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海穿越之征服1934 作者:愤怒之翼(起点2012-08-23完结)
购苣讯蕴厍纬芍苯佑跋臁L厍埠芮宄庵智阆虻谋尘啊?br /> 其最主要的原因是,特区根本没有兴趣参加共产(国际),也没有兴趣去参加,特区对于共产(国际)委托中共中间人传过来的要求特区参与共产(国际)的口信,完全采取不理睬的立场,无动于衷。这才是导致共产(国际)开始变口风开始批判特区。
中共中央高层也开始因为这个局面,陷入了艰难的抉择之中。
在主席的窑洞里,主席抽了一口中华烟,对周副主席和老总说道:“答应他们,我看中央工作组的同志尽可能都回去,不仅要回去,中央应该再拟一个名单,让特区的同志考虑下,增大中央工作组的规模。以后,这种任命中央完全可以支持嘛,墙内开花墙外香,特区的同志们志向远大,我们应该多多支持嘛。这帮小家伙不声不响干出了这么大的事,真是可喜可贺啊。”
主席对于国产(国际)干涉中*共内部领导权的事情是极端反感的,也很清楚自己在这方面的弱势。所以他更需要来自特区的支持。
周副主席点头道:“行,我马上去拟名单。估计这个事情完后,特区的同志也要到我们这里来访问了。有些问题,中央还是要统一意见才好。”
老毛知道周副主席的意思,捏了烟屁股,点头不语。
对于老毛、周副主席和老总来说,这种选择并不难做决定。从他们的夫人中口中传出的特区点点滴滴,在他们的脑海中已经汇聚了特区在政治方面的倾向,尤其是他们强大的科技能力,蓬勃发展的工业、农业、教育能力,或者是军事能力,无不证明,特区的强大无可阻挡。
再加上他们知道这帮子人的老底。选择是显而易见的。
以老毛的政治智慧,也能够猜出特区为什么对苏共不感冒。虽然大的方面,特区并没有针对苏共,但是从各个细节都在提防着苏*共,甚至对中*共里面的强硬苏*共派也抱有戒备。
事实上苏*共对中*共的援助甚至还比不上对南京政府的援助,前前后后加起来也不过是二十万大洋,人员的培养倒是来者不拒的。按现在的思路走下去,中*共未来也只能跟在苏*共的屁股后面,以苏*共的利益为利益。这种倾向已经在中央层面表露了出来,老毛和很多同志都吃过这个亏。当时是没有选择,只能一条路走到黑,得罪苏*共的结局可想而知。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有特区的强力支持,中共一样能够实现革*命的任务,甚至这种选择更加符合民族根本利益。
张(郭焘)的问题还没解决,离开苏*共是不可能的。但是,主席内心已经做出了选择。
同样发生在特区和法国印度支那的战争结局,终于让远在欧洲的法国政府惊觉。不过,此时的法国刚刚经历过“巴黎暴*动”,财团、保皇派和纳粹组织的极*右*翼势力搞的第三共和国政府疲惫不堪,而这次发生在印度支那的战争,虽然暂时有效地吸引了这些人的目光,法国舆论也一片喧嚣,一致要求对挑衅法兰西的特区进行严厉的惩戒。
但是特区很清楚,到了1月份,犹太人勃鲁姆成为第三共和国总理,法国又会回到国内的反(犹)潮之中,根本顾不上海外殖民地。
一百零三、北部湾风云再起(四)
更新时间2012…6…22 9:25:56 字数:4346
特区很清楚法国的底线,当年法国划分殖民地的时候,把以西贡核心的殖民地称作南圻直辖领地,而岘港一带则称为中圻半保护地,河内则被称作北圻保护地。显然,他们对三地的看法是有区别的。虽然,后来法国征服了安南国,并把重心北移到河内,作为未来征服中国的桥头堡。但是同时也意味着,在与强国的争夺中,北圻和中圻是可以放弃的,某种程度上他们承认这种放弃并没有涉及到法国的核心利益。
宁海涛当然明白法国这种自我安慰的心理,所有失败者都是这种心理。不过现在的重点不是考虑法国人怎么想。而是,对于目前局势作出怎样的安排。
特区的军队,在军事上已经实现控制河内为中心的大片土地,理论上法国并不存在短期反扑的能力,但是客观上分布在地方上,还有很多法国印度支那任命的地方警卫力量。
