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氏家族全传
苡搿岸窕保∏∮牒焐锩莸氐呐畈⒄剐纬上拭鞫哉铡H嗣袢褐诓渭油恋馗锩娜惹樵嚼丛礁哒牵┐甯锩莸卦诶┐螅炀诜⒄埂V行某鞘械墓と恕⒀⑶嗄旰透九雀锩硕苍谥泄膊车牧斓枷驴蛊鹄戳恕?927年以后的那种沉闷、压抑的状况,已经有了根本改变,人民革命力量的发展壮大,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这是南京政府产生政治危机的根本原因。
此外,国民党反动派内部的矛盾远未解决。反蒋派的实力犹存。阎锡山、冯玉祥的手中握有50万大军,蒋介石为此昼夜不安。改组派继续串连反蒋,频繁活动,利用南京政府的腐化堕落到处作反蒋宣传,给蒋的国民党中央造成了不小的威胁。这也是造成南京政府政治危机的原因之一。
其次是外交危机。蒋介石指使张学良无端挑起中东路事件,引起中俄武装冲突。不仅给边境地区居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而且与苏联的外交谈判旷日持久地进行,一直没有达成和解的协议。蒋介石所搞的裁赃陷害冯玉祥的把戏,到头来也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最后还有财政危机。连年不断的内战和长时期的边界冲突耗资巨大,榨干了人民的血汁。更为严重的是,宋子文等推行的卖国主义金融政策,把中国深深地拖入了世界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之中。1929年,全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空前的经济危机,金价猛涨、银价狂跌,实行银本位制的中国货币严重贬值。因为当时只有美国收购白银,中国的白银源源不断地输往美国,以维持中国的现行货币。美国靠中国廉价的白银减少了损失,却使中国陷人了“民生凋敝、国库空虚”的境地中,民怨沸腾,一时间国内社会秩序混乱。
财政危机是南京政府最急迫的问题,蒋介石拿不出解决危机的有效办法,他绞尽脑汁,还是要从强化南京反动统治上耍花招,提出所谓“刷新政治”,“增进政治效率”,加速全国统一等项措施,企图压缩开支,消极节流。而且他的“节流”办法也仅只是“紧缩”。即紧缩编制、机构、裁减兵员等。但是,蒋系的军事编制不缩,蒋系的御用机构不减;蒋介石收养的鸡鸣狗盗之徒,不仅一个也不裁,还要派往各地去当官。对其他派系,蒋介石则以“国库空虚”为理由,以“实行紧缩”为借口,要求他们迅速按编遣方案缩编。在未实现缩编之前,则拖欠或停发非嫡系部队的军饷。蒋介石还多次下令,调各实力派的部队到指定地区点编,抽调各级军官到中央军校受训。他企图通过这些办法,使各实力派的武力掌握到他的手里。蒋介石为了摆出“紧缩”的样子给人看,再次淘汰了一些老弱病残的士兵,“精减”了部分无用的雇员。各实力派为了应付蒋介石,也照样办理,这样,导致兵变蜂起,化兵为匪到处害人,使老百姓更加陷入水深火热之中。除此之外,蒋介石又借口国库空虚与国家不统一密切相关,强令地方必须服从中央,并以武力相威胁。这样一来,国民党反动集团内部的矛盾迅速加深,那些尚未公开反蒋的实力派也惴惴不安起来。新军阀们置国家安危与人民死活于不顾,只为维护本集团的利益,又展开了一场新的争斗。
1930年国民党内部的争战,首先是从蒋、阎之间的争吵开始的。
