鹂语记.鹂语记:话唠太子妃 作者:七和香(晋江金牌推荐vip2014-09-25正文完结)
三少爷来;那可强了十倍了。”
这是在某个宴客府邸的二门处;各府跟轿的妈妈子,婆子、小厮们都聚在那处;因着主子是常走动的,这些下人也熟识;有些还能有点儿亲戚关系呢。
这会子听一个妈妈炫耀的口气说起来,哟,有□□!身边顿时围了不少人。
那妈妈得意的道:“听说那和尚是李三少奶奶去庙里做法事的时候认得的,也不知道怎么就勾搭上了,常在那庙里幽会呢!”
旁边有个小丫头就疑惑道:“不对呀,我听说是李家那年没了二老爷,在家里做道场的时候勾搭上的呢。”
那妈妈便道:“你知道什么?我这可是我表妹亲口跟我说的。”
那小丫头子也不服气:“我姐姐在襄阳侯府大夫人跟前伺候呢,这是她亲耳听到大夫人跟她娘家嫂子说话说到的,大夫人的娘家嫂子,那可是李家的姻亲!能有错的么?”
这关系更硬,顿时就把那妈妈子比了下去。
一时七嘴八舌,都有□□,都不服气。
旁边有个青衣小厮笑着听着,偶尔插一句话,也并不显眼。
说了半日八卦,主子们纷纷出来,上轿回家,众人散开来,上前服侍,一阵乱哄哄,那青衣小厮也不知道是哪一家的,并没有人注意他。
帝都流言的方向一直在不停的变化当中,单是李家三少奶奶与和尚的相识过程,幽会地点已经有了十数场景,还在不断的丰富当中。
现在已经连细节都有了!
不过不管流言怎么发展变化,那至少有一点是基础,那就是李家三少奶奶确实与和尚私通。这一点却并非传言了。
虽然众说纷纭,但有个和尚因在庙中奸、淫来求子的妇人而被顺天府收审,却是确有其事的,和尚的供词中就有李家的三少奶奶。
这是从顺天府出来的消息,登时如长了翅膀一般迅速的传遍了帝都。
不过真正知道其中□□的,不超过五个人,就连审案的顺天府尹,也并不知道这案子的源头藏的如此之深,甚至直通宫阙。
工部尚书李维元也是世家出身,虽非长房,但自己有出息,十八岁即中了先帝朝的恩科传胪,在勋贵子弟中也算是异数了,媳妇娶的也高贵,娶了静怡大长公主的小女儿许氏,早些年还是妻子更贵重些,如今静怡大长公主夫妇均已去世,两个舅兄都资质平常,公主府已经算是没落,而李维元却是仕途风顺,一步步爬上了六部尚书的高位,正二品的高官。
李维元三个嫡子,三个庶子,其中第三子也是嫡次子,就娶了敬国公嫡女,禧妃娘娘的亲妹妹为妻。
周宝璐与她们家不熟,还是这一次的事件,她看出些许端倪,才去关注了她们家。
那一日在靖王府,三皇子的大婚礼上,她觉得有一个人值得看一看,延平郡王妃许氏。延平郡王妃许氏与工部尚书夫人许氏是嫡亲的姐妹。
周宝璐把这个想法告诉萧弘澄,萧弘澄并没有问一句,你确定吗?就立刻吩咐人去查,黑骑卫却并没有查出什么来。
倒是周宝璐想了想,便打发朱棠去了武安侯府,如今武安侯正是侯爷病重,夫人被看管起来的时候,阖府都是曾氏说了算,曾氏听了朱棠带来的周宝璐的意思,便把杨夫人身边的丫鬟全部提来审。
这一审,倒是审出来了,杨夫人身边伺候的丫鬟珠花说,这一个月来,杨夫人去外头人家赴宴,都与李夫人许氏坐在一起,因为有一次两人一起去花园子里走走,还不许丫鬟跟上来,所以珠花才记得特别清楚。
得了这个信息,周宝璐才算是心中有了底。
这一次的流言,因为有了准备,周宝璐特别命人注意禧妃娘娘那边的动静,但结果却出人意料,并不是禧妃,而是贵妃。
那一日,有几位命妇递了牌子进宫,先去正明宫给贵妃娘娘,再分去各处,这几位命妇都没有去禧妃处,但流言就这样无声无息的流传出来了。
周宝璐皱眉看着这些信息,又抬头与萧弘澄对望一眼,两人同时摇摇头。
