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别这样! 作者:小米mitiya(文秀网2014.07.08完结)
卫姜主动挽起他的手臂,“听你这般说来,我对你的家乡还真有些向往。到时,我等着吃你做的鸡蛋煎饼。”
徐斯城未言语。
卫姜垂了眼看他,“怎么,你不愿给我做鸡蛋煎饼?”
徐斯城的声音里带着苦笑,“我想,发疯地想,做梦也在想。可是,阿姜,我怕是没这个机会了。”
卫姜猛地抬眼看徐斯城。
徐斯城的眼中有了不一样的东西,他直直望着紫竹林出口的方向,眼里迸发出难言的痛、恨、不甘与苦楚。
顺着他的视线,卫姜微微侧过头去。
☆、209。和亲(8)
有煦煦的日光自紫竹林的出口处射进来,空气中就有了斑驳的五彩光影。
卫姜眯起眼来,她看见有一角蓝袍在她视野中出现。起先是袍角,继而是袍身,最后,她看见了紫竹林后,负手而立的那个人。
风吹起那人的袍角,猎猎作着响。他半侧着脸,日光打在他的侧脸上,显得冷峻而肃穆。
露珠打在竹叶上,是零叮的声响。
四周围响起了错落的脚步声,霎时便有无数持剑铁卫将他们包围住。
卫姜同徐斯城,插翅难逃。
蓝袍的年轻公子缓缓向竹林里走来,他的双眼错也不错注视着卫姜,“徐斯城擅离职守,按罪当斩。且押回大理寺,听候陛下发落。”
铁卫们一拥而上,转瞬便将徐斯城制住。徐斯城没有反抗,一是他们已被重重包围,反抗无用;二是为了卫姜。
徐斯城怒视沈约:“是我绑架了公主,如今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沈约面无表情,“自然是你绑架了公主。”
卫姜不发一言,她只是走去徐斯城身边。
带刀的铁卫不敢阻拦,卫姜便轻易牵起了徐斯城的大手。
无需言语,因为一切已在不言中。
沈约面色铁青。
回程的路上,沈约问卫姜:“那天晚上,你有几分真心?”
卫姜的视线不离远处的徐斯城左右,“一分……也没有。”
宣武殿。
天子近臣同祁国使臣皆在。
卫姜同卫清两位公主踏着月色而来。
二人的位置分属在卫衍的下首,卫清在左,卫姜在右。
这一回,出来说话的是祁国的一名文官,祁国大将萧劲坐在位上,静静注视着殿内的一切。
“卫国的皇帝陛下,我祁国愿以贵妃之礼,迎娶贵国三公主,卫清公主。”
此言一出,四下皆静。下一瞬,便传来臣子们交头接耳的议论纷纷。
卫姜坐在位上,面露疑惑。
卫清则苍白了面色,她猛地就要站起来,却迫于皇帝卫衍的威仪,在殿上不敢有任何放肆的举动。仓惶间,卫清就去朝臣中寻找沈约的脸。
沈约同样震惊。他那震惊的眉眼被卫姜收入眼中,卫姜便垂下了眼去。
而卫国的皇帝卫衍,没有显出一丝讶色。
这个时候,外头有宫人通传,“赵太妃娘娘到——”
赵氏乃先皇宠妃,如今被封为了太妃。赵氏虽为太妃,却依然风姿绰约。她入得殿来,殿内琉璃灯的火光映在她的周身,她的周身好似就发了光,吸引着男人们如飞蛾扑火般向她靠近。
这不是个简单的女人。
赵太妃见过卫衍,卫衍赐座,赵太妃却径自走向了卫姜。
卫姜皱眉。
赵太妃立于卫姜身前,面露凄色,却强自压抑泪水道:“清儿,娘已知晓了你要去和亲的消息。”
卫姜猛地抬眼看赵太妃,眼中满满都是不可置信。
就在卫姜愣怔的功夫,赵太妃的声音又起:“娘也舍不得你,可是,你身为卫国的女儿,就要替卫国分忧。”
“你……”卫姜怒极,肩上却猛地传来剧痛,是侍立在她身侧的小太监。卫姜被那小太监拿住,动不得,亦发不出声。
这一边,赵太妃的声音仍在继续:“清儿,你嫁去卫国后,不要担心娘,只要照顾好自己。”
赵太妃的声音不高不低,却极有穿透力,她的话一字不差落入了群臣同祁国使臣的眼中。
一时间,群臣哗然。
这……赵太妃怎将大公主卫姜认作了三公主卫清?
这……赵太妃这莫不是想要指鹿为马?
众臣纷纷去看祁国使臣的脸色,祁国使臣脸色并无异样,众臣便想到了一个可能——祁国使臣只见过两位公主的样貌,却并不能将她们区分。
这……赵太妃简直是胡闹!
