鹂语记.鹂语记:话唠太子妃 作者:七和香(晋江金牌推荐vip2014-09-25正文完结)
后世人观大盛朝历朝历代,宣宗朝孝德圣皇后周氏,为著名的专宠皇后,宣宗帝一生三子两女,均为皇后所出,但周后更为著名的,却是为太子妃时,为大盛朝百姓发现了玉米。
番薯和玉米,不仅在饥荒之年,就是在平顺年景,也救了无数人的性命,宣宗与周后被百姓奉为万家生佛,千年来,享尽香火。
就是大盛王朝湮灭后,宣宗与周后依然供奉在不少地方,只不过已经有了无数美好的传说,变成了天庭中人了。
百姓哪管皇后专宠与否,只知自己的性命是活在那一把玉米面上,而玉米是周皇后种出来的。
周皇后那样好的皇后,皇帝专宠难道不是应该的吗?
百姓的逻辑永远是最淳朴的,能叫这么多人活命,当然是好皇后!
而对一个帝国来说,百姓无饥馑,人口增长快,国家就会更加的富强,国本稳固,大盛朝‘宣武盛世’由此时开启。
这当然只是一个巧合,盛世也不是仅仅依靠人口,但无数史学家认为,大盛朝从成宗帝熙和十五年起再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饥荒,是‘宣武盛世’繁华百年的基础之一。
这个时候,周宝璐当然想不到这些东西上去,她只是回了东宫,听了小樱在外头走了一圈儿,回来跟她八卦:“王善涛被贵妃娘娘打了板子,说他办事不力,惹了圣上,连累了她,可贵妃娘娘也没法子啊,只得命人这就开始清理庭院,准备搭棚子了。”
周宝璐猜也猜得到贵妃会气的半死,可是既然圣上口谕下了,金口玉言,她难道敢抗旨么?而且这是明知道皇上不喜欢了,她还得赶紧着动手才行。
今后东宫和正明宫搭的棚子,那可是一大景观呢。
周宝璐还饶有兴致的跟萧弘澄商量:“我觉得两边栽葡萄爬上去,或是紫藤、蔷薇之类也挺好看的,就是怕走在底下有虫子掉下来,会吓死我!我前儿听庄慧说,如今的琉璃有一种无色透明的,一丝儿杂质也没有,就是近看上去也跟没有似的,倒不如用那个做顶,再叫那些爬在上头,又看了又没虫子,你说可好?”
萧弘澄满心在琢磨皇上今天在玉米地吩咐的那些话,眼看这事儿入了父皇的眼,就要铺开来了,可不是一件小事,东宫要怎么样记得实惠又得名声。
哪里有心思管周宝璐这样的小事,嘴里嗯嗯啊啊的答应着,心思明显不在这事上头。
周宝璐见他没兴趣,又换一件事跟他说:“贵妃娘娘一直就想往咱们东宫安插人,下个月又有几个到年龄的要放出宫去嫁人,贵妃娘娘想来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不过除了她,还有人有亲戚故旧想来东宫谋个出身,有郑太妃当年带进宫的贴身大丫鬟的女儿,还有平安长公主乳母的孙女,我都应了,只留了一个位子给贵妃娘娘放人,你说好不好?”
“嗯嗯,你打发了就是!”萧弘澄明显就没听过脑。
周宝璐咬着唇,气的扑过去挠他,萧弘澄一把搂住她:“做什么做什么,不是叫你不管什么都要慢慢的来嘛,你这闪着腰可怎么得了。”
萧弘澄可叫她吓了一跳。
当然,周宝璐这种扑,也不过是略微快一点的靠过去罢了,她自己可小心着呢。
周宝璐张嘴咬他下巴:“人家跟你说话呢,你想什么!前言不搭后语的!”
周宝璐现在怀着身子,肚子有点儿小小圆圆的,身上体温高,因不敢熏香,散发出很淡的体香来,肌肤越发丰盈,软绵绵肉嘟嘟的,滚在萧弘澄怀里,简直就是一个大宝贝。
萧弘澄心头一热,捏一把她腰上的软肉,低声笑道:“前儿我问过了,你出了三个月,咱们小心些是无碍的。”
转换话题这么快,周宝璐要愣一下才知道萧弘澄的意思,不禁红了脸,不过她倒不是扭捏的人,与萧弘澄两情相悦已久,如今越发心意相通,也知道这几个月来他十分克制,旷的久了,便也低声道:“真的?”
萧弘澄眼中火热:“嗯,你放心,我比你可紧张呢。”
这倒也是,周宝璐眼波盈盈,笑道:“好!”
