鹂语记.鹂语记:话唠太子妃 作者:七和香(晋江金牌推荐vip2014-09-25正文完结)
资翘罘浚懿盍诵┒险姹纫幌拢呙没贡炔簧衔颐羌诣炊ǎ枪髑咨模液退彩墙岱⒎蚱蓿趺此狄彩窃洹?br /> 连杨夫人的脸都青了。
周宝璐站在门口没进来,听的差点儿没笑出声来。
这老实人说起老实话,打脸真的特别疼啊。
☆、第33章 哭
周宝璐知道她们肯定不安好心;只是一时还没猜想到她们到底是有什么打算;是以听她们说的热闹,就只在门口听着。
居然是在跟她说人家?周宝璐郁闷;她这过了年才往十三岁靠;正经还没到十三岁生辰呢;这也真够急的,而且还给她说个这样子的?
东望侯家庶子的小儿子?
也亏她们说的出口来。
东望侯家如今也就一个空爵位,最出息的儿子也就是陈七的姑爷;如今是监察御史里正;听说是个懂事稳重的,前程也看好;可是;也仅仅还只是看好而已。
这样子的人家,给庶子的儿子来说公主府嫡长孙女,也是世子的嫡长女,这得有多看不起公主府,也有多看不起镇国公呢?
周宝璐听着是一点儿也不急的,她娘应不应其实无所谓,这是不管是公主还是舅舅都不会答应,不过周宝璐在门口听到她娘这样说,也是差点儿笑出声来。
她娘的这种守规矩、这种老实,落在那些不怀好意的人身上,比八面玲珑的人说出来的话更叫人难堪。
因为她说的都是实话呀!
武安侯夫人杨氏一系与武安侯世子的仇怨由来已久,而其中最根本的,就是武安侯这个爵位的传承。
武安侯世子陈熙华与陈氏是同胞姐弟,母亲是武安侯的原配夫人,只是福薄些,生下陈熙华不久就急病没了,两年后,陈熙华又娶了寿宁侯二房的嫡长女杨氏做填房。
寿宁侯家几代也没个出息子弟,已经从国公府降爵为侯府,下一代只怕还得往下降,是一年不如一年了,长房都如此,其他就更差些,跟武安侯府没得比。
杨氏嫁入武安侯府,就做了掌家侯夫人,十年下来,生了两子两女,眼睛就自然而然的盯上了武安侯这个爵位。
虽然陈熙华早已经封了世子,但也架不住杨夫人总觉得自己的儿子还有机会,是以,陈熙华的第一个儿子来的最是艰难,周宝璐是听舅母说起过的,她那时候刚怀孕,就被杨夫人立规矩,要她从早到晚站着伺候她,吃饭的时候就不说了,连吃一碗杏仁露都要曾氏亲手做,直说曾氏做的才合胃口,只是做了来,吃了一口,嫌太甜,立时叫重做,重做的吃一口,嫌太淡,一共做了五碗,都只吃了一口就不吃了,到后来倒当众哭诉起来,说曾氏怨望,不是真心孝顺,故意做的不好吃。
满帝都都知道,武安侯夫人一心指望陈熙华没有儿子,才能把爵位传承给她自己的儿子。
只是曾氏却不是陈氏那等软弱的人,她自然有她的法子,安安稳稳的生了陈熙华的前两个儿子,杨夫人再不称心,也没有办法。
于是又想在还没长成的小孩子身上着手,非要把陈熙华的嫡长子陈颐安抱去自己教养,结果还没满月的安哥儿从床上摔了下来,额头一片乌青,曾氏心疼的浑身乱战,哭着要抱了儿子回娘家去。
武安侯勃然大怒,当众给了杨夫人一耳光。
种种恩怨从杨夫人生子开始,一直延续到了现在,早已经是不死不休了,再也无解了。
这些事情,周宝璐一直是知道的,陈氏当然更知道,只是她是性子软弱,规矩又学的迂的人,总是孝道要紧,从不肯失礼。
这会儿她絮絮的说着,只当这是一家人,倒是不恼,心里想什么就说什么:“我家璐儿年龄也还小,再挑两年也使得,母亲和七妹多替她留心,虽说哥儿出息是要紧的,但家里也不能太差了,她爹爹是世子呢,今后是要承爵的,门第太差可不好看,别说是七妹她三伯那样的,就是和七妹的姑爷差不多,我也还舍不得,你们那一家子,就指望着娶有嫁妆的媳妇填馅,其实是个空架子,也就是当年七妹的嫁妆多,他们家才赶着来求……”
这话听起来仿若家常,可听在杨夫人和陈七的耳朵里,简直比陈九说话还剜心,陈七便怒道:“你只说愿不愿意吧,扯这些做什么,什么世子承爵的,又是嫁妆门第,指着谁呢?”
