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锦绣 作者:吱吱(起点高推vip2012-12-04完结)
借着给俞阁老端人参汤的俞夫人也是如此的劝着丈夫:“……既然郝剑锋等人都靠了过去,老爷也应该从善如流才是!”
俞阁老苦笑:“我何尝不想如此!可也得能靠过去才行啊?郝剑锋等人走的是赵凌的路子,通道你让我也走赵凌的路子不成?”
俞夫人听着愣住。
“真走的是赵凌的路子?”她满脸怀疑地道,“你可打听清楚了?”
“吴大人亲口对我说的,”俞阁老苦涩地道,“而且还是由傅氏帮着从中递得话。”
俞是心情俱震,脸色微变,喃喃地:“傅氏,还有这样的本事……”表情显得有些阴晴不定。
“何止这些!”俞阁老语气里透着些许的沮丧,“她还和人开了个饭庄,生意很不错。我瞧着一年也有几千两银子的收益,如果当初……”话刚出话,他心中“咯”的一下。
事到如今,还说那些有什么用?
想到这些,他适时地改变了话题:“你也不用太担心,我只要勤勉做事,皇上总不能无缘无故地让我致仕吧?”
俞夫人欲言又止。
丈夫已是年过半百的人了,致仕和因不得圣眷而被人轻怠,什么脏事、破事、烦心事都交给你来办,办好了是应该的,办不好还要被人训斥,只怕前者更有尊严些吧!
可这个时候,这话却不能说。
她眼神微黯,言不由衷地安慰着丈夫:“老爷说的有道理。沈阁老当年入阁的时候不也坐了好几年的冷板凳?老爷高风亮节,满朝文武大臣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路遥见马力,日久见人心,时间长了,皇上自然就知道了。这个时候,还请老爷放宽心才是。”然后笑道,“老爷有些时候没有看见珍姐儿了吧?珍姐儿都会喊人了!要不,我让人把珍姐儿抱过来你瞧瞧?”
“不用了。”俞阁老实在是没这个心情,问起俞敬修,“他什么时候回来?”
俞敬修不过是代天巡视,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回京都来将巡视的情况报给上峰。
“算算日子,就这两天了。”说起儿子,俞夫人的心情也好了不少,“德圃这次办事得力,老爷后继有人!”
俞敬修去后查了一个贪墨案,反响很好。俞老爷这个时候拿出来说,是想让丈夫心情好一点。
俞阁老听后果然神色微霁,道:“他也还算听话。”
正说着,有小厮跑进来禀道:“大爷回来了!”
俞阁老和俞夫人不由都露出喜悦的笑容来。俞夫人更是到大门口迎了儿子,然后牵了儿子的手。一路上问着去山东的日常起居,陪着俞敬修去见了俞阁老。
和母亲见到儿子的喜形于色相比,父亲就显得冷静得多。
俞阁老淡淡地和儿子打着招呼:“回来了!”
俞敬修恭敬地应“是”,给父亲行了大礼。
看见老成了几分的儿子,俞阁老眼底闪过一丝欣慰。吩咐俞敬修:“这走了好几个月,不仅你母亲惦记,你媳妇只怕也惦记着。去后院见见你媳妇。梳洗一番,等会带了你媳妇和孩子到正屋来用晚膳。”
俞敬修笑着应喏,回了内院。
俞夫人带着束妈妈去了厨房。忙着晚上的家宴。
范氏见到丈夫。喜出望外,亲自服侍俞敬修梳洗更衣,又拿了新式的春衫给俞敬修换个。
俞敬修就看:“这是你做的?”
范氏想到了冬衣的乌龙,强压了心中的不快,笑道:“妾身哪有这个空闲?这是针线上的妈妈做的。”
俞敬修就低头打量了身上新衣一番,道:“还是你做的好,合身,样式也简单大方。”然后笑着。“你若是有空,还是帮我做两件吧!”
范氏气结,却不能不应。
含含糊糊地说了几句话。束妈妈来催他们过去用晚膳。
范氏抱了珍姐儿,和俞敬修一起去了正屋。
用过晚膳。一家人移到西边的宴息室喝茶。
俞阁老正想问俞敬修去山东的情景,俞敬修却先开口,问起了太皇太后的寿诞:“听说要大办?由礼部和光禄寺、太常寺一起办理。李阁老还提出在中和殿办千秋宴,请朝中七旬以上的诰命夫人参加?”
