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锦绣 作者:吱吱(起点高推vip2012-12-04完结)
要不能俞家,他和傅庭筠的关系能像现在这样水火不容吗?
傅五老爷却顾不得抱怨。
郝剑锋既然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若他不给郝剑锋一个交待,郝剑锋以为他到时候靠着傅庭筠就能起复,自然就不会帮他,到时候他两不着实,只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想到这里,他颇为无奈地长叹了口气,满脸懊恼地道:“您是不知道,因为俞家的关系,我女儿现在满肚子的委屈,连带着也怪起我这个父亲来!她不怨恨我就是好的了,又怎么可能帮我!”
竟然就这样得到了自己想要的。
郝剑锋难掩心底的惊讶,眼中闪过一丝异样的光芒。
“哦?”他一副惊愕地道,“还有这种事?”
O∩一∩KO……可见脑残也有脑残的好处!
傅五老爷也不全没有用处……
第二百六十一章 对策
三姐夫一杯酒下肚,回头不见了郝剑锋,再一看,傅五老爷的座位也是空的。
百密一疏!最终还是没能拦着傅五老爷。
三姐夫苦笑,主动喝了一杯,闹哄哄中出了雅间,就看见郝剑锋和傅五老爷正站在楼梯间上说话。
郝剑锋一副义愤填膺的模样,傅五老爷则满脸的怨怼的说个不停。
三姐夫苦笑一声,招了贴身的小厮:“你去跟太太说一声,时候不早了,再不启程就晚了,让她催催傅大人。若是傅大人一时脱不了身,让太太先走一步。”
小厮应声而去。
三姐夫回了雅间。
好不容易和郝剑锋搭上了话,傅五老爷意犹未尽,当然不愿意此刻离开。而郝剑锋知道了自己想知道的,觉得理不理睬傅五老爷都不要紧了。
进了雅间,喝了半杯酒,他就示意蒋大人这酒席该散了。蒋大人也不负他所望,很突兀地笑着站起身来:“……还要赶路,再晚就不能到驿站投宿了。几位大人慢慢喝,我先走一步。哪天再来京都的时候,我请大家喝酒。”
众人是来给蒋大人送行的,主角要走了,酒自然不喝了。
大伙儿将蒋大人送上了马车。
傅五老爷说了那么多,想着还没有得到郝剑锋相帮的承诺,就觉得有必要和郝剑锋正色的说几句。待蒋大人的马车走远,他见周学士、郑大人等纷纷作揖行礼互相辞行,他朝郝剑锋身边挤去。
郝剑锋却一副醉意地朝着众人拱手:“酒逢知己千杯少。今天却喝得太多了些。我要躺会,就先走了。失礼之处还望各位大人海涵。昨天我在蓬莱阁摆酒谢罪。”说着,动作迅捷地上了自己的马车。帘子一放,马车“得得得”驶出了阳关。
傅五老爷有些目瞪口呆。莫名就觉得有些忐忑不安起来。
他仔细地回忆着刚才郝剑锋的一举一动,那王大人却过来行礼:“傅大人,一路顺风。哪天回了京都,我们再好好聚一聚。”
傅五老爷匆忙还礼,寒暄了几句,让傅五老爷没有工夫细想,只能暂行将困惑压在了心底。
而郝剑锋一见马车驶出了十里铺,立刻坐了起来,精神抖擞地吩咐车夫:“去史家胡同吴大人那里。”
哪里有半天的醉意。
马车夫高声应喏,挥着马鞭就去了史家胡同。
吴大人刚刚从衙门回来。两人在门口碰了个正着。
“我们书房说话。”郝剑锋朝着吴大人使了个眼色。
吴大人一声没问。带着郝剑锋直奔书房,待小厮上了茶,就把身边服侍的全打发了出去,这才倾身道:“可有什么要紧的事?”
“你猜我今天遇到谁了?”郝剑锋眉宇间浮现些许的兴奋,道。“我今天去送山东参议蒋森,结果在十里铺遇到傅郎中。”他把事情的经过跟吴大人讲了一遍,“……原来是俞敬修和范大绅的女儿私相授予,然后要退婚,傅家迫于无奈,只能答应,对外说傅氏病逝了,实则安排傅氏到家庙里修行。谁知道华阴遇灾荒,流民冲撞了家庙。傅氏在丫鬟婆子的护送下慌乱逃窜,被赵凌所救,然后由皇上做主,请了太皇太后赐婚,嫁给了赵凌。
“傅氏后来找到他,他不敢认女儿。女儿因此而生他生出隙嫌,宁愿帮沈任思也不愿意帮他!”