有大臣待要站出来严厉指正,可觑见高高在上的皇帝卫衍的脸色,突然就闭了口。
卫衍的脸隐在冕冠华贵的珠帘后,如何也叫人看不真切。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卫衍他……不动声色。
没有否认便是默许。
皇上默许了赵太妃的指鹿为马?
这……怎么可能?
卫姜触上了卫衍阴郁的视线,心思一转,眼前的一切被她想了个通透。卫衍始终不能放心她,卫衍想要借和亲之事,让她远离卫国的权利中心。
卫姜被太监拿住,连为自己辩驳一句都不能。
这一边,赵太妃已缓缓坐在了卫姜的身边。她执起卫姜的手,亲昵地放在自己的掌心。在外人看来,这母女二人分明在说着悄悄话。可只有卫姜知道,赵氏在她掌心里留下了深深的一道掐痕。
“皇上,臣有本奏!”老丞相林相出列,林相苍老的面上是肃穆,也是怒色。
☆、210。和亲(9)
上首的卫衍一抬手,不悦道:“林相,说好了,今日不谈国事。”
林相气得胡子乱抖,却又苦于不可在祁国使臣面前泄露了眼下卫国的这桩“丑闻”。
祁国使臣皆是有眼色的,左右他们目的达到,大将萧劲朝卫衍抱拳,便带着手下人退了下去。只留下一句,“望和亲之队伍可早日南下。”
宣武殿内只余了卫国人。
林相当先发难:“赵太妃,家国大事岂可信口开河?!想要抹黑我卫国,老夫第一个不答应!”
赵太妃接道:“不知林相此言何意?本宫听不懂。”
林相吹胡子瞪眼:“你、你身边坐着的分明是卫姜大公主!”
赵太妃笑道:“林相想必是老眼昏花了,本宫怎会错认了女儿去?”说罢侧头看卫姜,“娘说得对吗,清儿?”
卫姜垂头,不语。
这……
林相上前一步道:“大公主,您可是有什么委屈?您定要说出来!皇上会为您主持公道!”
卫姜依旧缄默不言。
林相还待说话,却不经意间触上了卫衍阴寒的眼。林相打了个寒颤,他突然想到了什么,周身开始发出冷汗。
皇帝卫衍又怎会分不清卫姜同卫清?
可皇帝如今的态度是放之任之,任由赵太妃在宣武殿内嚣张,唯一的解释便是,这件事,皇帝其实是纵容的。
想到此处,林相出了一身冷汗,突然就消了声音。
赵太妃就冷笑道:“林相怕是思念爱女,已故太子妃过甚,以致心伤眼花吧。本宫随便指一人出来,都不会错认本宫的女儿。本宫身边现下坐的,便是本宫怀胎十月生下的女儿,三公主卫清。”
赵太妃缓了一缓,视线在人群里一扫,而后,满意笑道:“本宫说得可是实话?沈大人,你来替本宫评评理。”
卫姜猛然一震。
赵太妃在一旁冷笑。
卫姜只能拿一双眼去看沈约。
宣武殿内灯火鼎盛,照得沈约长身玉立的沈约愈发清俊。沈约乃江南才子,才学品貌在朝中年轻一辈的官员中无人能敌。更重要的是,沈约乃三公主卫清的未婚夫婿。
赵太妃点沈约出来说话,不可不畏用心……险恶。
臣子们皆在观望,观望皇帝的态度,赵太妃的态度,沈约的态度。
这明明是一件彼此都心知肚明的事情,却硬是黑的被说成了白的,委实叫人……无言。
最关键的还是皇帝卫衍的态度。
大臣们觉着今夜在看一场闹剧。
大殿中央的沈约却迟迟未言语。
“怎地,沈大人连自己的未婚妻子都认不出了?”这一次,开口说话的是皇帝卫衍。卫衍的声音里有玩味,也有叫人不能忽视的排山倒海的压力,“沈大人可要认清楚了。错认了未婚妻,你的驸马位可是要不保的。”
“臣……知道。”
这一刻的沈约,看在卫姜眼中,是有些模糊的。许是因了距离太远,许是因了琉璃灯火的迷离,又许是因了她眼眶里的泪水模糊了视线。
从很早很早以前,卫姜就鲜少在人前哭了。身为一国大公主,她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皇室的威仪。她是先帝的第一个孩子,更是整个帝国的表率。所以,在很早很早以前,她告诉自己,卫姜,你不能哭。自母妃去后,年幼的卫姜知晓,纵然哭泣,也不会有人真心将她疼惜。她又何必将脆弱留给旁人去看?
