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深日暖 作者:怀愫(晋江金牌推荐vip2014-12-31正文完结)
自葡萄怀了身子,吴少爷连她的房门口都不曾踏进去过,吴夫人要孩子,他便给个孩子,吴夫人要他娶亲,他心里也不是不肯,只这个人他不想掀了盖头再见,寻个合他脾气的才肯聘进门来。
经了柳氏这一个,他再不耐烦那些个口不对心的,高兴就笑,不高兴就发脾气,他难不成还能打人,既在一处过日子,作好作歹开口便是。
在窈娘这儿听琴,也为着头回见她是个爽利的,哪知道越是处得久了,越是想那不该想的,送了帖子写几句酸话,他一眼都不扫,送了鸳鸯枕头来,虽说喻意风流,却也算是老实了一回。
吴少爷扔了窈娘下船去,整个教坊司再没一个不知道的,晓得是跟人起了口角,又笑她连个卖面的女娘都争不过,背地里偷偷笑话她。
窈娘自受了吴少爷的捧,便一向是在楼子里拿大,如今吃这个气,怎么也咽不下去,蓬松了头发,卸了钗环哭一回,这回再使龟奴儿去请,吴少爷却是怎么都不肯来了。
窈娘原也没那些个想头,她晓得自家是贱吴少爷是官,吴家若是两个老的不在,她也没个能耐撺掇着吴少爷抬她进门,父母俱全,怎么肯要她一个贱籍。
也不是没人肯把她娶回去,可那些个哪里似吴少爷这般人品模样,窈娘是知过事的,十三四岁开了苞叫要梳弄过,到了十五六岁那事渐渐雨调风顺,怎不懂少年人才强干,三四十腆着肚皮的,家里娶了一房又一房,那东西早就不中用了。
吴少爷便似落口的一块香肉,这块香肉还只看得着,她哪里肯告诉别个,这块肉到如今还不曾咬得一口,身子也挨过,脸也贴过,腿上坐着喂盅儿酒也是寻常,却不曾翻到床上去。
窈娘自负人材,只因着是教坊司里头,才这些年都不曾赎出去,外头门子也多,娶一个花娘百来两银子,似她这样却要去官府疏通,不然,老死也得呆在教坊司里头。
吴少爷同那些富户且不一样,他是官身,又不是穷巴巴干吃俸禄的,家里有那一注大财,帮她脱籍还不容易,可这么长时候,不说把他勾住了,连挨身都不曾。
可他却又使钱包下她来,还为了这事儿把家里的娘子闹走了,教坊司里哪一个不叹她好手段,只当是她把正室给挤走的,还偷摸的来问她,是不是给吴少爷吃了黄符水儿。
她心里再得意不过,满心指望着能有一日,两个作了一个,能有个往后,如今一个卖吃食的姑娘当头盖的骂了她,吴少爷却是这付模样,叫她一时冷了心肠。
这些日子一段身心早就托在他身上,受这样的委屈,躺到床上再起不来。她身边也有小丫头子侍候着,帮她出主意:“姐姐不如再往姐夫那儿送对枕头,许能瞧着往日的情分,再来看看姐姐。”门子里哪个都是姐姐,恩客自然就是姐夫了。
窈娘恨恨捶了床:“这招怕是不成,下贱的小娼妇,再不信她是个干净的,你去打听,是哪一门子的,不叫我好过,我也叫她不能活!”
陈家的事吴夫人打听的出,窈娘自然也打听的出,知道她叫水匪掳了去,才报上来抚掌大笑,身子直颤:“自家也是个肮脏的,竟还骂别个下贱。”
转脸便叫人把这事儿散出去,那走门子进教坊的,哪见这一段故事,再往那秦淮河上去时,便有意去寻陈家的食船,那些个往来秦淮的又有哪一个嘴里好听,本是件干净的事,从这起子人嘴里说出来再清白的人也不成模样了,何况宁姐儿身上本就有这么一桩事在。
她初还当是因着年纪轻,才有客人调笑,混不当一回子事,等平儿再送面到船上时,叫几个浪荡子留住了,哄笑着大声问他:“你姐姐是不是叫水匪弄过了。”
宁姐儿气的双目通红,可对着个妓子她能高声,对着这些男人连出头露脸都不成,捏了木勺儿发抖,却半点法子也无,到底没忍住,在帘子后头骂了一声,这一声倒叫一船男人笑的更大声了。
宁姐儿高声把平儿招了回来,掀了个帘角儿,露出一双手,把平儿捧回来的托盘上得的赏钱银子往外一倒,有的砸船舷上,有的落到河里,脆响不断,扔完了冷笑一声:“今儿我请客,叫几位也听个银子响!”