周宝璐说:“不对,第一次流言的时候,贵妃娘娘还是礼嫔,想的还是晋位分的事,且那个时候,她哪里有本事来部署这件事。这一回的事,也不是她挑动外祖母的。”
萧弘澄听她说。
“这一回,大约是她被人当枪使了,前儿那事,定然有人在她身边挑动,她觉得,给我下个绊子,或许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也无非是两句话的事,议论一下我罢了,谁能把她怎么样呢?就随口说出来了,自然又有人要奉承贵妃,知道这是她的意思,也就在外头议论起来了。”周宝璐总结了一下。
“唔,贵妃顺水推舟,这个靶子用的好,看来,贵妃身边有禧妃娘娘的人。”周宝璐想了想又说:“或许也并不是当枪使,贵妃巴不得我名声不好,有机会,当然不肯放过。”
流言是个好武器,或许杀伤力不够大,但有时候会有意想不到的作用。关键是不用负责,而且如禧妃、贵妃等尊位者十分方便好用,上位者当了八卦随口一说,自然有底下要揣摩上意的去散播开来。
且目标是太子妃,上位者的八卦,是人人都爱听,人人都爱议论的。
萧弘澄道:“我这边倒是风平浪静的。”
周宝璐笑道:“五弟才六岁,禧妃娘娘并不急,如今不过是水磨工夫,有机会就利用一下,或是埋下棋子,或是留下暗桩,天长日久下来,到得真正需要用的时候,或许就有意想不到的作用了呢?如流言这种事,就算我知道是禧妃娘娘有意散播,我除了知道她不怀好意之外,又能做什么呢?更何况,大部分情况下,这种事根本查不出来!”
见萧弘澄认同她的分析,周宝璐才继续说:“这一回能查出来,其实也是凑巧,我猜想,禧妃或许不忿皇上抬举贵妃,又想着上一次关于我的流言因着贵妃晋位嘎然而止,叫她有些不甘心,几个因素综合她便急躁了起来。”
周宝璐的思路随着分析的深入逐渐理的清楚了:“接着上一次的流言还有些许热度,禧妃娘娘暗渡陈仓,想办法接近外祖母挑动她给我没脸,再把这件事告诉贵妃娘娘,挑动贵妃和我斗呗,她好坐收渔人之利。而贵妃也想着,这件事横竖与她无关,她不过在进宫的外命妇跟前随口八卦一下,就能叫我没脸,对她毫无风险和损失,何乐而不为呢?太子妃没脸,对有子皇妃来说,怎么也不是坏事。对不对?”
周宝璐还是笑嘻嘻的,萧弘澄也失笑,也就他媳妇这样心宽的,被人插了一身箭还能这么笑嘻嘻的,一点儿也不生气。
换个人,刚结婚就被人连着泼脏水,早气急败坏了,说不准就发誓,等我找出你来,非弄死你不可!
萧弘澄道:“你也不生个气?”
周宝璐笑道:“又不是我的错,我有什么好生气的,我想,禧妃娘娘算的很清楚,她用这种手法,无非便是想到,就算我知道了蛛丝马迹,这种事也不是那种冤有头债有主的,是非明确的事,我也找不着她算账不是,不过……这一回她肯定算错了。”
“哦?”萧弘澄笑道:“算错了?你要找她算账去不成?”
“不去不去。”周宝璐把头摇的拨浪鼓似的:“我去算什么帐?人家一句话就堵我回来了,我只是想着,她不是安插了人在贵妃那边儿吗?看起来还是个说得上话的,我替她拔了算了,让她们俩咬一咬,我来收渔翁之利好了!”
萧弘澄笑道:“那是后一步的事了,还得慢慢来不是?如今流言已经开始流传了,你就算叫她们咬上,那也吃了亏了,如今我有一个极好的法子,既能叫这流言立时就没人议论了,又能叫禧妃娘娘知道,这世上的人不是那么好算计的,自以为天衣无缝,谁也拿她没办法,偏如今就有人能叫她爪子伸出来就被剁掉!”
周宝璐狐疑:“有这样的法子?快告诉我。”
萧弘澄卖关子,不肯痛痛快快的说:“其实就跟上一回的法子是一样,只不过这一回知道源头是谁,就能有的放矢了。”
所以说周宝璐和他天生一对呢,立刻便笑道:“啊,你有她的把柄,是不是?而且,她还不知道?”
