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深日暖 作者:怀愫(晋江金牌推荐vip2014-12-31正文完结)
纪二郎躲在大柳树后头看了一眼,这一眼就把他气的火冒头顶心,吃了酒晃晃荡荡回去,回了家清锅冷灶,原是纪老太太觉得丢脸,待怀里这个孙子也不甚心热,她在外头听见风言风语,又看那戏台子上演的是个妖妖调调的娼妇模样儿。
初时心里再不信,此时也有七八分了,原是抱着娃儿越瞧越像纪二,如今却是越看越不像纪家种,纪二郎也是个狠心人,自姘头下了监,再没去瞧过她,连她原来那个儿子,上门来求碗汤饭,他也一脚踢出门去。
还是何师爷把那娃儿送到乡下去了,事情要办便要办的十全十美,胡县令眼看着翻年就要高升,这大媒既是已然保了,后头王老爷使人去信说女儿要和离,何师爷都没过胡县令的眼,抬手儿就把事给办了。
卸了他的职位,他不过就是街上闲汉一个,又有这样的恶名,李寡妇是蛇蝎,他便是恶霸,怎么恶怎么演,戏文里头原没的,也添了进去,哪里还管他原先是个甚样的人,真真成了个鱼肉乡间的大恶人。
成了落水狗,便人人都能骂上一句,当面笑上两声,他在泺水呆不下去,便耍赖放刁,日日扒在沈家门口要见王四郎:“我如今成了脚下泥,怎么的,踩一脚还嫌硬,便不怕我做些什么来?”
王四郎抬眼瞧瞧他,一付落魄相,心里却明白,事情没说的那么好听,里头的弯绕早叫人抹了去,可李寡妇作甚在要自家店子里下毒?她便是不毒死萝姐儿,也能进纪家门,纪老太太抬个孝字儿出来,帮着儿子纳妾,王家又能说甚?
胡县令在且无事,为着造势只会把这事儿圆得天衣无缝,且是老天放过一回,若不然,便是咬了李寡妇,纪二郎也至多为着通奸挨些板子。
桂娘经了一这遭,倒明白过来,她自家理了东西,只等着萝姐儿出了嫁,便到乡下侍候王老爷去,她不过三十来岁的年纪,人却又枯又瘦,眉间满是愁绪,想要调养过来,哪里这么容易。
秀娘原不觉着,跟她交际时候长了,便发觉她听人说话须得侧坐,若是离得远了,便要说上两回,她才能听见。
悄悄问了萝姐儿,才知道桂娘右边的耳朵早就听不出声儿了,叫纪二郎几下耳光一扇,又揪了头发撞了桌子,耳朵里嗡嗡作响,等身上的伤好了,右边这只耳朵,也听不见动静了。
秀娘眼泪都为着她流了一萝筐:“再不知道三姐过得这样日子,早就该叫她和离。”事儿完了,杏娘来看看姐姐就又躲到泮水去了,还只怪她,戏文里头再是化了名儿,也有人隐隐绰绰的传出来,虽说成了美谈,往她门上探听的却也惹得的人厌。
槿娘索性不来,全家往儿媳妇家去走亲戚,她还指望着汪文清能中举,或是儿子考个秀才回来,被妹妹这事儿闹的,汪文清再想攀上胡县令,也不想借这个由头,回去高声对骂几回,雇了大车往乡下去了。
姐妹如此,桂娘却还为着她们说话:“都是有家有口的,我这事,确是带累了她们。”秀娘只不知说甚个好,在丈夫跟前说不得,女儿面前也说不得,只好跟老娘闲话!
