鹂语记.鹂语记:话唠太子妃 作者:七和香(晋江金牌推荐vip2014-09-25正文完结)
周宝璐的笑容在这冬日宛如暖阳,黄公子心中越发觉得温暖,便笑道:“几筐橙子当不起,给我留一个吃就好了。”
周宝璐会意,眉眼弯弯:“好,我给你留着。”
两人越说越开心起来,眼看出来时间已经不短了,小樱终于忍无可忍催促道:“小姐,也该进去了。”
周宝璐果然跳起来,嘴里说的却是:“啊,对,我耽误你办事了。”
这一点小小的狡黠格外动人,黄公子很上道的顺着她说:“亏得你提醒,我真该走了。”
然后果然走的飞快。
周宝璐笑眯眯的,心情很好的走回正殿去,小樱很不高兴的嘟着嘴,嘀咕着:“被人看见可怎么得了。”
周宝璐随口打发她:“一个小太监罢了,谁看见也不怕。”
小樱嘴嘟的更高了,可是又还真没话来驳小姐。
☆、25。大局观
正殿里酒席还没撤下,但已经有不少人离席了,大家都知道前殿的酒宴完了之后,圣上会进后宫正殿来,见见这些帝国最有脸面的顶级豪族的贵妇人,而这也是一个公认的风向标的时候,不管在平日里进宫请安的场合见过圣上多少次,那也和这一次不同。
这样多的贵妇人齐聚,圣上对谁亲热,对谁冷淡,每个人都看得清清楚楚,圣眷如何,也值得私下议论一番。
一年就这样一回,是以这个时候,谁都还没有挪地方。
周宝璐刚走回来坐下,半盏茶还没有喝完,就有执礼太监进门唱:皇上驾到!
众人纷纷起立,年轻年幼的都往后退,只有静和大长公主等两三位上一辈的姑奶奶,王府太妃、平宁长公主等七八位这一辈的姑奶奶、王妃等站在前头。
皇爷身边没有带皇子,只有沈容中大统领跟在身后,皇爷满脸带笑,待众命妇见驾之后,很是温和的说:“一年里头也难得一家子聚一聚,自家人就不必拘礼了。”
又问静和大长公主身子好,静和大长公主笑着答了两句,似乎无意中侧了一步,皇爷的目光就很自然了落在了静和大长公主身后的周宝璐身上,皇爷便笑道:“这可是姑母的孙女?瞧着模样倒不大像姑母,有些像武安侯世子。”
众人立时凛然,在场的人没有不是人精的,这句话听起来平常,可意思极多,圣上不过乍见周宝璐,就能一口叫破周宝璐的母族,自然没有人轻忽这个讯息。
圣上在给三位皇子选妃,看来已经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了,看今日圣上这句话,就知道选妃范围显然不小,并不只是十五岁的女孩子,周宝璐今年才十三,圣上随口说出话来已经对她一清二楚,而且……
像武安侯世子?
这句话真有趣。
是因为是武安侯世子的外甥女才得圣上看重,而不是静和大长公主府的镇国公世子嫡长女?
每个人心中都在转着许多念头。
不过静和大长公主心中对两家的圣眷却是有数的很,不管是因着什么缘故,周宝璐终究姓周,这样就足够了。
她便笑道:“俗语说外甥肖舅,想来这外甥女也是像的。”
有人就低头撇嘴,太会顺杆爬了。
周宝璐只看了皇帝一眼就守礼的低了头,脸上带笑,并不说话。
皇帝又笑道:“和朕的几个女儿差不多年纪吧?姑母闲了进宫来和几位太妃说说话,也带了孩子来和公主们玩,都是一家子,别生分了。”
静和大长公主忙道遵旨,修炼了几十年的自矜也挡不住欢喜的脸上都透出光来。
说了这些话,皇帝又与别的长辈姑奶奶说话,而下一辈里头,最有脸面的,依然是平宁长公主。
皇帝停留的时间并不久,不过是与站在前头的十几位最有脸面的贵妇人说了些话,至于小姑娘,除了周宝璐,只有平泰长公主的女儿小郡君以及静诚大长公主的孙女儿被圣上提了一句。
皇帝便带着沈容中大统领走了。
皇帝走了好一会儿才说:“那小子去见的就是这个小丫头?”
