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深日暖 作者:怀愫(晋江金牌推荐vip2014-12-31正文完结)
初一十五,便是调到徐礼院中的采莲碧荷,连书房的门都不曾进,好容易徐礼回来一趟,两个书僮把书房的门守的铁桶一般,还有个精明的陈婶子,碧荷还当自个儿讨好了她,哪晓得在她眼里她跟采莲就没有两样。
几年的活干下来,通房姨娘没当上,手却粗起来,担水洒扫一样样都得做,一个院子的人防着她们,既这名份没定下,便想尽了办法要调回来,手上统共这点东西,全糊了养娘的嘴。
养娘听见这话扯扯脸皮,看着张氏没怪她的意思又松了神,她侍候个姐儿这些年,好容易成了家当了太太,刮些油水又怎的,出了门就指了侍候她的小丫头子去徐礼的院儿,叫采莲碧荷两个回来。
听见张氏要调她们回来,这两个求天告佛,恨不得上三炷清香,喜的赶紧着回去收拾东西,陈婶子看见了笑一笑,碧荷是个心大的,采莲看着老实,想头也野得很,看着她们收拾东西,假意送了一段,真个关上了院门才吁出一口气来,往后这个院里是干什么都不必再瞒人了。
徐大夫人请期回来,派人把红帖子送到王家,秀娘掀开来一看,倒跟原想的差不离,日子定在九月,过了七八月那热劲儿,正好办喜事。
嫁妆备好了,几房人家倒要听蓉姐儿自个儿的,她晓得往后要跟着徐礼去外任,那留下来看东西的,就要又老实又忠心还得有些个机灵劲儿,便在绿芽银叶这两个都定下了,听她们自个儿的意思,配了人一并带过去也成,跟了她先嫁过去,再配人也成。
绿芽银叶俱都跟着王家离开江州到金陵的,便是有家人也都不知流落何方,原是跟在蓉姐儿身边打理琐事,如今一个□□丫头,一个管着帐册,只等着配了人就是管事娘子了。
蓉姐儿问她们自个儿的意思,这两个年纪也到了,却一口道:“哪有姐儿不嫁,咱们倒先出门了道理,自然要等姐儿过了门再说。”
秀娘想的倒不一样,若是能在这四个丫头里挑一个嫁给徐家人,这才算是真个立起来了,蓉姐儿听了就摇头:“那也得她们自个儿愿意才成,怕个甚,只要他听我的,别个还敢不动?”
秀娘上手就要戳女儿的额头,叫蓉姐儿一闪躲过去:“娘,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看见秀娘又要生气,赶紧上去安抚她:“好,便等着进了门,再看嘛。”
女儿甚个都不急,秀娘却不能跟着宽心,那预备下给她的一百亩水田的帐,全送到蓉姐儿房里:
“徐家哥儿房里没个掌事的,如今这些个都是由着吴夫人在管,她家里那个模样儿,你却得早早立起来,自家接了这活。”
水田是五十亩在金陵城郊,五十亩在泺水,却是王家如今置下的田里连片最好的,蓉姐儿一眼看见就摇头:“娘,哪用这么好,家里也还没多少好田地呢。”
三代才是看吃穿,王家虽富贵了这些年,到底根基不深,眼看见着质铺酒楼开起来,最根本的土地却不是有银子就能买得着的,那上好的水田都是有主的,若不到家破,再不会拿出来卖,王四郎淘换了这么些年,也只有一百五十多亩上好的水田。
蓉姐儿不肯要,秀娘却叹:“这家子是官,你不多带些东西去,底气怎么足?嫁妆嫁妆,嫁妆厚了,把你人也垫得高。”
家里中等的田倒多,这个买起来比上等的容易,王四郎东置一些西置一些,加起来也有五百来亩,也有连成片的,说出去总不比上等的好听。
哪些地出稻谷哪些地里出菱藕,一年产多少斤,一样样都要记清楚,旧年的市价同今年又差着多少,一年的出息扣去人工养护又是多少。
蓉姐儿只当理了家就是会看帐了,拿到这些个扶了头翻看,半日才理出头绪来,秀娘还道:“看会了这些个,还有铺子里的营生你也得懂些。”
陪嫁的铺子也是一样,江州金陵都有,江州还多着些,若是做生意是一样,若是只收租子又是另一样,蓉姐儿原还想着去石家女学时拐个弯儿看看宁姐儿,如今哪里得闲。
学里的刑家姐儿是农家,看田地她懂的多,庄家姐儿家里开酒楼,看铺子的帐她懂的多,几个定了亲的商户小娘子一俗到底,把个好好的学堂弄成了帐房。
林先生睁眼闭眼,晓得她们要嫁,也不拘着作诗作文,蓉姐儿还偷摸的带了一把小算盘,颗颗珠儿是拿木樨香球做的,拿出来满室生香。
庄家姐儿拿在手里摆弄着看:“这个倒好,回去叫我娘也给我淘换一个来。”说着摊开帐册,指点蓉姐儿:“酒楼脚店俱是一样,酒水才是大头,这些个菜看着花哩胡哨的,没甚个赚头,你爹那个,怕是酒跟茶都一样赚。”
刑家姐儿却道:“那下等的田也不是没出息,得看种些甚,好米好稻种不出,红薯山芋总能成,这个还便宜的很,分□□去就成了。”
几个说了一回话,庄家姐儿咬咬唇:“蓉姐儿,你可知道雁姐儿发嫁了?”