潘氏呸了一声:“信那三仙姑还有甚个好的,为甚躲到咱们这儿来,骗死个人,那人信的五迷三道的,家里头的银子珠子俱都贡给她,说能生金子,也就是你姑姐耳朵软,人说甚就信,没瞧见在这儿连饭都混不上了。”
秀娘也觉着桂娘太软,可说她骨头软,她偏又不要人帮,这回说要出萝姐儿的嫁妆钱,她便怎么也不肯应,还是秀娘说给萝姐儿添妆,她才肯了。
那嫁妆,她却是带了几个小厮,回了衙后街的房子,起开地下两块砖,把一包银子摸出来的,有的已经发乌了,这些钱也不知道攒了多久,瞒过了不给纪二郎知道,等他回了乡下去,才敢借着收拾东西的名头回来拿。
到底不美满,再怎么徐娘子也先不喜欢了萝姐儿,不成想纳征过,萝姐儿便送了一套绸衣裳来,针针都是她自家缝的,针角细密,绣的也是福禄团花,宝蓝衣裳嵌了三道边,一道道都是细细滚过,还把秀娘给她的闪缎也给用上了。
除开衣裳,还有诚哥儿的鞋子,左边的鞋底比右边的厚了一层,徐娘子拿在手里一瞧,就明白过来,诚哥儿是当头切肉切骨的,左腿比右腿受力,鞋子穿得费,右脚的还好好的,左脚就已经磨穿了一层底。
还有信哥儿的一只新书囊,缝了好几个口袋,给他放零碎的东西,还有个暗袋能放零钱,做得又厚又耐磨,信哥儿哪里知道那许多,一拿上都背起来,他的书囊是徐娘子做的,再没这样巧。
诚哥儿舍不得穿这双鞋子,一直压在枕头边,夜里恨不得抱了鞋睡。等请期之前,又送了一付药王菩萨的小像来,一尺来长,挂在厅堂,供上香果,燃起三柱清香,那菩萨的脸绣的圆润慈悲,徐娘子为着儿子拜一拜,抬头看着叹一口气。
若不是这么着,也算得是个能持家的,都到这一步,便是心里再不喜又能如何,知道她爹娘两个和离了,徐娘子当着儿子不说甚,夜里却跟徐屠户说:“这个小娘有气性,那当娘的倒是软蛋,若换作我,乱刀斩过,看他还作不作反。”
萝姐儿一日比一日快活,诚哥儿不敢来,却天天都在王家门口留下东西,先头几天,天天送的是猪肉,后头又送起猪心猪肝儿来,萝姐儿晓得他一早送来,听见动静守在门边,撞个正着。
诚哥儿火红了一张脸,手里还拎的是猪肉,家里再用不了那许多肉,连看门的小厮守房子的老夫妻两个也都吃的油住了,萝姐儿垂了眼睛,声音讷讷的:“你别送了。”
诚哥儿束了手不说话,她又抬起眼睛来,轻颤颤的看着他:“你就不能,送些别个?”说着合上那道门缝,心口怦怦直跳,外头的诚哥儿呆立了半晌,咧开嘴笑起来,反身就往街上跑,觉着这个也合适,那个也合适。
第二日再来,是一包子花糕,第三日是雪片洋糖,第四日又成了蜜豆团子,天天不带重样儿,都是吃的,他给萝姐儿一份,总还给弟弟留一份,信哥儿初时瞧见了就眉花眼笑,可日日这么吃,他却托头叹一声,接过绿豆酥叹一声:“哥,你傻呀,就不能个花钗?胭脂?”
蓉姐儿也觉出萝姐一日比一日兴致更高,原是素了一张脸,待她再去,却见她嘴唇上淡淡抹了一层口脂,整个人都亮起来,她歪了头看看悄声问她:“胭脂是不是二姐夫送的?”
萝姐儿脸上粉透透的红,侧了身还只穿针不理她,蓉姐儿摇她一会子,她才低低应了一声,拉开妆匣子的小抽屉,里头一瓶瓶摆着,蓉姐儿掀开来一桌子摆了十好几种,还有好几样膏汁子都是一个模样的,蓉姐儿拿起来瞧了半天,怎么看都是一样:“怎么这许多一样的?”
自然是一样的,那个愣子哪里知道她喜欢什么,瞧见好就给她买,这东西零碎便宜,铺子里头,货郎担子上也有,他今儿买了明儿就忘了,下回瞧见依旧觉着好,再给她买了来。
萝姐儿一动,她身下压着的葛布便露了出来,叫蓉姐儿一把抽出来,才拎到手里就扔了出去:“呀!”是一件男人衣裳,她捂了嘴笑弯腰,刮刮脸皮见萝姐儿真个羞了,又去哄她,把手伸过去:“喏,二姐姐打我就是了。”
瞧见萝姐儿做衣裳,蓉姐儿想到自家生辰将到,徐礼应了要来泺水的,一件夏天的细布衫子,做起来虽不麻烦,也要好几日功夫,她自家拿出钱来,叫萝姐儿帮着去裁布,每日都往她这儿跑,躲了人给徐小郎做起衣裳来。
想着几月不见,他该高了些,心里比一比,手下就下了剪刀,萝姐儿替她可惜布:“你这么胡乱剪了做,他穿不了怎办?”
