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锦绣 作者:吱吱(起点高推vip2012-12-04完结)
傅庭筠听着觉得心里暖洋洋。
阿森一溜烟地跑进了厅堂,躲到了傅庭筠的身后,伸出小脑袋和杨玉成叫板:“反正,大多数的时候都是我一个人睡。”
大伙儿哄然大笑,兴高采烈地收拾着房间,午膳在街上买了几个胡饼来草草打发了事。下午安了神位,进了神,傅庭筠亲自下厨,蒸煮炖炒,做了四个冷盘、四个热盘、八个热菜,一个羊肉锅子,又让郑三去街头杂货铺沽了几斤高梁酒,大家围着桌子热热闹闹地吃了一顿,直到亥初才散。
郑三夫妻和阿森收拾残局,傅庭筠用香胰子净了手。坐在镜台前抹香膏,心里盘算着得让郑三上趟街才好,厅堂里没有中堂,长案光秃秃的,或是买对梅瓶回来或是买对花觚来装饰一下才好……
有人“笃笃笃”地叩着她内室的门框。
她抬头,看见赵凌靠在门框上。
或许是喝了酒的原故,他面色微红,明亮的眼睛隐隐含着笑意,好似三月温暖的江水,亲切而随和。让空气中都流淌着股浓浓的春意。
“都收拾完了。”他笑着慢慢朝她走过去,声音有些嘶哑,目光温暖亲切,“我明天卯时就启程。”说着,他语气一顿,望着她的眼神渐渐变得深邃,嘴角微翕,欲言又止。
不知道为什么。在他的注视下,傅庭筠没有离别的悲伤,只有他靠近带来的紧张。
“是,是吗?”她的声音有些不稳,“那,那你一路保重!”
赵凌停住脚步。一言不发,站在那里静静地凝望着她。
好像有千万盏灯笼照在她的头顶,傅庭筠有种无所遁形的羞涩和不安。
她刚从厨房回来,还没来得及沐浴,身上一股油烟味,他应该也闻得见吧!还有她的头发,刚才用帕子包着,回到屋里随手就将帕子扯下来丢在了镜台上。此时头发凌乱得不成样子……早知道这样,就应该回屋就洗漱一番的。
傅庭筠后悔不迭,脸上渐渐浮起朵红云来。
他们沉默相对,屋子里静悄悄的,远处隐约传来阿森的嬉笑声。
赵凌低声道:“我一有空。就回来看你!”
※※※※※
傅庭筠悬腕提笔,娟秀的簪花小楷就一人个落在了微黄的宣纸上:“……醋两坛,二百八十纹;酱油两坛,三百一十纹;胡椒十斤,一千两百纹。共计……”
她放下笔,慢慢地打着算盘。
转眼已是腊月二十二,她和郑三夫妻一直忙着置办年货。
还好她在家里的时候曾协理大伯母主持中馈,现在家里也不过三个大人一个小孩,倒也井井有条没出什么差错。
明天就要祭灶神了,也不知道他们在庄浪卫过得好不好?今年会不会回来过年?有没有什么东西要捎带过去的?
这么一想,拔着算珠的手就停在了那里。
“我一有空,就回来看你……”他低沉而温柔的声音又在她耳边响起。
她不由咬住了红唇。
骗人!
说好一有空就回来看她的,可自从月头的时候让人捎了封平安信回来,就再也没有了音讯,写信也不回,让她日夜担心,就没有睡个好觉。
想到这里,她有些心浮气躁起来,手狠狠地拔了拔算盘珠子。
噼里啪啦的木珠撞击声响起,让傅庭筠心头一惊,缓过神来。
完了,账目又要重新算,偏偏她的算盘打得又不熟练。
傅庭筠轻轻地叹了口气,把账册翻到第一页。
这个家伙,就算没有把这句话放在心上,颖川侯等人的年节礼怎么办,也得拿个章程才是。
要不是等他那边的消息,她何至于前两天才急匆匆地派了郑三去送年节礼。
好在郑三是个会办事的,在给几家的管事悄悄塞了些银子之后,几家的管事答应在各位大人面前帮着说说好话,要不然,她可真是要急得跳脚了。
想到这些,傅庭筠又有些走神。
郑三娘走了进来:“姑娘,戚太太过来了!”
