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氏家族全传





湔ā!?br />   15日傍晚,日军飞机飞抵重庆上空,立即对重庆市区进行狂轰滥炸。半小时后轰炸的日军飞机除了两架被防空炮火击落外,其余的均完成任务返航。刹时间,重庆的部分地区陷入了浓浓的火海之中。 
  宋庆龄住在孔祥熙和宋蔼龄的范庄住所,此次也遭到日军飞机的轰炸。只是弹投偏了点,只炸中了几间偏房,而且由于提前都进了防空洞,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空袭警报解除后,宋庆龄想了解日军飞机造成的伤害和人民群众的情绪,便不顾宋蔼龄的劝阻走了出去。只见远处有几处冒着浓烟胭柱倾斜着涌上蓝天。近处有一股刺鼻的硝烟味和焦臭味。几辆被炸坏的卡车歪斜地躺在公路上,街上除了少数穿军装和警服的人穿梭忙碌外,几乎看不见一个老百姓。宋庆龄心中不由升起团团怒火。 
  此时宋蔼龄也忐忑不安,回重庆前,她便想让宋庆龄住在自己家中。开始和孔祥照商量时,孔祥熙不同意,说蒋介石最烦宋庆龄,宋庆龄总和蒋介石对着干,不给蒋介石一点面子,还爱和共产党搅在一起,你让她住在这里,这不是自找麻烦吗? 
  但宋蔼龄自有道理。她对孔祥熙说:“那是过去,这次她同意来重庆,就是来还蒋介石的面子。你想想,重庆是国民党的首都,蒋介石是国民党的主席,她肯来不就是面子,不就是表示承认蒋介石的中央政府吗?!” 
  当然最重要的是,让宋庆龄住在这里,是为了控制宋庆龄。从表面上看住在姐姐家里会显得自由,实际上是限制了宋庆龄的自由。孔祥熙不禁佩服宋蔼龄在某些方面毕竟高他一筹,既买蒋介石的好,又买宋庆龄的好,自己则能从中得到巨大的政治资本和看不到的种种好处。把宋庆龄控制在了自己手里,等于在官场上又多了一张王牌,妙哉妙哉。于是孔祥熙同意了宋蔼龄的建议,专门给宋庆龄准备了一幢房子。 
  但宋蔼龄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宋庆龄到重庆没几天,重庆就两次遭受日机轰炸。这一次日本飞机还把炸弹投到了孔府,幸亏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宋庆龄会不会以此为借口要搬出去?这些天来,虽然总的来讲姐妹三人团结和睦,在公众场合也能统一口径,步伐一致,似乎有了默契。但在骨子里,宋蔼龄却隐隐地感到宋庆龄和她的不同。宋庆龄不那么贪图财富和虚荣,宋庆龄不爱打麻将和在交际场上应酬,除非是抗日的需要。宋庆龄对蒋介石和孔祥熙态度仍然是有保留的热情、打了折扣的亲近。因此宋蔼龄担心弄不好鸡没抓成反而蚀了一把米,反而被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所利用。 
  就在这时,宋美龄打来电话,询问日机轰炸的情况,并告诉宋蔼龄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邀请她们三姐妹对美国公众演讲。当得知轰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时,宋美龄心中一块石头落了地,但对宋庆龄外出未归感到担忧。 
  宋蔼龄告诉美龄,宋庆龄不会走远,她现在就去把宋庆龄找回来,并一定说服宋庆龄到中央电台演讲。 
  宋蔼龄原来预料宋庆龄对到国民党中央电台演讲可能有顾虑,或提条件。没想到她对宋庆龄一提起这事,宋庆龄就爽快地答应了。原来宋庆龄目睹了日军飞机的暴行后,正义愤填膺,想如何通过宣传媒体向世界人民揭露法西斯的真相。 
  第二天早8点,3辆轿车分别载着宋氏三姐妹来到国民党中央电台。路上被日军飞机炸毁的房屋还在燃烧,个别地方还不时传来一两下爆炸的响声。 
  在电台负责人的带领下,三姐妹来到播音室。为了迎接她们的到来,播音室地上铺上了地毯,正面墙上挂着孙中山的遗像,遗像两旁贴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对联。 
