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清宫十三朝





    前因允礽行事乖戾,曾经禁锢,继而朕躬抱疾,念父子之恩,从宽免宥。朕在众前,曾言其似能悛改。伊在皇太后众妃诸王大臣前,亦曾紧持盟誓,想伊自应痛改前非,昼夜警惕。乃自释放之日,乖戾之心,即行显露。数年以来,狂易之疾,仍然未除,是非莫辨,大失人心。今朕年已六旬,知后日有几?天下乃太祖、太宗、世祖所创之业,传自朕躬,非朕所创立。恃先圣垂贻景福,守成五十余载,朝乾夕惕,耗尽心血,竭蹶从事,尚不能详尽,如此狂易成疾,不得众心之人,岂可付托乎?故将允礽仍行废黜禁锢。为此特谕。     
    允礽再废后,康熙帝立定主意,不再言立太子事。诸皇子个个窥测,探不出什么消息,便浼王大臣上书奏请。谁知上一次书,受一次训责,甚且还要治罪。诸王大臣方在疑虑,忽西域来了警信,报称大策零在西藏作乱,准噶尔兵入犯藏边。康熙帝特命富宁安为靖逆将军,率兵驻扎巴里坤;又命傅尔丹为振武将军,祁里德为协理将军。出阿尔泰山,会合富宁安军,严备准噶尔入寇。另遣西安将军额鲁特督兵入藏,侍卫色棱为后应。康熙五十七年,两军次第渡木鲁乌苏河,分道深入。大策零分军迎战,只数合便退。额鲁特率兵追入,色棱继进。到喀喇乌苏河岸,大策零留有伏兵,顿时四起,截住清兵。额鲁特等料知陷入重围,率兵猛扑。怎奈这番敌军,纯是精锐,与前时接仗,大不相同。额鲁特不能前进,只得后退。不料后面流星马又到,报称:准兵绕出后路,把军饷截夺去了。清兵闻军饷被劫,不战自乱。额鲁特和色棱两人极力弹压,勉强镇定。过了数日,粮尽矢穷,准兵四面聚集,好似天罗地网一般。一阵攻击,清兵全营覆没,都做了沙场之鬼。     
    康熙帝接了败报,再命皇十四子允为抚远大将军,驻节西宁;升任年粒⑽拇ㄗ芏剑副啥迹夥值澜ⅰk贩飧炼丶岽砦锢盗溃晒疟璐哟锢担娲缶比胛鞑亍S谑敲晒鸥骱雇酢⒈蠢眨髀什勘燎嗪#Ш蚯灞鋈?滴跷迨拍甏海室谱つ韭澄谒蘸又吴茫桓г洞蠼髡骼剂钗髂倍纪逞有懦銮嗪#荒旮⑷宰蛩拇ǎ涣畲ň被ぞ沉旄炼龀龃蚣智鞑鼐场4蟛吡阄徘灞殖觯跃芮嗪>砬膊勘в嗳耍值哺炼觥8炼龈苯乐隅鳎赜械裕烨妆倜紫瓤罚寥颓牛讼等氩氐谝幌找T乐隅髡心挤冢硭厣停钫┙凳厍疟镉ν夂希讶颓耪甲 8炼雎示椿幔鑫抛疾勘炊崛颓牛纺拷泻诶辏型蚍虿坏敝拢炼鼍牌鹄础T乐隅鞯溃骸ㄓ兄隅髟冢词估戳撕炖辏膊慌滤魅兆剿闶恰!ㄊ窍Γ乐隅髀时鲇本蛳菘樱厦嬗们嗖莞亲。畋看斯乘鳎谙菘永锩妗2渴鹨讯ǎ缓蠡赜!    ?br />     


