鹂语记.鹂语记:话唠太子妃 作者:七和香(晋江金牌推荐vip2014-09-25正文完结)
皇、皇上来了?!
王善涛张了张嘴;还没反应过来;身体先本能的跪了下去;伏地磕头;院子里顿时跪了乌压压一地的人,他看着前面的人的屁股,才开始回过神来;皇上来东宫了?
皇上为什么会来东宫?
王善涛也是这宫里的老人了;从他当差起,当然只见皇上召见皇子的,皇上平日里的活动范围,自然就是上朝,勤政殿议事、御书房,有时往各处妃嫔处坐坐;歇息,有时就在勤政殿。
东宫这里,只有太子搬进来之前,皇上曾亲自前来视察过房舍,以及前儿太子遇到意外,皇上才来了一趟,这会子,什么事也没有,皇上怎么来了?
周宝璐匆匆穿了外袍,绾了头发,就让丫鬟们扶出来接驾,她的肚子已经有了凸出的轮廓,走的比较慢,皇上忙吩咐近侍:“太子妃有孕在身,且免礼。”
周宝璐到底还是叫人扶着福了一福,只没跪下去,皇帝瞧着这满院子的热闹,不由的回头问随侍而来的皇太子萧弘澄:“你这院子在搞什么花样?你媳妇有孕,不好生养着做什么?”
这个媳妇一出一出的花样,皇帝是领教过的,自然就认在了周宝璐身上。
萧弘澄露出一点茫然的神色来:“儿臣不知,早上儿臣出门的时候,瞧着并没有什么动静。”
皇上就转头看周宝璐。
周宝璐笑道:“没想到父皇竟驾临东宫,儿臣失仪了。”
她确实是一副刚午睡,现起来的样子,还有点儿睡眼惺忪,头发蓬乱之感:“院子里乱糟糟的,人来人往,儿臣歇晌就闹的没睡实,这会子听见没那么吵了,原想再补一补觉的,实在是没想到父皇驾临,太匆忙了些,还望父皇恕罪。”
她回头看一看院子里的人,接着说:“父皇真是冤枉死儿臣了,这真不是儿臣自己搞的,原是因着贵妃娘娘体恤儿臣。昨儿未时时分,贵妃娘娘打发人来叫我去正明宫说话儿,我跟来人说这天儿太热了,我怕走,若不没有要紧事,就等凉快些了再去,若是贵妃娘娘有要紧事,请贵妃娘娘来东宫说罢。”
周宝璐说起叫贵妃来说话,说的真是理直气壮,半点儿不看皇上的脸色,一脸笑吟吟的说:“不过幸而贵妃娘娘没急事,不然瞧着她老人家那么毒日头底下走过来,我可真不好意思呢。”
周宝璐的态度,实在叫皇上都要气笑了,周宝璐还唠唠叨叨的说:“不过贵妃娘娘体恤儿臣,听儿臣说怕晒,就打发内务局的人来,说要把东宫的路都搭个顶棚,儿臣想着,贵妃娘娘这样好,儿臣也不能不识相不是?自然不敢推辞,再说了,也想着就这几条路,要搭个顶棚多容易呢,不过两三日的功夫罢了,想来也无碍的,就叫了人进来问,哎呦呦,不得了,父皇您猜怎么着?”
周宝璐又说又笑又比划,言语神态里都透着亲近,似乎没有因着父皇是九重至尊,就吓的不敢说话,简直比跟自己娘家父亲说话还亲热呢。
萧弘澄不得不打断周宝璐的话:“父皇一路过来,这样热的天气,还不请父皇里面献茶?”
周宝璐这才发现,有点不好意思的笑一笑:“哎呀,我一见父皇驾临,太欢喜了,就忘了礼数,该打该打,父皇快里面请,有冰镇的酸梅汤,这个时候吃刚刚好,还有杏仁酪,加了牛奶,特别香,父皇喜欢吃什么?”
说着就把皇上往里让。
皇帝啼笑皆非,先前那点子气早没了,果然举步往里走,萧弘澄亲自扶着皇上,瞪了周宝璐一眼:“你又吃冰镇的?说了一万遍了你就是不听是不是?”
周宝璐嘟嘴:“心里头烦嘛,火烧火燎的,喝两口顺顺气,又没有多喝。”
因着皇上在跟前,萧弘澄也不敢多说,只表示:回头收拾你!
