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氏家族全传
厍旆矫嫖┤唬追滓笞肪康笔抡吆土斓颊叩脑鹑巍!?br /> 为了转移目标,欺骗人民,必须要找一个替罪羊,否则戴笠没法交待。因为火是他手下的人放的,俞飞鹏也没法交待,他到任3个月,大批物资不但没运到内地,反而要落人日军之手,他又是蒋介石的亲戚,等于又给蒋介石抹了黑。
当即戴笠打电话到昆明,找到他的心腹,滇缅公路警务处处长李崇诗,要他立即想办法补救。李崇诗对戴笠心领神会,接到电话后即到昆明西站,将一队装满货物的卡车扣留。一检查,全是没有上税的走私货,价值数千万法币,货主就是中央信托局运输处处长林世良。
李崇诗打电话给戴笠:“是中央信托局的货,扣不扣?”
戴笠早就对林世良不满。林世良狐假虎威,借着孔家的势力为非作歹,每次私卖黑货,都不把军统放在眼里,有几次还抢了军统的生意。戴笠平常已注意搜集了一批林世良的材料,这次正是个报复的好机会,于是用电话命令立即逮捕林世良。
那天,林世良正在昆明的太和酒店搂着他的情人唱小曲呢,突然从门外走进几个全副武装的宪兵。
林世良还想摆摆他的臭架子,叫那些面若冰霜的大兵出去。谁知来者不动声色地从兜中掏出了逮捕证。到这时,林世良仍没把逮捕证放在眼里,对前来逮捕的几个宪兵说:“你们知道我是谁吗!”
一个小头目说:“当然知道,不过戴局长有令,抓得就是你,兄弟也是奉命行事。
“走就走,不出两天,你们也得把我放出来。”林世良听到戴笠的名字,心里不由有点虚。但一想到孔家的势力,又把腰板直了起来。
再说俞飞鹏听说抓住了林世良的消息后高兴得不得了。他立刻跑到蒋介石那里,一把鼻涕一把泪,把他在仰光的失误全推到林世良身上,说他仗势欺人,假公济私,借孔家的势力故意和他做对,才使他的政令不通。
蒋介石听完了俞飞鹏哭诉,当时并不动声色,只是说了句“你去吧,我心里有数”,就把俞飞鹏打发走了。
但当时蒋介石不露声色,并不说明他不在意。实际的情形是,俞飞鹏的话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就在去年重庆市长贺耀祖根据他的命令,追查囤积居奇者的时候,也是在孔家碰了钉子。
那是日军攻占香港以后由于对外的海上通道被切断,商人们立刻预感到这是一次发财致富的好机会,于是纷纷囤积居奇。一时间重庆市商品奇缺,物价飞涨,并且流言四起,人心惶惶。
陈布雷将情况向蒋介石做了汇报,蒋介石觉得有必要采取措施,重新树立自己在公众中的形象。于是他想了两个办法,一是让新闻媒体大量宣传报道中国赴缅远征军英勇作战并取得节节胜利的消息,并暗示来自西南方面的供应将会大大增加;二是由政府发布,规定了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几十种商品。凡经营这些商品的公司和商店都不得囤积居奇,而要按规定的价格出售,如发现违犯规定者,严惩不贷。
另外,为了杀鸡吓猴,蒋介石也准备抓几个典型。这时,戴笠向蒋介石报告说,他发现了一个大户在暗中做梗,如果不动点真格的,这整顿的政令恐怕要落空了。
“谁?”蒋介石劈头问道。
“这个……”戴笠张了张嘴,马上还是没说出来。
没说出来蒋介石也明白了。他问戴笠:“情况搞清楚了吗?”
