鹂语记.鹂语记:话唠太子妃 作者:七和香(晋江金牌推荐vip2014-09-25正文完结)
萧弘澄说:“此事他无法向文阁老求证,所以也无法向文阁老预警,他若是信了,就只能尽量的劝文阁老远离夺嫡此事,才可能保全自身,所以,当他再一次发现文华林撺掇文阁老向我出手的话,他不能把文阁老怎么样,自然会对文华林的所作所为愤怒,加上文华林可能是文阁老的亲儿子,这显然更叫他愤怒,再有平日里文阁老宠爱文华林,他身为长子,反倒靠了后,以文华林那样的性子,两人不可能交好,文蔚或许会抛出文华林,除掉这个隐患。”
语言往往会叫思路通畅,萧弘澄又想了想:“文蔚性子坚韧,极有决断,为着文家,也是为着他自己,除掉文华林,或许是他最好的选择。”
“甚至……”萧弘澄的语速慢了下来,有点儿迟疑的说:“取其父以代之?”
取代文阁老,掌事文家。
这表明,萧弘澄这也是突然冒出来的念头,他自己也没想明白。
周宝璐歪歪头看着他,她当然不十分懂得朝局那种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又常常细节决定成败的局面,但她懂的萧弘澄这个人,所以她想了想说:“假设文蔚要取其父以代之,目前的障碍是什么?”
萧弘澄受到引导,说:“我不怀疑文蔚的能力,所以他是需要理由。”
“理由已经有了。”周宝璐提醒他:“他担心文阁老惹怒你,你拿出那件事来,文家就要被打入尘埃。”
“还不够!”萧弘澄说:“他担心是肯定的,就算心中存疑,他也绝对不敢冒这个险惹急我,安哥儿已经把他分析的十分透彻了,这聪明人对上聪明人,真是十分的精彩——但是,就算担心,他若是贸然取其父而代之,则文家大伤元气,如今文家子弟还没成气候,全靠文阁老撑着,一个阁老没了,对于全无根基的文家来说,打击是致命的,这样的话,代价过于大了,他应该不会做这样的选择。”
“为什么文蔚不行?”周宝璐不解:“他的妻族是赵氏,赵大老爷两任科考座师,门生满天下,肯把嫡长孙女嫁给他,自然是因着看好他,要扶持他吧。”
“大约是这样的。”萧弘澄还在思索,有点漫不经心的说:“但他现在到底职位还不够高……”
这句话没说完,萧弘澄脑子中就闪出一道灵光来:“对了!那就让他足够高!”
萧弘澄豁然开朗,探身过去,抓住周宝璐就在她脸颊上响亮的亲了一口:“你有了我儿子之后真是越发聪明能干了!”
说着就匆匆的下炕穿鞋:“我要去书房议一议。”衣服也不换,急匆匆的就出去了。
周宝璐都被他气的无语了。
作者有话要说:推荐文里小鹿喝的当归黄芪茶,孕妇能不能喝我不知道,平常是没问题的,我以前常年手脚冰凉,夏天也不例外,前年从初冬开始每天喝一杯,一个冬天喝下来,冬天手脚都能暖和了。
比例是黄芪当归五比一,熬十来分钟就可以了。
第182章 东宫规矩
周宝璐觉得,论起理琐事;吴月华其实比她还强些;周宝璐向来很不耐烦那些事情,对清点物品;打点针线;采买发放,拟礼单赏单之类的事情毫无天分。
她是那种手里散漫,对东西毫无概念的人,只需她有的使,她就撂开手不管。
可是如今她是东宫主母;又不能不管,只能一边头疼一边的管;这会子趁着有了身孕;名正言顺的把琐事那一块甩出去,顿时心情舒畅起来。
周宝璐跟吴侧妃说:“我已经回了太子爷了,太子爷的意思,我也就是总领着就是了,其余琐事一概交给你,你对太子爷,对我,都有忠心的,我也信得过,你办好了,叫我舒心,叫太子爷喜欢,后儿完了事,太子爷自然赏你。”
吴月华听了,便笑道:“娘娘这话我可担不起,能替娘娘分忧,那是我的造化,太子爷的意思,我也明白了,有要紧的来往,娘娘免不得要操心的,不过屋里的琐事,认真说起来,也挺费神的,如今娘娘双身子的人了,越发是不能劳神的。我来办一办,原是应该的,就是怕有疏漏,反坏了事儿。”
周宝璐说:“你以前也理过东宫的事,一应都是熟的,只怕比我还强些,太子爷也这样说呢,你就不用客气了,如今东宫除了你,我还能信谁呢?”