陈氏愕然,不知道为什么陈七突然发作起来,只是她性子一直好,想的也不多,就顺着陈七的话解释:“哪有什么指着谁的,七妹说什么呢,不是你说要把璐儿说给你们家三伯的儿子么?我才说说你们家的,不然我干嘛说呢?”
意思是,我这是在认真的分析你提出来的事呢。
陈七就哼了一声,杨夫人也不满的说:“她是给她们家三伯的儿子说,你只管她三伯就行了,说别的做什么。和别的人有什么相干,你七妹一片好心,替你留心璐儿的事,你反倒说她,真是眼里越发没人了!”
陈氏顿时就委屈了:“她三伯不是还没分家吗?当然是一家子的事,怎么能只说她三伯?就好像前儿母亲给凡哥儿说媳妇,不也是说凡哥儿的武安侯的嫡长孙么,门第定要挑好的,并没有只说五弟如何。这会子自然也不能说她三伯那一房,这还有东望侯一家子呢!”
顿时噎的杨夫人半死,若是换一个人这样说话,杨夫人定然要怀疑她定然是故意嘲讽,可是她是知道陈氏这个人的,一向软弱老实,从来就说不出夹枪带棒的话来。
可是,越是知道,越是被噎的厉害。
杨夫人还在考虑怎么办的时候,陈氏已经抽抽噎噎的哭了起来:“既是母亲和七妹来说,我自是要好生想想的,我就璐儿这一个指望,哪里能不经心呢?要真是眼里没人,我哪里还用得着想那么多?我说的那些,也没有一句话是假的啊,母亲倒说我,我句句话都在说这件事,又有哪句话是说七妹不是呢?不管跟谁说这件事,也没有哪句话不能告诉别人,如今还又是我的不是了……我眼里还没人,这么多年来……”
顿时开始遥想当年,嘤嘤嘤的哭个没完。
周宝璐咬着牙忍笑,心想,杨夫人大概在心里叹气,就没法和她商量事!
里头哭的没完没了,这里周宝璐正笑呢,见静和大长公主居然亲自来了,周宝璐忙笑着下台阶去扶:“老祖宗怎么亲自来了,过一会儿我娘陪着外祖母和姨母去给老祖宗请安才是。”
静和大长公主轻轻摸摸她的头,动作很柔和,嘴里却嗔道:“没点规矩。”
她是老远就看见周宝璐在门口偷听了。
偏周宝璐还一贯的光明正大,笑道:“老祖宗是来迟了一步,您不知道,听着可有意思了。”
真拿这孩子没办法。
静和大长公主这才吩咐丫鬟通报,也不管里头的反应,让周宝璐扶着走进去。
杨夫人、陈七、陈氏都站起来给静和大长公主请安,陈氏哭的眼睛红红的,半点掩饰不住,不过她似乎也没打算掩饰,周宝璐忙走过去扶着她娘:“娘你这是怎么了?谁给你委屈受了不成?”
陈氏见了周宝璐,想到给她说的那个人家,虽然完全没有成的可能,还是觉得自己闺女可怜,怎么就有人来说这样的人家,顿时搂着她哭道:“我苦命的女儿啊……”
周宝璐一脸莫名其妙,问道:“这是怎么了?”
陈氏不管场合,不管是些什么人,只是哭,一边哭还一边念念有词:“可怜我的女儿没有兄弟扶持啊……命苦啊……就这么一根独苗啊……我要是能给你生个弟弟就好了……都是娘不好……娘对不起你啊……”
哭的杨夫人并陈七都一脸尴尬。
静和大长公主并不作声,只坐在大圈椅上,顾姨娘忙倒了茶来奉上,又规矩的退到一边站着,静和大长公主喝着茶,听着陈氏搂着周宝璐哭。
杨夫人和陈七尴尬的坐立不安,手脚都没地方放,几次三番要说话,又找不着说什么,也找不着好时机,陈七年轻些,脸皮薄一点,脸红的要滴出血来似的。
偏陈氏极其能哭,车轱辘话翻来覆去的念,只是不停,周宝璐是知道的,谁触到了她娘这根名为‘没生出儿子’的神经,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完事的。
杨夫人终于灵机一动,对周宝璐说:“看你娘哭成这样,你也不劝劝!”
周宝璐当然不是陈氏那样好相与的,看着杨夫人:“好好的,我娘怎么哭成这个样子?外祖母你们在说什么呢?”
