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锦绣 作者:吱吱(起点高推vip2012-12-04完结)
“还是谨慎点的好,”傅庭筠道,“他消息这么灵通,你一搬了地方他就知道了,你去都司衙门的事,他未必不知道。”想着贩私盐可是重罪。要是赵凌进了都司衙门,打狗还得看主人,大家看在十六爷的面子上,也许装着不知道算了。可如何还没有进都司衙门,这个时候被捅了出来,十六爷毕竟是个藩王,上不了明面,都司衙门为了清誉,未必会买十六爷的帐,赵凌的前程可能就全完了。只是这个话却不好对赵凌明说,又委婉地说道:“你去都司衙门,大家多高兴啊!吕太太还准备这两天去广仁寺还愿了。京都山高路迢,这又已经立了秋,越往后去天气越冷,你何必去那么远的地方,让大家都跟着担心!”那你担心不担心?
赵凌心里突然冒出这样一句话来。
随后吓了一大跳,不由心虚地冒着冷汗,含含糊糊地就了一声。
傅庭筠听着眉头微蹩。
回答的这么敷衍,莫非这个唐岱山许了什么好处给赵凌?
想想又觉得不可能。
赵凌重情守信,既然答应去了,就是不喜欢,也会去的。
可他又为什么答应得这么勉强呢?
这其中一定有什么蹊跷!
可赵凌不说,她也不好追着他问。
那天晚上只顾着和他说东道西的,却忘了问他到底愿不愿去都司衙门了。
唐岱山的出现,让傅庭筠觉得这件事更加重要了。
她想了想,笑着问赵凌:“九爷要是没有贩私盐,准备做什么?”
赵凌道:“准备做什么啊?我还从来没想过!”有些心不在焉。
怎么会没有想过?
那他去江南做什么?
或者,他不想告诉他?
傅庭筠暗暗叹了口气,道:“九爷不是要去军营吗?不如趁机会好好想想,孔子说,三十而立,到时候再作打算也不迟。”
赵凌的心情好像也有点低落,笑容有些勉强地道:“你这主意不错。我正好趁这机会好好想想!”
傅庭筠不明所以,又猜不出来他的心思,只得放下,笑着问他:“早上吕太太拿了二百银子进来,不知道九爷有什么打算?”
赵凌听着精神振作了一些,道:“我今天早上先去了大兴善寺,和那里的一位知客说好了,随时可以帮解老爷一家做法事。你不如选个日子,我到时候了送你过去。”又道“你手里的银子都在我手里,如何到处结帐都要现银,宝庆银楼两千两银子才开始兑换,我觉得你的银票还是暂时别动的好。你知道我这些日子想置办产业,正好要用银子,就在宝庆楼兑换些银子,就让吕掌柜给你送了二百两进来,到时候去大兴善寺做法事的时候也好捐功德钱,丢香火钱。平时你要买些什么喜欢的小东西也可以让郑三娘去帮着买!”
没想到他一起惦记着这事……
傅庭筠很是感谢,眼角都有些湿润起来,低声向他道谢。
“有什么好谢的!”赵凌道:“本来早就应该帮你把这件事办妥的,因为陌毅在身边,我怕引起来什么误会,就把这件事给耽搁下来了。”然后问她,“你什么时候去?”
傅庭筠让郑三娘拿了本黄历来,定了八月十七的日子。
“那好!”赵凌起身告辞,“我明天一大早就派玉成去大兴善寺跟他们说一声。”
傅庭筠送赵凌出门,在家里准备了一番,第二天由吕太太和郑三娘陪着,从着雇来的马车去了大兴善寺。
大兴善寺是陕西最古老的禅院,建寺已有五百多年。殿宇巍峨,院落众多。或者是因为灾年的缘故,来拜佛的人肩摩踵接,人声杂沓,像赶庙会似的。
傅庭筠随着赵凌到大雄宝殿拜了菩萨,然后沿着阔的青石甬道一直朝后走,过了药王殿,香客才渐渐少了起来。
他们朝西穿过一道长廊,进了个松柏青翠的院落里,从北朝南五间的正房,一明两暗,左右是厢房,中间是厅堂,正中香案上供着个三尺来高的菩萨。知客和尚把他们迎到厅堂给菩萨上了香,到一旁的厢房歇下,厅堂那边请了七七四十九位和尚,摇杵钹鼓,口诵经忏,开始做法事。
法事一共做了七天,傅庭筠在大兴善寺住了七天,斋戒礼佛,捐了一百两银子的功德钱,二十两银子的香火钱。
郑三娘和阿森陪着她,三福和石柱做了护卫。
赵凌去接他们回来。
看见傅庭筠很是吃惊:“你这是怎么了?”
