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深日暖 作者:怀愫(晋江金牌推荐vip2014-12-31正文完结)
王家有大雁有锦鲤,还养了野兔子,廊下还吊了两只红嘴雀儿,房里还有个霸道的大白,把这些个全当是它的,每日里逗鸟唬兔子,神气得很,却从来不曾养过狗,茂哥儿一听立马站起来,把手交给沈大郎。
沈大郎牵了外甥,一路走一路同他说:“大黄才养了小狗,你要慢慢把手给它闻过了,才能摸小狗。”茂哥儿怯生生的:“不闻,就咬我啦?”
“大黄当了姆妈,小狗就是它的宝宝。”兰娘看着丈夫一路走一路哄孩子,扯扯嘴角笑起来,心里有点酸又有点苦,丈夫实是想要个男娃娃的。
蓉姐儿早早过去拉了姐姐的手,她没回来的时候,妍姐儿吃醋,等她一回来,妍姐儿哪里还记得,不住的打量她,看见她一身云锦,身上穿着六幅裙子,腰封也不是泺水花样,一叠声的问她:“跟我到屋里去,我给你刺了幅白猫图呢。”
蓉姐儿听见猫儿就跌脚:“呀,大白呢。”大白猫在舱里睡觉,下船的时候专有丫头抱它,甘露站上来:“姐儿还忧心它,还没靠岸边就跳上来了,这会子不知跑哪儿玩去了。”
此地是大白旧家,倒不怕它跑脱了,蓉姐儿心中一定,两个牵了手才走到后院,就听见猫儿打架的声音,凑过去一看,两只大白猫儿你一爪子我一爪子的飞到扑去。
蓉姐儿绕着廊下走,下人们都聚起来瞧热闹,小白自小就霸道爱欺负大白的,蓉姐儿怕大白吃亏,可两只猫儿在檐上,谁也帮不得手,她顺手指了一个:“有长竹竿子没有!”
小白在沈家养得膘肥体壮,毛色油亮,它知道往厨房里去找吃的,泺水的鱼又卖得贱,小鱼儿捞上来,它连头尾都不肯吃,专吃中间这段肉,又爱吃鲜鱼籽儿,吃完了就去沈老爹那儿撒娇,翻了肚皮又要摸又要揉,哪里是大白的对手。
大白斗过雁唬过鸭,上前一爪子就半跳着往后退,卷了尾巴冲小白龇牙,不一会儿小白就叫它给挠了,下人拿了长竹竿过来,分开两只猫儿,蓉姐儿立在院里不住的叫,大白跳下来,翘着尾巴踩在青砖上,小白却喵呜喵呜。
蓉姐儿抱了大白就轻拍它的头,不肯放它下地,一路抱着它进了妍姐儿的屋子,那幅白猫滚绣球的座屏正摆在几案上,蓉姐儿还没拿过来细瞧,大白就又炸着毛,一爪子把座屏推倒,它还当这里头的猫儿是才刚打架的小白呢。
前边潘氏已经把秀娘带到收拾好的屋子里去,拉了她坐在床沿,问她:“茂哥儿都这样大了,你就没想着再养活一个?多子多福才是福气,你看看你嫂嫂,一句都说不得,也就是吃着咱们大郎老实,换了别个早把她休回家去了。”
孙兰娘把着丝坊,潘氏倒是想管事,一来插不进手去,二来她也不懂生意事,交给儿媳妇心里总不大乐意,又不好跟别个说,小女儿一家来就寻着了主心骨:“你叫她打理也是好事儿,可你那些个姑子,往常碰见了,哪个嘴里说过好听话,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活似我们一家吃了用了她们的,你可没瞧见,上回才叫我一顿抢白,有这挑捡别个的心思,还不如关上门生儿子,咸吃萝卜淡操心,也不怕溜鸟扯着蛋!”
秀娘原来嫌潘氏烦,这会儿越听越笑,她在外头哪里能听见这话,拍潘氏的手:“娘,别理她们,我如今有了茂哥儿,哪个还敢在我面前硬气。”
潘氏一听这话就点头:“可不,我为甚在你爹跟前硬,头一个就是儿子嘛。”她得意洋洋摇摇脑袋,又一把拉住女儿:“你同我说说,妞妞订亲的那是个什么人家呀,听说已经是个秀才了。”
秀娘这回脸上笑意更盛:“娘也曾见过的,原是妞妞出痘那一年,送了药过来的徐小官人。”那时候潘氏眼里,哪个都是大小官人,听见秀娘这一说,仔细算一算:“他还没定亲?”