  这次播音主要是对美国听众,所以必须全部用英语。按照事前的安排,宋庆龄第一个走到了麦克风前,用她那女性特有的充满魅力的声音说到: 
  “民主国家的朋友们,中国人民艰苦抵抗日本的军事侵略,很快就要满3年了。日本借着它拥有的优越的武器,在开战以前,曾向世界夸口说,要使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中国人民在三个月内向日本屈服。可是我们中国已经始终不屈地作有效的抗战,在33个月以上。而且抱定了继续抗战的决心,自信必能获得最后的胜利。太平洋和全世界人民的将来历史,一定和以前不同,而且将更见光明灿烂。因为中国不愿做奴隶的四万万五千万的人民,已经拿起了武器,争取自由。同时也是为世界人类,为你们大家争取自由……” 
  宋庆龄抛开讲稿,完全凭着自己激荡的思绪慷慨陈词。以致她讲完后,心情十分激动。宋美龄爱怜地扶着她到休息室去休息。 
  第二个演讲的是宋蔼龄。她的语调比宋庆龄平缓,但也字正腔圆。她着重讲了中国抗战的团结问题,愤怒谴责了汪精卫叛国投敌的无耻行为。她说: 
  “……那所谓‘政府’也者,完全是一个笑话,这是人类智慧上的一个侮辱。它不能代表中国,它只是政治污水中的渣滓。这些日本利用的工具,是中国人民所咒诅的叛徒。世界上任何具有自尊心的国家,都会加以唾弃的。中国各将领间,是毫无问题地团结一致,他们充满了异常坚强的继续抗战的决心。” 
  宋蔼龄在表述了中国不仅没有被打垮,而且越来越有战斗力的时候继续说: 
  “我们在财政经济上,也已经有抗战到底的计划和准备,在中国西部,我们已经建成了人力物力的储蓄所,在需要的时候,随时可以取出来应用。在保证我们取得最后胜利的力量,最值注意的就是,全国妇女界的活动和全国民众对于士兵观念的转变。以前大家把士兵看作佣人,地位很低,现在却完全不同了。现在我们有国民军,军队和民众一起工作,民众也和军队一起工作。这种团结一致的精神,是可以击败敌人的。” 
  宋美龄是最后一个进行演讲的,她讲的时间也最长。她曾多次访问美国,并被美国刊物评为“第一夫人”。因此,美国人认识她、了解她,她也认识美国、了解美国,并且相信美国。 
  宋美龄首先用流利的美式英语讲述了在太平洋彼岸的进行的抗日战争对美国的影响、日本称霸太平洋的野心以及对美国的威胁,宋美龄批评美国部分人持有的纵容日本侵略中国的绥靖政策。渐渐地她的语调开始激昂有力起来。 
  “美国朋友们,早安。我只用不长的时间,对孔夫人、孙夫人的话做几句补充。我们说的话是要请一切爱好自由的人们,知道中国应该立即得到正义的援助,这是中国的权利。中国为了正义已经经过了近3年的流血和困苦的奋斗,我们请你们制定法律的美国国会议员们,对下列两件事选择其中的一个:或是对侵略不再表示恐惧;或者停止鼓励侵略的行为,也就是对日本禁运石油及其它战争原料。 
  “坦率地讲,我们是面临着许多困难。我们甚至有放弃斗争的可能性。但是在艰难困苦之中,我们仍继续战斗着,为着自由而继续抗战。我不知道贵国的国会议员是否想到,如果中国被日本武装征服了,将发生何等的情形。结果是很明显的,日本将保有它完整的军事实力,并可以利用中国的领土和人力资源来和民主国家为难。日本会将他的侵略魔爪伸向印度支那,伸向马来群岛,甚至伸向澳洲和新西兰。 
  “如果美国继续帮助日本,如果美国对日本采取纵容和姑息迁就的态度,后果是极其危险的。因此不认识援助中国抗战的重要,而只表示同情和道义上的援助,对贵国和民主国家的根本利益都将成损害。因为日本的野心是要称霸太平洋。所以我呼吁一切富有正义感的美国人,应该向中国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中国军队使日军陷入中国的泥潭而动弹不得,然后最终将他们消灭。到那时,世界将会发现,中国对于人类有怎样伟大的贡献。” 
  宋氏三姐妹的演讲,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尽管日本施用了干扰手段,但由于中方早有准备,实施了反干扰,使大洋彼岸的美国听众清晰地听到了宋氏三姐妹的广播。据说三姐妹演讲的第二天,美国纽约就有数千名大学生集会并上街游行,声援中国抗战。有的国会议员还向国会递交了要求对日本进行制裁的意见书,美国国内的舆论明显向支持中国抗战一边倾斜。 
