把狗牵走。”

  芬格尔在想象灿德尔如何生活。在汉斯的想象里出现的是一间堆满图纸、模型和发明家要用到的其他许多东西的房间。但他错了。灿德尔的书房,也就是他接待客人的地方,东西相当少。一张写字台,前头摆着两把沙发椅,旁边是一个可以旋转的小书架,这些就是屋子里的所有东西。

  房间里的唯一装饰是主人身后墙上挂着的一大幅镶在黑橡木玻璃镜框里的肖像画。画上的人是一位汉斯不认识的戴眼镜的大胡子老头。

  肖像的下方是用同样木料做的一个放书的搁板,上面并排摆着几十本书脊上印着金字的书。眼尖的汉斯看清了那几个大字书名:《Ziolkowsky》①。

  【①《Ziolkowsky》,即《齐奥尔科夫斯基全集》。】

  桌子上除了摆着文具、台灯和信笺夹外,别的什么也没有。

  芬格尔不禁有些失望。后来,温克勒尔对他解释说,灿德尔一般在顶楼工作,那儿有一个藏书室和一个小实验室。但是,那是一块圣地……他从不让任何人进去,就连温克勒尔也只有一次机会往里瞅了一眼,那还是趁主人不在的时候。

  主人非常客气地迎接他们俩,他让来客在沙发椅上坐下,信口应酬两句之后,就突然对汉斯提出了一个出乎意料的问题:

  “您能不能告诉我什么叫双曲线二次方程?”

  汉斯对数学进行过研究,这个问题马马虎虎还能回答上来。灿德尔点点头,又提出一个新问题,这一次把汉斯逼得走投无路。紧接着又提了好多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到了化学、天文学和生物学的各个领域。这简直就是一场真正的考试。汉斯感到手足无措,他根本就想不到会有这一出,他甚至觉得自己就连一些非常熟悉的问题都没答对。难道这场考试他考砸了?但灿德尔看上去很满意。他点了下头,示意考试已经结束,然后开口道:

  “您懂得比我预料的多。不过,要是您想成为一个和温克勒尔那样的助手,那您还得要掌握比现在知道的多得多的东西。”

  这还用说吗,他当然想!为了掌握必需的知识,汉斯准备夜以继日地工作。

  “您是否习惯独立工作?”这又是一个新提出来的问题。“温克勒尔可以帮助您,但他又不能在这方面花费太多的时间。”说完,他扭过脸去对灿德尔接着说道:“我想我们的汉斯·芬格尔在玻璃球里生活个一两个月不无裨益。观察不会占用他很多时间;他在那里能好好提高一下数学水平。我们的事业离了数学寸步难行。”

  灿德尔跟温克勒尔又用几分钟谈了点儿事,然后就立起身来。接见结束了。

  “怎么样?没想到这么严格吧?”当他俩走出这栋房子时,温克勒尔问道。“您得一个人去蹲禁闭啦!”

  独自一人关上一两个月!这对汉斯来说可不是个美好前景。他还想尽快把这个城市和那些设备非凡的奇特实验室统统了解。要知道他还没看全呢。

  “到时候会看到的,”温克勒尔安慰他说。“现在你还有一天的‘空闲’时间,这样从明天一早你就可以各处走走看看,把没看过的全看了:试验不同物质作用的实验室,试验火箭工作部——排气管和喷嘴管壁——冷却方法的试验室。这些有明天一天就足够啦。”

  “我关在球体里做些什么呢?”

  “啊,你的生活方式将是非常独特的!你将要用自己的亲身体验来验证一下一个人能否在人工物质循环系统内生存。你进入球体,当密封门砰的一声关上之后,你就会得到必需的解释。球体内部有电话,我们用它来和你保持联系。你要带上参考书、教科书和笔记本。

  “我在里面吃什么活着?”

  “也许你先得吃一段素食了。你只能靠球体内部温室生长的植物和果实为生。里面有电炉和烧水壶供你使用。”

  “那水呢?”

  “明天你自己就会找到答案的。你身体里的所有排泄物都要得到利用。大便用作肥料,小便经过土壤、植物、气体、冷却器和过滤器的作用后又变成纯净的水。你和植物,还有你的那些‘同牢难友’——动物们,所呼出来的气体经过冷却也会提供一部分水。总之,如果我们估算得正确的话,你在球体里什么也不会缺。我也会去看你。一旦你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