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64-原创架空历史小说–马超传





        随即,二人出了厅堂,来到花园一角。    
        


第二章 宫变  15、无间

    15、无间    
        “曹大人,我看你是另有图谋呢!”荀攸笑着低声说。    
        曹操并不回答,反倒躬身施礼,把荀攸闹得摸不着头脑,忙不迭的双手相搀,一面说着:“曹大人,你这是做什么?”    
        曹操一笑,问道:“荀大人,如今董太后竟然诛杀陈耽,一切箭在弦上。请问公达,曹某在这件事里是个什么角色?”    
        荀攸微一沉吟,正色道:“如若随波逐流,或加官进爵,或身败名裂,皆身不由己。若另有图谋,或许翻云覆雨。”    
        曹操一击掌,尽管压低声音却仍掩饰不住兴奋,说道:“公达深得我心,方才曹某施礼,就是恳请公达助我一臂之力,好在这乱世中创一番事业。”    
        荀攸握住曹操的手,同样一脸激动地说道:“曹大人,满朝文武,真能让荀某敬重的,唯有您一个。如今朝中一片混乱,宵小之辈充斥,正是扬名之机,荀某愿相助曹大人。”    
        曹操一笑,说道:“得你相助,大事可成。如今,董氏一党意欲发难,张让等人又煽风点火,卢植等宿将观望之中,赵忠一派也貌合神离,何后与何进如坐针毡,免不了有所行动。曹某所想做的,就是游走于几大势力之间。”    
        “然后呢?”荀攸问道。    
        曹操目光闪动,说道:“那可要问公达你了。”    
        荀攸面对自己新认定的“主公”——现在的年轻校尉的考较,微微一笑,说道:“如今箭在弦上,几大势力都是不得不发,董氏一党动,何氏一党也必动,包括卢植等宿将,若想袖手旁观,明哲保身,也是万万做不到。若想有所收获,那便要他们斗得更狠些。陈耽愚忠,不知道保护自己,死不足惜,但他帮我们做了件好事,就是逼迫董太后这妇人下了狠手,杀死陈耽固然可以塞一时之口舌,但却把何氏一党逼上绝路,不得不行动。否则,若双方均迟疑观望,这僵持局面拖得越久,变故就越多。”    
        曹操一击掌,说道:“公达之言正是我想说的!现在这局面,说什么废立太子,实际就是两党之争,如果刘辩刘协这两个小儿换个身份,董后一党恐怕就要废刘协立刘辩了。至于张让、赵忠等人,一群宵小,趋炎附势,不足为虑。”    
    荀攸点头,问道:“曹公,你现在可以调动的力量有多少?”    
        曹操扳着手指说道:“我心腹夏侯兄弟,均乃忠勇之士,他们还训练了一批死士。校尉鲍信,侠肝义胆,与我是结拜兄弟,也是臂助。不过,呵呵,我最大的力量,倒还不是他们。”    
        “哦?”荀攸饶有兴趣的一笑,问道:“那还有什么?”    
        曹操露出一脸玩世不恭的笑,说道:“公达既然让我翻云覆雨,那么董何二党、十常侍、老臣宿将,乃至御林军数万人,谁不可为我所用?”    
        “好!”荀攸从心底叫出了一个“好”字,然后,他似乎想起什么般的问道:“对了,袁绍不也和曹公你交情甚笃吗?”    
        曹操一笑,说道:“公达这是消遣我呢!袁绍与我少时相识,是最好的玩伴。可此人志大才疏,方才在厅堂上,只顾自己慷慨激昂,逞一时口快,却不想想袁隗已入宫,安危未知。再者说,他父亲与叔父的立场尚未明确,怎容他这样表态?此人不可信赖。”    
        荀攸笑着点头。曹操顺手摘下旁边树上的一片叶子,轻轻揉搓着,说道:“倒是有一个人,值得利用呢!”    
        听了那人的名字,荀攸一击掌,说道:“这个人?也只有曹公你能想到啊!曹公的机谋,荀某佩服!呵呵,现在荀某越发肯定,在这混乱的洛阳城里,唯有曹大人才会是最后的赢家啊!”    
        曹操说的这个人是谁?原来是唐周。    
        


