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深日暖 作者:怀愫(晋江金牌推荐vip2014-12-31正文完结)
蓉姐儿真个加起来,往里头倒,用筷子搅均了,两人正吃着,又有个公子哥儿打扮的跳了船下来,嚷一声:“老高,还给我上三样。”
徐礼用了一半,不住同那摊头老板搭话,问他这一年摆摊儿能得多少利,老板憨笑两声,只不答话,再问他也只笑道:“勉强糊个口而已。”
蓉姐儿尝了一串炸臭豆腐,这东西她自来不爱吃,嫌着太臭,这一碟子倒炸得好,皮儿脆芯子嫩得出水,还配了辣酱,吃了一块又拿小签子去插另一块,嚼吃了喝一口蜜雪水笑:“生意这样好,一年也能攒出一张绸机来了。”
摊主夫妻听了这话俱不接口,倒是那个后来的公子哥儿,端了碗坐到徐礼对家,一双筷子舞得飞快,把那汤底儿都吃尽了,又叫再给他下一碗,案上有下好的,摊主却还是从木盒子里头拿新的给他下到汤锅里。
趁着这个功夫,那公子哥儿道:“若是寻常那算的分毫不差,一碗米线利虽薄,架不住碗数多,老高夫妻我知道,自大年初五到小年夜一日都不停,清明节还出摊儿,他来了沣青五年,儿子都要开蒙了,还没攒够束修钱。”
徐礼知道沣青只有楚家族学,却假作不知,奇道:“我观高老板摊头生意这样兴旺,怎会出不起束修?”新皇旧年才改了教谕,下到各府各县,家中有族学或是当地便有学馆的不论,县衙需设一儒学,平民子弟皆可读书,儒教正堂由着各县分派,钱也自县中出。束修自然也是要封的,一串铜钱两条腊肉便足够了,县里还要给做衣裳,发诗书。
这对夫妻听了只有苦笑,那公子哥儿却摇了扇子:“足下是外县人不知本县事,再往上数三任,那位姓赵的县令,把儒学与族学合二为一,楚家的族学,却不是那么容易便能进的。”
那人将徐礼上下一扫,见他穿了青衣,嘴里啧上一声,袖口上还销了金,男儿郎却穿着绛色,衬得唇红齿白,一把撒金川扇儿还挂了一串红玛瑙结的扣子。
他还待再说,下边船里的小厮却催:“少爷,赶紧着些。”眼睛一扫船头摆了两筐新鲜菱角,那公子哥儿端了碗就走,扔下一钱银子来:“米线钱。”说着撩了袍角沿着石阶下去,一只手端得牢,到得船边先喝一大口汤,再往船上跳。
一路撑了船过来,他还挥了筷子同徐礼示意:“后会有期。”
蓉姐儿吸了一口米线,咽下去才问:“你识得他?”两只手捧了大海碗,眼睛黑亮亮的,嘴边沾了酸豆角沫儿,徐礼自袖袋里摸出绢子来给她擦了:“我不识得他,想来是姓楚。”
听了这一句那妇人才敢接口:“那是楚七爷,倒是个和气的人。”
蓉姐儿既得了她这一句,顺着话往上赶:“楚七爷,很有来头?”她今儿出来穿得杏红衫子,嫩生生戴两朵堆纱花,倒瞧不出是官家,只当是小富户出来游玩,来附近山上踏青的邻县人。
“小娘子且着意了,此地倒不紧要,再往东南西去,可不能得罪楚姓人家。”她说的这一句,已是叫丈夫喝了一声,又有客人催着上米线,便端了盆儿去了,两碗米线也吃尽了,徐礼扔下铜板,跟蓉姐儿两个往前去。
说是东西南北四大块,真个用脚走也不知道多少条巷子,多少户人家,北边只跟余处不同,不是布幡便打得各色各样,潘婆婆包子店,陈家杂货,一间间走过去倒有趣味儿的多。
徐礼来看的便是此处与另三块有何不同,熙熙攘攘挤满了人,十个里头有一半是手艺人,剃头的磨刀的扎灯笼的,行过三条街,竟没见着一个读书人。
蓉姐儿一路买了扎花灯,小竹篓,见着各色玩意儿不论家里用不用得着,俱都买一些,捡那贴花儿的时候,那摊主道一句:“你相公待你真好,这是回来省亲的吧。”
蓉姐儿甜笑着应一声,徐礼耳根子红起来,手上点心包就拎了两个,清明才过蒸得青团蒿饼,炸的芝麻糖油撒子,肚里是饱的,嘴巴还饿,只要她看见,徐礼就摸了口袋,带出来一袋子铜钱,俱都花用尽了。