周宝璐撇嘴,她是说的太顺口了,居然就把这个忘了,小苏大夫不许她吃冰,萧弘澄就比接旨还快,果然不许她吃了。
待皇上坐下,周宝璐叫人端了酸梅汤和杏仁酪来,那杏仁酪果然做的好,雪白软嫩,颤巍巍的盛在玛瑙碟子里,散发着浓郁的香味。
皇上很给面子的取了杏仁酪来吃了两口。
周宝璐在一边笑眯眯的说:“太子的口味果然是随了父皇的,连吃法也一样,怪道是亲父子呢。”
那边丫鬟也给太子上了一碟杏仁酪。
皇上听了这话,不由的就抬头一看,萧弘澄用勺子的动作和皇上如出一辙,都是侧着如刀一般切进杏仁酪里,再往外舀,皇上便觉得心中一暖。
周宝璐见状,又接着告状:“今儿内务局来了人,勘测了半天,说工程不小,又要挖地动土的,怕要两三个月,这么一算,不得到秋天了?还遮什么太阳呢,明年才有了,所以我想着,反正要明年才用得上了,现在倒也不用赶工期吧,不如跟他们商量一下,每天早晨来做半日,慢慢儿的做呗,下午我惯于歇歇晌,叫他们吵的我睡不着,头疼的很,心里也烦。不过我有些怕贵妃娘娘,想着等太子爷回来,请太子去说呢。”
皇上听的一怔:“你是太子妃,为什么会怕贵妃?”
周宝璐抓抓脸颊,想了好一会儿,才一脸困惑,又不好意思的说:“要问我为什么怕,我也说不明白,仔细想想,也没什么事啊,就是见面也很少见的,可不知道为什么,一想到要去找贵妃娘娘求情,我心里头就有点儿发憷,真不想去啊,才想着赖给太子爷的……”
这状告的真刁,尤其是‘求情’两个字,把贵妃仗着奉旨管事这个身份,压制太子妃,不与东宫商议,就派人进入东宫的情形形容的淋漓尽致。
连萧弘澄也暗地里佩服周宝璐怎么想出来的这两个字。
果然皇上沉了脸色,把碟子往桌子上一放:“把贵妃打发来领头管事的传进来。”
很快,王善涛躬着身进来了,一头汗的跪下磕头,皇上说:“贵妃怎么吩咐你的?”
王善涛知道今儿要糟,战战兢兢的说:“回皇上,奴婢奉贵妃娘娘令,为东宫搭建道路顶棚,贵妃娘娘吩咐奴婢好生当差,务必要搭好,方便太子妃娘娘出行。”
皇上道:“既然修葺殿堂,为什么叫你们内务局的人来,内务府的人呢?朝廷养着他们吃干饭的?”
王善涛拼命想把自己摘出来:“回皇上,奴婢也曾请问过贵妃娘娘,娘娘说,如今内务府忙着几位王爷世子并郡主娘娘的喜事儿,只怕忙不过来,耽误时辰,这不是什么大工程,娘娘就吩咐内务局酌办。”
“三两个月还不是大工程!”皇帝冷峻的说,他也不是没看出来这王善涛就是秉承了贵妃的意思,故意拖长了,要闹的东宫不安生,便琢磨着要怎么处置此事。
按理说,贵妃确实刁难了太子妃,不过,也是在职责范围之内,算不得什么,可是……
皇上看看太子这亲儿子,看看笑眯眯的太子妃,肚子里还有他的孙子或孙女,也确实不能放任不管,正沉吟间,周宝璐笑道:“要我说,搭个棚子还是蛮好的,夏天遮阳冬天遮雪的,平日里还能遮遮雨,衣服倒也干净些儿,就是这样好的事,叫咱们小辈先得了好儿,儿臣倒是怪不好意思的,不如叫内务局给贵妃娘娘宫里搭一个,咱们自个儿的,就不劳烦内务局了,请太子调东宫人手,自己搭了也罢了。”
这主意刁滑的!
皇上是何等人,一听就知道太子妃这是要给贵妃竖个标志在那里呢,宫中若是小宴,常在正明宫开席,太子妃随时可以指着那顶棚告诉人这是怎么来的。
贵妃实在丢脸。
周宝璐也知道,皇上宠爱贵妃,贵妃又管事,如今因着自己防范,贵妃的后续手段没使出来,这件事看表面确实不大,为了这样的事,要处置管事贵妃,就是皇上,也不大好处置,倒不如换个角度来。
皇上想了想,点头应了:“你说的也是,东宫的工程叫太子调人来做,时间上也好自己安排,倒不用总去回贵妃,越发便宜些,太子妃有孕在身,一切以太子妃方便为上。”
太子夫妻忙都站起来应是。
皇上又对跪在地上的王善涛说:“既是奉贵妃的令办事,也没你的事,你还回去,跟贵妃说,朕的口谕,内务局只管给正明宫搭建棚顶。”
王善涛算得上逃过一劫,战战兢兢的磕头接旨。
周宝璐在一边笑眯眯的说:“要搭三个月喔!我替你数着。”
皇帝忍俊不禁,这太子妃有孕之后,似乎性子更活泼了些,只怕这肚子里的孩子,也是个活泼的。
皇帝也忍不住期望。
而且,太子妃就是在还没赐婚前,似乎也不大怕自己,直到现在,也从来不像儿子女儿们那般规矩,常有惊人之语,惊人之作。
周宝璐见王善涛退下去,招呼众人退出东宫,才明知故问的问皇帝:“对了,父皇今儿怎么想起来莅临东宫了?倒吓我一跳。”
对,这才是正事呢!皇帝问:“太子说你中了一分地的玉米,竟然有近七斗的收成?”