“是!”沈容中大统领在身后恭敬的应道。
皇帝又沉吟了一下,回想周宝璐的小圆脸大眼睛:“看起来倒是福像。”
沈容中大统领没吭声。
皇帝并不在乎,仿若自言自语,又仿若在对他说一样:“小是小了一点,不过关系不大,只是不知道品性如何。”
然后他停下来,问道:“还潜到人家闺房前去了?国之利器,你也拿给小孩子胡闹!”
显然沈容中是调了黑骑卫替萧弘澄办事。
沈容中大统领依然是那平板的表情,依然恭敬的说:“殿下性情酷肖陛下。”
皇帝倒没想到沈容中为了萧弘澄会肯说这样的话,忍不住笑起来,就站住了,笑斥道:“你就惯着他!”
沈容中大统领躬身道:“臣不敢,娘娘于臣有救命之恩,殿下但有吩咐,臣不敢不办。”
这自然指的是早逝的敬贤皇后。
皇帝知道他的脾气,也不跟他在这个小节上绕了,只是背着手踱了两步,说:“你觉得那丫头如何?”
沈容中道:“别的好处臣不好说,但至少有一点好处,大局观是好的。”
咦?
皇帝来了兴致:“怎么回事?”
沈容中道:“先前在殿中的事,臣还没来得及上奏陛下。”
他便把卫美人晕倒,众皆哗然,庆妃故意等了片刻的场面一一上奏,说到周宝璐见事出突然,却并不立即围观,反倒退后两步,站于高处,将整个场景都看在眼里,看到了有人在大公主身上做手脚,周宝璐对此的处理,都说的很详细。
皇帝有点讶异:“有点意思,能纵观全局,又能着眼于细处,这可不止是一点好处。”
“是。”沈容中只是简单答了一句。
皇帝笑道:“臭小子有点眼光!”
他又沉吟了一下:“也罢,再看看也好,他若是真愿意,多等两年也无妨。”
皇帝显然很清楚,沈容中当年获救,早逝的敬贤皇后还是太子妃,对他颇有恩情,这些年来,有些话,萧弘澄是会对沈容中说的,是以沈容中今天这个态度,其实是替萧弘澄做说客来了。
这么想着,皇帝又笑着说了一句:“这小子真没规矩。”
可是说这个话的神情是轻松的,对手握江山社稷的人来说,规矩只是用于别人身上的东西,是用来规范别人的工具,帝王是永远不会被规矩所限制的。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沈容中说萧弘澄性情酷肖皇帝,皇帝是认可的,用这句话来劝皇帝,也是因着沈容中对皇帝多年来的了解。
朝中自然也有不少二皇子党,三皇子党,除了二皇子三皇子生母都有妃的位分、母族也十分得力之外,两位殿下不管读书还是习武都比大皇子强的多也是大家都知道的。
听说从小时候开蒙起,大皇子就总比不上两个弟弟,皇帝恨铁不成钢的骂过好几回,而大了之后,依然如此。
皇帝也曾在群臣之前说过二皇子文彩不凡,三皇子武能定国,众臣自然难免猜测,有人说如今太平盛世,自然是以文治国,也有人说今上英武,应该更喜欢太子习武。
可是,在二皇子三皇子还在学文习武的时候,大皇子已经随诚王前往江南查盐政案,发落了两省官员,收缴了上千万两白银。
文成武就不过是帝王的锦上添花,而洞察世事的天分、用人的眼光、处事的手段,这些才是帝王的根本。
文曲星、武曲星下世,也不过是帝王驱使的臣子。
沈容中大约是这个世上最了解这位皇帝的人,所以他知道,这句话听起来仿若斥责,实际上却是喜欢的,萧弘澄敢伸手,有本事伸手去夺取自己想要的东西,正是皇帝所期望的某种特质。
若是处处被规矩所束缚,如何能撑得起大盛的江山如画?
沈容中便道:“民间俗语,妻贤夫祸少,殿下无生母扶持,身边总得有个知心人。”
皇帝继续往前走,一边点头道:“这就要看这小子的造化了,若是他能得个知无不言的媳妇,我自然成全他。你也不用在我跟前打马虎眼,他的媳妇今后是要母仪天下的,德容言工要有,可若是叫德容言工教的呆了,却是不行,论起来,太子妃的凶险不下太子,没有点能耐也坐不住,一味守规矩,不懂变通,说不准还得连累他,对今后也没好处,那孩子还小点儿,正是要紧的时候,还得看看再说。”
沈容中果然不再说了。
至少得了再看看的话,已经足够了。
皇帝已经理清思路,脚步不停,一连串的吩咐下来:“吩咐六处,再设一只密折匣子,十日一报。”
“是!”
