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深日暖 作者:怀愫(晋江金牌推荐vip2014-12-31正文完结)
几个丫头都知道她自身子沉了,火性儿便高,一句话不对便要生气发作,可等那气性下去,自家又觉得过了,也不拿这当回事,见她咬了唇儿忧心一齐笑了:“连个圆尖且还瞧不出来呢,可不是忧心过了。”
烦起来恨不得揪头发,才刚徐礼在还觉得屋子里头风凉,这会儿又热了,看着是冰盆里的冰快化尽了,懒洋洋翻个身:“这儿要是有水阁子就好了。”
往年在金陵城里,蓉姐儿跟茂哥儿两个却是两个火炉子,一到这时节便往园子里的水阁去住,隔风送来些凉意,只架不住蚊子多,自早到晚都要熏香。
蓉姐儿四肢也觉得沉重起来,前一向还吃的好,这会子连吃的都少用,倒清减起来,恨不得背了太阳走,往那没人的地儿呆着。
晓得她苦夏,乌家石家日日送得冰来,其余几家见着更是来讨好,送来的一多半儿都用在她屋子里,徐礼也怕热,他在山中住惯了的,山里冬天难捱,夏天便凉爽的多,外边似个熔炉,山里却处处有水有风,听着泉声泠泠淙淙,也更多一份清凉意味。
沣青县起了这名儿便是有水有山,古时便叫沣水,后头的山就叫大青山,几回易名,便只有县名留了下来,水通了金湖,山却还叫大青山,上边也是种的竹子,方竹斑竹罗汉竹,一山都是竹子,自来了还不曾上得山去,别个不及动作,黄家先来卖好,说山中有一别院,能作歇休用,上得山间消消夏也是好的。
徐礼本欲不应,可他先头已是煞住了楚家,余下那些倒似惊弓之鸟,银子不要,这些好处再不受,这些人的心只怕要乱了。
徐礼推得一回,那头又小心翼翼再来劝说,还是师爷出来说话:“少爷做得这官儿,已是十分清正了,但凡天下作官人,哪个不伸手,若真的一分一厘都不沾,倒不是誉而是毁了。”
徐礼思量一回,也明白这个道理,不好叫人时时绷紧了弦,该松时还得松,转头便去告诉蓉姐儿,叫她收拾东西,往山上去借住。
说是山间,还没有栖霞书院那样深幽,只借着山势在背阴的这一面,又生得多竹,倒跟泺水的南山一般,蓉姐儿听见往山里去住立时高兴起来,又愁:“高不高?我可爬不动的。”
“呆在半山,脚程快些的,一刻也就走到了。”徐礼预备好了,天明往衙门来,等到傍晚再往山间去,料理过楚家案件,便再没事好做,他立了官威,上下哪一个敢弄鬼,老老老实实的夹了尾巴,便是要争楚家吐出来的那块肉,也不急在这一时。
蓉姐儿咯咯一声笑出来,原还想着瞧见那两个丫头便气闷,这回倒好,往山里去可不清净,留下这两个看房子,把人都往山上带,先叫了甘露兰针两个去铺设屋子,再把里头原有的搬到库房里头。
黄家开了这个口,自然不会给一座空院,里头一应俱全不说,还仿着后衙扎了千秋架,除开这些,帐幔被褥都是全的,到要往山上去了,平五才知道,恼恨叫别个得了先:“怎么还跟我外道,我家那院子,还更高些,更清静呢。”
“再高只怕不成啦,黄家这个院子刚好,若是你们俩家对换了,你看我开不开这个口。”蓉姐儿捏了个酸梅子,送到舌尖一舔,咬了一小块梅子肉下来,酸劲儿一进喉咙,她就啜了口茶,这才觉得身上舒服些。
平五也是生养过的,见她这样晓得身上实在难受,拿了小壶把给她添些水道:“这倒好,往后我要瞧你,只往家后边走便是。”乌家的房子就建在山下边,两边倒是更近了。
两个说了些无关痛痒的话,平五便往前一凑,她进得后衙便瞧见两个眼生的丫头,不看不要紧,一看皱起了眉头,这两个可不就似蓉姐儿,再知道是徐家送来的,立时明白过来:“那两个你不摆在眼皮底下,怎的还敢在这里。”
蓉姐儿一走,后衙便是空巢,一屋子人都搬了,东西却没动,防着徐礼要歇晌,褥子帐幔俱是齐的,还须得留人下来打扫房子,可不就是好羊肉摆在盆子上得着猫来叼。
