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良心 作者:[美] 詹姆斯·布利什





你们讲述这一假定。”
  “反正我一时半晌理解不了你这些道理。”克利弗不耐烦地说,“一个大男人站在离地球五十光年以外的太空中,夸夸其谈着这些狭隘的废话,我当然完全理解不了。”
  “狭隘?”路易斯·桑切斯看上去有些生气,心中怒火尤胜脸上,“你的意思是不是说,在地球上毋庸置疑的真理,到了外太空就要打折扣了?保罗,我不得不提醒你,我们的量子引擎在锂西亚上工作得很好,你亲眼看到的,没有一丝一毫偏差。如果我在秘鲁相信上帝创造了并且支配着这个宇宙,那么我在锂西亚上同样不会对它有半点怀疑。你有你自己的个人观点,我也有我的。我们的信念不随时间和空间的改变而改变。”

  像平常一样,一想到这个问题,牧师就感到激动不已。但是,这个问题显然并没有对房间中的其他人产生任何触动。难道他们都已经毫无希望,无从拯救了吗?不,不会的。在他们有生之年,不管他们有过什么不敬神明的举动,天堂之门都将永远对他们敞开。希望永存。
  “不久以前,我很偶然地想到了一点线索,觉得可以指引我们走出这个死胡同。”他说,“切特克撒告诉我,锂西亚人希望设法降低他们的人口增长速度。他还表示,他们不介意使用某种控制生育的措施。我后来想到,那种被教会禁止的节育措施在锂西亚上根本不可能实施,所以他提到的一定是某种控制受孕的措施,而这种措施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得到了教会的认可。所以即使在这么小的一个侧面,我都再一次感到,锂西亚的存在本身就是对我们人类的最大讽刺。他们的社会就是我们为之奋斗千年却从未实现的理想:每个人都自然而然地过着圣徒的生活。

  “大家要记住,一个穆斯林来到锂西亚就不可能产生这种感受。或许他可以在这里发现一夫多妻制,不过这种制度的目的和实施过程肯定会让他觉得无法接受。道士也一样,还有索罗亚斯德教徒──如果本世纪还有这种信仰存在的话──或者古希腊人。但对我们四个而言──听好了,保罗,也包括你,即使你相信不可知论,即使你一直对基督教出言嘲笑,可在你内心深处,你同样对基督教的基本教义确信无疑──我们四个在这个星球的发现,是一种惊人的、难以用言语形容的巧合。它不止是一种天文数字般的巧合(这个古老的修辞也许无法恰如其分地表达这种巧合的程度,但是我不知道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或者说它是一种无穷大的巧合。这种几率的惊人程度,即使是康托儿[5]来了,也无法用表情或动作表现出来。”
  “先等等,”安格朗斯基说,“天哪,怎么回事?我对人类学一窍不通,迈克,我现在已经完全听乱了。神父讲到那个包罗万象的丛林时,我还能跟得上,但是后来说的那些,我就不知道怎么回事了。你说呢?他到底说了些什么?”
  “我也有同感,”米歇里斯缓缓地说,“不过他说这些一定有自己的用意。雷蒙,继续。”
  “我会的。我要说的远不止这些。我一直在描述这个星球,特别是这里生活的锂西亚人。要把他们的事说清楚,得花上不少时间。刚才我说的那些,只不过描述了他们最显著的特征。他们还有许许多多鲜明的特征,我可以随手列举一大堆。他们没有国家,没有宗教对立,要是你看看锂西亚地图的话──只要看看那些被浩瀚海洋分隔的大陆和群岛──你就会很自然地产生疑问,为什么他们没有发展出各不相同的宗教呢?他们也有自己的感情甚至激情,但却从来不会被其误导,做出不理智的举动来。他们只使用一种语言,而且从来没有创造出第二种。从锂西亚的地理条件上看,这是完全不可能的。在他们自己的世界里,事无巨细,所有人在所有方面都和谐一致。简而言之,他们是一种不可能存在的人──但却的确存在。