戴笠马上说:“一清二楚,只要总司令下决心,我保证他人赃俱在。”
当即蒋介石要通了贺耀祖的电话。半小时后,贺耀祖来到蒋的办公室。
蒋介石和戴笠、贺耀祖商量后,决定由重庆市政府出面去执行这项任务。蒋介石为此亲自写了手谕。戴笠、贺耀祖都答应守口如瓶,因为如果宋美龄知道了这次行动,就极有可能告诉宋蔼龄。
要说也怪,蒋介石那么器重孔祥熙并委以重用,孔祥熙对蒋也绝对唯命是从,并且为蒋家政府弹精竭虑,但当孔祥熙危及蒋介石的根本利益时,他却决不手软。面孔祥熙呢,自然是深知老蒋的秉性,一方面对蒋忠心耿耿,一方面为自己大捞特捞,等着有朝一日老蒋一翻脸把他撤下去时也能享尽荣华富贵。
当天从蒋介石那出来已是深夜。贺耀祖连夜召开了紧急会方。但当他说明了明天“攻击”的目标时,他的部下都像泥鳅似地一个个地滑掉了。这时他想起吴浩宇。
吴浩宇是市政府的秘书,30当头年纪,平时温文尔雅但却足智多谋,而且对贺耀祖也绝对忠诚。
吴浩宇被找来后,贺向他摊了牌。不料吴浩宇听了之后不但没有惧怕之色,反而拍着胸脯说:“市长让我去,是看得起我吴浩宇。有委员长的手谕,有市长您的支持,我豁出去了。”
第二天上午,吴浩宇按照戴笠提供的地址,直捣孔家设在西郊的仓库。那个仓库是宋蔼龄名下的一个公司办的,经理姓周。
周经理认识吴浩宇,但一见那卡车连跳下来的全是头戴大盖帽,揣着盒子枪的大兵,就感到来者不善。
“吴兄,哪陈风把您给吹来了?”
“我今天执行公务,不能和你称兄道弟。”吴浩宇一本正经。
周经理把吴浩字引进接待室,吴浩字便掏出了蒋介石的手谕。
“老弟,不是和你过不去。看见了吧,我也是没办法的。”
“是啊,是啊……”那周经理一面应酬,心里一边打鼓,看来外面的车队是来截货的。这批货要是让他们运走了,宋蔼龄不得扒了我的皮。
“怎么样,看看货吧?!”吴浩宇一脸大功告成的样子。
“不急不急,”周经理想起了他们在一次宴会时的情景,吴浩宇特别爱喝酒。
“有委员长的手谕在,我哪敢抗命。只是你们大老远的来,又到了中午吃饭的时间。吃完了饭再装货也不迟吧?”
吴浩宇一想也是,他姓周的还能耍什么把戏?吃饱喝足,下午装车走人。贺市长还说这件事如何难办,纯粹是神经过敏。
当下那吴浩宇被周经理请进了一个单间,里面七大碟八大碗摆了整整一桌子。
“你这是何必呢,都是自己兄弟。”
“哪里哪里,你老兄为执行公务远道而来,薄酒素菜,不成敬意。”周经理一脸堆笑。
“怕不是‘鸿门宴’吧?”吴浩宇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有总裁的手谕在此,我哪里敢啊!”
周经理一挥手,服务员上来了两瓶茅台,吴浩宇的小眼睛里变得闪闪发亮。在当时的重庆,别说喝茅台,大街上你见都见不到啊!不过吴浩宇还是有点不放心,又问一句:“弟兄们都怎么安排?”
“一样,到食堂就餐,酒肉伺候。”
“兄弟公务在身,应先清仓点库,再喝这茅台不迟。”吴浩宇说罢起身要走。
周经理不慌不忙地说:“吴兄,你还怕我跑了不成?现在我这人的小命都握在你手里,我上有老下有小,今后可全靠你照应了…… ”说罢,那周经理竟还眼圈红了起来。
吴浩宇这人吃软不吃硬,见周经理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也就顺水推舟地坐了下来。
“周经理,别难过。咱们都是为别人当差……来,咱俩先喝上一杯!”