“所以才说是得了缘法呢,若不然怎么正是他家救的妞妞。”秀娘原不满意也满意了:“自打定下亲事,礼数样样周全的,大寒天定的亲事,还送了活雁来,不是一对,六对呢,倒没为着自个儿是官家出来的,就轻缦了妞妞。”
潘氏听见笑得眼睛都眯成一条缝:“好哉好哉,我想怎么给妞妞办东西添妆,她屋子里一箱子衣裳,看看她爱哪个。”
“她还能爱哪个,爱红。”这个毛病就是潘氏给惯出来的,小时候穿成大红包,一年给她做一件新衣都要红的,到能撒开了跳,就每种红都做起来,衣裳箱子打开来晃花人的眼。
听见这个潘氏更喜:“红好,红正气,她就是穿红好看。”
两个亲亲热热说着话,外边莲米进来报:“老太太,表姑娘来了。”这句表姑娘说的却是玉娘,她就在大柳枝巷子东头住着,一知道秀娘蓉姐儿来了,赶紧上得门来。
潘氏挥了手叫丫头请进来,凑到秀娘耳边:“如今她可不得了,自个儿开了绸坊,雇了十多个孤寡人,在姑子街可有名头呢!”
玉娘承了王家的情,秀娘怎么也不肯要她的身价银子,她便把攒得这些年的钱在姑子街上开了绣坊,只雇姑子街上那些个夫家不容娘家又回不去的妇人做活,典了一间空屋,摆开二十多个绣花棚子,丝坊她做不过别个,绣坊却是头一个办出来的。
那些个寡妇往常不好到人堆里去,聚在一处既不忌讳,又能有个说话的地方,俱是命苦的,全往她那儿去,竟也罗得十来人,做起了绣花生意来。
秀娘听见倒为她欢喜,潘氏却啧一声,一转头又说到蓉姐儿身上:“要说那些个活计是顶顶好,她们只这一个进项,又精又快,绣出来的就跟活的一样,只不吉利,不好置办嫁妆,可惜了了。”
☆、第146章 软弱妇行软弱事,混帐夫养混帐人
潘氏话音才落;玉娘就进了门;她身后跟了个七八岁的小丫头;穿了身蓝绉绸暗纹衣裳;挽了松松的髻;插一根银嵌圆珠子发簪;脸上带着盈盈笑意,进门就要先行礼,唤了秀娘一声:“太太。”
秀娘打眼瞧过去,站起来就拦,把她扶住了拉到罗汉床边坐定,自上往下打量一回,叹道:“你瞧着精神好多了。”
人看着松快了;自然就显得精神起来,她原在沈家王家都似绷紧弦,两家都待她不严苛,她却自个儿拘着自个儿,一步也不敢行差踏错,只跟蓉姐儿还亲近些,平日里在秀娘面前,都难说几句贴心话。
如今再看大不相同,好似人都高挑了,背立得直直的,举步抬眉都带着笑意,说起话来的声儿也不似过去那样呐呐,细声细气只怕吵着了人似的。
“你来的正好,蓉姐儿哪一日不念你几回,杏叶,赶紧把姐儿叫来,就说玉娘来了。”秀娘拉了她的手便不放,这些年的情份处着,倒似一家子,冷不丁她走了,别个不觉着什么,秀娘心里倒有些空。
“你且不知道,你这一走,妞妞倒管了大半个家,长大了,能干起来了。”说着便笑,又从上到下打量她一回,这才问出口来:“你如今过得可好,怎么也不往家送信?”
“倒是我疏忽了,安顿了房子便寻生计,如今在姑子街开个绣坊,整日胡乱的忙着,才刚安定下来。”玉娘满面是笑,回握住秀娘的手:“我给太太绣了一幅观音图,柏儿,赶紧拿出来。”
秀娘这才瞧见身后小丫头捧了个盒子,柏儿把盒子打开来,里头一幅三尺来长的绢,拎起来是一幅净瓶观音像,踏着莲花座,一手持净瓶,一手持杨柳,正往人间撒甘露,丝线里头挑了金丝银丝,却是云锦织法,在此地还不曾有人绣过。
潘氏看见就立起来念了一声佛:“我的乖乖,这得供起来赶紧上炷香。”走上进前摩挲着绢布去勾那莲花座的边,还不敢碰观音人像:“这一幅,别个要请家去,总要百来两银罢。”这么细的活计,又用掉这许多金丝银丝,便是不算工费也要百来两了,泺水人家少有请得起。
玉娘因着这门手艺出了名,有了名头来的人便多了,还有专从江州赶来的官眷来请菩萨像,似她们绣坊里的,就同潘氏说的一样,是不能沾手嫁妆嫁衣的,手上再有功夫,这些个东西都不能碰,倒是日日听经念佛,绣得的观音地藏肯花大价钱来请家去,挂到墙上晨昏三炷香的拜着。