☆、第170章 送嫁事姊妹闲话请先生茂哥开蒙
雁姐儿是在王家回乡之后嫁的人;从定亲到出门子,一年都不到,蓉姐儿只当她家去了;有石大夫人在,宅子里便似从来没这个人,如今听见庄姐儿说起;吃了一惊:“真个?她嫁往哪里去了?”
庄家姐儿不自在的摆弄衣带子;连邢家姐儿也皱眉头;秦六姐因着嫁人了;不再回来读书;蓉姐儿还托了庄姐儿送了贺礼。
这两个互看一眼:“只知道是身上有秀才功名的;年岁却是差着些,到是头婚的。”庄姐儿先开了口,邢家姐儿一向软性也皱了眉头:“说是因着家贫娶不起亲,这才耽搁到了二十岁,人却是平头整脸,家里父母双全的。”
蓉姐儿听见身上有功名倒为她松一口气,既是有功名的自然是平头整脸,那残疾还进不得乡试呢,原常听她说些叔伯的占地占房的事,还怕姚家的亲戚要把她随手嫁人,如今好歹也是个秀才。
她脸上才松快,却看见邢姐儿啧一声:“咱们都来给她送嫁的,我们三个还凑了份子,把你那一份儿也给补上了。”蓉姐儿不意竟把她的也补了,抱了邢姐儿的胳膊,正在笑嘻嘻团了手要谢她,邢姐儿撇了撇嘴角,嚅嚅道:“你且没瞧见,好好的办喜事,她哭的便似……。”
那后头一句却怎么也说不出来了,倒似哭丧,又不是正经在石家发嫁的,只把东西理得了送出门,她们算有同窗情宜,凑了一付金头面,虽算不得顶好,也是分心压发样样俱全的送出去的,雁姐儿却摸了那金头面哭,说些甚个以后过不下去了,这也是一份情,听的秦六姐当场就挂住了脸。
姚家确是只给了这个侄女儿一份薄奁,田地房产俱无,还是嫁到小镇子里头去,可雁姐儿亲娘的嫁妆却昩不得,十只箱笼抬出来,本家又给了两百两银子,石家老太太还贴补了些。
总是在石家住了这些年的,后头再不好,老太太也全着亲戚面子给了,石家这几个当儿媳妇的自然也要跟着给,多是绸子缎子,却也是五匹六匹的给,一样样的添置下来,数出来也有十二抬。
石家到雁姐儿出门子,才知道她攒了这么些东西,绣件活计就塞了两只箱子,丫头开口冲石夫人要箱笼时,她还吃了一惊,看着不声不响,那姚家搜刮过一回的,还能存下来,真个不简单。
雁姐儿亲娘的嫁妆看着名目对,份量也是瞒不得人的,大数儿对上了,小件东西做了手脚也无人去帮着追讨,原来个个都把她的情况想的差,到临出嫁也能有十二抬嫁妆,这几个姐儿当了面不说,背地里都议一回。
人人都当她过得差,可细细想来,石家这许多年的四季衣裳,首饰头面,攒下来也有五六只箱
子,不说夏天的绢纱,冬日里一年总要添上一件厚衣,或是呢料子,或是差些的毛料子,虽不能跟嫡出的姑娘比,数目上却是一样都不曾少的。
眼看着东西出门,她再苦着脸,庄家姐儿这样心软的人也不免皱起眉头来,那秦六姐儿还叹呢:“二两百两银子,便是宗女也只有这点银两了。”
皇家亲戚多如牛毛,宗女先是本家发嫁,有的拖到年纪老大,也还在家中嫁不出去,便是为着安排不出一份嫁妆来,还是新帝登基之后,点出人数来一瞧,竟有二十五六还不曾出嫁的,单子往上一送皇帝就皱起眉头来。
不出嫁朝廷便要养着,按着人头给米给面,一年要做多少衣裳,又要多少首饰,他索性下了旨意,到了年纪的宗女俱由着内库出嫁妆,只要不出五服里头,一人定了两百两银子的例。
家里能补的便补,补不出来的便按着两百两银子发嫁,不独是有正经功名的,只要不是白身,或是家里出过举人当过官的,都能婚配。
民间这才有皇家女不如商户女的话传出来,这旨意一下,那些个想攀亲戚的俱都跟了风的去同那些宗女结亲,不图嫁妆,图的就是人跟皇家沾了边儿。
