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锦绣 作者:吱吱(起点高推vip2012-12-04完结)
“这族里的事。谁又说的清楚。”雨微道,“就拿我们家老爷来说,太夫人死得多委屈,可我们家老爷能说一句吗?不仅不能说,还背上了一个心狠手辣、睚眦必报的名声。你说冤不冤。”
傅庭筠不由长叹一口气,道:“就看安心那边能不能查到什么了。”
“不用安心查,我就知道这闵小姐不是什么好东西。”雨微撇了撇嘴角,不齿地道,“父母都去世了,唯一的弟弟不见了。她还能稳稳当当地呆在京都,可见这个心性凉薄……”她说着,目光微转,笑道,“不过。和那俞敬修倒是一对。”
傅庭筠不禁抿了嘴笑,想起赵凌来。
顿时心头甜如甘醴,不愿意去想这些乱七八糟的事,问起家里的料子来:“我要是没记错,端午节的时候叶三掌柜曾送了几匹大红锦,你翻出来。我想给九爷做件袍子。过几天九爷应该有信送过来,到时候让人带去贵州,过年的时候穿。”
雨微笑盈盈地应“是”,把那几匹大红棉找了出来,傅庭筠撒粉裁衣,亲自给赵凌缝纫过年的衣裳。
衣裳还没有做过,赵凌的信来了,还让人带了两个箱笼回来。
送东西的是右军都督府的一个吏目,三十来岁的样子,在衙门里浸泡久了,呆子也变得圆滑了。月川和宝书往内院抬箱笼的时候,他就和赵家的仆妇眉飞色舞地说着去贵州的见闻:“……赵大人就斩杀了所俘获的贼寇而独释放了一个让他回去给那寇首报信,说:我夜晚二更来杀你。夜晚二更,吹角鸣炮,那贼寇听到后全部逃走了,所获器物甲衣无数。现在贵州的那些贼寇听到赵大人的名字就望风而逃,黎民百姓听到赵大人的名字就感激涕零。”一席话说得郑三等人又是激动又是骄傲,原来用来招待那吏目的碧螺春也变成了西湖龙井。
傅庭筠知道了不免抿了嘴笑。
收拾箱笼的雨微听了与有荣焉,和她商量:“九爷让人送回来的这些毛皮怎么办?”
“那张虎皮收起来,”傅庭筠笑道,“等九爷回来了,铺到他的书房里去。灰鼠皮的,就给安道长做件毛皮衣裳好了。”
雨微很是意外,迟疑道:“那大小姐和大少爷……”
“孩子们年纪还小,又是蹦蹦跳跳的年纪,棉袄做厚些就是了,不像安道长,年老体衰,天气略冷,就觉得寒气逼人。”傅庭筠笑道,“以后有合适的,再给呦呦他们做几个件毛皮衣裳好了。”然后又吩咐她将赵凌送回来的茶叶、药材之类的分类:“九爷在贵州,节礼的时候不送些贵州的特产,有些说不过去。”
雨微笑着应是。
安心求见。
傅庭筠让珍珠带了安心进来,笑道:“我这像是在看戏似的。”
安心笑道:“本就是看戏。”
傅庭筠莞尔,遣了身边服侍的,问他:“那边出了什么事?”
“查清楚了。”安心低声道,“那闵大人中了进士之后,曾帮着本族和邻村的富户争田,后来闵大人出了事,闵家再无能和那富户抗争的人,那富户就怂恿着闵家几个游手好闲的泼皮讹诈闵母,闵母这才又急又气一病不起的。闵小姐的弟弟是在闵家的人帮闵母收殓的混乱时候不见的。有闲言闲语传出来,说闵小姐的弟弟是被人拐卖了。俞敬修也知道这件事,还嘱咐澄心不要告诉闵小姐,当着闵小姐的面只说闵母病逝,闵小姐的弟弟失踪了,他还拜托山东参政蒋大人帮着找闵小姐的弟弟。”
傅庭筠听着目瞪口呆:“他竟然委托同僚帮着闵小姐找弟弟?”
“是啊!”安心道,“我听说那蒋大人安排山东同知裴大人去做这件事。而裴大人是出了名的喜欢说三道四之人……”
傅庭筠忍不住笑了起来:“还有没有其他的情况?”
“暂时只当听到这些。”安心道,“若是还有其他的事,我立刻来报了夫人。”
傅庭筠点头。却暗暗思忖,动静这样大,不知道俞夫人是否察觉。
※※※※※
俞夫人和所有的母亲一样。儿子中了状元,前途似锦,又成了亲,有些事也就撒手不管了。当也听说儿子在帮闵小姐找胞弟的时候,已经是次年的三月了。
她气得浑身发抖,叫了范氏质问:“……你知道这件事吗?”