真是聪慧的叫人想要咬她一口。
萧弘澄这么想着,于是就真的拉住她的手来咬了一口:“真不乖,这种时候,你不是应该一脸崇拜的望着我,跟我说,夫君好厉害,到底是什么?吗。这样子,我给你出气才出的畅快嘛。”
周宝璐哈的一声笑出来,果然一脸崇拜,双手合什,大眼睛星星眼的看着萧弘澄眨呀眨的:“夫君好厉害,到底是什么?人家好想知道!”
萧弘澄趾高气扬的说:“这还差不多!你还记得你四姨母的事吗?”
啊?周宝璐差点跳起来:“和尚?天啊,禧妃娘娘……五弟……难道五弟是……”
她是真的震惊了,五皇子难道竟然和尚的儿子?
萧弘澄哭笑不得,伸手在她头上敲了一记:“笨死了你,怎么可能,嫔妃上香都在宫里,就是父皇恩旨,有去皇觉寺礼佛的,那也先得宫中禁军布防,侍卫防卫,数百太监宫女跟随,一步儿不能离,哪有平常夫人小姐上香那般随意?更别说去什么不知名的寺庙上香了,那是决计不可能的,就是勋贵人家,随意去不熟悉的寺庙原也不应该,你们家四姨母,也是没敢给夫家说,是趁着回娘家偷偷去的。”
周宝璐摸摸头:“哦对,吓我一跳!那就是她的亲戚了?”
萧弘澄点点头:“那年你四姨母出事,你舅舅也是果决,当机立断来回我,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呢,帝都这么多勋贵高官,无数亲戚,难道就你们家这一个特例不成?是以我才格外慎重,亲自处理这件事,审和尚听口供我都是亲力亲为,每个和尚都是分开审的,不仅人全是我最信得过的,而且还尽量不让他们互相知道都有哪些人在办这件事。倒也不负我这番布置,这件事不掀翻便罢,若是掀翻来,帝都简直要地动呢。”
周宝璐忙问:“那是谁?”
“也是巧了,正巧有禧妃娘娘的嫡亲妹子,工部尚书李维元家的少奶奶呢!”萧弘澄笑道:“这一次要叫禧妃娘娘知道,什么叫真没脸。”
周宝璐想了一下:“那我四姨母?”
萧弘澄又说:“这个你放心,为着这会子这件事,把那件事全抖露出来并无必要,我会做安排的,只需模糊一些细节,也不供出别人来,只叫他在顺天府供出该说的也就罢了,甚至不必全是实话,只需在大堂上说出李家三少奶奶,足够流言也就是了,横竖没冤枉她!”
皇太子的能量不可小觑,有人证在手里,有把柄在手里,又有人力物力,他想要做成什么样子,想来都不难。
周宝璐便笑道:“这就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了,而且咱们也没冤枉他们家,她还是冤枉我的呢!”
萧弘澄笑的一脸狐狸样:“这还没完呢!哪有这么简单的!我给出了筹码,定然要有足够的好处不是?哼,这会子人人都以为这事儿没风险,我就要叫她们知道没这么好盘算的!”
说着又探身过去,揽着周宝璐的肩膀低语了两句,周宝璐眉眼一扬,也跟着哈哈一笑:“这个好,这个好,她还想挑动贵妃来收拾咱们呢,这一招咱们也会!”
萧弘澄真是够坏的!哈哈!
周宝璐愉快的想。
随着周宝璐的笑声,第二日,那养在通州庄子上的和尚被送进了顺天府,流言随即在帝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蔓延开来。
堪称熙和五年帝都最大的八卦。
但因为放出去的流言有意模糊了那是一个求子庙,又模糊了庙的地点,只有清晰的时间和人物,是以除了李家三少奶奶,其余并无误伤。
深宫中也很快就听到了这传言,贵妃娘娘温婉的掩嘴一笑,满眼的幸灾乐祸。
禧妃娘娘这样没脸,对她横竖不是坏事不是?
禧妃娘娘却是脸色煞白,三天之内就召了母亲进宫两回,急的什么似的,妹妹此事,她确实不知道,可如今事发,难道她就不受连累?
便是皇上不怀疑她的贞洁,她们家也会受到极大的影响,尤其是出嫁了的和还没出嫁的姑奶奶们,光是议论,就难以承受。
更别提待嫁的女孩儿们今后选姑爷了。
敬国公府成了笑柄,对禧妃娘娘所谋的大事,自然也是有影响的。
尤其是这件事发生的时间点如此诡异,那个和尚出现的方式也是如此诡异,叫禧妃娘娘不得不多想,这是太子爷一手策划的。
太子爷能查出自己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