嘻嘻,周宝璐连忙点头,这玉米成熟的刚好啊,正好钓皇上来东宫!
第192章 神医
周宝璐笑道:“父皇知道我那点儿玩意儿?我也是闲的;听人说是海外进来的东西;就试着玩玩,也是新鲜一点!定然是太子又去献宝了;真是没有一句话藏得住的。父皇什么没见过,就你巴巴儿的当个什么事儿回父皇。”
萧弘澄笑道:“少冤枉我,明明是你自己献宝;前儿你摘了第一茬嫩的;不是送到御膳房了么?他们照着你的说法;就拿水煮了,呈了上去;父皇问起我来,我才说的。”
周宝璐就一副想起来的模样:“啊对;我觉得怪好吃的,父皇觉得呢?”
皇帝这个时候,和萧弘澄简直一个想法:跟周宝璐就没法说正事,总要被她带沟里去。
不过皇帝还是点点头,给儿媳妇一个面子。
周宝璐就跟受到表扬的小朋友一样,喜滋滋的起来。
萧弘澄眼睁睁的看着媳妇儿卖萌,简直要崩溃,不得不说话来打岔:“前儿父皇问了,我才回来打发他们拨了一个玉米的颗粒称了重,又数了这一块地一共能收多少个,大略估算了,倒吓我一跳,这样的产量,你是不懂的,可不能掉以轻心,且在不能种水稻麦子的坡地上也能种,三个月就能收获,又能做粮食吃,直是农家恩物,若是今后农家都在田边土角种了这个,且不是天下再无饥馑了?”
天下再无饥馑,是每一个帝王的梦想,是名垂青史之举,皇帝也不可能视而不见,简直是两眼放光,所以今日听到萧弘澄的密奏,居然是这个媳妇儿无意中种的,哪里还坐得住,立时莅临东宫,要亲眼看一看。
周宝璐眨眨大眼睛,慢吞吞的说:“我还会做蜜糖浸樱桃呢,太子也说好吃,父皇尝尝?”
说着也不等皇帝答话,就叫丫鬟去取一碟来,喜滋滋的炫耀:“咱们东宫树上结的,我亲自带人摘了做的,父皇尝尝看,要是好,倒也不枉我的孝心了。”
萧弘澄在一边笑,说到玉米这样的事,周宝璐只睁着大眼睛听,然后一个字儿也不搭,倒说起‘同样是我亲手做的’蜜糖浸樱桃来,把原本那点儿刻意消减的干干净净。
仿佛这玉米真的就是周宝璐闲来无事,好奇种出来的,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太子妃一时好奇,居然就种出来这样好一样东西,真是天佑大盛。
和海外贸易可无关呢。
皇帝疑心尽去,果然吃了两个蜜糖浸樱桃,甜的咧咧嘴,再看了太子一眼。
萧弘澄忙笑道:“我知道父皇难得来一回,你巴不得把你那点儿宝都献出来,可父皇日理万机,这会子好容易有点儿空来瞧一瞧,你倒扯着父皇说个没完了。”
周宝璐跟他一唱一和的笑道:“是是是,我又忘了,唉,父皇,我就是这么个脾气,不大懂事,父皇您别怪罪,儿臣这就伺候您去后头看看去。”
那玉米地正是在长熟的时候,周宝璐也不知道他们用的什么法子增收的,反正是长的好的很。
皇帝围着玉米地走了一阵,又问了萧弘澄和负责管着玉米地的两个工部的官员一些话,脸上喜色渐浓,吩咐勤政殿掌宫内相秦小年:“即刻传各位阁老,户部、工部尚书人等到东宫。”
周宝璐听了就笑道:“众位大臣要来,儿臣这就告退了。”
皇帝点点头,说:“好,很好。”
又对萧弘澄说:“你的太子妃,是有福之人。”
后世人观大盛朝历朝历代,宣宗朝孝德圣皇后周氏,为著名的专宠皇后,宣宗帝一生三子两女,均为皇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