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深日暖 作者:怀愫(晋江金牌推荐vip2014-12-31正文完结)
连丧报上头都说没有寻着尸首,王老爷也托了人去灈州问信,两边一处等消息,秀娘虽每日里坐卧如常,却一日比一日消瘦,脸盘都尖起来。
家中出了这样的事,丽娘也带了孩子回来看,抬手就是五两银子的荷包:“咱们家老太太给的,还说要抱了蓉姐儿去住两日呢。”
高家老太太吃的长斋,每日里念佛不住,听见大儿媳妇家里出这样的事,开了箱笼取银子,丽娘推了一回。
小姑子高氏跟二弟妹便在一旁不阴不阳的,说甚“她家里也是七灾八难不停的,老太太是菩萨脱胎的,一年到头连挎篮卖花的婆子都要舍出去几两的,自家亲戚还推个甚。”
丽娘当时心里便不乐,她垂了头掉了几滴泪:“正是呢,她年轻轻便守了寡,还带着个女儿,往常也来咱家的,娘不是还喜欢蓉姐儿么,旸哥儿还说要娶了作媳妇的。”
高老太太自然是最喜欢孙子,可自家有了两个孙孙,看见旁人家的小姑娘又眼馋起来,蓉姐儿生的大眼玲珑,叫起人来娇声娇气的,来头一回,旸哥儿便抱住了她不肯叫她走,说要留她在家里一处玩儿。
郑氏赶紧拿话茬过去:“不过是个孩子话儿,大嫂怎么还记在心里头了。”她深知高老太太耳根子软和,就怕被丽娘两句一说倒要割衫交襟做了亲家,心里暗骂丽娘滑头,想着把自家的女孩儿嫁进来,两房的财一房人得。
高老太太叹了一声:“是个苦命的,瞧着倒像是观音娘娘身边的龙女,怎生这样命不好。”说着又从箱子里添了几两银,凑了个整数交待丽娘带过来。
因有这场官司在,秀娘推了不要,丽娘便白了她一眼:“不要白不要,作甚不要,拿回去又要吃几句酸话儿,给了你就拿着!”说着低了声儿:“到底怎么个说辞,我可听说了,外头传着你要再嫁呢。”
高大郎在外头听见了风言风语,丽娘这才特意问问妹妹。朱氏几个媒人那儿一串,整个泺水镇的媒婆儿薄子上都多添了一笔。
朱氏的如意盘算打的啪啪响,她自家不来先说这话,传得满城风雨,把秀娘想要再嫁的事定下了准信,到时候媒人上个几回门,王老爷就是不信也信了。潘氏这头,难道还能看着女儿年轻轻的守寡,一回两回不成,三回四回也意动,再捡个把好人,由不得她不起心。
寡妇比黄花大闺女还更好嫁,秀娘年纪轻皮子又白,还会调理家事,造饭治汤一把好手,又因着是二婚,聘礼采纳折掉一半儿,求的人倒比待字闺中时多的多。
秀娘自家也觉着不对,她往日里卖蚕食哪里见得这样多的生面孔,天天卖面去,她人还没到,就见有人守在那儿了,有戴巾的有插了钗的,全不是平日里那些个熬蚕的,偏还要拉了她攀扯,一般人家看蚕的,买得了便转身回去,只恐离得久了,哪有功夫同她磕牙,她自家觉着不对,却只以为自己多心,哪成想是真有人在外头传话。
秀娘气的脸色发白,想也知道是哪一个说了这话出来,她咬了牙闷声捶了下床板:“只拿旁人都当作是她呢,自己个儿守不住,四郎还没个准信就传这样的话,也不怕烂了肠子!”
“我就说呢,定是那边那个老虔婆撒出去的,叫旁人怎的看你,等过两日我家那两个听说了,也不晓得有多少话说出来。”丽娘陪着骂了一回,又给秀娘顺气儿,她抿了嘴儿,想起刚进门的时候潘氏把她拉到屋里说的那番话儿。
她挑起这个话头只想探一探秀娘的意思,守节不易,道理都是懂的,可这回一探,秀娘根本没有这个意思,丽娘也晓得潘氏是怕秀娘守上三年,往后想再嫁就没个好挑捡的,可这头秀娘还没断了念想,那头就要她再嫁,就是月下老儿的红绳子怕也扳不过她的想头。
姊妹两个说了一通话,丽娘把事儿茬了过去,只说些今年蚕好,叫丽娘拿这本钱置绸机:“咱家这个嫂嫂倒是有个主意的,往后我们娘都不知道要被她怎么拿捏呢,你入个股,有一份本钱在里头,往后也不好拆你的伙。”
秀娘还待不肯,丽娘啧了一声:“这些个生意我不插手,只当借你的。”除了从高老太太那里连哄带骗拿来的,她自己还有一份私房银子,高大郎又贴补了些:“喏,这五两是太太的,后头这五两才是我的。”
两个说了会子话,丽娘往厨下去,她刚要伸手去帮,潘氏赶紧拦了:“你这身簇新的衣裳,别污了去,怎么的,打听好了?”
