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三女侠
内家掌力震裂他下肢筋络,又用阴力使他受了内伤,把他弄成瘫痪,造成痨症。纵有华陀再
世,也难救治。吕四娘如受雷轰,魂飞魄散,但一触及沈在宽那凄然绝望的眼光,急忙以绝
大的定力,镇住心神,毅然说道:“什么没用,在宽,你在以名懦自负,岂不闻:左丘失
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太史公身受腐刑乃著史记。这三人何尝不是残废?但
却名垂千秋万世!在宽,一死易耳,大丈夫当在绝难之中以求生!”吕四娘侃侃而谈,说到
后来,竟然声泪俱下。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这是《太史公自序》里的两句话,
《史记》的作者司马迁,是汉武帝时代的人,他为了李陵败降匈奴的事说了几句公道话,触
怒了汉武帝,竟然身受“腐刑”(阉割),所以他以左丘明和孙腹自况,说丘氏在失明之
后,孙腹在被削去膝盖骨之后,还能著书立说,他们不是像自己一样都是“废人”吗?他以
前人坚忍不拔的精神鼓舞了自己,因而也写出了伟大的史书。而今吕四娘以左丘明、孙膑和
司马迁三人为例,激励沈在宽自勉。沈在宽热泪盈眶,陡然觉得生命重新充实起来,他紧握
着吕四娘的手,吕四娘也是满脸泪光,然而这已经不是绝望的眼泪了,这泪光驱散了沈在宽
眼前的灰暗,他看到了生命的意义了。
沈在宽紧握着吕四娘的手,良久、良久,吁声说道:“莹妹,谢谢你。”吕四娘微徽一
笑,眼泪滴在他的脸上。沈在宽低声说道:“只是辜负了你的心意了。”吕四娘眼波一转,
深情的看望着他,毅然说道:“在宽,你的身体残废,你的心灵可并没有残废啊!你再这样
说,就是把我当作外人了。”这些话说得非常坚定,沈在宽感动得说不出话来。又过了一
阵,吕四娘道:“且说你不会永远残废,只要你有虔心毅力,我可以教你自疗之法。”在宽
道:“你现在已经是一个极好的医生了。”吕四娘道:“我还要做更好的医生,我教你吐纳
之法,到你自己能导引血气,以意行气的时候,你就会完全痊愈,而且比常人还要健康。”
沈在宽道:“这就是你们修练的内功吗?”吕四娘道:“正是,你给别人用内功弄成残废,
受了暗伤,也只有修练内功来抵御!”沈在宽道:“要多少时候?”吕四娘道:“也许要十
年。”沈在宽道:“好,那正是给我的磨练。”
陈美娘在外面听得哭声,轻轻敲门,吕四娘开门出来,将事情对甘凤池夫妇说了。陈美
娘暗暗感叹,心想,教一个残废的人习练内功,而且还是一个全无根底、手无缚鸡之力的书
生,十年也未必能够,这岂不误了师妹青春!甘凤池道:“十年便是十年,古人高义,正须
我辈行之。我只是怕师妹没有静修之地。”吕四娘道:“一念大师的师弟一瓢和尚,日内就
将移居仙霞,我可以在那里结庐傍居,照料在宽。”甘凤池道:“好,我们夫妇送你上山。”
吕四娘雇了驴车,靠着甘凤池的易容之术、变了面貌先回家乡,把父亲安葬之后,就随
一瓢和尚到仙霞岭隐居。甘凤池下山时对吕四娘道:“将来我们斗那了因贼秃之时,只怕还
要师妹相助。”吕四娘道:“这个自然,我在山中,也正可以趁此时机勤修剑诀。”
自此,沈在宽在吕四娘的照料下,日有进步,不知不觉,过了五年。
一日清晨,吕四娘照着日常习惯到沈在宽房中,未入房门,在窗口望进,忽见他一个人
扶着墙壁走路,这一喜非同小可,赶忙推门进去。沈在宽道:“昨晚我做了吐纳功课之后,
忽觉气达重关,上下升沉,又好似胸腹之间,有一团东西,可以上下转迂。我试用力,居然
能坐起来,今朝我扶着墙壁,已经从床前行到书案,来回三次了。”吕四娘道:“你进境神
速,这样看来,不必十年。但你初初学行,不宜过劳,还是躺回床上休息吧。”忽见书桌上
有一纸词笺,写了几行大字。嗔道:“你才好一点,又劳神作诗了,我要罚你。”抓起词
笺,沈在宽急道:“妹妹,还我!”身子颠巍巍的,竟然离开墙壁来抢,立足不稳,一跤跌
倒吕四娘怀中,吕四娘急忙把他扶上床上,只见他面红过耳,吕四娘已一眼把那几行字看
完,原来不是作诗,而是集句,将前人诗词,集成了一首“烷溪沙”调,词道:
“谁道瓢翠不可怜,金炉断尽小篆香,人生何处似尊前?见了又休还似梦,坐采虽近远
如天,断来能有几回肠?”