第二章 宫变  16、唐周

    16、唐周    
        唐周是谁?当年的黄巾党徒,与马元义一起潜入洛阳,重金收买段珪,图谋举事。但唐周却背叛了马元义,泄密求荣,结果马元义被杀,段珪下狱。    
        黄巾起义失败后,唐周被封为校尉。而被他出卖的段珪出狱并重新成为皇上眼前的红人后,唐周的日子便难过起来,段珪自然对他恨之入骨,巴不得除之而后快,而以段珪的权势,要除掉这个小小的校尉似乎却也如捻死蚂蚁般容易。但唐周虽然每日提心吊胆,却熬了三年仍未出事,一方面是因为他小心谨慎,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赵忠暗中保他赵忠之所以保他,是因为十常侍之间的若即若离,而且当年唐周卖主求荣时,便是投到了自己门下。而最关键的,则是因为赵忠有一次对段珪的训斥“你是不是巴不得别人都记起你曾经意图谋反而下狱?如果是,你现在去把唐周杀了吧!”这句话让段珪好生迟疑,甚至还生出照看唐周的念头,生怕他出了什么意外,别人都把责任推到他身上。    
        再说曹操与荀攸,他们二人在何进府邸的花园中密谋一番后,返回厅堂。何皇后与何进仍在征询各人的意见,朱隽熬不住,终于开口表态,不冷不热地说了一句“大将军若是为了维护汉室正统,一保太子,我愿听差遣。”这么一句话,也让何氏兄妹欣喜万分这群老臣,终究不是铁板一块啊!    
        但其他人依旧没什么反应,何进看在眼里,越发气恼,干脆耍起赖来,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扯住妹妹何后的衣袖,说道:“满朝文武均不相助,我等干脆顺董后的意,把我那苦命的外甥给废了,立刘协为太子吧!”    
        如此龌龊的形象当然让众人在心中耻笑,曹操见此情景,上前一步说道:“大将军,难道顺了董后的意,就有用不成?”    
        何进听到有人有反应,抹了把鼻涕,小眼睛偷望了曹操一下,问道:“不然又是怎样?”    
        曹操一笑,说道:“董氏就是冲着您来的,即便刘协蠢笨低能,只要能成为董氏一党的棋子,也可以成为废太子的替换人选。所以,即便顺了他们的意,他们恐怕还是要除掉大将军及皇后。”    
        何进心里自然明白,当下又装出可怜样子,一脸无助的说道:“可我又能如何?”    
        曹操胸有成竹的一笑,说道:“大将军,都城之内,御林军、禁卫军共计三万人,城外各营人马拱卫都城,驻军亦有三万人,此乃总兵数。在座之中如我这样的校尉,均隶属大将军,已有万余人,大将军城内城外的本部亦有万人。董重所部不过五千人。张让与赵忠等人暗中辖制部分御林军和禁卫军,各有数千人。卢植、朱隽等几位大人,目前直接辖制的部队虽仅有数千人,但旧部甚多。如此算来,大将军何虑之有?”    
        ——曹操说是这么说,可明眼人如曹操、荀攸等人心里都明白,何进与董重所谓的“本部”,多为卢植、朱隽等人的旧部,骁勇善战但却算是几位宿将的嫡系,指望他们为被他们称之为“无能的国舅”的两个男人所控制,自然不现实。各校尉的人马也不至于一边倒的倒向何进。至于那群宦官,更是不值得信赖。    
        但何进却因为这几句话而略感安心也许是曹操个人的魅力吧,这个年轻的校尉有让人安心的力量。曹操接着说道:“大将军此时只需做一件事情,就是听候曹某佳音,不出两日,都城中必有大变,而变的方向,则是将军想看到的。”    
        如此托大的言辞让卢植等老臣皱眉,但年轻的校尉依旧玩世不恭的笑着。一旁的袁绍嘟囔着:“孟德,你打什么鬼主意啊?”    
        “呵呵,天机不可泄露。”曹操故弄玄虚的说着。    
        离开何进官邸后,曹操直接前往唐周府中,那是一间不大的三进宅院,处在偏僻的一角——作为一个卖主求荣的黄巾叛徒,唐周并非群臣结交的对象,门前显得冷清。    
        曹操的来访使得唐周颇为惊讶,忙不迭的从内室跑出来。他三十多岁,身材矮小,头发已有点花白,眉宇间有点狡黠的感觉。    
        “曹大人,什么风把您刮来了?”尽管平日里曹操对他并不冷淡,很多时候还颇为关照,但他的到访还是让唐周有些受宠若惊的感觉。    