多年以来,蒋、阎关系一直飘忽不定,这是由于蒋介石的阴险和阎锡山的投机习性所造成的。阎锡山曾多次与蒋介石合作,但又多次破裂。桂系、冯系、唐系都先后受到蒋介石的致命打击,唯独阎锡山一直像游蛇一样,安然回旋于各实力派之间,使晋系得到了保存和发展。以往的经验证明,蒋介石要利用他时,就给他一些利益,但往往过了河就拆桥,使阎空欢喜一场。如蒋介石为了笼络晋系,曾把平津地区划归阎锡山治理,但平、津换旗后仅半年,到1929年1月,蒋介石即派宋子文到北平,以划分“国税”和“地方税”为名,将平、津的税收归为“国有”也即“蒋有”。阎锡山忍气吞声服从了这个安排,同时向宋子文提出,平津卫戍部队的军饷应由中央财政部发给,以此作为让出平、津“国税”的交换条件。宋子文表面上答应了,但只发了一个月的军饷,此后就再也不发了。阎锡山知道上了当,便申请发行省公债3千万元,以抵补北伐时山西银行垫付的3千万元军费,蒋介石却没有批准。阎认为这是蒋介石企图利用经济手段来控制晋系,为此,一直气愤不已。国民党军占领平、津后,在国民党的内争中,阎多次帮了蒋介石的忙。但蒋对阎却只有利用而从不信任。阎亲自率兵到河南助蒋灭唐,蒋又自食诺言,没有把河南给阎,而是任命韩复第为河南省主席,又委任王金钰为安徽省主席,马鸿逵为皖南剿匪总指挥。蒋的嫡系部队也纷纷北调,集中于徐州、蚌埠,并在河南驻扎重兵。这种态势,无疑是为了防备晋系与西北军,使晋军不能在河南立足。阎的如意算盘落空,无可奈何地将晋军撤回原防地。屡屡遭到蒋介石的算计,使阎锡山看出,蒋介石的下一个打击目标就要轮到自己头上了。这样,在拥蒋还是反蒋的问题上,阎锡山不得不尽快作出抉择了。
1930年1月16日,阎锡山回到太原,随后,吴铁城即衔蒋之命从北平赶来,为贯彻蒋的“刷新政治”方针,请阎补行副总司令就职宣誓仪式。这不仅是个手续问题,而是蒋介石要阎锡山表示服从中央的一种形式,阎锡山明白蒋介石的用心,他不愿意再表示沉默。1月22日,阎锡山在太原补行了就职宣誓仪式,借机发表了对抗蒋介石的演说,提出要建立“整个的党,统一的国”,反对蒋介石把持中央大权,指责蒋介石造成了党的分裂、国家的分裂。蒋介石一面继续调兵遣将,对晋阎武装示威,一面公开向阎发出警告。2月9日,蒋介石向阎发出电报,称“武力平定两广,极为有把握”,并特请赵戴文早日返京。面对蒋介石的威胁与恐吓,阎锡山也不示弱*日即回蒋一复电。以此为发端,南京、太原之间展开了为时两个月的电报论战,间以谈话、文告相辅,互相责骂,喋喋不休。蒋、阎的电报争论展开之后,’双方的阵线逐渐明朗。反蒋各派纷纷通电,表示拥护阎锡山。拥蒋的军人政客打着维护中央的旗号为蒋介石摇旗呐喊。蒋介石在他的控制区掀起大规模的声讨阎锡山的运动;阎锡山也在自己的辖区内召开讨蒋大会,查封蒋记中央主持的各地方党部与报刊;以眼还眼,以牙还牙。蒋、阎论争,使阎锡山与改组派的关系亲密起来了。阎锡山否认南京国民党中央的合法性,就必须树一个“合法”中央才能与蒋记中央相对抗。为此,阎需要得到改组派与西山派的帮助。改组派在南方相继失败,他们军事投机的本钱输得差不多了,只好向北方的阎、冯找出路。同时,由于蒋介石袭击了改组派的联络机关,捕杀改组派的成员,封禁改组派的总部,也迫使他们寻找新的活动场所。这样,改组派上海总部的成员便于1930年3月转移到北平。
桂系将领胡宗锋,先在天津租界建立了活动据点,派潘宜之到阎锡山那里从事反蒋的串联活动。胡宗驿不断把蒋、阎关系的变化及时向香港的汪精卫通报。由于阎锡山在派系斗争中采取狡免三窟之策,与改组派的关系一直明来暗往。1930年1月中旬以后,蒋、阎关系恶化。胡宗择向改组派总部通报了这一情况之后,陈公博、王法勤分别由香港、上海北上天津。陈、王在平、津间开展活动,先后与阎部的重要首领,天津警备司令傅作义,北平警备司令李服膺、市长张荫梧、师长王靖国等晤商。改组派主张以阎锡山为盟主,把各路反蒋诸侯军拉到一起,以改组派的二届中央相号召,组成反蒋联合阵线。但是,经多次会商,阎优柔寡断,顾虑重重,不肯明确表态。他一怕与冯部的关系搞不好,二怕驾驭不了石友三、孙殿英部,三怕东北军入关助蒋,四也感到来自南京的压力太大,没有胜利的把握。在阎锡山的算盘上没有算出有大利可图之前,他是不肯下赌本的。