必须尽快对这些剩余地方势力进行收编控制,特区的所有机器都开动起来。第一集团军第7师、第9师也被用作警备部队快速投入到已经处于混乱边缘的印度支那的老挝,不过老挝多山;部队部署非常困难,这个时候,大同共济会原先在该地区的努力起作用了。大同共济会的地方负责人以及被吸收进组织的当地民族精英组成临时地方政府,维护地方秩序。
地方警卫力量要么就地解散,要么向大城市集中,接受整编。在印度支那的正规军事力量中,一百年的奴化,已经实现95%是当地人,这些人一般都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5%的法国人全部是军官。地方上的法国人更少,基本就是靠一些卖国的二狗子来维持治安。
在中央委员会确认收编方案之后,在芒街投降的印度支那部队首先被收编,经过特区的慎重考虑,认为未来特区空降师的部队应该优先发展,所以决定以第2师、第4师为核心,扩建第10师、第11师,并组成第二集团军原2师师长段勇为集团军军长,每师的编制按照原有标准,每师满编一万八千人。
得到提升还有第3师的海军陆战师师长李国栋提升为第三集团军军长,以第3师、第5师为基干,拆分为第3师、第5师、第12师、第13师,人员的缺口从投降部队中吸收,每师的编制还是一万八千人。
其余的投降部队和地方部队,则大部分被警备司令部改编,二线部队也从警备一师,扩展到十个师。
警备师扩展这么多也是没有办法的事,这帮子人不养起来,放在地方上也是闹事的主,与其这样,还不如扩编成警备师,特区现在无人驻守的岛屿还是很多的,也不怕没有事情干,白养人。
长达两个月的改编和控制占领区,在1936年中国新年之前,特区的军事力量全面提升。
有特区川军第7、8、9步兵师组成的第一集团军军长林夕,有第2、4、10、11师组成的第二集团军军长段勇,有第3、5、12、13师组成第三集团军军长李国栋,以及第6坦克师师长徐怀诚。一线部队总数超过了二十多万。
二线警备部队的兵力也差不多超过二十万。
基本满足了日益扩大的特区防务需要。
特区在印度支那基本控制了原属于印度支那的河内、老挝全部,控制区北于中国交界、西与暹罗(泰国)和英属缅甸交界,南边一直延伸到长山山脉的最南端,与法国控制区交界。
稳定军事占领之后,军管会对已控制区域下达了下述命令:
1、在控制区内没收印度支那联邦所有公共财产,没收所有法国裔个人及公司财产,没收与印度支那联邦政府合作的大地主、大种植园主的土地财产,可保留个人财产。
2、所有矿业资源归特区,已开发的矿山,需要重新登记,印度人及法国人的股权收归特区。
3、在控制区内税收参照特区方案,农业税全免,所有自耕农不纳税,失地农民可以向控制区政府申请耕种土地。
4、特区新华投资公司应尽快落实控制区内大型矿产资源的开采,以及尽快安排河内涉及民生的企业正常开业,并使没收的种植园等企业尽快复工。
5、控制区内,恢复开工的没收企业全部实施社会保障计划。
河内军管会的这些措施,顿时赢得了绝大部分人的支持。局势变得开始稳定。
其实,在特区军事占领的过程中,各方的势力都有跟军管会接触,军管会都未有任何明确答复,只是保持着一般接触。
涉及占领区地位问题和未来命运问题,都不是军管会的职权,那得由中央委员会决定。
现在整个控制区都在大张旗鼓的分土地和没收法国人印度人财产,哪有时间搭理这些代表着封建地主利益的阮朝代表,到是越共负责人和越国民党负责人得到了适当的接待。
不过也仅仅是接待而已,任何涉及到控制区的问题一个都没有给予肯定答复。只是对于他们在河内周边的武装被收编作了一些技术性的答复。明确而肯定的告诉他们1936年开始,任何在控制区内的地方武装都将被认为非法,会遭到特区武装力量的打击,希望他们能够予以配合。
不过,特区对于愿意接受改编的势力,待遇还是很不错的。比如阮朝中的抵抗派将军都被军管会接去特区军校学习,家人也搬到了特区。而对,阮朝中保守力量就没多少客气,有意无意的把这帮子往西贡法国控制区赶。
