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锦绣 作者:吱吱(起点高推vip2012-12-04完结)
宄驼蕴妓盗诵┦裁矗蔷透昧耍 ?br />
贴身的妈妈笑着应“喏”,拿了吴夫人的对牌,去帐房支了些药材银两,买了八色的礼盒,去了俞家。
俞夫人听说她前脚走,吴家后脚就派了人来看吴姨娘,气得脸色通红:“她想干什么呢?给吴姨娘撑腰?我倒不知道,原来做小妾的也有娘家人!”
束妈妈忙上前抚着俞夫人的背,帮俞夫人顺着气,劝道:“夫人莫急,那吴夫人不是不懂规矩的人,想来是您去告了吴姨娘一状,吴夫人派了人来教训吴姨娘!”
俞夫人这才脸色微霁,吩咐束妈妈:“你去看看!若真是教训吴姨娘也就罢了,若是说了些旁的……”除下的话俞夫人虽然没有说出口,束妈妈却已心领神会,笑着点头,去了俞敬修的院子。
吴姨娘的厢房门半掩着,里面传来一阵说话声,旁边的费姨娘的厢房门却紧闭着,后院静悄悄没有个人影。
束妈妈不禁锁眉。
这哪里是来教训,分明是来给吴姨娘撑腰的。
大奶奶也是,怎么也不派个人体面的妈妈在这边支应一下,一来尽了地主之谊,二来也免得那吴家的人乱说话。
这么一想。束妈妈的眉头就锁得更紧了。
她三步并作两步地走了过去。
吴姨娘的厢房门却吱呀一声,吴夫人贴身的妈妈从门内走了出来。她一边走。还一边回头对跟着她身后送她的吴姨娘笑道:“外面的风大,姨娘小心着了凉。还是快进去吧!奴婢又不是第一次来了,怎么敢让姨娘相送!我去给大奶奶请了安就会去了。有什么事,您就事,只管差了莲心回去给夫人报个信,夫人也好安心。”十分的客气、有礼。
吴夫人竟然派了贴身的妈妈来!
束妈妈脸色微沉。
吴姨娘倒一惯的温柔有礼,柔声道:“那我就不送妈妈了——我还禁着足呢!”然后喊了莲心,“代我送送妈妈。”
两人说着,抬头都看见了束妈妈。
吴夫人的贴身妈妈忙笑着迎了上去给束妈妈行礼,吴姨娘不敢出房门。扶着门框喊了声“束妈妈”。
束妈妈忙笑着给吴夫人贴身的妈妈还了礼。然后朝着吴姨娘点了点头,道:“怎么刚来就要走?也不多坐一会?”然后朝吴姨娘望去,“怎么也不留妈妈多待会!”
没等吴姨娘开口,吴夫人的贴身妈妈笑道:“我们家夫人担心吴姨娘,还等着我回去回话呢!我就不耽搁了。”执意要走。
束妈妈听着她说什么“我们家夫人担心吴姨娘”的时候心里已是一冷。听说她要走,陪着去了范氏那里,又代范氏送她出了垂花门。
那边墨篆送走了束妈妈和吴夫人贴身的妈妈,忍不住在范氏面前道:“那吴夫人到底在干什么?不过是个姨娘被禁了足,还派了体面的妈妈来看望……这一个两个的,没个省事的!”很为范氏气愤。
范氏却冷冷地一笑,道:“这些都是她找来的人,让她头痛去。关我们什么事?”
墨篆自然知道范氏嘴里的“她”是指的谁?却心中隐隐有些不安,道:“可说到底。却是您屋里的事……”
“我屋里的事,”范氏的目光也冷了下来,“什么时候论到我做主了!”
墨篆不做声了。
外面传来小丫鬟的声音:“大爷回来了!”
范氏看了墨篆一眼,然后满脸笑容地迎了上去。
俞敬修就笑着问范氏:“珍姐儿今天可好?”
“珍姐儿这些日子都挺好的。”范氏服侍俞敬修更衣。
俞敬修听着犹豫了片刻,沉声道:“我过两天要去趟山东,恐怕要到过年才能回来……”
范氏一愣:“这么快就要去山东了?”
“我也没有想到!”俞敬修接过小丫鬟递上的帕子擦了擦脸。道,“还以为过了年才去。”又安慰范氏,“这御史任期不过一年,明天我就会回京都了。”
可回了京都,能不能再谋个好一点的缺呢?