丽娘顺势两手一叉:“她没那个想头,我瞧着,若是真的,说不得就守了。”
潘氏跌了脚:“那哪儿能成,她才几岁,守个甚,她守了,王家就能把她接过去养活着!那老东西亲女儿都护不住,叫她看人眼色凭摆布,我不如早早死脱了!”这几日老姐妹来寻她,十个里头倒有八个张口问秀娘的前程,也有被人托了来说项的。
她自家想一想,女儿靠不住王家,自然还是寻人嫁出去好。梅姐儿都能哭着拍上门来,秀娘是当媳妇的,朱氏占着婆婆的名头,真要守节必是要住在一处的,到时候还不定怎么糟蹋她。
“你急个甚,这事儿且得慢着来,她才新寡,虽是那头传了这话出来,娘也不该跟着起热灶,按我说,她就没按个好心。”丽娘翻了眼睛:“自家死了丈夫几天就嫁,离了男人过不得活,难道还叫秀娘也吃别人说嘴,我那个姑子一张口恨不得飞刀子出来,娘也不为我想想。”
丽娘捡了灶上做得的蜜团子吃,潘氏烧了柴热锅炊米,吃她这句埋怨“咦”一声:“我不是为着你妹妹,她那点子心思我能不知,可那官府的丧表都来了,上头可写的真真的,咱们虽不是大户人家也要脸面,我又不是叫她立马就嫁,等事儿捋顺了,捡个好人,蓉姐儿就摆在我这儿养。”
母女两个凑在一处说悄悄话,秀娘在院子里给蓉姐儿梳头,妍姐儿在家住了两三日,天天闹个不休,秀娘潘氏都分不出空来照管她,孙兰娘只好把她送到姐姐家去,秀娘为了这个还倒赔了几日不是。
几日不见蓉姐儿又想起姐姐来,秀娘把她的头发扎成小花苞,待要用红线儿捆又顿住了,蓉姐儿歪了头:“娘,扎姐姐的。”她要扎跟妍姐儿一样的花,秀娘今日特别依她,拿了红花朵儿心里叹一声,还是给她扎上了,送到她门边儿:“去找宁姐儿玩。”
小人家最会看颜色,她晓得家里几日都不安宁,连笑闹都少了,妍姐儿不在,她便一个人坐在廊下,潘氏给她几颗花生米,她也能摆弄上一上午,又不敢出门去,偷偷在门前的台阶上摘一朵野菊,捏着那朵小白花玩了一下午,学着外头瞧见的那样把花插到头上。
秀娘瞧见,知道不该骂她,却还是被触动心肠,拍蓉姐儿的手把花打掉,立了眉毛就要骂,蓉姐儿小身子不住往后缩,呜哩呜哩的不敢哭,潘氏串门去了,还是沈老爹瞧见了把她一把抱过去,带她去街上给她买糖人吃。
小孩子一点不记愁,出门的时候还趴在外公身上不肯抬头看人,等回来了捏着糖人进门就喊娘,秀娘又是愧疚又是心疼,给她理衣裳梳头,还哄她:“把糖人儿跟宁姐儿分啊。”
这几日蓉姐儿倒有一多半时候是在陈阿婆家里过的,她早就熟了路,自己一个人也敢便迈了步子小跑,陈阿婆家的门从早到晚的开着,一推就进去了,隔了墙秀娘都能听见宁姐儿脆声声的喊:“蓉姐儿快来!”