再逛不下去,这才往回走。蓉姐儿出来便穿了软底鞋,却也走的累了,徐礼在袖子底下牵了她,到得船上拉起帘子来给她揉脚。
“你瞧了这许多,可想着什么没有?”见着此地儿日子活色生香,再想一想那座白塔,心头便不是滋味,蓉姐儿再直也知道甚样事情不能说,徐礼是有一付呆脾气的人,可知道了又能如何,娘家人都不出来管,她们上去攀扯站不住理字。
她在徐家无往不利,不过占了理,再作痴作乔,拉一个打一个,这才没吃亏,如今这楚家,关起门来是一样,打开门便是善人,便是北塘人家,也少有听说楚家不好的,对升斗百姓,管得不过是一日三餐四季衣裳,吃得饱穿得暖,管你县令哪个做。
楚家在镇子里头行善事,每年香油都要捐出去二三百斤,更别说舍粥舍面了,到了冬日还开粥厂,熬的八宝粥,本地少有过不下去的,倒也有几个闲汉去饶了吃,还有小娃拿了小吊盅儿去盛回家。
若能自族学中脱颖而出的,楚家来出钱送考,不论考不考得中都有一笔银子当安置费,家里打点好了,不至孤儿寡母,一去大半年没有营生进项。
徐礼原来还皱眉头,如今进得深了,倒念着楚家的好来,只一样,把儒教学堂归在族学中,怎么也能分离出来。
蓉姐儿歪了头靠在他身上:“你预备好了?怎么伸这个手?”徐礼把她额间散发别到耳朵后边去,捏了一把耳垂:“你不必忧心这些,过几日用你的名头送张帖子去,把这些乡绅人家俱都请来,办个宴。”
蓉姐儿还靠着他,看他给自己揉脚,罗袜都褪了,揉着大脚趾,他拿茧子一磨,她就忍不住发颤要笑,坐不安稳伸了胳膊勾住徐礼的脖子:“哪样宴?鸿门宴?”
徐礼抬起眉毛便笑:“要办的热热闹闹的。”他时带了贺山长的信,知道他的志向,贺山长倒不曾说什么,晓得他在此地为官,写了封信给他,说湖州府现下的知府,正是他的学生,却不是栖霞书院出来的,是他原在蜀地坐馆时的学生,到了先拜个山头,往后有事也好照应。
徐礼回去便写信往州府去,先是论一番师兄弟的情谊,又把贺山长的手书寄了给他,还有些土仪也不思表,到最后才问一句,今岁可有人来做儒教育正堂。
楚家就是再根深势厚,也经不得这铁打的营盘,徐礼细细察看过,楚家如今也有子弟在外头作官,也不过是县令,再要往上却是不易,升迁之事非乡绅人家能办到的,州府之中更无楚姓人,他们家横也不过在这方圆百里之内。
他仔细算过,一个儒教正堂,一个副堂,两个教谕,两个训导,六个人便能撑起一方县学来,也不须个个都委派,只要来一个州府中人,他就能把这事儿做起来。
船停在东街,他们原是一大早出来走了一段才叫的船,那船夫一看县衙门口有人来接,说什么都不收银子,还是捧砚硬给了,拎了满手的东西往里去。
蓉姐儿略歇一歇便叫玉带拿了历书出来,浴佛节太近办不好,端阳节又太远误了事,抬眼见院子里栽的花树倒开了一半的花,便叫甘露:“把我带来的花笺拿出来,咱们办个花会。”
若办花会,外头便显得空了些,便又叫人去搬花来,再往树上扎些飘带绸绢充数,又点起投壶藏钩的游戏来,看着楚家那样便晓得家中无甚玩乐,把本地的乡绅俱都点过一回,五个里头倒有三个跟楚家联姻的。
帖子一张张写齐了,又熏上香,盖了蓉姐儿的私印送了出去,便定在五日后,请了楚家几房一道来,又叫前衙的衙役去请歌班叫小戏,因着镇小,楚家又兴这些,并没有长驻的,得到邻县去请,已经请了,索性连女先儿一道请了来。
徐礼在前边写信,吕先生摇了扇子进来,晃了脑袋还打拍子,见他端端坐着啧了一声:“博礼,你这县也太闷气了,竟连个听书的地儿都无有。”
徐礼头也不抬:“哪个说书人有你说的好,你倒不如自家开个书场子。”此地又无人识得他,把那软巾一摘,穿个长袍,再拎个大茶缸子,可不就似个真先生了。
原是嘲他,哪知道他竟击了掌:“这主意好,我就去凭场子去。”
徐礼啼笑皆非,抬头搁了笔:“好,你真开出书场来,我给捧场叫好,日日往你场上撒金珠子。”金陵城里头那些捧角的公子哥儿,听到紧要处,撒出去的可不是铜钱,而是金银锞子,一场书下来,那有名的先生,铜锣里头俱是黄白二物。