第三部分第53节:秘密立储

    岳钟琪令兵士掘了陷坑,上面埋好沙土,一点痕迹都没有。果然第二天早晨,黑喇玛领了兵众杀来。他仗着勇力,只是向前飞奔,如排山倒海一般。这里岳钟琪忙令兵士对敌,诱黑喇玛至陷坑旁。黑喇玛有勇无谋,但知上前追杀,不料脚下有坑,一脚蹈空,坠入坑内。任你黑喇玛膂力过人,至此被伏兵钩住,急切不能展身,伏兵紧紧捆缚,扛入清塞。黑喇玛受擒,余众不战自降。方拟鼓行入藏,忽来了大将军檄文,令待青海军并进。噶尔弼踌蹰未决。岳钟琪道:〃我兵只赍两月粮饷,从川西到此,已过了四十多日,若再待青海军,粮饷食尽,如何入藏?现不如乘机疾进,沿途招抚番众,用番攻番,约十日可抵拉萨,出其不意,容易荡平。〃噶尔弼欲集众议决,钟琪道:〃事在必行,何须多议。钟琪不才,愿喷此一腔热血,仰报朝廷。请于明晨即行。〃噶尔弼也不多言。次晨,岳钟琪即用皮船渡河,直趋西藏。途中遇土司公布,用好言抚慰,公布很为感激。遂代为招集番兵七千,引钟琪入拉萨。钟琪观番兵可恃,遂分部兵三千名,康熙帝平定西藏御碑亭绕截大策零饷道,自领番众趋拉萨城。拉萨城内,只有几个准兵。见岳军大至,尽行逃散。钟琪长驱入城,号召大小第巴,宣示威德,除助逆喇嘛的杀了五人,并幽禁九十多人,其余一概赦免,僧俗都顶礼膜拜,感谢再生。这时候,青海军统领延信正与大策零相持,连败大策零数阵。策零欲退回拉萨,又被岳兵截住,进退两难,遂爬山过岭,遁回伊犁。途中崎岖冻馁,士卒死了大半。     
    延信遂送新达赖入藏登座。令拉萨汗旧臣康济鼐掌前藏政务,颇罗鼐掌后藏政务,留蒙古兵两千驻守,奉诏班师,各回原地镇守。西藏暂归平靖,康熙帝又咬文嚼字,亲制一篇平定西藏碑文,命勒石大昭寺中。康熙帝为入藏军士凯旋,又大开庆宴,赏封了平藏将士,欢腾中外。这时四境平安,皇帝又想再立太子,只是恐再生出事端来。一天,皇帝和皇后谈起这件事,皇后说:〃简立储君,是国家的一件大事。如今陛下皇子众多,不能不预立太子,庶可免掉后来的争乱。〃皇帝听皇后的话倒也不错,便和皇后商量,究竟立谁妥当。皇后说:〃皇十四子允,生性慈厚,堪为储君。〃但是皇十四子年纪尚小,康熙帝想到这时,又怕把圣旨宣布出去,太子被人谋害,便又想起鄂尔泰、张廷玉两个人来。立刻把鄂、张两位大臣宣召进宫,商量立十四皇子为太子的事体。那鄂尔泰便想出一个主意来,说:〃请陛下亲笔写下传位的诏书,悄悄地去藏在’正大光明’殿匾额的后面,待陛下百年之后,由顾命大臣把诏书取下来宣读,那时诸位皇子见是皇上的亲笔,也没话可说了。〃圣祖听了,连称〃妙妙!〃又想起国舅隆科多,立刻把他召进宫来,由皇帝亲自写下诏书道:     
    允礽染有狂疾,早经废黜,难承大宝。朕晏驾后,传位十四皇子。尔隆科多身为元舅,鄂尔泰、张廷玉受朕特达之知,可勤辅助嗣皇帝,以臻上理,勿得辜恩溺职,有负朕意。钦此。     
    这三位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大臣受了皇帝的顾命,便把诏书捧去,悄悄地藏在〃正大光明〃匾额后面,退出宫来,各自散去。自从圣祖皇帝行了这个预藏遗诏法子,以后历了七朝,都延用了这个法子。国舅隆科多本是雍亲王的党羽,他藏了诏书以后,便去和雍亲王商量,低声细语地谈了一夜,直到天明隆科多才散出来。     
    