胳膊伸过去挽着他的脖子,“啪”的亲了一口,还在他耳边加了一句:“我也想着你呢!”
萧弘澄立时就把持不住了!这样炎热的仲夏之夜,便更添了一道热度。
第二日,萧弘澄依然按时起身上朝,周宝璐懒洋洋的在床上滚两滚,萧弘澄把她按住,轻声问:“没有哪里不自在吧?”
周宝璐摸摸他的手,闭着眼睛,从鼻子里哼了一声:“嗯。”
两人腻歪了片刻,萧弘澄才走了,不过依然不放心,在路上就打发谢齐:“回头早朝时候,你闲了就打发人去太医院叫小苏,让他进宫来给太子妃请平安脉。”
萧弘澄看他眼巴巴的样子,又笑道:“也罢,你陪着去吧,赏你个机会。”
谢齐忙打千儿谢了,伺候萧弘澄上早朝,就去寻了小苏来,一起往东宫去了。
谢齐心里头唾弃:太子爷也太高看苏太医了,这个时辰,叫他去太医院唤人?真是的,直接去他家里找人还靠点儿谱,不是早就是著名的迟到早退,甚至常不去点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太医院的人大约有一半都不大对他有好脸色。
不过仗着太子爷另眼相看罢了。
谢齐一边腹诽,一边陪着小苏太医往东宫去,手里还提着小苏太医死活要买的早饭,黄金糕和蒿团,都拿油纸包着。谢齐简直要崩溃,宫里还缺点心了?非要买!
关键不买不行,不买他不走!
路上还教导谢齐:“不吃早饭怎么行,胆里要长石头!”一边分他一块黄金糕。
等吃过了早饭,东宫还没到,小苏太医百无聊赖,把谢齐上下一通打量,简直看得谢齐发毛,看完了,小苏太医在药箱子里翻翻找找,拿出个蓝色的瓷瓶来,倒了半天,倒出来三颗药丸子,递给谢齐。
?谢齐一脸问号。
小苏太医说:“一天一颗,吃三天。”
“做什么?”谢齐脸上问号更多:“我又没病。”
“你长疮了!”小苏太医言简意赅:“内火大,这个清火,吃三天就好了。”
!现在谢齐一脸感叹号了!
怪不得太子爷看重他,神医啊,神医啊!他这几天背上长了四五个红包包,不痛,有点痒,但也不是很痒,当差没有问题。
问题是,长在背上呢,这小苏太医的眼睛简直能透视。
谢齐忙接过来,真心诚意的说:“多谢苏太医!”
小苏太医一脸不以为然的说:“思春了,看上了哪位姑娘赶紧去提亲,不然过些日子还要长的。”
?!混账神医!
第193章 母子连心
虽然已经见识了神医的手段;但谢齐依然觉得医术精湛并不妨碍小苏太医成长为一个蠢货。
他引着小苏太医到了东宫;恰逢周宝璐正在吃早饭,换了别的太医,定然是躬身退出;到门口等着,等太子妃娘娘吃过了再进来伺候。
可小苏太医居然敢走上去看看桌子;说:“娘娘体寒,虽经调养;到底体质是偏寒的,红豆吃了很好,绿豆就少吃些才好。”
周宝璐的桌子上;有一碟子鸳鸯奶糕,是一半红豆奶糕一半绿豆奶糕合起来的;周宝璐听他说了,就叫丫鬟来把绿豆的都捡出来,小苏太医又说:“吃一点是可以的,不用矫枉过正,饮食以均衡为上,最要紧的是注意量。”
简直唠唠叨叨没个完。
谢齐耳聪目明,在门口伺候,听的清清楚楚,他当差的日子不短了,见惯的都是规规矩矩进退有据的人,像小苏太医这种呆蠢的家伙,倒是真少见的。
他眼里大约就没有人情世故和规矩这样的东西。
不过周宝璐这三个月都是小苏太医请平安脉,像周宝璐这样善于体贴人心的人,要摸透小苏太医这种没什么心眼,从不延伸思考的专业人士的心思,那可是不费吹灰之力的,她随手就把拣出来的绿豆奶糕递给小苏太医,笑道:“这还是上回你跟百合说的,绿豆糕里有牛乳的味儿,百合琢磨了些日子,做了出来,我吃着不错,你尝尝是不是你说的那个味儿?”
把这种投其所好做的随意而又贴心,丝毫不露痕迹,就仿佛是多年来的好友一般的亲近,大约是陈家人家传的本事(这里有兴趣的可以看看《重生明珠》里安哥和敏姐儿与苏太医的互动),眼里没有权贵,又视富贵为浮云的小苏太医,年仅十七已经医术精湛,在专业之外还能有多少人情世故?