“今日卫美人之事,不必理睬,还没到时候,也不能让那小子太顺了,给大公主动手脚的宫女杖毙就是了,不用审。”
“是!”
“传旨,吏部左侍郎调任甘陕河道大臣,即日上任,着陈熙华实补吏部左侍郎,皇长子随陈熙华进部理事。”
“是!”
“镇国公嫡长孙周安明授三品御前侍卫,调皇长子宫中伺候。”
“是!”
圣旨明载邸报,静和大长公主府一时竟然热闹起来,新年大宴群臣,圣上的举动已经叫皇长子行情大热了,皇帝在后宫里的表现,静和大长公主府已经是脸面有光,此时下一代的世子人选皇帝已经首肯,安排到了皇长子身边,静和大长公主府的行情自然是更加水涨船高了。
上门来的人比往日多了不少。
静和大长公主府一家人自然也是再三商讨今后的行事,而此时,周安明、周宝璐都是讨论的重中之重。
不过周安明或许还能列席讨论,周宝璐却不能参与,她还不到敏锐的关注到政局的时候,这个时候她的注意力,都在黄公子说的那个铁树胡同上了。
☆、26。铁树胡同
回家的当晚,周宝璐就拿了个大橙子,搁在窗台上,笑眯眯的关上了窗子。
有了地方,查点事情并不难,周宝璐思索了一晚上,第二天一早就吩咐小樱:“你使个巧法子,悄悄儿的叫王姨娘知道铁树胡同这个地方,别叫她起了疑心才好。”
小樱做这些最是拿手,别说在自己府上,就算在别人府里,也颇多交情深厚的人脉,不管打听个什么,还是做点什么,都十分容易。
听了周宝璐说了,就应下来,自己出去了。
小樱的动作最利落,不过半个时辰就回来复命:“王姨娘屋里的红绡差点儿没跪下来求我说,还送了我一个银镯子,我才半遮半掩的给了她铁树胡同这四个字。”
周宝璐抿嘴笑,这捉狭丫头,必是故意装说漏了嘴,哄的王姨娘屋里的人团团转。
小樱笑嘻嘻的说:“小姐这回猜错了,我是找了厨房里头伺候的柏香替我做的,她原求着我想补个二等丫鬟的缺儿,今儿我就想起她来了,就给她指了这条明路,叫她拿这消息去做进身之阶,只说送饭菜的时候,偷偷听说了小姐和人说的话,偏又听不真切,这小丫头也是伶俐,也不知怎么编着绕她们,没一会儿,红绡就来找我说话了。”
这丫头,真是越发伶俐了,又递出了消息,又做了人情,怪道到处都人缘儿好呢,真是又会做面子又会做里子,广结善缘,自然自己的人脉就好了。
王姨娘得了消息,立时打发丫鬟出去给自己娘家送东西,周宝璐心中暗笑,这还真是迫不及待呢。
周宝璐在府外没有人手,不过这也难不倒她,她权衡了一下,就去伯娘张氏的房里坐了一坐,到得午饭后,周安明就打发小厮给她送了一封信来。
拆开来一看,原来是这样。怪道周继林要养在外头!
说起来,王姨娘的娘家兄弟也算得力,只比周宝璐的消息迟了半日,第二日一早,王姨娘就哭着上正房来了。
周宝璐一早起来,就听小樱一脸八卦的进来说:“王姨娘去夫人那里哭了。”
周宝璐心情顿时好起来,这是王姨娘自己找死呢!
她也不急,待丫鬟给她梳了头,穿好衣服,说:“夫人那儿不会开饭了,去厨房单给我传点早饭来就是了,小樱你去夫人那儿打探着,瞧着哭的差不多了,就来叫我。”
丫鬟们都不知道小姐的葫芦里卖着什么药,不过小姐自来古灵精怪,花样多的没法说,只得都老实点头,小樱自去守着去了。
没一会儿,早饭传了来,大小姐的分例从来都是随老祖宗的,没有规定安排,只听吩咐,虽然跟着曾氏长大,周宝璐也没跟着吃江南风味,倒是随着陈熙晴,喜食辛辣等物,虽不像陈熙晴一般一大早的就火锅烫起来,但早上的牛肉面之类倒也是常有的。
这边早饭刚吃完,朱棠劝着周宝璐喝了一杯菊花茶,小樱就进来笑道:“小姐也好过去了。”
那看来是火候了。
王姨娘的脸看起来原是好了?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