范氏在心里嘀咕着,可想到这次差事的事一波三折,俞敬修又离别在即,她暂时把这个念头压了下去,帮着俞敬修收拾箱笼。
俞阁老则把儿子叫去叮嘱了一番。
费氏则在这个时候拿了几件衣裳来拜见范氏:“……平日里闲着无事,给大爷做的。听说大爷要出京,眼看着这天气越来越冷,想必用的得,就送来了。”又补充道,“之前不知道大爷会出京,只顾着给大爷赶做冬衣,大奶奶和珍姐儿的只有等两天了。”
范氏望着费氏讨好中又带着几分小心翼翼的平凡面孔,淡淡地点了点,让墨篆将衣裳收下了。
费氏就长长地吁了口气,道:“我还怕大奶奶嫌弃我针线差,没想到大奶奶待人如此的宽厚。”
不过是想巴结她罢了。
范氏懒得和费氏多说什么,挥了挥手,打发了费氏。
※
还好一切顺利,电脑修好了,更新也比预料中的早……O(∩_∩)O~
第二百六十八章 出门
俞敬修从俞阁老那里回来,进门就看见了放在炕桌上的几件崭新的冬衣,花色是他没有见过的,瞧那颜色应试是给男子穿的,他不由得多看了两眼。
范氏不由得一阵心烦。
怎么忘记了把这个收好。
又本能地不想让俞敬修知道这是费氏给他做的衣裳——这些日子她只顾着照顾珍姐儿,已经很久都没有亲手给俞敬修做过针线活了。
“想着这天气越来越冷了,”范氏就笑道,“我想给相公多带几年冬衣。”说着,朝墨篆使了个眼色,示意她将衣服收好。
墨篆笑着去抱衣裳。
俞敬修却走过去摸了摸衣角,道:“你的针线越发好了——这针线缜密平整。”然后抬头望了范氏,“以后不要再做这些了,伤眼睛不说,你还要照顾珍姐儿。家里养着那些做针线的妈妈是干什么的?”眼底一片柔情。
墨篆一怔,朝范氏望去。
范氏看也不看墨篆一眼,笑道:“公公喊您去,都说了些什么?”把这个话题给揭过了。
到了晚上,俞敬修在书房里处理一些信件,墨篆凑到了范氏的面前:“大奶奶,您看这衣服……”
“赏了下人吧!”范氏面色有些阴沉地道。
墨篆应声而去。
过了两天,俞敬修定下了启程的日子,俞夫人带着束妈妈来看范氏给儿子准备的箱笼,正好俞敬修从衙门里回来,想着范氏从来没有做过这些事,怕母亲挑出什么毛病来,忙笑道:“天气转凉。范氏怕我受寒,还特意给我做几件冬衣。”
范氏一惊。
俞夫人已笑着“哦”了一声。很感兴趣地道:“都是用什么料子做的?做得什么式样?”
范氏目光有些惶恐地朝墨篆望去。
墨篆心里大叫侥幸。
那些冬衣不仅料子好,而且式样也新。这样的好东西,自然要赏给那些平日里待她恭敬有加的媳妇、婆子!至于赏给谁,她还没有思量好,加之俞夫人来的急,东西还没有赏下去。
她向范氏微微颔首,示意她没事,然后转身去拿了费姨娘做的那些冬衣。
俞夫人翻了翻,见那针线做得还算仔细,笑着朝范氏点头:“辛苦你了!”十分满意的样子。
范氏不由长吁了口气。
墨篆则在一旁擦着冷汗。
俞敬修就挽了母亲的手臂。笑道:“娘。这下您该放心了吧!”
俞夫人笑着拍了拍儿子搭在自己臂上的手背,没再看下去,叮嘱了俞敬修几句,就和束妈妈回了正屋。
范氏却惦记上了费氏,常叫她做这做那的。有段时间费氏片刻也不得空闲。
费氏不免到吴姨娘处抱怨:“……早知道这样,我就不费这工夫了。马屁拍到了马腿上。”
吴姨娘听了直是笑。
费氏就问她:“你总在屋里呆着,怎么呆得住?平日里都做些什么打发日子?”
“做些针线活。”吴姨娘笑道,“我父亲新娶了太太,又添了个弟弟,妹妹嫁了个坐馆的秀才,我拿了些零头布给他们做些小东西,大大小小给补贴补贴他们。”
费氏奇道:“他们远在舟山呢!”
吴姨娘笑道:“南京那边常有人来,吴府那边的管事也常到京都来。让他们帮着捎过去就行了。”
费姨娘就笑道:“吴夫人对你倒没有见外!”