金陵旧都这样的姑娘更是多的数不过来,还有一句笑话,出门上个香,一报名号拐着弯都是皇家人,女儿好嫁,宗室子弟才是难娶,模样不能差,家世也要看得过,皇帝的新令一出,宗女嫁的七七八八,宗室子弟且还没个定准。
庄家姐儿定亲的便是皇帝将要出五服,一表三千里的侄儿,见着了太后还要叫一声表姑婆,虽是嫡出的,却不是嫡长,家里五个儿子,娶媳妇娶的只余一栋房子,庄家人上门去量房,回来就叹息:“那屋子里头,哪里还有个正经院儿,一道院墙围了两房人家,咱家姐儿哪里住过这么浅的屋子。”
庄家却满意,不说往后姑娘生的儿子沾了亲带故的能进个好学,便是她弟弟,如今交际的也俱都是官家,庄姐儿自个也对面瞧见过,人生得倒好,干干净净斯斯文文的模样儿,如今没个官职不要紧,等成了亲自然有个散官可做的,她带了嫁妆过去,可不是一家子都得巴着她。
便是邢家姐儿,家里也在想着捐官儿,好把女儿的亲事再往上提一提,这两个还叹,说蓉姐儿的亲事定的早了。
“有这些个,也算不得差了。”岂止不差,嫁的又不是金陵这样的地方,两百两银子都能赁一间大宅了,蓉姐儿原为着徐礼同雁姐儿有些不和睦,如今听说她嫁的不差,也为她高兴。
“我瞧她却不是乐意的样子。”几个原为着她一哭,彼此都是将嫁未嫁的小娘子,感怀身世陪着掉泪,红起眼圈来只当她是半卖出去的,再瞧见是正经经的嫁人,倒怜惜不起来了。
蓉姐儿默不作声,邢姐儿却开了话匣儿:“她走时还叫我带话,说是对不住你,这无头无尾的,又是在说甚?”
这说的怕是徐礼的事,蓉姐儿抿抿嘴儿:“我都不记着了,许是我去瞧她,她不曾开门。”她是真个不摆在心上了,隔了这许多时候,便只她还当一回子事。
蓉姐儿这话两个姐儿都不信,看久了都回过味来,雁姐儿这事蹊跷,她发嫁,那头石家哥儿却喝的大醉,冲撞了女誊,出个不大不小的乱子。
雁姐儿又留下这么句话,见蓉姐儿不说更疑心起来,再一想又觉得恐怕真个是她想多了,庄姐儿还叹呢:“也是她心重。”几个虽背后说她,心里想起来也觉得她不易,若不然也不会凑出私房来给她打那么一套金头面。
“低嫁有低嫁的好,往后一家子靠着她,再不会给她脸子瞧。”邢姐儿笑一笑,又翻过一页:“这水田出的莲藕倒好,怎不养些鱼?”
“种了藕还能养得鱼?”蓉姐儿哪里真的下过田,便是秀娘自小长在泺水镇,也没见过人下田种地,邢姐儿笑一笑:“这水田里种藕养鱼都是常事,两边都不耽误的,怕是没在这本帐上。”两个茬了几句,又把话头绕回帐册上来。
蓉姐儿在学里尚好,回到家便闷在屋子里头,开了箱子翻找东西,寻出几件雁姐儿送她的绣活,捏在手里看了一回,又叫兰针给她找出旧年攒的那些个金银锞子,也不知道送出去的头面多少份量,捡了一包出来,预备着补给她们。
甘露是知道前情后因的,看见她闷声不响,使个眼色给兰针,兰针只当她是雁姐儿嫁了心中不乐,捧了一碟子果饼来,搁到蓉姐儿面前:“姐儿尝尝这新造的桂花饼,全是咱们院儿里打落下来的桂花,开得可肥壮了。”
蓉姐儿捏了一个在手里,桂花开得一日比一日盛,如今吃的茶也是晒干的桂花泡出来的,屋子里的香也是拿新鲜花焙的冰片龙脑,拿在手里又搁回盘子里去,兰针道:“雁姐儿出了门子,姐儿该高兴才是,她那样的境况,能嫁这样的人家,已是好的了。”
若是黑心些的,真个把她随手嫁出去,难不成还能去告官不成,又不是把她作了妾贱卖出去,哪?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