“皇上是有这个意思,不过还在集议中。”俞阁老听着笑道,“没想到你消息这么灵通,远在山东都知道了。”
“我是听蒋大人说的。”俞敬修说着,嚷道,“这是谁的主意啊?让七旬以上的诰命夫人到中和殿参加千秋宴,这不是要人的命吗?万一宴席上有谁挺不出,那岂不是晦气?”
俞阁老见儿子一副义愤填膺的样子,脸色微沉,道:“这不是你操心的事,你不要在外面胡言乱语。”接着问他,“蒋大人,是不是山东布政司左参议?”
“是他!”
俞阁老深深地望了儿子一眼,若有所指地道:“田阁老的母亲走了两步,他是田阁老同母异父的侄儿!”
“我已经知道了。”俞敬修笑道,“他和我的关系还不错。”
俞阁老望着儿子:“那他可告诉你这主意是谁提出来的?”
“是陈丹亭。”俞敬修笑道,“他还说,很多封疆大吏知道皇上想为太皇太后过七十大寿,虽然影子都还没有,可都想着法子在准备寿礼呢!不说别的地方,就山东,古玩字画、金银玉器全都涨了三成。今天那些开银楼的可有番赚头了。”
一旁的俞夫人插言道:“我们是不是也要准备准备?免得到时候有钱也买不到什么好东西!”
俞敬修笑道:“母亲,您不用担心。我早准备好了——用沉香木照着太皇太后的模样儿雕了个观世音像,还在山东日照,过两天就能雕好送回来了。”
这点东西当然不行。不过俞夫人听着还是喜笑颜开,道:“德圃如今越发的有大人样了!”抬头却看见坐在身边的丈夫低头沉思,满脸的肃然,她不禁有些诧异,温声问俞阁老:“老爷在想办法呢?”
“哦!”俞阁老坐直了身子,“我在想,赵凌会送什么寿礼给太皇太后!”
※
看到书评区里有朋友给我捉虫虫了,先说句抱歉。一来是我水平有限,自己都不知道,错字就一直挂在那里了;二来是时间紧迫,写得太急。不管怎么说,给大家阅读带了不便。我会尽量调整时间,争取贴校对过的稿子。若是还有什么错误,也请大家指正,我能及时认识和改正。
在此向所有关心我的朋友说声谢谢!
第二百七十二章 回程
好好的,怎么就说起这个人来?
俞敬修脸色微变。
抱着孩子的范氏也有些紧张地望着公公。
一时间,气氛有些低落。
俞夫人忙笑道:“那是他们家的事,我们只管我们家的事就行了。”说着,问起俞敬修这些日子的安排来:“……能在家里住几天?”
难得转移了话题,俞敬修立刻笑道:“这要看都察院的安排了。可能过些日子还要出去一趟。”
正说着,有丫鬟进来禀道:“大爷,外面有个自己胡老爷的,说是您在山东认识的人,特来拜访您。”
众人的目光都落在了俞敬修的身上,俞夫人更是道:“这个时辰了,怎么还有人来找你?”
俞敬修也是满脸的不解,沉思道:“姓胡……”然后问那丫鬟,“他可投了名帖?”
丫鬟摇头:“没有。”又道,“外面传话进来,说那胡老爷自称一听就知道他是谁,用不着名帖。”
不用名帖,能让大门口当值的人帮着通传,可见这人不简单。
俞敬修想了想,对俞阁老拱手道:“爹爹,我去看看。”然后又给母亲行了礼,这才出了厅堂。
俞夫人就让范氏先回去歇了。
范氏笑着抱了珍姐儿和祖父、祖母辞行。
俞阁老只是笑着点了点头,俞夫人却是摸了摸珍姐儿枯黄色的稀疏头发。
范氏垂了眼睑。
公公……好像不是很喜欢珍姐儿似的……
想到这些,她的脚步不由缓了缓,耳边就传来俞夫人和俞阁老说话的声音:“你也是,儿子好不容易回来一趟,提什么赵凌啊?”