第三部分第54节:隆科多篡改遗诏 

    康熙帝因八荒无事,康熙帝出巡图屏自己又将七旬,明知风烛草霜,衰年易迈,索性开了一个盛会,凡满汉在职官员,及告老还乡得罪被谴的旧吏,年纪六十五岁以上的人,统召入乾清宫赐宴。这时候,正是康熙六十一年春间,天气晴和,不寒不暖。一班老头儿团坐两旁,差不多有一千个,由一位老和尚主席。谈起这老和尚,名际志,是当年康熙皇帝圣驾南巡到虎丘,际志和尚在圣恩寺做方丈,听得皇帝巡幸虎丘,晓得要到惠山承恩寺进香,他便天天预备接驾,果然皇帝到了。他当年已七十三岁,长着雪白的胡须,一根根临风飘拂。皇帝见他这样老的年纪,还跪在山门口迎接,行君臣礼,便下了御轿,亲自上前扶他起来,并伸手去摸着际志和尚的须髯,说道:〃和尚老了!〃际志和尚忙匍匐谢恩,皇上命太监赏他人参、哈密瓜等物。后来皇帝回到京里,心中常常记念这际志和尚。这时,皇帝年纪是六十九岁,那际志和尚已八十八岁,还是十分康健。皇帝便打发内宫到无锡把他接进京来,用暖轿抬进弘德殿,乾清宫的千叟宴当由际志老和尚主席,围住这个老皇帝饮起酒来,皇帝又特别加恩,叫他不要拘谨。大众奉谕,开怀畅饮。酒兴半酣,老皇帝动了诗兴,做了七律诗一首,命与宴诸臣,按律恭和。这班老头儿,把诗文一道,多半束诸高阁,满员更是未曾用过工夫,如今要他个个吟诗,似乎变成一种虐政。幸亏这班老人有些乖刁,预料这老皇帝召他饮酒,免不得咬文嚼字,因此早打好通关,先与几个能诗作赋的老朋友,商量妥当,请他做了抢替;一面复贿通宫监,托令传递。所以当场都吟成一诗,恭呈御览。诗中大意,千首一律,无非是歌功颂德一套烂语。等到诗已做成,日近黄昏。一连吃了三天。到了散席,皇帝又各赐字画一幅,带回家去。这一年,圣祖非常高兴。     
    在正月到二月的时候,巡幸畿甸;四月到九月的时候,巡幸热河;十月巡幸南苑,举行围猎,皇帝亲自跑马射鹿,校阅军队。那十万大军,见着皇帝,齐呼万岁。到了十一月,大学士、九卿等,方拟次年圣寿七旬,预备大庆典礼。谁料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康熙帝竟生起病来。这场病非同小可,竟是浑身火热,气急异常。太医院内几个医官,轮流入内诊脉,忙个不停。服药数剂,稍稍减退,身子渐觉爽快,气喘也少觉平顺,只是精神衰退,一时未能回复,未便起床。诸皇子朝夕问安。皇四子胤祯,此次侍奉,却不见十分殷勤,每遇夜间,总要到理藩院尚书府内,密谈一回。这理藩院尚书名叫隆科多,乃是皇四子的母舅。过了数日,康熙帝病体又好了一些。因卧床多日,未免烦躁,要出去闲逛一番。皇四子胤祯入奏,皇父要出去散心,不如至畅春园内,地方宽敞,又是近便,最好静养。康熙帝道:〃这也好,只是冬至郊天期已近了,朕躬不能亲往,胤禛、允母后乌雅氏朝服像命你恭代,须预先斋戒为是。〃皇四子胤祯闻了此谕,未免踌蹰。康熙帝见此情形,便问道:〃你敢是不愿去?〃胤祯即跪奏道:〃儿臣安敢违旨?但圣体未安,理应侍奉左右,所以奉命之下,不觉迟疑。〃康熙帝道:〃你的弟兄很多,哪个不能侍奉?你只管出宿斋所,虔诚一点便好。〃胤祯无奈,遵旨退出。是夜,又与这个母舅隆科多密谈了一夕大事。次日,康熙帝到畅春园,诸皇子随驾前往,隆科多本是皇亲,也随帮护。独皇四子胤祯已去斋所,不在其中。又过了数天,康熙病症复重,御医轮流诊治,服了药全然无效,反加气喘痰涌,有时或不省人事。诸皇子都着了忙,只隆科多说是不甚要紧。是夜,康熙帝召隆科多入内,命他传旨,召回皇十四子,只是舌头蹇涩,说到〃十字〃,停住一回,方说出〃四子〃二字。隆科多出来,即遣宫监去召皇四子胤祯。胤祯至畅春园,先见了隆科多,与隆科多叙谈数语,即入内请安。隆科多走出园来,见门外挤满了许多皇子、妃嫔,他便故意大声喊道:〃皇上有旨,诸皇子到园,不必进内,单召四皇子见驾。〃这时四皇子已进内了。隆科多上马而去,出了园门向乾清宫而来,到了〃正大光明〃殿上,命心腹太监悄悄地从匾额后面拿出那康熙皇帝的遗诏来,便在腰上挂着的笔袋里掏出一支笔来,把诏书上写着〃传位十四皇子〃一勾,将〃十〃字添了一横一句,成个〃于〃字。     
    改好之后,依旧藏在原处。悄悄地出了宫门,又飞也似地回到畅春园去。这时,康熙皇帝已昏厥过几次,到傍晚时候又慢慢苏醒过来。睁眼一看,见床前一人跪着,低声连唤〃父皇〃。康熙帝只认作十四皇子,便伸手过去摸他的脸,再端详一回,才认出并不是十四皇子,乃是四皇子胤祯。不由他心头一气,恨恨地喊了一声:〃你好,好!〃便两眼一翻,一口气转不过来,死过去了。胤祯看了,内心惊喜,忙假装悲哀,号啕大哭起来。外面太监一听得里面哭声,忙抢进来,替皇帝沐浴、更衣,手忙脚乱。那隆科多这时也进来,把雍亲王扶出园门。雍亲王悄悄问道:〃大事成功吗?〃隆科多只是点点头,不做声儿。停了一回,园门外的妃嫔、皇子听说皇帝驾崩,进来围住父康熙帝景陵图皇痛哭。这时,除允礽病着,允禔、允禩监禁着,允出征在外,三皇子允祉、七皇子允祐、九皇子允禟、十皇子允、十二皇子允祹、十三皇子允祥,以及允祺、允禌、允祹、允禄、允礼、允禧、允祎、允祜、允祁、允祕,共十六个皇子和妃嫔们在御床下大哭举哀。隆科多进来劝住,说道:〃国不可一日无君,民不可一日无主。如今大行皇帝龙驭上宾,本大臣受先帝付托之重,请诸位郡王快到’正大光明’殿去听本大臣宣读遗诏。〃诸皇子听说父皇有遗诏,个个惊疑,都向乾清宫来。     
    


第三部分第55节:雍正登基初政

    诸位皇子听隆科多说皇帝有遗诏,在〃正大光明〃匾后,个个心内惊疑,不知道是谁继承皇位。内中允禟、允尤其着急,只怕这个皇位被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