杨夫人便含糊的说:“你娘的性子你还不知道?略有点不欢喜就哭起来,我们不过说些家常话罢了,你就来打听,哪有点大姑娘的样子!大人说话,小孩子也是能听的?”
周宝璐抿嘴一笑,果然不打听了,只是劝着她娘说:“娘,有什么不高兴只管哭,把不高兴的事都哭出来了,就好了。”
把杨夫人气了个仰倒,果然是自己那个奸猾的儿媳妇养出来的闺女,瞧这惫懒性子,真叫人讨厌!
静和大长公主终于喝完半盅茶,瞟了一眼周宝璐,却是并不说她什么,把茶盅往桌子上一放,问道:“亲家太太说了什么叫璐儿她娘不喜欢的家常话了?璐儿听不得,那我听得还是听不得?”
这个时候,杨夫人母女都已经手足无措了。
☆、第34章 我的小鹿
周宝璐见静和大长公主发话了;这才低声劝着她娘哭小声些。
杨夫人忙笑道:“并没有说什么要紧的;只是一些家常罢了。”
静和大长公主笑道:“原来我也听不得。倒还真是要紧话呢!真是叫侯夫人费心。”
她转头看一看,见顾姨娘恭敬的站在炕前,便道:“顾姨娘是一直在你夫人跟前伺候的?那你跟我说说,亲家太太说了什么话;叫你们夫人哭的这样儿。”
陈七急了;忙道:“公主明鉴;并没有说什么;再说了;这哪有叫姨娘回事的规矩呢?”
静和大长公主正眼都不看她:“咱们家的规矩,不是你说了算的。”
顾姨娘自然也不理会陈七,忙上前一步;规规矩矩的说:“奴婢先前就在屋里伺候我们夫人;夫人正在吩咐一些琐事,亲家老夫人和姨太太就来看我们夫人了。”
她说话伶俐,口角也剪断,有条不紊的就把杨夫人和陈七先前一递一句说话,到后来又说人家的话说的清清楚楚,也并不添油加醋,却也没有丝毫避讳。
说到一半的时候,杨夫人赔笑道:“璐姐儿还在这里,有些话只怕不好叫姑娘家听了。不如改日再说。”
静和大长公主并不理会,只是听,顾姨娘没得静和大长公主的吩咐,也不肯停,杨夫人只得讪讪的住了口。
静和大长公主听得从头到尾只是冷笑,并不置一词,待说完了才说:“璐姐儿有什么听不得的,这可是她的事!”
周宝璐果然一点儿也没有不好意思的样子,倒是陈氏听到又提到这件事,悲从中来,搂着周宝璐又哭:“我苦命的儿啊!”
静和大长公主拿这哭声当背景,点头道:“原来是给我们璐姐儿说人家,这有什么不好说的,虽说孩子的亲事是由父母做主,只好歹咱们做祖父祖母的也要知道,不然,咱们连亲孙女的姑爷都不知道是谁,岂不是笑话?”
杨夫人和陈七只是赔笑。
静和大长公主又道:“这原是喜事啊,林哥儿媳妇哭什么呢?”
顾姨娘也不用人指挥,便笑回道:“我们夫人听了七姨太太的说,就说七姨太太家的三伯老爷是庶子,这三伯老爷的少爷只怕与我们家大姑娘不般配,夫人又说,七姨太太家里是个空架子,吃不起饭了,得用媳妇的嫁妆填补,夫人还说,七姨太太嫁妆厚实,亲家老夫人也愿意贴补,才敢嫁到那边儿,咱们家大姑娘只怕填补不起。夫人后来说,我们老爷是公主亲生,夫人又是老爷的原配,咱们家大姑娘跟七姨太太不一样。七姨太太和亲家老夫人就恼了,说我们夫人眼里没人,夫人受了委屈,并不知道怎么得罪的亲家老夫人并七姨太太,才哭起来的。”
静和大长公主点点头,慢慢的说:“请教亲家太太,林哥儿媳妇哪句话说错了,又哪句话眼里没人了?要亲家太太上门来教女?”
杨夫人虽然与静和大长公主是正经姻亲,本是平起平坐的关系,可论起品级来,就是两码事了,本朝公主本就彪悍,恼起来就是打一顿也无非就有人私下议论没风度,可没地方说理去,杨夫人在陈氏跟前能抖起来,在静和大长公主跟前就矮了一截,一时嗫嚅不敢开言。
静和大长公主冷笑道:“咱们家如今是差了,也怪不得亲家夫人、姨太太看不上,俗话说抬头嫁女低头娶妇,咱们家只怕是拍马也赶不上东望侯家了,我公主府的嫡长孙女,镇国公世子的嫡长女,也不知道配不配得上你东望侯府的庶?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