她做这事,那船上一时间半点声响也无,宁姐儿使唤船夫往回划,几个本是拿她玩笑一回,叫她打了脸,面上都有些挂不住,把那折骨黄鱼面汤喝了几口,嘴里还嘟喃几句:“倒是个性辣的。”
这事瞒不过人,窈娘争了这一回,又去请吴少爷,这回却是怎么请都不来了,她发了狠性,绞下一截头发,包在锦帕里叫人带了去送给他。
吴少爷见着这一截头发,抬了脚就去教坊司,一进门就看见窈娘只穿了红抹胸儿靠在床上,一窝头发挽起来放在肩上,露着大半片雪样肌肤,看见他来,眼泪珠子似的往下落,双目含情道一声:“恨心的冤家,你再不来,奴便不能活了。”
☆、第175章 硬心汉断花娘念铁样人动软心思
送帖子捧鸳鸯枕俱是门子里的小娘惯用的手段;可吴少爷却混不吃这一套;窈娘自家也不知哪里就惹了他的厌弃,把个好好的金主推出了门;这才绞了头发送去,那一段黑亮亮的发丝前后各系着个同心结;包在一张绣帕子里,还特特洒上了玫瑰香露。
哪知道吴少爷人是来了,可进了门看见她哭半个字也不吐;侧身捡了圆桌边的凳子坐下。小丫头给看茶,他还托了茶盅抿了一口,搁下茶盅看着窈娘。
吴少爷这付模样;窈娘却不知道如何是好了,她一味流泪;一捧头发倾在胸前,白酥酥的胸
脯,红艳艳的抹胸,上头还勾了一支红梅花儿,哪个男人瞧了不动火气,他却偏偏坐着不动。
哭了半晌,窈娘是绷不住,连小丫头子都急的不知如何是好,忽的听见吴少爷开口:“事儿是你做的?”
窈娘一时怔住了,过得会子才明白过来,说的却是那个陈家姐儿的事,她半撑起身子,一双美目直直盯着吴少爷的脸,一头青丝半垂下来,薄被滑落下去,露出圆润肩头来。
美人灯下咽泪,泪珠儿顺着脸颊落到红抹胸上,浸出一个个圈似的水印,她索性一口应下:“奴是下贱,可不是生来下贱,陈家姐儿既说了这话,自家也不是个干净的。”
“她干不干净,用不着你来说,我知道便成。”宁姐儿便是当时他救回来的人,那一众人都瞧见她连衣裳都不缺叫哥哥背了出来的,别个不知他是第一个冲进去的。
窈娘倒噎一口气,抚了胸口喘气,这回却是真的落泪:“奴难道不想清白,若能脱了这苦地,奴便是粉身也要图报,只没这个命,你搭救过她,怎么不救救奴?”
吴少爷皱了眉头:“我不耐烦这些,把你这调调收了罢,粉身?你一年唤官儿有几场?怎的,凭你的手段却没哄得那些官儿给你脱籍?”
妓也分官私,窈娘这样教坊司里的,除开接客,每月都有官家来喊了去,若是陪饮或是助宴,吹弹唱打琴棋歌舞,雅俗样样来得,便叫作唤官儿,哪家都得罪不起,凭你是花魁娘子还是天仙妃子,唤官儿也不敢不来。
那席上的挨着个儿都比他这个百户官儿大,她说是一意要从良,这些年难道没有相好的孤老?恩客做的长久便是孤老,教坊司里的妓子想脱出去,无非只这一条路。
吴少爷说是包下了她,也得给唤官儿让路,每月倒似拜菩萨,初一十五法会似的办宴,她若露了一星半点意思,着意扰络了,还愁没人给她赎身?