蓉姐儿听见这一句,翘了嘴巴一笑:“若这点子事都不信他,日子且过不下去。”她才说得这句,那边玉带碧螺两个便来问她衣裳要捡几件出来带去,蓉姐儿分神理事,平五却看她一眼,垂了头在心里叹气。
她初嫁时也是这般想的,便似她丈夫这样,已是难得了,家里姐妹哪一个不慕她嫁了个有情义的人家,一半为着平家比乌家强,一半儿是因着她小意温存,那些个姐妹哪一个家里没妾。
便是如此她房里也还有两个通房丫头,丈夫虽少去,却不似徐礼这样,平点外食都不沾,眼见得蓉姐儿志气满满,有心告诫她两句,总不好张这个口,可看着她天真,又怕她往后难受。
天下再没有不吃腥的猫,她还是嫁了人才听见才句俗话,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如今看的这样紧,往后松了篱放进狼来,可不糟糕。
眼见得她打理完了,到底还是没开出这个口来,到出门还看见那两个丫头自后边探头探脑,皱了眉头,人都转身了,却又忍住,看着她那模样心里不是不酸,女人家若不吃一回亏,眼睛便只能盯着男人,到吃亏受罪了,才能瞧见别个。
后衙里原就好些东西不曾开箱子,这暑气才吹过来,入了伏还有一季要过,便都打了包送到山上去,等上边都理好了,蓉姐儿坐了轿子,叫人一路抬到山上别院。
到真是一处清凉境,门前屋后都竹,满眼莹莹绿意,风吹在竹叶上,倒似拂在身上,甫一上山,暑气顿消,行得几步还有凉意,玉带赶紧拿出斗蓬来叫蓉姐儿披上。
屋后有泉,泉眼里一股甜水,再放上红鱼,蓉姐儿长叹一气:“自来爱红,到这回才晓得绿色喜人。”徐礼扶了她往房里去,堂前还挂着他画给她的荷花出水图,一支打了苞,一支才开半朵,滚圆的水珠儿缀在上边,再过得些日子便是她的生辰,这还是自嫁后头一个生日,原想给她大办,可看她这身子,还不如简朴些,两个人围着办了便是。
他有心送份礼,珠子宝石她不缺,画卷诗作又早早送过了,想着遇着她的时候她还是个小娃,胸口挂了鹅蛋,一见面便塞给他一个五毒荷包。
她肚皮越是圆起来,徐礼越觉着这里头是个小妞妞,仔细问了产婆稳婆,知道往后肚皮越来越大,还能隔着肚子摸到小脚小手,咧了嘴便笑,便是那些个收生妇人也道县太爷却不是个畏妻的,实是爱得很了,听见说肚儿圆生女儿,还高兴。
若真是个小妞妞长大了也给她穿红衣红裙,大眼仁儿圆团脸,赵想越出神,叫了笔帖式过来问,问此地民风是怎么作生日的。
知道是给煮碗寿面,买块寿糕,便打定了主意要给她亲生做这碗面条,可他自小到大,听的俱是君子远疱厨,不说是揉面抻面,连面条下进锅里怎么算熟都不知。
衙门里头无事,他便撸了袖子往厨房里头钻,灶上妇人听见他要作寿面,还道:“该打两个荷包蛋。”徐礼便又学起煎蛋来。
这么着却叫那两个丫头觑着了空,她们却的便是这个心思,少爷总要往后衙来,只勾得他动了火,还有甚个不成事的,日日捧了汗巾水盆等着,可觇笔捧砚两个哪里肯让她们近身,心里念叨好几回嫩豆腐,怎么也不肯让出道来。
央求给好处都不成,原这两个还脸皮薄,挨着蹭着就要往后退,如今却是硬了心,耳朵烧得通通红,就是怎么也不往后退半步,每一回下来捧砚都抹汗:“这活儿可比背书箱子累得多,折腾死个人。”
觇笔也是靠在柱子上头叹气:“那怎办?真叫人碰着一点豆腐皮,你看太太是不是活刮了咱们。”说着要去倒水,还嘱咐了捧砚等着,两个轮换着来,连如厕都要换班。
这么着连徐礼都觉出不对,他原是不操心这些小事,留神一看,晓得起因还在那两个丫头身上,心里原就恨这些,送到面前哪有不骂的,待见过人,两张圆团团的脸,配着一对浓眉毛,还有个尖俏俏的小下巴,立时横眉立目。
两个丫头原还想着好容易见着一回怎么也得露了脸,见这模样先打起颤来,徐礼问明白了徐家的船甚个时候来,叫她们收拾东西,哪儿来的还回哪儿去。
又写了信给祖母,说身边正是缺得力婆子的时候,调了两个丫头来甚事都不会,连端茶送水还得现学,还请老太太掌眼,挑个婆子过来侍候孕事。