四娘心道:“原来他对我还有疑虑。他对我深情眷恋,却又自惭形秽,怕这姻缘终如镜
花水月,不敢对我吐露衷肠,所以才有这“见了又休还似梦,坐来虽近远如天。”的感触。
沈在宽呆呆的看着她,吕四娘叹道:“傻哥哥,五年来难道你还没有明白我的心事?不管你
怎样,我都伴着你。”沈在宽眼圈一红,不觉滴下泪来。两人执手相看,说不尽柔情蜜意。
正在陶醉之中,忽听得一瓢和尚在外发声相唤。
吕四娘悄声说道:“你好生将息,不要胡思乱想,我去去便回。”出了山居,只见一瓢
和尚立在峰头招手。吕四娘跑了上去,问道:“大师招唤,可有何事?”一瓢和尚向山下一
指,说道:“你看!”吕四娘凝眸一看,只见一人疾似星丸,从山下奔上,已到了下面峰
腰,一瓢和尚道:“什么人知道我们隐居在此?莫非是清廷鹰犬么?”吕四娘冷笑道:“若
是清廷鹰犬,那就是送死来了。”过了一阵,人影越来越现,轮廓依稀可辨。吕四娘奇道:
“怎么会是他?”话刚说完,那人已跃上峰顶,发声叫道:“吕姐姐,你果然在此!”吕四
娘喜道:“唐晓澜,啊,几年不见,你变成大人了。”
吕四娘替一瓢和尚介绍之后,唐晓澜道:“吕姐姐,我找得你好苦。”吕四娘道:“是
么?谁告诉你的?”唐晓澜道:“甘大侠。但他又不相信我。吕姐姐——”一瓢和尚听他说
话没头没脑,和吕四娘又很亲热,心中一动,说道:“我回去给你们烹茶。”唐晓澜待得一
瓢和尚走后,忽然说道:“吕姐姐,你要救我!”吕四娘奇道:“为什么要我救你?”唐晓
澜道:“吕姐姐,别人冤枉我,只有你能解救,你相信我吗?”吕四娘柔声笑道:“小弟
弟,我以为你长大了,你还是从前那小孩模样。你说,什么人冤枉你了?”
唐晓澜颤声说道:“江湖上的侠义道。”吕四娘奇道:“有这样的事?是谁人领头?”
唐晓澜道:“是我以前的师傅铁掌神弹杨仲英。”吕四娘道:“还有谁?”唐晓澜道:“还
有关东四侠他们。”吕四娘道:“关东四侠不是你义父周青的朋友,而且和你一路的吗?”
唐晓澜道:“他们本来对我很好,爱我如同子侄。”吕四娘道:“那你不要心慌,好好说给
我听。”
于是唐晓澜从五年前随易兰珠上天山的时候说起。唐晓澜道:“吕姐姐,你记得吗?我
以前对你说过,我有一对孪生的侄女,生得非常可爱。”吕四娘笑道:“我怎么会不记得
呢?”我和你在邙山初会之时,八臂神魔背着的那个女娃儿不就是其中之一?”唐晓澜道:
“那是姐姐,名唤冯瑛。”吕四娘道:“那么后来双魔在钟万堂手中又抢去一个,那个是妹
妹了。”唐晓澜道:“正是。她名叫冯琳。”吕四娘道:“这么说,一对孪生姐妹岂不是都
到了双魔手中?”唐晓澜道:“不是,你听我说,这才叫奇特呢。我随易祖婆到了天山,易
祖婆道:我在路上说过要还你一个侄女…”吕四娘插口道:“我也记得她说过这样的话,是
在年家说的。是不是她收养了一个女娃?”唐晓澜道:“不是收养的,是抢来的!”吕四娘
奇道:“抢谁的?”唐晓澜道:“抢双魔的!原来易祖婆在与我会合之前,为了到处找我,
曾经到过北方。一日在四皇子的府门前,见到冯瑛和双魔玩耍,易祖婆看了一眼,就爱上了
那个女娃,她年纪已老,正想找一个灵敏的徒儿呢…”她非常奇怪,这样可爱的女娃儿,怎
么会与双魔在一起?而且他们看来又绝对不是父女。于是一时兴起,竟然私入四皇府,探出
这女娃也是双魔抢来的。就毫不客气,半夜三更把冯瑛抱走了。”吕四娘笑道:“四皇子府
中高手云集,易老前辈这一下可不把他们吓得乱成一团。”唐晓澜接下去道:“我到了天
山,易祖婆将冯瑛叫出来见我。”吕四娘道:“慢着,易前辈离开天山之时,是谁照料那女
娃儿呢?”唐晓澜道:“是武老前辈。”吕四娘道:“啊,原来天山七剑中的的武琼瑶还在