窈娘叫他戳破心事,连泪也收了回去,似从没见过他似的,瞪了一双眼儿怔怔看着,吴少爷笑一声:“她还能开个食肆,你能做甚?也只能谋一个姨奶奶当,既有这份心,一早就不该接了少爷我的活,赶早去别处。”
一句话说的窈娘脸色煞白,门子里的小娘到了年纪若是自立个门楼当鸨母,或是早早媒了出身,她一向只当吴少爷能把她赎出去,便是当外室也是好的,哪知道他来听琴,还真个就是听琴。
“原来,不过是拿奴做了筏子。”窈娘若是个笨的也不会看中吴策讷,只恨他没这份心,但凡好混弄一些,说不得如今已经是吴家二房姨奶奶了,想明白这一节,便又哭起来,到得这时流的泪才真。
吴少爷掀一掀袍角,翘起腿来:“你若肯,我给便给你弄官府文书,此后我不是客人,你也不是娼门,自家去讨生活,若不肯,便还在这楼子里,只当我跳了槽。”
相好的孤老不再包养,便是跳了槽,窈娘抖着身子,这时节天早已经凉了,便是屋子里不着外衫也冷得打颤,她拢了被子盖住身子,一时间冷了心断了念,咬咬嘴唇:“少爷既这么说,窈娘再无二话,官府的文书,窈娘收下了。”
只给文书,却不帮着赎身,她再没打算立时就走,趁着这时候,赶紧再钓一个上手,勾得那人肯出两百两的赎身钱,有了这文书便是抬她进门当个五房六房也是好的。
似吴少爷这样青年有为自然好,可他既瞧不上自家,如今又没个好下家,不赶紧放勾子出去,再怎么活,她已经二十了,门子里头鲜嫩的小娘一接一个的出来,再等下去,便这辈子都只能留在楼子里。
她这么爽快的应下,吴少爷倒点一点头,立起来出得门去,小丫头子还惊:“姐姐,便这么放姐夫走?”窈娘长出一口气:“留下来也不过是花木瓜,空好看,沾不上挨不着。”
有了文书,又得了这么些日子的银钱,也不算亏了,流言是她散了出去,后头如何却不管她的事,窈娘坐起来披上披帛,到镜前洗过脸,再描眉上粉,看着镜里靓妆女子勾一笑:“咱们再谋下一个。”
心里岂会不怄,陪进去这些年月,能换出一纸文书,两边了了帐,小丫头子依言去见假母来,窈娘却拿手在铜镜子上头一道一道的刮,那个女娘也算生得好,可生得再好又怎么比得过她,便是连身边的小丫头,好好调理起来也比她更强些,怎么就入了那么个硬心人的眼。
吴夫人心里嫌弃了陈家,可这口气却已经缓了过来,总算摸着了个边,儿子喜欢那样性辣的,思想起来柳氏怕是太软和才不中他的意,可这性子辣的若能对了儿子的脾胃,就此定下心来也算一桩好事。
吴夫人却不怕弹压不住儿媳妇,她怕的是儿子真个对这么个姐儿上了心,那可比包个粉头还人剜她的心,得赶紧着寻一个可他心的,两边见一见,相看定了,便是聘礼翻个倍,该认也认了。
吴夫人这头办宴,吴少爷那头却去了陈家小院,他自个儿不好上门,派了身边的长随去送礼,宁姐儿几天不曾出船,想着躲过这一阵再去,置了一架推车,学着秀娘那时候,专到绣坊门前去卖面。
她卖的黄鱼面,渐渐有了名头,汤是好汤,料是足料,拆鱼去骨越做越手熟,鱼肉是专煨好了盛在瓯儿里头的,两个汤桶,架起柴火来,一个暖着汤,一个用来烫面,面得了再浇上汤头,搁上鱼肉,再加上葱花姜丝,喝一口能鲜的人咽舌头。
汤面馄饨这样当场吃当场做,再做些小食,后来又添了卖豆腐花,这营生虽不如船上赚头多,也更辛苦,推着车来回,顶上也没个遮雨遮日头的,可胜在长做长有,原来没个摊点,她卖了几日倒有人上门来收银子,一条街的都给了,宁姐儿才要摸钱,吴少爷的长随立在摊前咳嗽一声。
那地头蛇哪里有不识之理,钱都不曾接便走了,宁姐儿正要问,那长随把礼搁在她车上:“咱家少爷原叫我登门的,屋里却没个人应,这才寻出来。”
院里只有一个老妇一个病人,哪里敢开门,宁姐儿蹙了眉看他,认出他是吴少爷身边的人,长随揖一个礼:“咱们少爷没成想闹大了,给姐儿陪个不是。”
宁姐儿看看他:“你坐下吃碗面。”一个个俱都看了过来,他又拎着礼,如今可再不能多事,等那长随吃了面,她也不收钱,别个再来问她,宁姐儿便道:“那是个远房的亲戚,带了礼来看看我娘的。”
倒是吴少爷,知道长随吃了碗面,问道:“那面味道如何?”
画舫上头,他一口都不曾碰,长随听见这样问,知道少爷是上了心的,却不管引着他去:“也不过这般,没甚个好滋味儿。”
“既这么着,你寻几个人,一处去吃,我来会钞。”说着摸出银子来,陪礼是收了,银子却不肯拿,她不出船说到底还是他带累了,心里想着给她补上,这么着却给她添了五六个长客。
衙门里隔三差五的吃面,吴少爷岂会不知,知道长随弄鬼,瞪他一眼,瞪得他腿儿都软了,也不顾外头正下小雨,踩了水花顶着雨丝跑去光顾,买了一碗盛在食盒里头跑回来,汤撒了一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