范氏完全傻了眼。
自从因为针匠胡同的事他们闹了一场之后,他们足足有两个月没有说话,最后还是俞敬修低了头。她以为这件事就算是水过无痕,没想到俞敬修和针匠胡同那边来有来往。
俞夫人看范氏的表情就知道自己问错了人。
她嘴角翕翕,半晌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心里既失望又沮丧,挥了挥手,让范氏退了下去,自己则神色颓然倚在了大迎枕上,连吃饭都觉得难以下咽。
束妈妈看着着急。试探地道:“要不,喊了费姨娘来问问?”
俞夫人冷笑:“那个乱家的种子。”
自从范氏因为心绞痛病过一场之后,俞夫人就把费氏拘屋里抄佛经,让吴姨娘在范氏那里待疾。吴姨娘是温顺小心的人,一来二去,范氏对她也没有了从前的冷淡与疏离。
“总比大奶奶这样一问三不知的好。”束妈妈倒觉得费氏比范氏干脆利落多了。“大爷偶尔会和费姨娘说几句话。”
俞夫人想了想,几不可见地颔首。
束妈妈立刻去叫了费姨娘过来。
听俞夫人问起闵小姐的事,费姨娘坦然地道:“大爷跟妾身说过……”
她一句话没有说话,俞夫人的茶盅就砸在了她的身上,她裙子上挂满了茶叶。
“夫人息怒。”费氏不见一丝慌乱,无奈地苦笑道,“这些日子吴姨娘在大奶奶身边侍疾,我难得见到大奶奶一面,只好说给吴姨娘听,说吴姨娘给大奶奶透个音……”
竟然扯上了吴姨娘!
俞夫人眼底闪过一丝惊讶。心里虽然明白费氏颇有些祸水东引的味道,但心头的怒火却让她没办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请吴姨娘过来。”她太阳穴砰砰乱跳,厉声吩咐束妈妈。
束妈妈不敢怠慢,立刻叫了吴姨娘进来。
吴姨娘却是满脸的茫然:“这件事大奶奶知道啊!先前大奶奶和大爷还为这件事吵了一架。”她说着,有些困惑地瞥了费氏一眼,道,“先前费姨娘还劝大奶奶来着,说大爷这是行侠仗义……所以我才没有在大奶奶面前多嘴。”
一个太木讷,一个太灵活。
俞夫人望着眼前的两个人,头痛欲裂,只得怏怏然吩咐两人:“你们退下去吧!”
吴姨娘曲膝行礼退了下去,费氏行完礼却咬着唇站在那里,一副犹豫不决的样子。
俞夫人只觉得心头生厌,眉宇间又冷了几分。
费氏却突然间跪了下去,目光真诚地仰望着俞夫人:“夫人,请您听我说两句话。”
※
这些日子的更新会很乱,大家先凑和着看吧!
S:先前写文瓶颈,倒不是不知道写什么,而是放出去的要收回来,总觉得收不到点上来,颇为着急,又不知道怎样解决……希望这文的结尾能有所进步才好。
O(∩_∩)O~
第二百九十八章 败儿
俞夫人懒得听她,费氏却不待俞夫人有所表示已道:同桌吃饭,同屋安歇。妾身没有想到大奶奶竟然一无所觉。只是事已至此,只能往好处想。大爷已过而立之年,膝下却只有珍姐儿一个,难得大爷将那闵小姐放在心上,若是因此闵小姐能为俞家添个一儿半女的,既是那位闵小姐的造化,也未尝不是大爷的福气,夫人的。。。。。。”
“胡八道!”没等费氏的话完,周夫人大喝一声,打断了她的话“那闵小姐还在热孝,这也是大爷的福气?”