这话说的吴月华脸上都放光,实在很有脸面,便笑道:“既如此,我再推辞就是不恭敬了,今后我有不懂的,再来回娘娘就是了。”
周宝璐丢出去烫手山芋,顿时觉得松快许多,心情大好。
当然,吴月华心情也很好,不管在哪家,管家都是有脸面的事儿,多少媳妇贴嫁妆也非要管不可,何况这还是东宫呢,从第二日开始,吴月华就到正房来交接一项项的事务,看起来颇为利落,一会子过来把档子给周宝璐看:“娘娘这东西收进库里,底下最好附上礼单档子,这样才知道这东西是哪里来的,免得回头开库赏人,倒把人家进上来的东西原样儿赏回去,叫人笑话。”
周宝璐向来没在这上头费心,只凭几个丫鬟和管事嬷嬷折腾,听着果然很有道理,立刻叫了冷嬷嬷来吩咐,周宝璐见冷嬷嬷不大以为然的样子,心中突然一动。
在庶务上周宝璐没有天分,可在看人识人上头却是世人都比不上的,等冷嬷嬷出去了,周宝璐便叫人:“把我进宫之前的库房档子找一本给我瞧。”
果然这那些档子收每一样东西都附上了注明了来处,外头送的礼就附上了礼单,内务府进上来的东西就附上清单,赏出去的东西,也都有去处,每旬都有核对,还有吴月华的小印。
周宝璐汗颜,人家掌事才叫仔细周到呢,自己接手了,转头交给自己陪嫁进来的冷嬷嬷,这样的规矩也给废掉了,周宝璐心里也不由的盘算起来。
还没盘算完,吴月华又来说物品领用的规矩不大仔细:“有些东西领了,拿去用在什么地方,或是分发给那些奴才,或是哪间屋里使,总得有个回执才好。”
周宝璐一查,这规矩也是自己进宫之后不理事,底下管事的人嫌麻烦,给废掉的。
把事情办成这样,真是好没面子啊!周宝璐脸都僵住了,嘤嘤嘤,被比下去了。
到晌午了,周宝璐留吴月华用午饭,吴月华也没推辞,洗了手,帮着丫鬟摆了饭,才陪坐在炕下,周宝璐随口闲闲的问过她在家里有没有理事过,吴月华笑道:“我们家一向是老太太总领,有什么事就分派给家里的媳妇、管事媳妇之类,好像我母亲,就管着家里人情来往,各处走礼,不过因着老太太到底是有年纪的人了,多少还是倚重大伯娘的,到后来,不是十分要紧的事,也都是回大伯娘了。我在家里年纪也小,并没有理会过这些事,只后来进了帝都,大舅母倒是指点过我,也叫我做了一两个月库里的帐,各处采买的帐呢。”
只是受过指点,临时实习过,居然就这样有架势,周宝璐已经深刻的意识到了自己的差距。
有这样好用的人,一定要用起来呀!就算今后生完了,也要想个说法,叫她管着才好。
周宝璐想到今后也能把这样的事赖给她,心里就欢喜,顿时就琢磨开了。
不过这会子虽欢喜,这几日却叫周宝璐十分的吃不消,看见吴月华拿着什么东西袅袅婷婷的走过来,她就想逃跑,平日里没个人说着,周宝璐得过且过,倒也没觉得十分打紧,这会子吴月华交接,要问清楚各处的规矩,周宝璐就总处于一种被打击的状态。
吴月华也不说这规矩不对,更不说太子妃手下管这些事的人不对,可是这种事,只要她多问两句规矩,寻思着说:若是这样儿,要是有个什么什么事,那要怎么着才好呢?
周宝璐就知道这事儿是个漏洞了。
她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只得问吴月华:“你觉得怎么着才好?”