可是,今夜,这众叛亲离的一夜,她哭了,眼泪落下来,止也止不住。
赵太妃滑腻的手指在卫姜脸上轻抚,“这孩子,怎么就哭了?是吓坏了吧。清儿,你怎会不是娘的女儿呢?”替卫姜擦去泪水。
卫姜的视线撞上了对首的卫清的,卫清仓惶低头,生生避开卫姜的目光。
“沈大人?”赵太妃催促。
沈约抬起脸来,他触上了卫姜的眼。卫姜的眼中有泪,琉璃灯火照在卫姜的脸上,那晶莹的泪水中便有耀目的光华在流转。
卫姜……
沈约垂首,在满殿风雨欲来的压抑气氛下,沈约听见自己的声音在说:“赵太妃没有错认,你确实是卫清公主。”
旁人的反应卫姜已不愿去看去听去想了,她闭上眼睛,她还在对这个人抱着什么样的期待呢?
卫姜的眼泪落下来。
事毕,众人退散,宣武殿内霎时变得空旷。北风里,琉璃的宫灯幽暗,好似在诉说中难言的惆怅。
又下雪了呢。
卫姜走出宣武殿,转入幽暗回廊处的时候,她终于支撑不住,倚靠去了墙上。
宫墙冰冷,却冷不过她的心。
☆、211。和亲(10)
她肢体僵硬,左边的肩膀好似脱了臼一般,方才那太监是用了大力气的。
宫灯明亮处,在宫人的簇拥下,赵太妃上了软轿子。
卫姜的视线一转,便看见了回廊的前方,沈约同卫清相依偎的身影。
卫清低垂着脸,沈约直直看着卫姜。
卫姜转过头去,不想再看他们一眼。
被冷风一吹,僵直的身体倒是恢复了一些灵活与清明。卫姜头也不回便走进了回廊外的风雪中。
沈约好似不能控制自己,提步就去追卫姜。
“沈大哥!”卫清紧紧抓住沈约的手臂,好似她一松手,这个男人就会自她面前消失一般。
沈约拂去卫清的手,亦是头也不回追了上去。
雪下得愈发大了。
风雪里,沈约追上卫姜。
沈约死死拉住卫姜,“当时的情况,容不得我说一个不字。卫姜……”
“放开我!”卫姜狠狠甩开沈约的手,隔着风与雪,她眼中迸发出强烈的恨意,“沈约,我所有的苦难都自你而始!我错了!我当初就不应该救你!”
沈约一怔,“救我?”
漫天雪花纷扬,卫姜的脸上是凄苦,“我只愿此生再也不要见到你!”
卫姜走了。
沈约的声音低低地,响在北风呼呼的宣武殿外:“我会带你出去的,卫姜。”
若非苏行死死捂住长歌的嘴巴,控住她的双手双脚,按了长歌的脾气,这房梁怕是也要被她掀翻了。
是的,入宫后,苏行便带着长歌悄悄潜伏进了宣武殿。二人藏身的地点便是陈三的老窝——房梁。
长歌目睹了那一场指鹿为马,她觉得自己好似看了一场荒诞的戏剧。
苏行在她耳边安抚,“我知道你想帮她,我会帮你救她,但是,卫宫之中戒备森严。我们要等,等一个好时机。”
何时才是好时机?
卫国和亲的队伍踏上前往祁国的道途时,已是来年的早春。
卫国在北边同陈国的战事正值白热化,是以,卫国对此次同南边祁国的亲和相当重视。
卫国三公主卫清远嫁祁国为妃,沿途由卫国大理寺卿亲自护送。送嫁的队伍沿着卫都的朱雀大街出城门,十里长街,万人空巷。
有卫国精兵及祁国使臣带来的强兵相护,和亲的队伍一路上走得十分顺畅,两月间便已到了平城外三十里的百里平原上。
过了平原,经了平城,再往后便是祁国的土地了。
这一夜,和亲的队伍在平原上驻扎。
有营帐支起,有篝火燃得旺盛,送嫁的队伍里,满满都是大红的喜气。
一身大红喜服的卫姜在马车内,闭目养着神。
到了后半夜,平原上的风起,有石子打在马车的壁上,噼噼啪啪响。
卫姜睁开眼睛,只因外头有人在马车侧壁上轻敲。
“叩叩叩——”的声音极富规律,且又不绝。
卫姜被扰得休不了眠,便缓缓掀开了一点点马车的窗。
马车的窗外,立着一个卫国的守卫。
那守卫静静立在暗夜中,垂首恭敬对卫姜:“公主殿下,沈大人有请。”
卫姜放下马车的窗,清冷的声音传去窗外:“告诉他我没空。”
守卫闷声不响,又开始敲窗。
这样下去,她整夜都别想睡了。
卫姜无奈之下,只得掀帘子下马车。
卫兵们都睡了,只零星有几个守卫在放哨。营火稀落,倒也勉强能照亮脚下的土地。
眼看前路越来越幽暗,卫姜停步:“这不是去沈大人营帐的路。”
那守卫依旧垂首恭敬道:“沈大人邀公主去前方小林子一聚,沈大人说了,他的营帐人多嘴杂。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