她倚着门看外头水货波粼粼,柳叶从初春俏生生的嫩绿变作尖细长条的浓绿,半条街都给柳树儿遮没了,河对面也是人家,多早晚了才有人刚起来刷马桶,间隔一个洗菜的便扯了嗓子骂,两家扯着差点儿打起来。
秀娘怔怔出神,她原想着能在临河的地方有一间屋,一明两暗三间围房,再有个小小院落,夏天搭个棚子盘些丝瓜葫芦,拿凉水湃一湃瓜果,冬日里有足碳可烧,大小人儿都不挨冻,四季都过得舒坦便是好日子,如今想来,只要丈夫能家来,一家子和和乐乐的呆在一处,那怕大小姑子日日烦扰也是好的。
她头一低吸吸鼻子盖了眼圈进屋,刚掩上半扇,就有个青衣小伙计登门,扬了手里的信封:“哪一个是王四郎的浑家?”秀娘骤然一惊,抖了手伸过信:“哪个寄来的。”
那小伙计赶着往下一家去,头也没回:“王四郎寄来的。”
秀娘捏了信只觉得日头也昏了,外头磨镜子磨菜刀的吆喝声也低了,两眼发花耳朵里嗡嗡的,这信既是丈夫写来,便是他安然无事了。
她这几日强撑起来的力气一瞬就给抽没了,站立不住扶着门框就要倒下去,口里哑着声喊:
“爹,爹,四郎来信了。”
☆、兑盐引否极泰来
王四郎一进灈州府便托人往家里送信去,他身上有几两碎银子,船资还是赊账的,预备卖了货再给船老大,这一下也不必给了,拿了这钱要小二给他拿来纸笔,勉强写上一封信,送回家去。
陈客商进进出出不停,他们一下船就禀报了灈州知府,这两个是在水匪手里活下来的,陈客商被叫进衙门里问了几回话,因王四郎身子不适才放他在客栈里头休养。
他跑进跑出,到了夜间回来的时候,身上全空了,一个金刚石的戒指,一条镶了宝的腰带还有挂在腰上的玉佩,腕上的手串全都去了当铺,一共三百八十两银子,抛到王四郎桌上:“兄弟,咱俩如今就靠了这个发财了。”
失了茶叶,他却不想白走一这遭,做生意同做贼也差不离,讲究的就是不走空,每到一处总有可贩的东西,譬如灈州便出的好紫沙,有名头的匠人雕一个壶都要买出千儿八百去,拿这些钱买上几把名贵的,回乡之后又是一件出脱。
陈客商本名就叫陈仁,因着做生意干脆就叫了陈仁义,他上上下下的走过一遭,录供问话,顺着杆子便往上爬,把自己个儿怎么因着大肚溜下船,又是怎么趴了石壁不叫水匪瞧见,滩上那三日又诸多难挨,身上紫一块青一块。
师爷听见他说书也似,提溜着到知府面前,这才算是把灈州大小官儿都混了个脸熟。他解了汗巾子抹脸,往肩上一搭:“王兄弟,咱们发财还正落在这上头了。”
他存着要报答王四郎的心,夜夜睡的死猪一样,若不是王四郎拍醒了他,他这一身肥膘早早就挂在帆上,说不得要给人插上几刀。
陈仁义拍了银子在桌上:“兄弟,这便是你的本钱,进些此间的货,跟我回四川去贩。那儿哥哥我地头熟,带你发上一注财,只当是还了你的情。”
王四郎缓过气来便跟了陈仁义四处去搜罗茶壶,好的收不到两把,余下的全是大街货,成百上千只的买进来价儿更贱,只为着此处紫沙好,烧出来的壶颜色光泽都可人的眼,去木匠处三文一筐收满了刨木花,一个筐里装上八只,装上船往四川去。
到了地头先去了陈仁义家中,他置了个大宅子,家里原以为他这回出去又是两三年不着家,不防竟这样快家来了,里里外外跑出来七八个年轻女子,全都是他讨在家中的妾。
他浑家过身后再没娶妻,家里的事被他十三岁的女儿安排的妥妥当当,见那些女子一窝蜂似的出来,还给王四郎陪不是:“让世叔见笑。”转了头便眼刀子刮她们,一个个脸上的笑还没收,就缩了头出去,走的时候偷摸的给陈仁义抛媚眼儿。
陈仁义回家之前也写了信过来,陈家接着丧表一屋子女人乱成一团,裹乱的偷东西的全叫陈大姐拿住了,里里外外守的铁桶也似,连只苍蝇也没叫飞出去。
陈仁义看看人数不对,女儿在旁递了茶过来:“别找了,那几个我打发出去了。”原陈仁义在的时候天天要珠子要衣裳,一听说人没了裹了东西就要回门子里去,被陈大姐提脚赶出去卖了,她当着王四郎的面儿便指派了丫头把匣子拿出来。
“五六这两个年纪轻些,每个卖了一百两出去,另两个小大姐统共三十两银,爹点一点罢。”五六是排行,原都是门子里出来的,叫陈仁义梳弄过来了接到家来摆酒抬成了五房六房,两个小大姐是丫头收用过,却没扶起来当妾的,陈大姐说这话很是顺溜,一点儿都没未出闺阁的姑娘家该有的不好意思。
陈大姐怨恨亲爹三年两头的不着家,好容易回来趟便是带了女人进的门,亲娘打理家事生生叫累病了,去的时候把一个生了儿子的妾发卖得远远的,那个儿子便抱给了陈大姐,叫她养活着。
撑了一年多,见女儿家里家外把持住了,这才撒手去了,她一去三年陈仁义才着家,回来就见女儿抱了四岁多的儿子,除了姐姐,旁的几个一概不认,原来宠爱的那些个发卖的发卖打发的打发。
他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