“我那还有一幅才起了头,是预备下给叔祖母的。”玉娘哪里会忘了潘氏,若不是潘氏跟沈老爷两个,她在泺水还没个正经名头,不占着寡妇的名行事,绣坊哪这样容易立起来,赎出来的暗门子,跟守贞的寡妇,一样由着人欺负,可名声却是天上地下。
潘氏不过随嘴一说,听见玉娘说还有她的,喜得合不拢嘴儿,手上摇着脸上却乐,秀娘当面不提,过后少不得把银子补给她,玉娘身边想来统共也就那点银子,都送了礼,往后日子怎么过。
蓉姐儿听见玉娘来了,抱了大白就往前头跑,甘露兰针两个在后头撵都撵不上她,她一进门就叫:“玉娘!”正要扑过去抱她胳膊,站在三步开外就立住了,定定看着她,半晌弯了眼睛笑:“玉娘。”软声唤她,走过去挽住她的手,眼睛却还盯住她看。
“姐儿瞧什么,我脸上开了花?”玉娘这句一说完,蓉姐儿眼睛瞪得更圆了,连大白都跳上罗汉床,蹲在床头看着玉娘一动不动,两个一般模样,玉娘哧一声笑了出来。
换作过去她再不会这么说话,蓉姐儿觉着自家与她亲近,便是除开对她,玉娘再不肯在人前说这些,此时非但说了,还笑盈盈的,眉头舒展脸上生光,瞧着还更年轻几岁,她又低声叫:“玉娘。”这回笑的眼睛都眯了起来。
“到底她带的你,跟她亲呢。”潘氏假模假样的吃起味来,蓉姐儿跳起来走过去环住她:“阿婆好,妞妞跟阿婆最亲。”说着吧哒一记香在她脸上,哄得潘氏笑起来,拍拍她的手儿:“赶紧到你房里去,阿婆给你做了一箱子衣裳。”
说着又去摸她的头发,叹一声:“长得这样高了,那些衣裳也就今年合身,明岁倒不能上身了。”原是按着妍姐儿的大小做得了,想着若是大些比小些好改尺寸,哪里知道蓉姐儿跟妍姐儿站在一处,竟分不出高下来了。
妍姐儿像孙兰娘,蓉姐儿似王四郎,自然比她高着些,听见这话道:“加一道边嘛,金陵那边的裙子都似这样,加四五道边的呢。”一路说一路挽了潘氏的手到她屋子里去,开了箱子一件件试起衣裳来,潘氏坐定了看着她试,试一件就乐一分,也不要丫头动手帮她,自个儿上去一件件的给她穿脱。
“由她哄着她阿婆,咱两个好好说说话。”秀娘拉住玉娘,连蓉姐儿都瞧得出她变了,秀娘自然也瞧得出来,原以为她是觉得难受这才回泺水,哪知道她竟真个在泺水立起来了。
玉娘身后跟的丫头一个叫柏儿一个叫寒枝,柏儿把那观音像收起来,寒枝倒了茶拿了果碟儿送上来,玉娘挥了手叫两个丫头守到门边去,凑到秀娘耳边:“太太,三姑姐家的姐儿,求着我学那织金活计呢。”
三姑姐家的姐儿便是萝娘了,秀娘正要说这是好事儿,看看玉娘皱了眉头,道:“怎的,你怕教会了徒弟把师傅饿死了?”
“哪里怕这个,我应是应了,姐儿也聪明的很,说句实话,她的手倒是见着的几个姐儿里头最巧的,比叔祖家的姐儿还更巧。”妍姐儿技巧最好,可萝姐儿最定得下性子,若说哪个做绣活更好,小东西看不出,大件一比就知道了:“都已经教了她一旬日,我怎么瞧着这个姐儿,倒像是,倒像是不想出嫁的模样。”
玉娘自家不想嫁,原由也都说的分明,似她这个年纪的妇人俱都有儿有女,要嫁头婚她自个儿心虚,要嫁那歪瓜裂枣,还不如自家一人过活。
姑子街上那些个没有儿女既无父家又无娘家的孤寡人,为着怕将来没得人给她们捧盆摔瓦,有干脆花钱买人的,也有往乡下去寻那揭不开锅的人家挑人的,或是收小徒弟或是收干女儿,半是雇佣半是买断,如此日里夜里也有人作了伴,等往生了,也还有人发丧。
玉娘的绣坊里头就有几个收了干女儿,作娘的下针,女儿就跟在一旁捏线,孤寡人不曾有人问上门,倒有到了年纪的女孩儿有媒人问上门,细一问才晓得,这样的女孩儿出门就带着手艺,更别说还有一份不薄的妆奁,还有那活计精的,一幅绣像百来两银子,小门小户的人家便是看这一面也是肯求娶的。
萝姐儿求上了门,玉娘念着原来的情分,便收她在绣坊里作活,也不只她一个未嫁的女孩儿在,算不得坏了名声,只得闲过来一回,拿绣件回家,定好了时日往上交,既是萝姐儿,玉娘便不从中抽雇,卖出去甚价就给她甚价。
秀娘听了皱了眉头,公门中一年多少油水?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