        曹操哈哈一笑,拍了拍同僚的肩膀,说道:“老兄,不来看你不行啊。”一边说着,他一边走进厅堂。屋子颇为简陋,几案上还可以见到灰尘,曹操眉头隐隐一皱,却随即一笑,大大咧咧的坐下,说道:“老兄你可够清廉啊!都城内众多校尉,你的宅子最简单了。”    
        唐周摸不准曹操的心思,不好搭话,只是讪笑着。曹操看他这副模样,心中暗笑,脸上却是一派正色,说道:“老兄,你可知道今天宫内发生了大事?”    
        唐周一愣,说道:“恕我消息闭塞,什么大事?”    
        曹操说道:“陈耽死了,因为不同意废太子,被董太后和张让命人当场格杀。”    
        “啊?”唐周大惊——陈耽是朝中重臣,竟然被当场格杀,实在是非同寻常的大事,联系近期的种种迹象,唐周断定,宫变就在眼前。    
        唐周本就是势利小人,在乱世中依靠自己的卑鄙生存,一听陈耽身亡的消息,自然而然的便去想对自己有些什么影响。陈耽在朝中属于老臣集团,并没有依附董何二党的任意一方,与十常侍更是水火不相容,但目前何氏一党正在拉拢老臣,陈耽又拥立正统太子,被董氏一党清洗也并非意外,但被当庭格杀,实在让人有点匪夷所思。唐周为人虽然宵小,但却机警,马上意味到董氏一党如此行动,必然导致远离朝臣,在两党相争中处于不利位置,而嚣张的张让与董太后联手,同样会引起朝臣的反击。也就是说,在这一场斗争中,自己应该投向何氏一党。而这曹操,向来铁面无私,深受何进器重,受老臣青睐,尽管董氏一党也想拉拢于他,但以董氏的行事作风,曹操自然不会与之为伍。    
        想到这里,他张口说道:“说句大逆不道的话,董太后此事做得太过嚣张,加上废太子一事本非正统,董氏此举必遭朝臣非议啊!”    
        曹操早料到他会这么说,一笑说道:“是啊,所以我一听到消息就来找老兄你了。”    
        “找我?”唐周对曹操的话完全摸不着头脑。    
        “是啊!”曹操诡异的一笑,说道:“朝中恐怕大乱在即了,老兄,你也知道的,宫变一次,会死不少人的,有该死的,但无辜的却更多。”    
        唐周一听,已知曹操必有来意,冷冷说道:“曹大人,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曹操哈哈一笑,说道:“老兄,我是为了你好呢。呵呵,既然董太后和张让那宦官都发难了,另外那个宦官会闲得住吗?”    
        唐周当然知道“另外那个宦官”是指视他如仇人的段珪,但却故意装出一幅不明白的样子,说道:“曹大人,这话我不懂。”    
        曹操明知他装傻,却不以为意,继续玩世不恭的说道:“老兄,话我可不多说了,你懂不懂都好。你也知道的,朝中为臣,少说多做。曹某告辞了!”    
        说着,他拱拱手,转身离去,留下一个发呆的唐周。    
        


第二章 宫变  17、圈套

    17、圈套    
        第二天晚上,恰恰是唐周在宫中当值。入宫时,唐周还在路上见到段珪,对方在一群内侍的簇拥下走过,经过唐周身边时,还不屑的“哼”了一声——其实唐周平日里与段珪相见,曾入狱的宦官都会摆出敌视的态度。但由于昨日曹操故弄玄虚的那些话,此时的唐周疑心重重,越发心惊。    
        他忐忑不安的分配着当值的侍卫,却觉得每个侍卫都在不怀好意的盯着他。他不安的游走于宫中,身后是四个他认为最贴心的侍卫,但他绝不怀疑段珪有能力让这四个人在背后给他一刀,所以他经常回头与四人说些不着边际的话,片刻不回头都会觉得不安。    
        宫内气氛有些阴森,寂静无声。“也许真的大变在即了吧?”唐周有些悲哀的想着——三年前,他跟随马元义潜入都城,却比其他黄巾党徒更清晰地看到了未来,他们的热血沸腾更多的等同于愚昧,幻想着可以杀死皇帝。只有他知道,张角那三兄弟干不出什么大事情,于是他选择了告密。即便是不安的现在,唐周仍然没有后悔自己的选择,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