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的荣耀_003
最后的保卫者。6月29日,德国人宣布,红军坚守了9天之久的布斯特要塞陷落,后来绝大多数西方历史学家都在重复这一说法。但是德国步兵45师却是在7月8日才向中央集|:'领的报告,而在7月底,个别苏军人员还在要塞的废墟中苦战。战后在要塞墙壁上发现的苏联军人题词确定提供了这方面的线索:“宁死不屈,永别了,祖国。1941年7月20”
第六部 第四十九章 落在明斯克的铁闸
就在布列斯特的英勇战斗还在进行,而快速推进的古德里安的装甲集群即将进到明斯克的时候,在希特勒、德国陆军总司令部、中央集团军群、第2甲集群司令部之间,正在进行一场激烈的争论。
陆军将军们,包括总参谋长哈尔德、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官博克和古德里安现在都不满足于在明斯克收拢合围圈,他们主张推进到斯摩棱斯克形成包围圈,以便围住更多的苏军,同时逼近莫斯科。
但希特勒并不认可这一过分大胆的想法。他清醒地意识到,由于装甲集群推进得太快,德军步兵集团军被丢在了后面,坦克部队的两翼因此失去了掩护,而当时装甲集群本身没有建制保障部队,在后勤方面也仍需要依靠步兵集团军。因此,这种局面实际上潜藏着巨大的危机。正是考虑到这一点,谨慎的希特勒甚至在6月25的命令中,就要求中央集团军群在离明斯克还有将近100里的新格鲁多克封闭包围圈。在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博克元帅的竭力反对下,希特勒最终放弃了这个过分保守的打算,但德国陆军的将军们因此也不再固执己见的去冒险。按照希特勒与他们达成的妥协意见,最后的合围圈仍然将在明斯克地域合拢。
上一节 目录 下一节
《德意志的荣耀》 第629节
《德意志的荣耀》 第629节
作者: 盖世太保
在确信德军已经突破西方方面军的防线,并且正向明斯克推进后,苏联统帅部终于明白了德军的企图。为了防止部队被包围,6月25,经派往西方方面军的代表、副国防人民委员沙波什尼克夫元帅的请求,苏军统帅部同意该方面军后撤。西方方面军军事委员会于当日下达了总撤退令。命令规定第1310、34集团军必须于~不晚于21时开始退却。心急如焚的巴甫洛夫大将在命令中还要求各部队:“在辽阔的战线上甩掉敌人…应在一昼夜间跃出60公里。各部队充分征用当地工具并征集任何数量的马拉大车”。
但他的命令事实上是无法执行的。西方方面军那些从战争开始就没有有效指挥过的部队在撤退中已经失去了组织,本来就不多的车辆几乎丧失殆尽,燃料也已耗完。加上德军占领了苏军的仓库,因而根本不能指望得到补充。而在仅仅靠这两条腿的情况下,苏军根本无法逃脱德国快速装甲集群的快速包抄。况且到这个时候,可供他们撤退使用的,只有一条不到60公里宽、由几条低劣的乡间小道构成、并且已:的猛烈炮击和空袭封锁的通道。在密集的重炮和迫击炮轰击下,从这条狭窄的通道向明斯克方向撤退的苏军死伤惨重,乱成一团。6月26日,西方方面军第13集团军预备步兵第21军;下属的步兵第37师撤退的过程中被德国重炮炮弹炸死在坦克阵亡的苏联将领还有西方方面军47军步兵第143师师长萨夫诺夫少将。他指挥下的师在斯洛尼姆遭到德军的包围并被歼灭,他本人则在率领部下从巴拉诺维奇地域突围的过程中牺牲。
此时,德军古德里安第2甲集群的先头部队——第17装甲师已经逼近明斯克。虽然该师师长冯|日和红军的战斗中身负重伤,但是第二天,他的装甲师仍然与第3甲集群的摩托化第57军在明斯克地域会合。德军最强大的2装甲铁钳在此合拢了。一天,德军摩托化第24军占领了明斯克东南的博布鲁伊斯克。