给舅舅做法事的时候,傅庭筠一会儿想起小时候舅舅抱着她摘花的温馨,一会儿想起三表哥那年带着她到舅舅家田庄去钓鱼时的欢快,一会儿想着大堂侄刚出生时穿着大红色氅衣时的粉装玉砌……想一次就难过一次,不过七天,却瘦了一大圈。
“没事,”她朝着赵凌笑了笑,“就是有些累。”
郑三娘扶着她上了马车,她回到杨柳巷就躺下了。
赵凌把阿森叫去问了半天也没问出个所以然来,去看傅庭筠,傅庭筠朦朦胧胧听见赵凌的声音,挣扎着坐了起来。
陪在旁边的郑三娘忙去扶她:“小姐,您有什么事吩咐一声就是了!”
“我没什么事。”傅庭筠问赵凌,“金公子回来了没有?”
赵凌抿着嘴,眉宇间透着几分凛冽:“还没有,我已经让人去找了,这几天应该会有消息来的。”
他为什么这么不高兴?
傅庭筠很累,没有精神去猜,道:“九爷,还有两天才到二十五。金公子走的时候还不知道你已经脱险了,他一定会尽快赶回来的,应该不会耽搁去都司衙门备报的。你别担心!”
赵凌一愣,望着她半晌没有做声。
“你担心元宝不能及时赶回来投军?”
第61章 意外
法事要做七天。
傅庭筠每天早上由郑三夫妻和三福陪着去大兴善寺,在大兴善寺用了晚膳回来,到杨柳巷时,往往已是满天星斗。
有时候赵凌已经回来了,会在天井里打个招呼,有时候赵凌还没有回来,傅庭筠就会支了耳朵听,到前院子里灯笼高挂有了动静,她才会安心地睡下。
做完法事,傅庭筠捐了一百两银子的功德钱,二十两银子的香火钱。大兴善寺虽然香火鼎盛,这也是很大的手笔了,知客和尚笑盈盈地请傅庭筠去见主持:“……女施主诚心礼佛,主持大师想赠女施主一件开了光的法器,保证女施主身体安康,吉祥遂顺。”
傅庭筠双手合十和知客和尚见了礼,随着去了主持那里。
主持是个六十多岁的老者,见到她露出慈爱的笑容,说了些祝福的话,送了她一串小紫叶檀的挂珠:“也可以戴在手上,驱灾避难。”又邀请她,“下个月初一,寺里有法会,会有高僧讲话,女施主不防来听听。”
傅庭筠向主持道了谢,承认如果到时候能出门,再来礼佛,由知客和尚一直送到了山门口。 赵凌站在马车旁等她,阿森和石柱跟在他向后,在知客和尚的眼里,俨然一位家资富裕的少年公子,十分殷勤地上前问候,说了很多吉祥的话,直到傅庭筠他们走远了,才带着几个小沙弥转回了山门。
阿森和赶车的车夫坐在车辕上,傅庭筠递了个油纸包给他:“这是你最喜欢吃的大兴善寺素馅包子。”
他欢呼一声,打开就塞了一个在嘴里,笑眯眯地咀嚼了两下,突然想起什么似的,忙敛了笑容,从油纸包里拿出一个递给走在旁边的赵凌:“九爷,您也吃!”
“你自己吃吧!”赵凌笑容和蔼可亲,像邻家的大哥哥,“我不饿!”
把车帘撩了道缝朝外望的傅庭筠看着暗暗称奇。
赵凌这几天也不知是怎么了,好像心情非常好似的,眼里总是带着几分笑意。
阿森又递给三福、石柱和车夫,他们当然也不会和他抢食。阿森坐在车辕上,吃得津津有味。 傅庭筠低声和阿森说话:“你们这些日子在做什么?我好些日子都没有看见你了。”
阿森扭着脑袋和她说话:“我们在宝庆街买了三间铺子,在长安县的鲁家村买了三百亩地,西淮村买了四百多亩,东姜村买了一千多亩……”
他的声音清脆响亮,把傅庭筠的脸都说红了,不由悄悄地打量赵凌的神色。
赵凌嘴角含笑,好像他们的谈话很有趣似的,神色宽和。
怎么会这样?