费氏被喝得身子一抖,磕磕巴巴地道:“那闵小姐出身官宦,想必也是读过《女诫》、《烈女传》的,哪些事该帮,哪些事不该帮,她应该清楚才是……”
“你给我滚!”俞夫人再也忍不住,厉声喝斥。
费氏吓得连滚带爬地出了俞夫人的内室。
俞夫人胸膛一起一伏,脸色白的吓人。
束妈妈心里咯噔一下,忙上前安慰俞夫人:“您别急,小心急坏了身子。等会大爷回来了,把大爷找过来一问就知道了。大爷不是那不知道轻重的人……”
“你不用帮他好话。”俞夫人的脾气就发在了束妈妈的身上“我自己的儿子我还不知道,他就是个狗肉,上不了正席。不把心思放在仕途上,每日只忙着这些儿女私情,我到现在可算是看明白了,他就是中了状元。也一样是个没用的东西。你是我身边服侍的,不帮着我管教他,出了这样的纰漏,竟然还和那些迎高踩低的东西一样,帮着他粉饰太平……”
束妈妈知道自己受了俞敬修的牵连,但在俞夫人的盛怒之下,她却是一句辩驳的话都不敢。忙起身跪在了俞夫人的面前,不停地磕着头:“夫人息怒,全是奴婢的过错!”
望着束妈妈额头一片通红。俞夫人的怒火这才消停了些。
她语气冷淡地道:“你起来吧!这家里都是些什么东西,我心里清楚着呢!”
束妈妈喃喃应“是”小心翼翼地站了起来。
俞夫人就吩咐束妈妈:“你让他备车,我要走趟针匠胡同。”
“夫人不可。”明知道俞夫人在气头上,但阻止的话还是让对俞夫人忠心耿耿的束妈妈脱口而出“你若是出了面,事情没有转圜的余地,那可怎么办好?”
“我不出面,谁出面?”俞夫人冷冷地望着束妈妈“你给我出个主意。看谁出面好?”
“大奶奶”三个字就凝结在了舌尖。
她如果是个心中有数的,早就应该发现俞敬修的不妥之处了,何至于闹得要婆婆告诉她的地步。
束妈妈不由垂下头去。
“你也找不出一个合适的人吧?”俞夫人“哼”了一声,脸上露出苦涩的笑容“一着错,步步错。”她呐呐地自言自语“我当时就应该狠下心来,无论如何也不答应这门亲事的。。。。。。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
束妈妈手足无措。
有小丫鬟隔着帘子战战兢兢地禀道:“夫人,大爷回来了!”
俞夫人目光一凝,沉声道:“让他进来。”
小丫鬟恭声应“是”。撩了帘子,服侍俞敬修进了内室。
俞敬修眉目含笑,看上神采奕奕的。
“娘。”他笑吟吟地给俞夫人行了个礼。见俞夫人绷着个脸,就笑着坐了过去,揽了俞夫人的肩膀“您这是怎么了?难道是我爹给气您受了?你放心,您还有我呢!”着,调侃般的拍了拍胸膛“您儿子可是当朝的状元郎!”
俞夫人责骂的话到了嘴边又咽下。
儿子有多少时间没有像现在这样心情轻快了?有多长时间没有像现在这样和她开玩笑了?有多少时间没有像这样容光焕发了?
俞夫人心中一软,声音顿时变得连她自己都没有想到的柔和起来:“你以为你爹是你啊?总给我气受!你管好你自己的事。少让我操些心我就阿弥陀佛了!”
俞敬修的表情顿时变得有些讪讪然。他望着俞夫人欲言又止,就像小时候闯了祸。想寻求母亲的庇护又怕被母亲责罚一样。
俞夫人眼角微湿。
孩子知道些什么?走到今天这一步,到底。他这些做大人的也有责任——如果咬了牙不同意他娶范氏,他难道还强娶了范氏不成?
费氏的话突然就涌上俞夫人的心头。
“事已至此,只能往好处想了……”
她不由长长地叹了口气,像俞敬修小时候那样轻轻地摸了摸儿子的俞敬修心虚,不由悚然,笑容勉强地道:“娘,您这是怎么了?”
俞夫人心中更觉酸楚。
如果儿子娶了个媳妇,这种事自然和媳妇商量去了,又怎么会因她的一句话就诚惶诚恐?
“没事,没事。”俞夫人目光慈爱地望着俞敬修,温声道“我就是担心你。你是做过御史的人,有小心有人怀恨在心,揪你的小辫子。于公于私,你都要多留个心才好。千里之堤●于蚁穴。你是读过书的人,娘就不多了,万事自己都要有个主见。”
“娘,您放心。”俞敬修笑道,目光却有些游离“我心里有数。”
“那就好。”俞夫人也不点破,笑道“时候不早了,快些回去歇了吧!明天还要去衙门领事呢!”
一年任期已满,俞敬修改任江西道御史。
俞敬修笑着和母亲了几句闲话,起身告辞。
束妈妈送了俞敬修回来,就用询问的目光望着俞夫人。
俞夫人想了想突然一笑,道:“你去把费姨娘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