不说徐老太太接着信怎生想,光是两个丫头往大房去哭诉便把徐大夫人的脸都丢尽了,等蓉姐儿知道两个丫头叫送回去了,人都已经快到金陵城了。
到她生辰这一日,徐礼未去衙门,早早起来给她下面条,煮了老母鸡蛋,都油花都炖没了,下了把新摘的青菜,配着酸笋子,还给她加了两个蛋下去。
蓉姐儿自住到这儿,身上舒服了,胃口也跟着开了,送上来不曾问是谁给煮的,先拿起箸来吃个干净,两个蛋她只把那黄儿抠吃了,于下的塞到徐礼嘴里。
连着汤也喝尽了,甘露见徐礼还没说的意思,才要说话,蓉姐儿又摸了肚皮,趴下去侧了打个哈欠,眼睛一阖,立时睡了过去。
屋里挂了满幅水晶帘,日头西晒进来,满屋子倒似大珠小珠落玉盘,蓉姐儿躺在里头榻上,徐礼给她揉肚皮消食,见她睡得熟,打着小呼噜,轻悄悄吻下去,忽的帘儿一响,细细碎碎的珠玉声,倒似打起浪头来,蓉姐儿骤然睁眼,叫徐礼吻个正着。
原是大白卷了尾巴进来,口里还叼了个甚,只看见半截薄翅膀,嚼了几下咽进肚里,看见两人都看它,还歪歪脑袋,喵一声搭起爪子来去碰那珠帘儿,听珠子相碰发出的声儿。
蓉姐儿闭了眼睛还嘻的一声笑,手指伸到徐礼掌心轻轻一挠,嘴巴砸了两回:“我发了个梦,梦见真生了小妞妞。”
徐礼勾了嘴角,伸手把她散发归拢了,拍着她的背哄她:“好,真生个小妞妞。”
228
☆、第229章 春深日暖
春意尚浅,柳梢抽出黄芽芽,微雨催开粉杏花,河道两边还积着薄冰,商船还未起锚,河上往来的俱是官船,俱是满了三年任期,带了家眷私房回去述职。
此时时辰尚早,连岸边摊贩亦未起来叫卖,却有官中奴婢起来烧水造饭。泊船处官船一只连着一只,却不及商船好作生意,当官人家尤重吃食干净,倒不似行商,常来常往,面也食得粥也咽得。
两个青衣小丫手挽了手一路行将过来,缩了脖子不住搓手,挨在一处还觉着风凉,看见街边有店亮起灯火来,见是个脚店,才开了半幅木门,拿手扣一扣木门。
里头有个老妇探头出来,见这身打扮便知是船上人家,赶紧堆了满脸笑意:“姑娘可是要热水?”时候这样早,天才蒙蒙亮,沿街的铺子一间都未开,若不是老头儿要担了糖粥出去赶早市生意,两个老人家也不会那么早起来。
这一句倒很问得着,小门小铺哪有甚个贵人要的东西,来往的倒都急那一桶热水,船舱下边锅里不住沸着热水,却不是给船上住客用的,无这锅热水,船便行不得,便是官眷也少有用它的,沿着岸边头一等生意做的好的,便是开了老虎灶头烧热水。
两个青衣小丫摇摇头,点点手里的食盒子:“敢问一声,此间卖得甚样吃食。”砖地干净,凳子椅子也都抹得油亮,既是做吃食生意,最经紧的便是干净,哪怕走街也是齐整整的,围裙打得布丁,看着却是清爽爽的。
“卖些热粥汤。”周公在此卖得三十多年的粥,因着姓周,便叫得混了,称老两口叫粥公粥婆,还思忖着是小丫头们嘴馋了,这才出来买零嘴儿吃,别个俱都没开门,只他们粥铺做得是早营生,等家家户开了灶,哪里还卖得出去。
“可有甜的。”见是拿赤豆熬得开了花,把豆子熬出沙来,里头还下了黄豆大的小汤圆,两个丫头一看便笑:“给来两碗,搁甜些。”
糖是麦芽熬的,还加了干桂花,一大海碗不过二十个钱,两个身上带的是碎银子,又无开门的门楼铺子,不好兑换,粥公粥婆破不出钞来,便一路跟了去取,眼见得上了挂着“徐”字幡的船,正等着铜钱,里头赏出二两的银块出来。
小丫头掩了口笑:“咱们太太说粥熬的好,老爷叫担一桶没动过的来,摆在船上想用时便能热了吃。”周公忙不迭的团了手作揖,得这些银子,今儿也不必出去卖粥,把红豆沙的粥盛了一桶,又把今天新作的糯米小圆子盛了:“这个须得现下了方才好吃。”
弓了腰背不住行礼,又赏了一袋碎银子出来,掂着也有三两重,粥婆咋了舌头:“可真是阔气。”粥公直了腰,摸黑熬的粥全卖了出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