吴大人听着精神一振,露出几分兴致来。
“‘傅家迫于无奈只能答应’,”他冲着郝剑锋笑了笑,道,“这种鬼话你也相信?”
郝剑锋呵呵地笑,道:“谁对谁错并不要紧,要紧的是我们知道了几家人的关系,若有什么事,可以早想对策。”
这一点吴大人很是赞同。
他笑着端起手边的茶盅喝了一口,道:“那你有什么打算?”
郝剑锋却不答反问:“你说,我帮着傅郎中劝劝赵太太如何?”
这样的家务事是婆说婆有理,公说公有理,通常会越帮越忙,一不小心,还会把两边都得罪了。典型的吃力不讨好的事。而郝剑锋掌管吏部多年,干的就是与人打交道的事,哪里不清楚。他这样做,不过是想找个自然的融入到赵家的契机罢了。
吴大人何尝不明白。
“不好!”他想也没想地道,“赵凌睚眦必报,我们还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就这样冒冒然的闯进去,有些不妥。”
“那天去给蒋大人送行,沈大人也在场,”郝剑锋目光炯炯地道,“傅大人跟我说了些什么,略迟一些,他肯定也会知道。我们从沈大人那里下手如何?”
吴大人听着点头,笑道:“这办法倒不错。不过我看沈任思这个人圆滑的很,未必好说话。”
“这可是赵家的事,”郝剑锋若有所指地道,“他姓沈,若拦着我们给人家父女说项,于情于理都有些说不过去吧!”
吴大人朝着郝剑锋投去赞赏的目光。
郝剑锋却颇有感慨地叹了口道:“我这也是没有办法了。等几位阁老的态度明确下来,我们再靠过去,已是昨日黄花,钱东林和陈丹亭未必记得我们。”语气里透着浓浓的无奈。
吴大人闻言跟着神色一黯。
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
他不由锁眉。
已有小厮隔着帘子禀道:“大人,夫人请您到正房说话。”
吴夫人脸色一沉,道:“你没有跟夫人说我这边有客人吗?”
“说了!”小厮声音有些发颤,却不敢不应答,“夫人说,说吴姨娘来了,还给四小姐带了,带了很多东西过来……请您无论如此也过去跟吴姨娘说两句话。”
别说吴姨娘是俞敬修的妾室了,就是算是沈阁老的妾室带了贺礼而来,他也不可能降尊纡贵地去花厅见客。
吴夫人不可能犯这种常识性的错。
那就只有一种可能。
吴姨娘带来了俞家的消息。
而且这个消息对他很重要。
念头一闪而过,吴大人站起身来,对郝剑锋道:“我去看看就来!”
郝剑锋对吴家的一些关系了如指掌,自然知道这位吴姨娘是谁。而吴夫人明知道吴大人在会客还请吴大人立刻正屋,可见是俞家那边得了很重要的消息。
他也想知道俞家那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郝剑锋没有客气,道:“我在这里等你就是。”
现在赵、俞、傅三家的关系扑朔迷离,吴大人也需要一个头脑清醒冷静的人帮着分析分析。
“我马上就过来。”吴大人交待了两句,随着小厮去了正屋。
正屋里,满脸的不安的吴姨娘有些焦虑地搓着手,喃喃地对着吴夫人道:“伯父那里,还是您说好了……我该说的都说了,再说也不过是这些话……”
吴夫人就拉了吴姨娘的手,笑容慈祥地安抚着吴姨娘:“你伯父高瞻远瞩,和我们这些内院妇人的目光又不一样。我问你的,你伯父未必放在心上,我没有问的,说不定正是你伯父想知道的。”又道,“你也别怪,你伯父是个和气的人。到时候你该说什么就说什么,千万不要藏着掖着,反而让你伯父误入歧途。”
吴姨娘眼角的余光落在吴夫人因保养得宜而显得白皙如玉的手上,不由在心里暗暗叹了口气。
吴夫人嘴里说的好听,拉着她的手却像钳子似的,挣都挣不脱,分明是要把她强行留下,她又能说些什么?