西山派首领邹鲁、谢持、傅汝霖也来到了天津,联络阎锡山反蒋。西山派是在南方受到蒋介石的沉重打击之后来到北方的。1929年福建曾经发生反抗南京政府的兵变,哗变部队是许崇智的旧部。蒋记中央以此为据,于12月12日召开国民党第五十六次中央常会,通过决议:“许崇智、邹鲁、居正、谢持,阴谋反动,危害党国,交国民政府通缉”。居正在上海也想策动熊式辉反蒋。熊式辉狡猾地设计逮捕了居正。西山派的头头们只好逃到天津租界避难,并积极与阎锡山打通关系,以求生存。天津租界与上海。香港一样,是在野的各派政治势力杂居的地方。这给改组派、西山派联络各方势力造成了方便条件。
冯玉祥虽然被困建安村,却冷眼观望时局变化,预测蒋、阎之间总有一天还得闹翻。他认为,要反蒋还得采取老办法,力促蒋。阎关系破裂,结成阎、冯反蒋同盟。为此,1930年1月初,他乘阎锡山赴河南指挥作战之机,密召隐居于天津的鹿钟麟潜赴建安村,委托他立即回陕西办两件事:一、重整西北军,准备再出潼关;二、招抚石友三、韩复榘等西北军叛将,以增强兵力;三、派人与蒋介石联络,并故意让阎侦知,使阎产生蒋、冯勾结的错觉;四、公开给间发报,要求送还冯玉祥,共同反蒋。鹿回到西安后依计行事,果然起了作用,阎锡山再次前往建安村,向冯陪礼道歉,言归于好。2月28日,阎、冯回返太原,3月10日,冯玉祥离开太原返回潼关。
冯玉祥回到潼关之后,立即召开军事会议,作反蒋部署。冯玉祥树起反蒋大旗之后,3月原第2、第3、第4集团军的将领57人发表通电,拥戴阎锡山为中华民国陆海空军总司令,冯玉祥、李宗仁、张学良为副总司令,刘骥为总参谋长。
1930年4月1日,阎锡山在太原宣誓就任总司令、冯玉祥在潼关、李宗仁在桂林分别就任副总司令。当天,阎锡山发表就职通电,揭露蒋介石的罪恶。
在反蒋派与蒋介石的中央之间,张学良的作用举足轻重,因此,蒋介石的代表和各反蒋派的代表云集沈阳城,纷纷去争取张学良的支持。然而张学良都不动声色,严守中立。
1930年4月,中国历史上空前的新军阀大混战开始了。反蒋联合阵线总共集中了70万大军,作战目标直指南京。蒋介石投人的总兵力大约近60万人,其中有一半是杂牌军。这样,反蒋派在实力上占有一定优势。可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不仅仅是军事力量。蒋介石对各实力派的反蒋联军的进攻,早有应变准备。4月5日,南京政府就下令通缉阎锡山。5月1日,蒋介石向全国下达了讨伐令。5月5日蒋介石在南京举行誓师典礼,表示了他要同反蒋派拼杀到底的决心。5月8日蒋介石渡过长江北上,先后到蚌埠、济南、兖州检查作战准备情况,然后坐镇徐州指挥作战。
蒋介石派何应钦率领广东陈济棠部、朱绍良部和湖南何键部,以较优势的兵力与南方的桂系、张发奎部作战,想迅速解决南方之战,然后集中兵力对付冯、阎。战事初起,双方打得难解难分,行于胶着状态,虽互有胜负,但蒋军显得被动些。到了7月份,西北军大量歼灭了蒋军有生力量,缴获辎重无数,操纵了战场的主动权。西北军的骑兵灵活机动,经常袭击蒋军的后方。有一次,郑大章指挥的骑兵夜袭朱集车站附近的归德飞机场,击毁蒋军飞机十几架。此时蒋介石带二百名卫队住在车站列车上,列车又没接上火车头,蒋介石想跑跑不成,吓慌了手脚。只是因为郑大章的骑兵队急于转移,没有发现蒋介石的行踪,他才得以幸免。
湖南战场的桂、张军6月4日攻人长沙,6月8日又攻克岳阳,蒋军全部撤退到贺胜桥以北,武汉吃紧。可惜冯玉祥将西北军过早的东移,停止了继续南下武汉,贻误了战机。陈济棠的粤军从南面断了桂、张军的归路,蒋介石又调集了9艘军舰进入洞庭湖参加作战,桂系和张发奎军在前有重兵阻击,后有追兵截尾的困境下,掉头撤退。在南撤途中,又遭到蒋军三路夹击。桂、张军突围中损失惨重,几乎丧失了老本,桂、张军此次出师北上,前功尽弃。撤回广西境内后,从此一蹶不振。
蒋介石取得了对桂、张作战胜利之后,集中兵力与西北军和晋系作战。这时蒋介石看出阎、冯之间的矛盾已明显地暴露出来,冯军奋力苦战,晋军却总想保全实力,双方配合不足,拆台有余。战?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