吕先儿晃晃脑袋:“说定了,你可不许赖。”
徐礼微微一笑:“我不赖,你这书场我出一半,得的全归你,只要紧的时候拣两日替我说书。”
☆、第213章 鸿门宴借势压人遇故知物是人非
蓉姐儿可算尝着一点县令夫人的滋味儿;原来悦姐儿说的嫁了人便由着她;真个等到出徐家才晓得好处,后院里头她最大;徐礼又不拘着她,若想出门;船就停在后门口,抬步就到了;很是过了几日逍遥日子。
一来无人识得她;二来她也不作官家打扮;只穿了寻常衣裳往外头去逛,别个见有丫头小厮跟着;也不敢欺她;只把她当作来踏青的。
二三日间便把沣青镇逛了个够,只除得南街的胭脂巷儿她不得去;隔了桥往里头望,家家户户都点的红灯笼;窄窄一道小道,门对着门,窗望着窗,当中有两家连着,还建了平台。
早上无客,那些个妓子便穿了薄纱衫儿倚在楼台上,露了腕子,露出上头戴的十多只镯子,不时哄笑一声,娇滴滴的从里头传到河面上。
蓉姐儿打小不曾见过这些人,她在细布帘子后头远远看过去,只看见一条街的房子都漆着红漆,很是辉煌的样子,这些话不能问船夫,只好回去问徐礼,徐礼却道:“沣青虽是小镇,这烟花巷税收却不少。”
棉丝牢牢把在楚家手里,除开这两样赚钱的大头,除下的自家吃不进,也散给别个尝些肉味,此地靠水便以渔为业,菱角芡实莲藕一样也不少,镇子里还养得好羊,羊皮羊肉也是一绝,除开这几样,浙八味也是大营生。
水土好产的药材入药极佳,年年都人专人来收,楚家还不曾打得这个主意,便叫乌家全拿了去,把住了好地种着白术白菊贝母温郁金,旁的也不沾手,单只这几样,做得熟了,倒成了大药材商,隐隐同楚家有平分秋色之意,却不比楚家根深势大。
宴请的单子里头也有乌家,乌家只一个儿子,这上头倒比不得楚家,只一个排在左,一个排在右,左边一溜六位楚夫人,右边却只乌夫人带着儿媳妇。
乌家并不住在镇中,隔着药田起了大屋,送帖子坐船到了地方还得走上一段路,靠了山势见着一大片白花田,再往前望才是乌家。
徐礼把几家人做甚的家里如何都告诉蓉姐儿,她一听便明白了:“乌家的太太是个爽利人,我喜欢。”说着假模假样的笑,徐礼见她作这个怪样子,先笑起来,刮了她的鼻头:“劳动夫人作这场好戏。”
蓉姐儿叉了腰:“我是贤内助,且看我帮着你攘外安内。”
徐礼本坐在泥金小桌后头亲手写帖子,蓉姐儿把写得的拿起来细细晾干墨迹,掐了满把的杏花夹在帖子里头送出去。
他们初进镇子不曾大肆声张,如今却是不得不办这个宴了,也算是夫妻两个在乡绅中头一回露面,留在后头的缁重进了沣青县。
船连着船倒似运嫁妆,原来沣青县里头的百姓少有知道县太爷来了,此时见着了船队才喧闹起来,还只当是哪家嫁女娶妇,等那船一溜撑到县衙前,才晓得是新县令到任了。
一个扯了另一个,手里还抓了猫儿菜,指着那些船:“我还说呢,楚家娶妇也该阖镇儿发喜饼才是,这么瞧起来,这新县令比起楚家也不差什么了,我记着旧年楚家行四的出嫁,且没这样风光。”
另一个嘴里啧一声,系了围裙把草筐子从河水里拎出来,抖两下水才道:“上一个进来,才两口破箱子,这些个俱都不曾瞧见过,那些描金的定是县夫人的。”
一路行到县门口,也不往后门去,大大方方自正门抬进来,虽没有蓉姐儿出嫁时那六十二抬嫁妆这么多,十来个船夫却也抬了好些时候才抬完。
大船载来的,到得镇口大船进不来,才又急召了小般去,一只船上只摆得两口箱子便吃不住水,这么来回,那眼明的点了足了三十多口箱子。
“乖乖,只听说新县令是金陵城里来的,这里头可不定许多好东西。”还有那帮佣的,帮着抬箱,回来绘声绘色,甚个吹萧引凤的大抬箱,甚个倭金洋彩大画屏,还有能照一样的穿衣镜,连着上?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