吴月华说的法子,常叫她豁然开朗,所以说,且不论天分不天分,单看这用心不用心,这也是高下立见的。
单是交接此事,顺便纠正规矩,就叫周宝璐憔悴了。
其实最叫周宝璐感概的是,如果没有这一次的交接,叫她不再鸵鸟一般不过问那些生活琐事,她也没有想到,不管是多忠心,多能干的奴才,只要主子不闻不问,也都会渐渐的懈怠,常常敷衍了事。
不过想想也是,周宝璐进宫三四年,只是嫌麻烦,得过且过,不大理事,原本立起的规矩都慢慢的被废掉了,底下人也跟着得过且过了,一等的宫女、嬷嬷要好些,还知道规矩,约束自个儿,越往底下就越混乱,且又苦乐不均,遇事推诿,职责不清,有好事儿人人争着去,若不是面儿上几个有体面的丫鬟和嬷嬷们还掌得住,瞧着底下的人不像样,常打着骂着的使,只怕更是一团糟。
幸好发现的还早。
周宝璐回头就吩咐吴月华:“如今你接手管事,这些管事的嬷嬷,丫鬟们,有不好的,你只管换,或是来回我,并不用想着是我这里的人就畏手畏脚,你觉着规矩不合适,你也拟了好的来回我,只一条,万不可叫东宫让人趁虚而入了也就是了。”
吴月华忙起身应是。
吴月华得了尚方宝剑,说话就更大胆一点儿,叫周宝璐越发郁卒,简直觉得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似的。
这会子吴月华又过来商量厨房用东西的问题,长篇大论的叫周宝璐听得昏昏欲睡,又不好不听,这时候有丫鬟在门口报道:“武安侯府的侯夫人递帖子进宫请安了。”
简直是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
周宝璐大喜,忙叫快宣,又对吴月华说:“你说的这个,我听着是好的,就照着这个立起规矩来就是了,你瞧,我舅母来瞧我了,这会子我也没空细听,横竖我信得过你,你只管做去就是了。”
吴月华只得应是,带着人走了。
一边走一边叹气,这位太子妃娘娘啊,聪慧成那样,偏生就是不肯理事,明知道如今这宫里的一团乱都是她不肯管事造成的,可明白是明白,就是坚决不改!
第183章 真假
周宝璐这辈子最喜欢最亲近的女人;就是曾氏了,两人偏偏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可见缘分这种事,实在是难说的很。
周宝璐打发人去宫门口宣曾氏进来,有心想去殿门口接一下,又怕舅母说自己不懂保重,只得坐在炕上等着。
这是四月的天气了;周宝璐还没怎么害喜,倒也不怎么难受,只是因着如今一切都由着她随性来,她就索性连白日里在房里也不穿大衣服了,只穿着软缎撒脚的衣服裤子;还是今年的特供,格外的柔软厚实爽滑,总共才两匹。
曾氏进门儿来,就见周宝璐盘腿坐在炕上,仰着小圆脸儿,笑眯眯的看着她。
看气色看神情,看那笑的弯弯的大眼睛,曾氏就放下心来。
那一日周宝璐晕倒,着实叫曾氏悬心,只是因着那日人多,又是刚诊出来,到处乱哄哄的,她也不好久留,只是一直放心不下,生怕她这身子弱了,害喜的厉害,这前几个月不好过,这会子瞧着,倒是好。
周宝璐就要下炕来:“舅母~~”
这么大了还撒娇呢,曾氏也顾不得行礼了,连忙走上前去按住她:“娘娘只管坐着罢了,别折煞我了。”
“嗯!”周宝璐笑着点头,就拉着曾氏坐在身边儿,问候一下:“舅舅还好?安哥儿呢?还有底下几个弟弟妹妹们,可都好?怎么舅母一个人来呢,安哥儿媳妇怎么不带着一块儿来,好歹一家子,也叫我亲近亲近。”
提到这个,曾氏反倒问周宝璐:“原是要带安哥儿媳妇来的,只是她那宗病又犯了,不能起身,我走之前还去瞧了一回,说起来,正是要问一问娘娘呢,娘娘这边儿可有什么好大夫没有?多找两个好大夫,给安哥儿媳妇瞧瞧,说不准能好些呢。”
周宝璐忙问:“怎么着?安哥儿媳妇身子不好?到底是怎么回事?”
曾氏就叹气:“这也是没法子,没承想我们家千挑万选,选中了她,不只性子是那样儿,身子也不好,如今才知道,她做姑娘的时候,就常年吃着丸药的,且每到春秋换季了必定犯些毛病,这两日又不好了,我想着有没有好太医,换一个给她瞧瞧。要是能查出病根儿来,去了才好。”
周宝璐说:“太医院新进了一位秦太医,说是对这种常年不大好,总犯时气的更拿手些,回头我就打发人传他去给安哥儿媳妇瞧瞧罢——只是就舅母说性子,怎么着?”
周宝璐记得那个小姑娘那目下无尘的矜贵模样,心里多少有点儿明白了。
曾氏对周宝璐说:“一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