人间。”唐晓澜道:“武老前辈也很喜欢冯瑛,几乎要和易祖婆争夺徒弟呢?”停了一阵,
又说下去道:“我见了冯瑛,她咧嘴一笑,左脸现出酒涡,我记起了她就是双魔抢去的冯
瑛,正想叫她。易祖婆却将我止住,后来她对我说,冯瑛正在跟她练扎基的功夫,心神定要
专一,尤其是她还只是七岁的小孩,可不能让她知道身世,吕四娘道:“好,‘来龙’我已
清楚,‘去脉’则尚未明,请问这女娃儿的事与你现在的事又有何干?”唐晓澜正想再说下
去,吕四娘忽道:“且慢!”站了起来,立在一块大岩石上。
吕四娘立在岩石之上,向下面僧舍招手说道:“一瓢大师,我再过一会回来,不必等
我。”转过头来,摘下几枚野果,递给唐晓澜道:“你吃这个。”果味清甜,果浆微有酒
味,唐晓澜不觉陶然。吕四娘道:“咱们到那边去坐,那边的风景比这边好得多。”
唐晓澜随吕四娘走了一阵,忽见一处山泉飞溅,汇成潭水,吕四娘和唐晓澜觅地坐下,
吕四娘道:“我最爱静,尤其爱在这里听泉。”唐晓澜心神一荡,但见吕四娘说得极为坦
然,温柔之中又极端庄,令人不敢逼视,急忙定下神来,傍着吕四娘坐了。说道:“我曾受
汝州冯武师的大恩,十二年前他家遭受大祸,这事你是知道的了,当时我曾许下心愿,一定
要把双魔掳去的侄女寻回,现在姐姐已有着落,妹妹却还在双魔手中。所以我学剑三年,下
山之后,就想去寻冯琳消息。”吕四娘道:“她在四皇子府中,你本领再高,恐怕也难如
愿。”唐晓澜道:“可不正是?所以后来才惹出那些事来。连我也始料不及。”吕四娘笑
道:“你吃了双魔那些人的亏了?”她心想:四皇府中高手如云,你不吃亏才怪,这有什么
意料不到。唐晓谰道:“不是吃亏的小事,这事真如做梦一般。姐姐,你别怪我,我总把你
当成亲人,请你听我细说。”于是在流泉的山瀑之旁,唐晓澜说出了一段离奇曲折的故事。
原来唐晓斓胆大心细,下山之后,也不是一下子就莽莽撞撞去找双魔。他漫游江湖,先
到辽东半岛,找到了关东四侠。这时他已是:十七八岁的少年,关东四侠见他长大成人,十
分欢喜。玄风道长听他要到北京,去探冯琳消息,就对他道:“我有一个熟人,名叫耿五,
在四皇子府中当差,你到了北京,可以找他。”唐晓澜用玄风秘传丹方,变貌易容,到了北
方,可巧那耿五已出差去了。唐晓澜只好寄居西山僧舍,长日无聊,遍游京中名胜,一日忽
起怀方幽情,心想既然到北京,那居庸关高京只有一百余里,万里长城就在那里蜿蜒而过,
这历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可不能错过游踪。于是一日绝早起来,乘马车到了南口,就下车徒
步登山。
万里长城从嘉峪关到山海关,在丛山峻岭中婉蜒一万二千余里,居庸关这段,通过八达
岭。唐晓澜爬上陡峻的山岗,只见万里长城在群山之中起伏,就像一条其长无比的长蛇。居
庸关关城兀立在南口北面,两旁高山夹着一条狭小的山沟,山岗上山花野草葱宠郁茂,好像
是碧波翠浪,织成一幅美丽的图案。这就是有名的燕京八景之一——居庸叠翠。唐晓澜游赏
了一会,再经过“六郎影”、“穆桂英点将台”等名胜,到了八达岭高峰,只见在一处悬崖
上凿了“天险”二字,山势极为险峻,万里长城在山隘处爬过,唐晓澜豪情勃发,上了城
墙,披襟当风,顿觉天地之大与个人之小。
万里长城建筑得雄伟无情,城墙上可容五马并驰。唐晓澜在城墙上纵目远眺,只见山峰
重叠一望无尽,居庸关兀立北方,万望长城有如一条看不见首尾的长蛇,在翻山越岭。午日
天气?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