  “迈克,我下面的话是你完全没有想过的。我发现锂西亚人是我们人类所能找到的最完美的样板,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学到正确的生活方式。他们现在的这种生活方式,正是我们人类在失乐园之前所拥有的。再进一步说,作为这样一个样板,锂西亚对我们其实又毫无价值。因为在天国降临人世之前,任何一个人类个体都不可能模仿锂西亚人的行为。我们人类有着锂西亚人并不具备的与生俱来的缺憾──原罪,如果你们习惯这个称呼的话──所以即使经过了几千年的努力,我们距离曾经拥有的完美德行还是越来越远,而锂西亚人却从来未曾失却。

  “你们必须要记住,我所说的这种完美德行并非孤立存在。在我们两个星球上,这种德行完全相同。这是决不可能发生的──但的确发生了。
  “下面我再向大家举一个关于锂西亚文明的有趣例子。大概你们已经熟视无睹,没有特别注意了。锂西亚人是一种彻底的逻辑生物。这一点跟地球上的所有民族都不同,他们没有神灵,没有神话,没有传说。他们不相信超自然现象──或者用我们现在常用的俗语,‘灵异现象’。他们没有传统,没有忌讳,没有信仰,除了大家都相信科技和生活一定会进步。他们就像机器一样运转。实际上,他们唯一区别于有机生物计算机的地方,仅在于他们的财产和道德标准。

  “但是我希望你们能看到,这种现象其实非常荒谬。它建立在一系列公理,或者说一系列事先给定的前提之上。当然,锂西亚人从来不认为自己需要什么设定者。这些锂西亚人,比如切特克撒,就相信个人的绝对纯洁。可为什么?没有为什么,不需要理由,因为这个前提根本没有来由。它就像数学定理,或者说,切特克撒绝对相信这个社会的公正,相信人人平等,没有任何理由。为什么呢?在这些前提之下,每一个锂西亚人都理所当然地理智行事,但他们所有人都说不出自己行为的理由。它是事先给定的。你也许会说这种对社会公理的信奉取决于个体的年龄,或者生长的家庭环境,可你们也看到了,不管年龄大小和家庭出身,所有人的行为都毫无二致,因果关系并不成立。

  “有人可以宣称:‘我相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是一种对信仰的陈述,仅此而已。但是在锂西亚文明中,每一个人都可以仅仅通过理性就得出天主教文明、甚至整个西方文明的所有基本原则──这完全就是天方夜谭。一个理性主义者的绝对真理,在另一个理性主义者眼中可能就是痴人说梦。”
  “那些本来就是公理,”克利弗不满地嚷道,“不是因为信仰而得到的──公理的定义本来就如此──它们都是不证自明的。”
  “直到被物理学家推翻踢碎之前。”路易斯·桑切斯说,“公理只能存在于一定的前提之下,或许的确存在过一些不证自明的公理,但它们都靠不住,不是吗?比如从前有这么一条公理:物质都是固态的。来啊,保罗,你自己就是物理学家,你来说说,这种例子你知道得比我多。像个真正的物理学家那样吧,一脚踢在一块石头上,说,‘用这种办法,我驳倒了贝克莱大主教[6]。’”

  “这的确很奇怪,”米歇里斯压着嗓子说,“锂西亚文明中的确充斥着公理,他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这点。虽然我没有很规范地表达过这个观点,保罗,但我一直以来也在为此困惑。在锂西亚人的逻辑系统中,总是存在着这种无法解释的前提──这点他们自己毫无察觉,尽管在其它方面他们的感觉可能非常敏锐。不相信的话,看看他们在固体化学方面的成就吧。他们有一整套最纯粹的理论基础,但如果你追根究底,找到他们最基本的理论基础时,你就会发现一条公理:‘事物客观存在。’但是他们是怎么直到这个的?纯粹靠逻辑推理吗?在我看来,光靠逻辑推理,这个公理很不牢靠。要是我咬定说原子只是一个空洞,存在于更大的空洞之中,他们拿什么来反驳我呢?”