吴浩宇本来贪酒,加上又是很久没喝茅台,不觉得上头。连喝了十几杯,只觉得嗓子有点发热,连声说:“好酒好酒。”又不知喝了多少,头脑昏沉沉地就记不得事了。
周经理见吴浩宇醉了,立即派人将他送回家,接着一个电话打到宋蔼龄那里。
宋蔼龄接到消息十分吃惊,按说这样的事以前也有过,但孔祥熙事前都知道。因为事前采取了对策,“严打”、“检查”什么他们都能安然无恙。这次居然滴水不漏,显然是冲着孔家来的。
“我已经把他灌醉了。”周经理不无得意地说。
“我马上派人去把货转走。”宋蔼龄放下电话,找到孔令侃,调集了十几辆卡车直奔仓库。
吴浩宇带去的那帮宪兵和特务见头头进了餐厅就再没冒头,不知出了什么事,吃完饭后就仨一群俩一伙地聊天。不一会儿,见公路上尘土飞扬,十几辆卡车开进了院内。
为首的一个穿皮夹克的“小伙”从车上下来,忽啦啦跟出了上百人,全都荷枪实弹。
那“小伙”便是孔令侃。只听他大吼一声,“下他们的枪”,这十来个宪兵特务还没来得及反应就被缴了械,赶到一间屋子里去了。
孔令侃和那周经理连夜组织装车,并把货物运走。等吴浩宇酒醒了赶回仓库时,已是货去库空。
事后,贺耀祖臭骂了吴浩宇一顿,并把他调出市政府。蒋介石闻听哭笑不得,又批评了贺耀祖用人不当。但孔祥熙、宋蔼龄囤积居奇的印象蒋介石是刻在脑子里了。而这次在滇缅公路,又是孔家的势力在作对,看来得打打这个孔祥熙了。
这时,戴笠把逮捕林世良的报告递给了蒋介石。蒋介石马上在报告上批:严加查办。
林世良被关进了监狱,戴笠组织人连夜审讯,逼问他任职期间一共走私多少回?都是什么货?谁是后台等等。
林世良承认自己走私,但想到孔家对自己的恩德,便把全部责任都揽在自己身上,绝不牵连他人。
再说孔祥熙得知林世良被捕的消息后,气得大骂孔令侃:“找了这么个好人,结果惹了一身骚!”孔令侃也不服气,说林世良赚的钱还不都进了孔家,你当初也没不高兴啊。见父子僵持,宋蔼龄便从中调解道:“吵有什么用!现在的问题是怎能救出林世良。他要招了供,咱们都跟着倒霉。”
孔令侃查了一下,林世良的那批走私总价值为3000万元。按照规定,这样巨额的走私要被判处死刑的。但有钱能使鬼推磨,孔令侃在宋蔼龄的授意下立即开始四处活动。
他们首先买通了军法总监何成浚。何成浚收了孔家的银子,自然要为孔家说话。他反复看了案卷,认为走私案里有漏洞,可以把走私的恶名向下面推,是林世良的部属走私。林世良只是玩忽职守或滥用职权,这样顶多只判10年徒刑了事。
半年多过去了,由于孔家的干涉,林世良的案子拖延了下来。除了中统和军统,几乎所有的部门都在为林世良说情,林世良在监狱里住上了一个套间,里面设备虽不说豪华,也极其舒适,高级饭店的伙食应有尽有。林世良的情人来看他,还被留下过夜。连监狱里的看守都觉得惊讶,这哪里是坐牢啊,分明是太上皇。连监狱长见了林世良都客客气气。
当时那林世良心里也美滋滋的,心想用不了多久,我就会被放出来。到时候我林世良还是一条好汉。
这时,由于滇缅公路交通被日军切断,重庆市的物价再次飞涨。林世良的那批走私货按时价已由原来的3000万涨到6000万元。负责缉私的中统为了奖励打击走私,又出台了一个新规定,即几查获走私证据确凿的,可提取走私物品价格的10%做为奖金。这样林世良6000万元走私案要是真能结案,办案人员就可得到600万元的奖金,这对那些在中统办案的特务来说不亚于是一个天文数字,因为他们当时的月薪只有800元。
本来油于孔祥熙、宋蔼龄从中阻挠,林世良的案子已骑虎难下。国民党上层官员都明白,连蒋介石都感到难办。不办,国法难容。杀了吧,宋蔼龄那边又不好交待。但办案人员由于有了co00万奖金的动力,又象加足了油的汽车,开始疯跑起来。他们纷纷给上面写报告和检举信,提供关于林世良贪污、走私、贩毒和嫖娼的更多的证据,而且还故意把这些证据透露给新闻界。一时间,林世良一案在沉寂了半年后又成为重庆报界的头条新闻。
戴笠见时机成熟了,又将林世良的罪行重新整理出了几条最突出的、最容易招致激烈批评的送到蒋介石那里。
蒋介石看了戴笠送来的报告,眉头皱了皱,然后就在案卷上批了四个字:“立子枪决”。
戴笠如获至宝,他拿着有蒋介石批示的报告来到了监狱,想借这个报告从林世良嘴里榨出点东西来,做为今后倒孔的资本。
无奈林世良不上戴笠的当,他无法知道上层的矛盾,但直觉告诉他这可能是孔家为了考验他而设的一个圈套。只要他忠于主子,主子一定不会牺牲他这个奴才,而且以他之见当今的国民政府,除了姓蒋恐怕就姓孔了,保他出狱是迟早的事。戴笠施诈不成,愤愤地走出监狱。
不久,林世良被执行枪决。临死前,他还抱着幻想。据说,直到被枪决的前一天晚上,他还托看守给孔令侃捎话。
枪毙了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