“你就帮着他掩耳盗铃好了!”俞阁老很是不悦,“赵凌这样来势汹汹,总有一天他们要碰到一起的。现在不好生的琢磨琢磨赵凌,等到他势大的时候,站到了德圃的肩头时。德圃就是有心,只怕也没办法探究这个赵凌是什么人了。”说着,吩咐俞夫人,“他回来了,你让他到我的书房去一趟。我有话跟他说。”
俞夫人“嗯”了一声。
范氏的脚步一滞。
傅氏的丈夫赵凌,怎么会这么厉害?
或者是公公谨小慎微防患于未然?
她心中有一丝的犹豫。
耳边再次传来俞夫人的声音:“傅氏,真的如你所说,帮着朝中的大臣牵线搭桥?”她还是有些不相信。
“德圃那样待她。她都能全身而退,可见不是个简单的女子。”俞阁老冷“哼”了一声,道,语气显得有些不耐烦地道。“你有空的时候也跟着德圃的媳妇出去动走动走,总这样窝在家里,说话行事没有一点章法,为人处事一副小家子气……”
范氏气得直哆嗦,再也听不下去了,高一脚低一脚的出了正院,眼泪就不受控制地唰唰落下。
在屋外服侍的墨篆并不知道屋里发生了些什么,看着大吃一惊,将让簇拥着范氏的丫鬟都退后几步。拿了帕子给范氏擦脸,急急地低声道:“大奶奶,小心人看见!”
“看见就看见!”她何时曾受过这样的羞辱,生平第一次有人说她“小家子气”,她做梦都没有想到有人会这样的看待她,何况是她的公公,范氏低泣道。“他说那些话的时候,束妈妈还在屋里……家里的人迟早会知道,我总是没脸了,又何必在乎有没有人看见。”
这话说的没头没尾,墨篆还以为范氏是和俞敬修绊了嘴,忙劝道:“大爷这才回来,您就怕他去了姨娘那里——虽说两位姨娘大爷都没有放在眼里,可回来的第一天不歇在您屋里。在那些不知道好歹的人眼里,岂不是又要嚼舌根……”
“不关大爷的事!”范氏扯过墨篆的帕子,停止了哭泣。
她心里突然冒出一个念头来:如果俞敬修知道傅氏帮着那些朝中的大臣牵线搭桥,会怎样的想呢?
是觉得俞氏不守妇道?还是会……后悔呢?
想到这里,她不禁打了个寒颤,忙将这念压了下去。
不能让丈夫知道!
就算是丈夫不为所动。公公、婆婆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难保丈夫不会被公公、婆婆给撺掇……
范氏咬着唇回了屋。
待俞敬修回来,她忙不迭地问俞敬修:“公公都和你说了些什么?”
“没说什么?”俞敬修道,“就是问了问山东的事。知道我和蒋大人交好,很是欣慰。”说着,喊了墨篆,“打水进来我梳洗吧!”
墨篆应声而去。
俞敬修却坐在那里有一阵的恍惚。
范氏的心弦立刻绷了起来。
不对……丈夫的样子不对劲……他们可是恩爱夫妻,分别这么长的时间,应该亲亲热热的才是……怎么丈夫却是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肯定是公公跟他说了些什么……
她的手不由自主地捏成了拳,笑盈盈地坐到了俞敬修的身边,柔声道:“相公,在想什么呢?”
“哦!”俞敬修回过神来,道,“没想什么!”然后朝着范氏笑了笑,道,“珍姐儿歇下了?”
范氏的手捏的得更了。
有什么事不能和她说的?
瞧他那语气,漫不经心的,分明是在敷衍她!
可想到墨篆的话,她还是笑着应了他一句“已经歇下了”,心里却是委屈极了,眼泪忍不住滚落下来。
“哭什么啊?”俞敬修慌张地道,“你这是怎么了?是不是娘又说了什么?你别哭啊!”擦了帕子给范氏擦着脸。
“我问你公公和你说了些什么,你却一句也不答我……”范氏接过帕子哽咽道,“不过是离开了两三个月,就连话都懒得跟我说了……我一个人在家带着珍姐儿……就盼着你回来了……”
俞敬修忙搂了她:“我知道了,我知道了。真没说什么。我不是在山东查了一个贪墨案吗?那个姓胡的,就是为这事来找我。他的一个什么表兄牵扯到其中……爹爹只是叮嘱我‘法情不外乎人情’,让我不要刻板地把人都得罪光了,只要主犯认了罪就行了……?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