当然用不了多久就十分的熟稔随意了。
小苏太医吃了一块,含含糊糊的说:“嗯,奶香味儿够了,比我吃过的还细腻些,就是淡点儿,再加点儿蜂蜜,甜点儿就好了。”
周宝璐鄙视他:“你叫我少吃糖的,说是我胖,吃的太甜,容易得孕期消渴病。”
“对!”小苏太医丝毫没认为自己当面儿说太子妃娘娘胖是个什么了不起的事,很认真的说:“娘娘吃这个味儿足够了,我吃就得再甜点儿!”
谢齐在门口听的简直要崩溃。
周宝璐这个时候想起他来了,吩咐丫鬟:“我听说是谢齐去接小苏来的,这么一大早的,大概没吃早饭吧,今儿厨房里有新炖的墨鱼鸡汤,你跟百合说,擀一把面来下碗鸡汤面给谢齐。”
说完又补充一句:“请谢齐去小厨房院子里吃去,我这边完事了他再来接小苏一样。”
谢齐心花怒放,巴不得这一声儿,一溜烟的就往小厨房去了。
小苏还说周宝璐:“墨鱼性躁,容易发出人身热毒来,娘娘少喝点儿,平日里喝鸡汤,那些山珍海味虽说贵重,却不那么相宜,倒是鲜蘑菇熬鸡汤最好。”
在一边唠唠叨叨的说到周宝璐吃完饭,他才说:“太子爷打发我进来给娘娘请脉,是哪里有不自在吗?”
周宝璐说:“没有,是太子爷疑神疑鬼的,我吃得香睡的着,宝宝可乖了,我又不害喜,什么事都没有。”
小苏太医喔了一声,请了脉,点点头:“原来如此,娘娘脉象有些春阳之相,想来是太子爷不放心吧,其实前儿太子爷问的时候,我已经说过了,娘娘身子健壮,如今又是四个多月,只需小心着儿是无碍的。不过太子爷着紧娘娘,也是有的,这也正是夫妻恩爱之相,不说别的,这夫妻恩爱了,就是对肚子的小宝宝,也是有好处的。”
他是医者,倒是不忌讳,有一句说一句,只把周宝璐闹了个大红脸,听他唠叨到后来,就顺着话头子扯开话题:“夫妻恩爱,对肚子的小宝宝有什么好处?他还那么大点儿,能懂什么?”
小苏太医说:“夫妻恩爱,做母亲的情绪好,心境平和,小宝宝是能感觉到的,所谓母子连心呢!他高兴起来,就会手舞足蹈,在母亲肚子里锻炼,长的壮实!娘娘不知道,小孩子在母亲肚子里的时候最要紧的,一天抵外头十天。”
这话倒说的有道理!
不过周宝璐还是不愿意在这个话题上多做纠缠,又问小苏太医:“我祖母身子如何,可好些了?”
静和大长公主卧病已经有好些日子了,周宝璐颇为忧心,见识了小苏太医的本事又,就请他去为静和大长公主请脉。
小苏太医道:“娘娘心里头要有个预备,公主年纪在那里了,前年的那场风寒就着实若了下来,这一回又是热风寒,更难调理,我已经用了药了,但也没什么把握。”
小苏太医虽呆蠢,但在他的专业领域却总显得十分游刃有余,这一回听他这样说,周宝璐难免心中恻然,虽说祖母是近七十的人了,所谓人生七十古来稀,算得长寿,可周宝璐却指望着祖母能再安享些日子,看到自己生儿育女,甚至看到自己今后母仪天下。
这对后半生一直在为周家的荣华而努力的祖母,定然是极大的慰藉。
小苏太医见周宝璐脸色黯然,又劝道:“娘娘如今有身子,当为皇孙着想,便是天大的事,也要想的明白才是。”
周宝璐恹恹的点头。
小苏太医又嘱咐了些别的,周宝璐才叫人把他送出去,小樱在门口张望了一下,笑道:“谢大人还没转回来呢,苏太医稍待,我叫人去那边叫他。”
没过多久,谢齐匆匆的过来,手里还拿了个小小的黑漆竹编食盒,对小苏太医说:“我在厨房看见有现做的藕丝卷儿,讨了些来,算是借花献佛多谢苏太医赏药。”
小苏太医是有得好吃的就不管那么多,只管接过来。可小樱是多精于世情的一个人,一见就笑了,送走了他们,立刻回了正房,对周宝璐道:“娘娘,奴婢瞧着,百合和谢齐谢大人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