吴家三奶奶生了位小姐,正经亲戚自然要来道贺。她不过是个妾室,哪里就有她站的地方?偏偏吴夫人过了孩子的满月之后,让贴身的妈妈去请她回府,还说什么“平日里就和三少奶奶最好,怎么也要去看看”。俞夫人虽然不悦,想着不是正经走亲戚的日子,还是帮她备下贺礼,让她过来了。
她当心里就在犯嘀咕,不知道吴夫人找她有什么事?结果一进府吴夫人就打听起吴家这些日子发生的事来。
也不知道俞夫人和大爷说了些什么,前些日子,大爷给南京来的两位表小姐都开了脸,如今在大奶奶屋里服侍。可名义上到底是表亲,大奶奶也不好支使,加上珍姐前些日子又犯了病,大奶奶心里越发的烦躁,就想打发两表小姐和她一起住在后罩房。大夫人费家那边的过来的费小姐倒乖顺,安安静静地就搬到了她的隔壁,三夫人那边过来的陈小姐却是个不省心的,人倒是搬过去了,却向大爷哭诉,说大奶奶容不得人,还说大奶奶没有当家主母的气度。大爷听着心烦,禁了陈小姐的足。陈小姐立刻找到了束妈妈那里,要回南京去。
气得大奶奶倒仰,半天都说不出一句话来。
大爷就由嚷着要把陈小姐送走。
陈小姐也不知道是为了将大爷还是真不想在俞家呆下去,转身收拾好包袱就去了俞夫人那里,给俞夫人磕头辞行,请俞夫人高手贵手,将她陪过来的箱笼让她一并带走。
俞夫人一句多的话也没有说,让人把陈小姐送回了南京。
之后俞夫人就再也没有和大爷说过一句话。
不管大爷怎样在俞夫人面前插科打诨,俞夫人就是不和大爷说一句话。
结果吴夫人把她叫来,却是细细的问俞家的这些琐事……
想到这里,她不禁抬头望向吴夫人。
却在吴夫人眼底看到了一丝担忧和凝重。
※
祝大家周末愉快!
O(∩_∩)O~
第二百六十二章 报信
吴姨娘一愣。
自己也没有说什么啊,怎么吴夫人的表情这样的沉重?
思忖间吴大人撩帘而入。
吴夫人领着众人上前给吴大人行礼。
吴大人瞥了一眼神色有些紧张地跟在吴夫人身后的吴姨娘,沉声道:“出了什么事?”
吴夫人贴身的妈妈立刻领着屋里服侍的人退了下去,还体贴地关了扇。
吴夫人则亲自给吴大人沏了杯茶,又指了炕边的锦杌让吴姨娘坐下,这才道:“刚才听吴姨娘说,俞阁老家的珍姐儿百日礼的时候,西平侯家给珍姐儿送了件赤金百宝缨络……”
她的话还没有说话,吴大人已脸色微变。
所谓的百宝,就是用各色宝石,赤金百宝缨络,不用问就知道此物价值不菲。而西平侯世镇凉州,乃是镇守九边的功勋世家,与俞家八杆子打不到一块,却借着珍姐儿百日礼这样大手笔地给俞家送礼,肯定是有求于俞家,而且所求的还不是一般的事。
“你是怎么知道的?”他表情严肃地望着吴姨娘。
那天送礼的人很多,不过是那赤金百宝缨络特别的打眼,大奶奶非常的喜欢,好几次她们去给大奶奶请安的时候,大奶奶都正在观赏,为此陈小姐还在背后说大奶奶眼皮子浅,惹得大奶奶好一阵不快,所以刚才吴夫人问起的时候,她才提了一句。
没想到竟然把吴大人给引来了。
看吴大人的模样,这件事好像很严重似的。
她小时候也曾跟着父亲读过两年书“非礼毋视,非礼毋言”的道理她还是懂的。这样在背后议论俞家已是不应该……若是因此让俞家惹上了麻烦,岂不是她的罪过。
何况这件事还涉及到……
这么一想,吴姨娘神色间就浮现出些许的踌躇。
吴夫人就看了吴大人一眼。
毕竟是进了俞家的门,关键的时候,心里还是向着俞家。
她微微有些不悦。
吴大人却明白了妻子意思,略一思量,索性沉了脸,历声道:“你要分清楚主次才是。俞家待你如何你心里应该很清楚。如果不是你背后站着吴家,俞家又会如何对你,你也应该很清楚才是。只有吴家兴旺发达了,你在俞家才能站得稳,走得直。要知道,俞阁老是京官,西平侯是外将,京官勾结外将,那是要抄家灭族的!”说到这里,他语气一缓道,“就算是这样,你一个妾室?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