傅庭筠满心狐疑地盯着赵凌的脸,想从他的表情中看出点什么端倪来。
像是感觉到有人看着他,赵凌突然望过来,和傅庭筠四目相对。
偷窥被人逮了个正着。
傅庭筠慌慌张张地放下了帘子,自然也就没有看见赵凌越翘越高的嘴角。
三福和石柱他们并没有发现两人的异样,他们正听着阿森和那车夫说话。
“你们是从哪里来的?可真是有钱。宝庆街的铺面可不便宜,一口气竟然买了三间。”车夫啧啧道,“宝庆银楼的总店就在那里,西安府有名的银楼和古玩铺子都开在那里,听说一间门面一年的租金就是二百多两银子呢!”又道,“一千七百多亩地,花了不少银子吧?”
“也没什么。”阿森道,“现在年成不好,我们捡了个漏。”语气里却有掩饰不住的得意。 车夫哈哈地笑,“就算是康成年间兵乱,这田也要买到一两二分银子一亩,小哥你太谦逊了。”然后自我介绍,“我姓马,在家排行第二,大家都称我叫马二,家住城东的梨子巷,平日都在城东津水桥旁边做生意,小哥你再要用车,直管叫一声,立马就到。”
“原来是马二哥。”阿森人小鬼大,机灵地和这个马二寒暄,“我记下来,以后有什么事,就麻烦马二哥。”然后和马二聊起来,什么哪里的糖食最好吃,哪里肉饼最好吃,哪里是卖梳子哪里是卖头绳的,一路上就听着阿森叽叽喳喳的。 郑三娘压不住心中的惊愕,悄悄地和傅庭筠说着话:“没想到九爷年纪轻轻的,就赚下这么大份家业。姑娘,您可有福了。”
傅庭筠冷汗直冒,忙岔开了话题:“我那里还剩些棉花,你要不要给临春做两件棉裤。” 郑三娘大喜:“多谢小姐了!”
傅庭筠却想着金元宝。
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回来?
要是母亲对她另有安排,她要离开西安府,郑三夫妻知道她和赵凌什么关系也没有,还不知道怎样的吃惊呢?马车摇摇晃晃的,傅庭筠的心也七上八下的,好不容易到了杨柳巷,吕老爷和吕太太带着芦苇站在门口等他们。
吕太太扶着傅庭筠下了马车。
远远的,有人朝这边跑过来:“九爷,九爷!”
他一路大喊。
众人扭头望去。
就看见破衣烂衫的金元宝背着个包袱飞快地往这边跑,后面还跟着气喘吁吁的杨玉成。 “元宝哥,元宝哥!”阿森兴奋地挥着手,“我们在这里。”
金元宝跑到了赵凌的面前,一把就抓住了赵凌的胳臂:“九爷,九爷,您,您真的还活着!”说没有说完,像个孩子似的哭了起来。
赵凌眼角也有水光闪动,见那个车夫好奇地望他们,沉声道:“我们进屋再说。” 金元宝哽咽着不停地点头,吕老爷打发车夫,其他人簇拥着他们往屋里走。
杨玉成赶了过来:“你,你跑那么快干什么?我追了你,追了你两条街,好多年都没有这么跑过了,累,累死我了!”说着,搭在了三福的肩膀上,“你们谁,好歹也推我一把啊!” 大家忍俊不禁。
气氛欢快。
赵凌笑着轻声喝斥杨玉成:“好了,别作怪了。元宝这一路奔波,辛苦了,”说着,他吩咐郑三娘,“烧些热水做些吃的来。”目光无意间瞥过站在一旁的傅庭筠,脸上就露出几分踌躇来。 杨玉成在一旁嚷着:“这么好的日子,我们叫馆子吧!十三山的羊蝎子汤做得可真是好啊!” “行啊!”赵凌很快收回了落在傅庭筠身上的目光,脸上的表情也变得神定气闲起来,“你去十三山叫菜吧!”
“啊!”杨玉成狼嚎,“为什么是我?我蹲在喜升客栈等元宝等了十几天,连茅房都不敢上……”
大家知道他这是故作滑稽哄大家开心,都不理他,强忍着笑往厅堂去。
“我怎么这么倒霉!我怎么这么倒霉!”杨玉成垂头丧气地走在最后,嘴里不停地嘀咕,“我去叫菜可以啊,可谁给钱啊!”
众人再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傅庭筠望着眼前的一切,视线有些模糊。
金元宝回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