  “但他们的系统在现实中运行得很好。”克利弗说。
  “我们的固态物理理论也一样──但它可以从两个完全相反的公理同时推理得出。”米歇里斯说,“所以,是否运行良好并不是关键。问题在于,到底是什么让它运行良好?就我个人而言,我看不到锂西亚文明中这么庞大的理论结构如何能自圆其说。它没有任何可靠的理论根基。‘事物客观存在’这条公理其实是一个极不可靠的前提;我们能找到无数可以反驳它的证据。”

  “我现在要告诉你一件事,”路易斯·桑切斯说,“不管你相信不相信,我都要说,因为我无论如何绝对不能隐瞒这件事。它是锂西亚人理性构架的基础。他们所有的行为、理性都要归结到这个原因,这个唯一的原因。在此之前,我必须先陈述一个事实:每一个锂西亚人都会经历完整的体外重演过程。”
  “什么意思?”安格朗斯基问道。
  “大家都知道,我们人类的孩子在出生以前,都要在母亲的子宫内经过一个完整的进化过程。从单细胞形态开始,发展到简单的多细胞形态──类似于水螅或者低级水母。然后,在很短时间内,又会经历多种形态的进化,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低级哺乳动物,最后以人类的形态降生。我不知道地质学方面有什么专门说法,我只能告诉你在生物学教科书上,这个过程叫做‘重演’。

  “这个过程说明,人类的胚胎在母体之内经历了物种进化的多个阶段。它循着我们祖先的脚步,从单细胞生物进化成人,只是时间上大大缩短了。举个例子,在胎儿孕育期的某个阶段,它会长有鳃,尽管这个器官根本没有任何作用。就在婴儿降生前不久,它还长有一条尾巴,在极少数情况下,婴儿甚至会带着尾巴出生。还有摇尾肌和耻…尾骨肌肉群,即使在成年以后依然留在成人体内。在女性身体上,这些肌肉变成了阴道前庭的收缩环。降生前一个月,胎儿的循环系统仍然类似于爬行动物,如果在分娩前不能完成进化的话,生下来的婴儿就会成为所谓的‘蓝婴’,动脉导管不能闭合,导致所谓的‘法乐氏四联症’,或者其它类似的先天性心脏病,动脉血和静脉血不能有效区分──所有陆生爬行动物生来如此。诸如此类。”

  “我明白,”安格朗斯基说,“这不是什么尖端科技;我只是不知道那个专有名词。我没想到它叫这个名字,仅此而已。”
  “那我继续。锂西亚人在自己的发育过程中,也会经过这个过程。不过他们这个重演过程并不在母体内发生,而是完全在体外完成。整个锂西亚星球可以视为一个巨大的子宫。女性锂西亚人把她们的卵产在自己的腹袋内,这些卵已经受精完毕,只等孵化了。这时候她们会到海里把孩子生下来。她们生下来的并不是一个爬行动物的幼仔。根本不是。她们的孩子是鱼,类似于七鳃鳗。这些幼鱼在海里生活一段时间,就会慢慢长出初具形状的肺,然后他们就开始在海岸附近生活。这时他们常常被潮水冲到滩涂上去,在那里,前鳍渐渐变成简单的腿,支撑着他们从泥潭中挣扎出来,从此他们变成了两栖类,开始学着忍受陆地生活的残酷。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四肢变得越来越强壮,可以更好地支撑起自己的身体。这时候他们已经长成一种类似青蛙的动物。从我们的窗户往外看,经常可以看到他们在月光下的沙滩上奋力跳跃,躲避鳄鱼的追捕。

  “再往后,他们中的很多成功地迈过了这个门槛。他们开始在丛林中生活,不过保留了跳跃的习惯,变成了一种类似于袋鼠的小型爬行动物──我们都见过,就在我们周围的丛林中跳来跳去──我们将其称为‘跳虫’。就在这种蹦蹦跳跳的生活中,他们会完成最后一项进化──循环系统。开始的时候,他们的内循环还类似于蜥蜴,动脉血与静脉血不能完全分开;进化完全后,他们的循环系统类似于地球上的鸟类,大脑供血已经完全由动脉完成。这时候,他们已经成为恒温动物,就像我们哺乳动物一样。最后,他们发育完全了,走出丛林,正式作为少年锂西亚人,在城市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准备接受教育。

  “但是到此时为之,他们实际上已经学到了很多知识,对于自己所生活的这个星球的每一种地理环境都已经了如指掌。此时他们需要学习的只是自己的文明;而生理本能早已发展成熟,完全在自我意识的掌控之中。在锂西亚的大自然中,他们如鱼得水;青春期早已结束,不会再有无谓的冲动和精力的浪费。从各个角度来说,他们都已经作好了成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