  同年5月1日,国民党元老派冲破了重重阻力,在国民党中央党部的国府大礼堂举行了欢迎宋庆龄集会。由于这个会是专为宋庆龄准备的,所以格外引人注目。国民党元老派大都不在一线执政,而在中央监察委员会。所以出席会议的百余名元老中大都是中央监察委员。国民政府主席林森致了欢迎词,称赞宋庆龄对国家、对社会和对人民所作的贡献。 
  宋庆龄在热烈的掌声中发言,她对国民党元老们在抗日战争中团结奋斗的精神表示敬佩,对到重庆后作见所闻感到满意。宋庆龄还揭露和谴责了汪精卫叛国投敌的可耻行径。 
  宋氏三姐妹到重庆时,正值大雾弥漫的天气刚过,晴空万里的春天来临。日军利用天气晴好对重庆进行了大规模的轰炸。宋氏三姐妹在重庆的日子里,正是日军轰炸的高峰期。但为了给全国妇女同胞树立起一个良好的形象,为了鼓舞全国同胞的抗日决心,宋庆龄、宋蔼龄和宋美龄都冒着危险,在重庆及成都各地视察,看望伤员、慰问孤儿院。 
  一天,设在重庆的第五陆军医院被安排接受宋氏三姐妹的视察。 
  当时,为什么宋氏三姐妹视察第五陆军医院呢?说起来还有个插曲。该院院长是个40岁出头的二流大夫,仅被授予少校军衔。后来经人点拨,也学会了弄虚作假的那一套,悟出了官场上“报忧得忧、报喜得喜”的真谛来,于是一个劲地向上面吹牛弄景儿。上面一来检查,好吃好喝地供着,临走时土特产往车屁股里一塞。果然不出一年,第五陆军医院成了样板,他也被晋升为中校。 
  这次听说宋氏三姐妹要来视察,急得此人像屁股底下着了火。宋庆龄、宋美龄、宋蔼龄是什么人,那可不是闹着玩的,弄好了一步登天,弄不好一次玩完。可现在医院里问题成堆,由于缺少经费病房里没有暖气,医疗设备和抢救设施陈旧落后,药品特别是奎宁等抗生素奇缺,需要输血的伤员又找不到血源。特别是近日来日军对重庆狂轰滥炸,伤员剧增,每个病房都是满满的,到处是垃圾,遗弃物和一股股难以人鼻的味道。 
  一个阳光灿烂的上午,宋氏三姐妹来到陆军第五医院。她们身后拥簇着一群记者和随从。 
  当下那位院长跑上前去,“啪”地一个立正,睁圆了因熬夜布满血丝的眼睛,提高嗓门说:“第五陆军医院院长前来报到,请夫人吩咐。” 
  宋美龄向他挥了挥手说:“我们先到病房看看吧。” 
  宋美龄一头卷曲的黑发,自然地梳向后颈,在后面挽成了一个发髻。她一身深蓝色的旗袍,没带任何装饰物。 
  宋美龄明白,她到医院视察决不只走走过场,让记者们拍个照片发个消息以捞点政治资本。她已不需要这种廉价的资本了。她是第一夫人,她的一言一行都关系到蒋介石的威望。前方的战事正紧,一批批伤员被送到后方。照顾好伤员就是对前方将士的鼓舞,就是在提高国民政府和蒋介石在群众中的威望。另外她一刻也没有忘记,她始终是在和宋蔼龄、宋庆龄同行。她时刻要给舆论留下这样一种印象,宋氏三姐妹是团结的,她对两个姐姐是尊重的。 
  宋蔼龄到医院来则纯粹是为了捞政治资本,她和宋庆龄、宋美龄不同。在政治上她无法和这两个妹妹匹敌,她时刻有一种危机感。一方面她借着这次姐妹同行提高自己的身价,像月亮靠着太阳发光一样;另一方面,她也要做出一些实际的事情,以证明自己确实是一位品格高尚、才华出众的妇女领袖。 
  此外出于经济上的考虑,宋蔼龄也很想了解各大医院目前的实际情况,所面临的不足。她知道医院有时也会成为焦点和热点,在这上面小投入一笔就像放出一个鱼饵,可以换成一名大鱼。 
  走在最前面的是宋庆龄。同宋蔼龄、宋美龄相比,她显得朴素、大方、高贵而又平和。她穿着一件藏青色的旗袍,没戴任何首饰。每逢记者拍照时,宋庆龄总是谦逊地站在一旁,让宋蔼龄、宋美龄走到镜头前,而且很少讲话。 
  宋蔼龄当然注意到宋庆龄的这些细节,并想办法把宋庆龄向前推。说起来三姐妹之间的关系也挺微妙,宋庆龄是国父的夫人,宋美龄是蒋介石的夫人,都被称为“第一夫人”,而宋蔼龄又是大姐。所以当行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