蓉姐儿大咧咧:“衣裳穿不了就改裤子,裤子再穿不了的,给他改一付护袖嘛,写字画画总归用得着呢。”觑觑萝姐儿小匣子里的胭脂,她又羡慕起来,徐礼给她送过风筝,送过小兔子,却不曾送过胭脂水粉,原是拿她当小娃儿哄呢。
想着就立起眉毛来,鼻子里哼哼出声:“这回要再糊弄我,我就是把衣裳剪了也不给他了!”说着挥挥手里的剪子。
萝姐儿抿了嘴儿,细声细气:“好不羞。”
“这有甚个好羞的,给我是该的!”蓉姐儿扬扬手里的布:“我还给他做衣裳呢,我还所了手呢!”她这句说话,甘露在外头侧过身去抖了肩就笑。
蓉姐儿转转眼睛,指了甘露:“你去徐家担子上再买肉来,我还吃烤猪皮,再跟诚哥说,说我二姐姐给他做鞋子衣裳,手指上好些个针眼儿呢。”
☆、第161章 小儿女一种相思互赠礼两处牵挂
一件细布衣裳蓉姐儿从裁剪到下针用了两日;到不是她剪得慢,那布是早早就剪得了,一直搁在萝筐里,想起来量一量,转头又放下了;再跟萝姐儿嗑两句牙;等拿起来再做,她又该回家去了。
这么拖下来,萝姐儿一件外袍都做得了,她才慢悠悠的做了个袖子;边倒是锁得细密密的;针角一针扣着一针;银针从两根线头当中钉过去,细布的衣裳竟也给她做得板正正的。
看的人都急了,独她一点儿也不急,数着日子就要到了,这才急起来,虽没来信,可徐礼答应了她生辰前一定要到,她这件衣裳再不能拖,等见着了,就要给他。
借口要同萝姐儿说话,宿了两夜,夜里还点了灯,两个将要出嫁的姐儿,点了高蜡烛,屋子里亮堂堂的,一做就到下半夜。
萝姐儿是惯做活计的,她手上功夫长年累月练出来,绣那花叶眼睛都不眨,只串了针,手自个儿就会动似的,不一时一幅绣面儿就做好了。
徐娘子的那件福禄团花便是她最常绣,也绣得最拿手的花样子,上衫下裙大大小小的团花围边儿,她统共绣了二十八幅,那件衣裳便是县令夫人也能穿得出去会客了。
她是没日没夜的做,低着头坐上一个白日,等到了夜里抬起来只觉得颈项酸痛,贴了膏药拿大迎枕垫在身后,专拿个方枕托住了头,半坐躺着手上的活也没停下来。
连着绣了七八日才把这二十八幅花片都绣好了,还有桂娘帮着劈丝分线,再给她串好针裁好绸布,这样下了死力气做,十日把这套裙裳做了出来。
如今蓉姐儿不过一件细布衣裳,还没绣上花,光是裁剪滚边就用了七八日,算着日子要到了,她又急起来。这衣裳没个花叶,送出去,可不成了亵衣,布料子又用的细,摸在手上又轻又软还吸汗透气儿,却不是件里衣又是个甚。
好人家的姑娘便是定了亲,没过门至多做身外裳做双鞋子,哪里能做里衣,蓉姐儿一急就把那裁好的衣裳拎起来,想拿毛笔沾了墨在上头画一丛竹子,学那酸文人的模样儿,给他来一件工笔白描山水的圆领衣袍。
“这个可时兴的呢,我远远瞧见过的。”蓉姐儿连说带比,手上毛笔还没沾上墨汁就叫甘露夺了过去:“我的姐儿,这要是画废一件,可不又得熬,离着荷花节,却没几日了。”
蓉姐儿这头作难,徐礼那一头也作难,他还是跟着师长出来游学的,因着风闻江州风物好,也拐了水路过来一遭,不成想途经嘉兴,却耽搁住了。
九龙山,梅花洲,三日不够,又听得那海宁也是好山水,原只问了船家,谁知道正逢着观潮时节,夫子山长游兴大发,一路讲书一路往海宁去,要去看那天下四绝之一的钱塘潮。
算着日子已是吃紧,再不往泺水去且赶不上她生日了,别个便罢,亲口应承了她,怎么好失了信诺,想着她眼晴亮晶晶的模样儿,舍却一片钱塘潮,也得急赶着去看她。
众人在烟雨楼中歇了,占住楼台等着看那盛况,钱塘书院的山长遣人送了帖子过来,这钱塘书院的山长,便是如今贺山长的同年,两个在此相遇,自然要带了学生出来,每到得一地,也去那些名院拜访,或是论诗或是论文,再把那些个策论作一回,也有个比拼的意思在。
徐礼这下却走不脱了,他日日在房里唉声叹气,觇笔捧砚两个寻常都不敢上前触他的霉头,晓得自家少爷烦恼,捧砚见他连饭也少吃,便道:“不若少爷画一幅观潮图送给王家姐儿,她定然高兴的很。”
那荷花芙蓉的诗画都攒了一书篓,这么些个拿出来糊新房的墙都尽够了,自家少爷不开窍,还要当书僮的指点,捧砚道:“我见好些人铺了纸作画的,这却不比那花儿好的多?”
徐礼早就给她预备下了东西,生辰贺礼一向带在身上,是他生母年轻时候戴的一支簪,拿玻璃烧的一朵芍药花,一向放在匣子里,压在箱底,连他都不曾见着过。
这回开库竟给他翻了出来,想是母亲生前爱物,只因着花色纯红,有了年纪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