第七十八章 邻居
戚太太住在傅庭选的隔壁,丈夫在总兵府库房做吏目,虽然不入流,却是个肥缺。或许如此,戚太太长得白白胖胖,如尊笑口常开的弥勒佛似的。
她进门就笑眯眯地拉了傅庭筠的手:“让你费心了,还特意给我们送了年节礼去。”说着,朝庭筠眨了眨眼睛,“前两天有人给我们家大人送了筐胡萝卜,我拿了些过来,你尝尝鲜。”
傅庭筠强忍着才没有笑。
想必这胡萝卜又是什么人孝敬给戚吏目的。
她一边道着谢,一边请戚太太到厅堂里坐下。
郑三娘奉了茶。
戚太太喝了一口,立刻瞪大了眼睛:“哎哟,这可是上好的龙井,一斤怕得十几两银子吧?”
这是上次在靖宁的时候买的。
傅庭筠含蓄地道:“戚太太觉得好喝就成了。”
“好喝,好喝!”戚太太一双小眼睛骨碌碌直转。
傅庭筠会意,立刻吩咐郑三娘:“把这茶叶给戚太太包上一斤。”
“不敢当,不敢当。”戚太太连声推辞,傅庭筠但笑不语。
说起来,有些事得感谢这位戚太太。
赵凌走了没几天,戚太太就提了几合点心登门拜访。
她先是眯着双小眼睛前前后后把宅子打量了一番,然后像今天一样,拉了傅庭筠的手在厅堂里说话:“听说你们家是从京都来的?”
傅庭筠微微一愣。
哪有这样直言不讳问人家事的?
她虽然心不悦,但还是客气地道:“不是,我是平凉县人。”
戚太太面露失望之色,道:“那颖川侯为何亲自让知事领了赵爷去备报啊?”
傅庭筠突然明白过来。
原来人家是来探他们底的。
话问的这样直接。可见是欺负她年纪小。不懂事。
只是不知道她是奉了戚吏目之命而来呢?还是因为喜欢听人辛秘、说人是非呢?
想到这些,她不由心中一凛。
戚氏夫妻如果只是好奇那还好说,如果戚吏目也是奉他人之命前来打探呢?
她脑子飞快地转着。
祖母曾告诉她,看事情的时候,既要看见坏的,也要看见好的。既然有人想听他们的事,那她不如“据实以告”好了。
想到这里,她心里生出几分促狭之心来。
“我们家有亲戚在京都。”傅庭筠故作含糊地道,“所以颖川侯才让知事领了九爷去备报的。”
她的父母在京都,这也不算扯谎吧?
“真的?”戚太太精神一振:“那你们家亲戚在做什么?”
傅庭筠道:“有的外放做过知府,有的在翰林院里做过侍讲,要看太太具体问的是谁了?”
戚太太听着眼睛都亮了起来,道:“那你怎么跟着来了张掖?我听说,你们可是未婚夫妻。你这样跟着过,你们家里的人难道就不管?怎么不先定了个名份再说?”
傅庭筠臊得满脸通红,却不能不答。否则,明天这谣言就会满天飞了。而且对十六爷的那番说辞又不能用在这里。她只好现编:“我们家遇到了流民,九爷又急着到总兵府备报,只好把我带了过来。等过些日子,会送我去京都的。”
戚太太看着她鬓角的小白花。恍然大悟。
傅庭筠却在心里暗忖。
不能让你到我家里来瞧了个遍,我却对你一无所知。那有这么好的事!
“戚太太,您是哪里人士啊?”她目光清亮地望着戚太太,“我看你肤若雪白,细若凝脂,不像是张掖人啊?”
把个戚太太说的心花怒放。不过一盏茶的工夫,把戚太太是分守镇番的陈大人的远房表妹,因为得了胡参将的保荐,戚吏目才能在库房当差的事打听了个一清二楚。
因为两人相谈甚欢,戚太太简直要把傅庭筠引为知己,没什么事就来家里串门。
偶尔遇到傅庭筠在教阿森读书,傅庭筠会让戚太太等一会。出来后,她会面带歉意地道:“功课讲了一半,不好半途而废,让戚太太久候了。”
戚太太神色异样:“姑娘原来还会识字断文!”
傅庭筠谦逊地道:“也就是讲讲《千家诗》,其他的,可就力不从心了。”
戚太太再看她,就多了几份郑重。
傅庭筠这才松了口气。让郑三出去打听,看有没有在议论他们家的事?都议论些什么?