吴姨娘笑了笑,没有做声。
两人倒时常凑在一起说说话。不过是费姨娘说的时候多,吴姨娘总在一旁听着。
到了腊八节那天,吴家送了腊八粥来,有一份是指定给吴姨娘的。吴姨娘少不得要给些回礼,翻箱底的找了几只荷包、几块帕子让那妈妈带回去。
那妈妈就笑着问她:“有没有给赵太太的。我也好一块捎了去。”
吴姨娘错愕。
那妈妈笑道:“夫人说,赵大人不在家,赵太太闭门谢客。等闲人不得见。你既然能见到赵太太,想必赵太太对你也是另眼相看。若是有什么东西要给赵太太,让我直管捎回去。”
怕是想拿自己在赵太太面前说事吧!
既然赵太太不见客,自有不见客的道理。她上次贸然闯进去已是失礼,怎么再给赵太太添麻烦。
“没有。”吴姨娘笑道,“我一个妾室,怎好捎东西给赵太太?您回去后代我向夫人道声‘多谢’。”说着,站起身来送客。
那妈妈见吴姨娘不客气,讪讪然地回了府,去禀了吴夫人。
吴夫人有些头痛,叫了贴身的妈妈来:“这些日子赵家有什么动静没有?”
那贴身的妈妈笑道:“沈太太回来了!给赵太太带了很多东西,这会还没有走呢!”
吴夫人面露喜色,道:“走,我们去看看赵太太。”
贴身的妈妈笑着应“是”,想着外面大风大雪的,服侍吴夫人披了件灰鼠皮的斗篷,又拿了把油纸伞,扶着吴夫人去了赵家。
月川颇有些无奈,却又不得不去禀了傅庭筠。
傅庭筠正和三堂姐坐在内室临窗的大炕上说话,听说吴夫人来了,不由抚了抚额。
三堂姐却笑道:“还是让她进来吧!她这人虽然喜欢家长里短的,可你这样窝在家里不出去,外面的动静却是一点也不知道。有她陪着说说话,倒也省了让人去打听消息。”
“这你倒不用担心。”傅庭筠笑道,“我虽坐在屋里,可阿森却是每天都要和我说说话的。我就是不喜欢吴夫人那双窥视的眼睛。”话虽这样说,还是请了吴夫人进来。
吴夫人老话重提,要给三堂姐洗尘、接风,让傅庭筠作陪。
她请的是三堂姐,傅庭筠不好拿主意。三堂姐则爽朗地笑道:“好啊!那我就等夫人的帖子了。不过靠近年关了。我还是第一次在京都过年,我们家大人也刚到吏部。不免有些应酬。等天开了春,我再回请夫人好了。”
吴夫人听着自然是一团欢喜,索性定下了初十的日子。
傅庭筠送走了吴夫人不免笑着问三堂姐:“姐姐葫芦里又卖得什么药?”
三堂姐抿了嘴笑,道:“这是你三姐夫说的——吴大人那头连着郝剑锋,郝剑锋那头又连着好几位从前跟着沈阁老的三品大员,如今钱阁老和李阁老在内阁的日子都不好过,皇上能问一次,能问两次,总不能事事都过问。郝剑锋等也不是要和皇上打擂台,不过钱阁老、李阁老的资历太浅。不能就这样立刻倒戈。又找不到合适的台阶下罢了。若是能让郝剑锋和肁先生搭上话,岂不是个现成的台阶?郝剑锋等人要面子,不愿意在钱阁老、李阁老面前服软,肁先生可是皇上在潜邸的军师,论资历。可曾是熙平二十三年丙辰科的进士,在肁先生面前服软,可不算丢人!”
傅庭筠瞪大了眼睛:“这些日子三姐夫隔三差五的就来看孩子,还检查孩子们的功课,抽空指点了一下阿森,怎么在我面前却是一句话也没有提?”又道,“三姐夫是想给郝剑锋牵线搭桥吗?”
“九妹夫不在家,他怎么好跟你说这些?”三堂姐掩了嘴笑,然后压低了声音道。“你三姐的意思,那郝剑锋在吏部多年,人脉深厚,他若是走不通你的路子,肯定会想办法找其他路子的,与其这样。还不如你们卖个面子给他。趁着他为难之时与他交好。还说,以郝剑锋的能力,纵然不能入阁拜相,在二品的位置上稳稳地站住那是绝对没有问题的。赵凌外放,还是将军,粮草、军饷、军将都得阁老们集议,若是有了郝剑锋这样的人相助,岂不是事半功倍?”
傅庭筠不禁认真思考起来。
赵凌又在贵州打了几场胜仗,连陌夫人都?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