也不把他们咋样,军管会的目的就是把封建势力赶到西贡去,彻底摧毁控制区遗留的历史封建遗留,任何国家的普通老百姓都是现实的,谁真正对他们好就听谁的。
阮朝的南迁,特区料定他们必然会在法国的扶持下,不断向控制区挑衅闹事。这让特区未来打向西贡的法国控制区奠定了舆论和法理基础,等合适的时间一劳永逸的解决印度支那问题。
控制区现在基本依赖大同共济会和各地警备师的临时管制,维持着控制区的基本秩序,但是特区知道这长久不了,必须制定一个完整的政治解决方案,才能实现特区的战略目的。
同样看到这一点的越共和越国两党,很聪明地保持了低调,并要求党员配合和参与大同共济会组建的临时地方政府中去。尤其是特区主导的分地政策,也得到了两党的广泛支持。这个政策也实实在在给两党的党员带来了现实利益,很多人的家庭原来赤贫如洗,高利贷缠身。而现在特区宣布东方汇理银行为非法,所有高利贷一笔勾销,还能无偿分到土地耕种。再加上原来七十岁以上能够获得养老金的政策。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一下子充满了希望,受惠的家庭在大同共济会的指导下,无不把孔子像摆上了案头。因为大同共济会的人跟当地老百姓说,能够享受这么好的政策,一方面是特区政府好,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们自古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和特区的华人都是兄弟姐妹关系。比如法国人和印度人就没有这种待遇。
整个控制区的普通老百姓早就把特区的军队当成了解放军子弟兵。特区的军队也是比较争气,与老百姓秋毫无犯。不过说回来,以特区一线部队的补给和工资,谁看得上当地老百姓的糠糠。反而经常有士兵把他们的巧克力和罐头送给当地小朋友。
与当地百姓的互动中,所有部队中以第2师为基干的第二集团军做的最好,不仅给当地老百姓送米送粮,还配合大同共济会给当地缺水村庄免费修建储水工程,免费修建简易公路。
中央军事委员会发出号召,全军一线二线部队向第2集团军学习。并给第二集团军记集体二等功一次。
占领区中,老挝的人口虽然只有几百万,但是河内周边的人口却是实实在在有一千多万,足足顶得住整个特区。这也是特区把河内作为重要的控制区来用心经营。
不仅是人口,河内周边的矿产资源对整个特区也有非常重要的战略价值,其中与广西靖西县接壤的高平,按照特区资料库中的地质矿产资料显示,这个区域的锰储量高达一千两百万吨,同样在河内周边的太原有可以进行商业开发的镍钴铜矿,而在清化地区则有可开发的大型铬铁矿,白钨矿和铋矿,这些都是特区汉武钢铁联合体急需的稀有金属,是战争工业必不可少的合金原料。
特区在河内的军事行动一结束,新华投资公司就大举向几个矿区进行投资。不仅原来因为从法国人企业倒闭的员工重新获得了工作,而且法军的俘虏也被特区军事法院判为两年矿区劳教,劳教完毕就可以遣送回国,这个措施极大的缓解了矿区前期人力资源的不足。
在控制区真正具备世界级的矿则是位于芒街过来一点的广宁地区,那里有一个长达200公里的煤矿矿脉,在后世这里的煤矿所产煤炭热值高、灰分低、没有烟,质量很高,世所少见,久负盛名,曾经被用来出口亚洲、欧洲、大洋洲等地的许多国家。
这种煤对汉武钢铁联合体提高钢铁质量意义重大,同时这里的煤产量也能够同时支持攀枝花钢铁企业的开发,比起攀枝花本地煤,这里的煤品质起码上升了三个品级,是炼钢企业需要的最佳的煤。
要不是特区自然科学院专家极力反对,新华投资公司的那帮子还盯上了老挝的紫檀和河内的红木资源,这东西要是在特区制作成家具卖给特区命运共同体,肯定是极受欢迎的。但是科学院植物领域专家,对于这种把珍惜树种做家具的做法极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