郑三笑着回来。
“外面的人都在说,我们家在朝廷里有人,九爷到庄浪卫去,不过是为了累了军功好升迁罢了。还说,我们家典这宅卫一分钱都没有花,是那个西宁卫佥事为了巴结九爷白送的,说姑娘出身大家,姑娘出身大家,不仅端庄贞静,女红针黹样样精通,而且还擅长诗棋书画,八股文章。”
傅庭筠听得冷汗直冒,领教了谣言的威力。
戚太太的一盏茶还没有喝完,郑三娘的茶叶已经送到了。戚太太不再推迟,笑盈盈地接过茶叶,闲聊了几句,戚太太起身告辞。
傅庭筠把戚太太送到了门口。
有马车从门口飞驰而过,雪水溅到了戚太太的裙子上。
戚太太气得发抖,立刻指了马车道:“哪里不长眼的小子,赶着去奔丧啊!”
快在过年了,这句话说的刻薄了些。
车帘立马撩了起来,露出张宜嗔宜怒的俏丽脸庞:“是谁呢?满脸的杂碎!”
几个人就打了个照面。
然后俱是一愣。
马车里坐的是陌毅小妾鲁氏的贴身婢女雪梅。
在戚太太拜访了傅庭筠不久,鲁氏曾上门拜访,当时贴身服侍的,就是这位雪梅。
她当时一双眼睛眨也不眨地盯着傅庭筠看。看得傅庭筠莫名其妙。印象非常的深刻。
“原来是傅姑娘。”雪梅由个跟车的婆子扶着下了马车,曲膝朝着傅庭筠福了福,“不知道是姑娘在这里,刚才多有冒犯,还请姑娘不要放在心上。”口气、身段都很软,却看也没看戚太太一眼。
戚太太气得脸色发青。
雪梅只是笑着和傅庭筠寒暄:“刚才出门的时候姨太太还说起姑娘送得年糕,洁白如霜,不粘不腻。十分的好吃。还让我看着姑娘哪天得闲,也教我做了,什么时候嘴馋了,就做一些。”
傅庭筠的年节礼里,有十斤年糕。
可这年糕是在街上买的,并不是她做的。
只是此刻这个架势,实在是不易实话实话。
她含含糊糊地应了一声,雪梅只说是快到春节了,寻思着她忙,改日再来拜访。然后扬长而去。
戚太太全身的肥肉直抖,半晌才咬着牙不齿地“呸”了一声,狠狠地道:“什么姨太太,不过是在张掖请了两桌酒。能不能进陌家的门,那还得看陌夫人点不点头,看陌家的老太太开不开恩。别到时候一脚踏空了,连个名份都争不到。”
这种事傅庭筠还是第一次听到,她暗暗有些吃惊,更不想论人长短。笑着问戚太太要不要紧?要不要到她屋里换件裙子再去?
戚太太的脸色这才好了一点,向傅庭筠道了谢,回了自己家。
傅庭筠摇着头进了屋。
王义的夫人派人送了贴子过来。
“初五我们家夫人请春客。”王夫人贴身的妈妈傅庭筠还是第一次见到,之前她派人给王家送了年节礼,王家依礼还了礼,“请姑娘务必去热闹热闹。”
傅庭筠收了帖子:“多谢你们家夫人。只是我有孝在身,还请夫人原谅。等出了服。我亲自去向夫人道谢。”
王夫人贴身的妈妈没有勉强,笑着说了些“是我们家夫人疏忽”之类的话,起身告退。
傅庭筠吩咐郑三娘送她出去。
郑三娘本是聪明伶俐的人,郑三是见过世面的,傅庭筠又细心的教导,一些日常的礼节她很快就学会了。
她陪着王夫人贴身的妈妈出了厅堂就从衣袖里掏出个荷包笑盈盈地递给了王夫人的贴身妈妈:“妈妈辛苦了,这是给妈妈喝茶的!”
王夫人的贴身妈妈笑着道谢,大大方方地接了过去,坐着马车离开了后街。
傅庭筠很快把这件事抛到了脑后,和郑三娘他们一起祭了社神,清扫庭院,因为不知道赵凌家里的情况,她又是女子,不好安排祭祖的事,把从庙里求来的诸天神像挂在了中堂,买了个仿青铜的三足鼎,一篮子儿臂粗的香炷回来,准备着大的三十拜神,买了十二个大红灯笼挂在了大门和屋檐下。
阿森欢天喜地跑了进来:“姑娘,姑娘,九爷回来了。”
“真的!”傅庭筠喜出望外,丢下贴了一半的窗花就跑了出去。
有人牵着马走了进来。
高高的个子,挺拔的?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