628,会合后的德军以3个装甲+守城苏军被迫撤退。当天,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失陷。这座城市的丢失也意味着西方方面军红军部队的退路被德军切断。方面军的第310集团军大部,第13集团军一部共计20多_。括第310团军的6个师,第13团军的3个师,西方方面军直属2师,共计近40万人的部队被包围了。
对德国人来说,这是空前的胜利。但就在占领明斯克的德军为这一胜利而兴高采烈的时候,6月29日,在这座刚刚失陷1天的城市大街上,却突然冲出了一辆苏军的T…28型坦克,向着惊慌失措的德军行军纵队猛烈开火。大量卡车和炮兵牵引车被击毁。这辆坦克最终在撤离之
军反坦克炮击中,身负重伤的驾驶员马立克上士自杀他的行为不能够
改变白俄罗斯红军主力被全歼的结局,但作为一个军人,他的勇敢精神令敌人感到敬畏。
在明斯克陷落的当晚,德军49集团军在沃尔克维斯:。合。这样一来,就将包围圈内的苏军进一步分割在比亚韦斯托克和纳利博克森林两个地域。紧接着,德军开始着手消灭被围红军。为此,他们使用了第9集团军以及接受了第4集团军兵力的第2团军(该集团军司令部原属于德国陆军总司令部预备队),总兵力达25个师,分坦克,摩托化部队的支援。
但令德国不能理解的是,被包围的苏军虽然身处绝境,却仍然在坚持战斗。哈尔德大将在他的日记中作了如下描述:在城东南比亚维斯托克森林中进行着激烈的战斗,出乎意料的是,战斗牵制了4团军中部的全部兵力和右翼的部分兵力,前线各地段突出的情况是俘虏不多(6月28日日记)。前线消息证实俄国人到处硬拼,哪怕只剩下最后一个人……人们看到的是,在被攻占的炮兵阵地上,俘虏的只是个别人。俄国人不是奋战到底,就是化装成农民,设法逃离合围圈(6月29日日记)。
事实正是如此。在包围圈中,很多红军士兵端着已经没有几发子弹的步枪(这往往是他们唯一的武器),聚拢在一起,冒着德军机枪、迫击炮、甚至坦克的猛烈射击,呐喊着发出决死冲锋。在德军摩托化第2师的地段上,宁死不降的苏军士兵甚至手挽着手,一边高喊一边向喷吐火舌的德国机枪前进。苏军的主要突破口被选择在一个名叫泽巴的小镇附近的森林,在这里他们使用了骑兵集群发动冲击,后来还动用了铁甲列车。但在德军猛烈火力阻击下,丢下大片大片尸体的红军,最终也未能使被围的主力部队打破德军的包围。
在此前后,苏军还进行了多次突围尝试。他们中很多人被打死,只有部分人员得以九死一生的逃出包围圈,在夜色的掩护下渡过第聂伯河回到自己人那里。其中突围的最大单位是第13集团军的45步兵军。
那些留在包围圈内的人处境日益艰难。在突围失败后,不少部队被打散,残余人员进入森林。本来就不多的弹药物资很快就消耗殆尽,由于没有预设阵地和有效的指挥,也很难在包围圈中组织起有效的抵抗。在实际战争中,一个士兵个人的勇敢在有充足的弹药、坚固的阵地保障和有效指挥的前提下往往能够充分发挥,他们会不惜一切的战斗到死。而如果失去这些条件,士兵以自身生命为代价的抵抗就会变得毫无意义,他们的抵抗意志无疑也会随之大大下降。对于数十万被围苏军中的绝大多数来说也是如此。包围他们的25个齐装满员、装备精良的德国陆军师在第2空队有力配合下(德国空军第二教导联队的Hs129:+这次战斗中表现尤其活跃,他们在战场上几乎无处不在。),正不断对包围圈进行分割和压缩。在如此严酷而绝望的形势下,被围苏军开始大量被俘,其中苏军第12、89和在这种生死攸关的时刻,意志不坚和另有想法的人总是会有的。
尽管如此,仍有不少红军士兵在战斗中坚持到底,最终战死。其中包括于6月30阵亡的红军机械化第6军?兵司令,前者是朱可夫30年代在红军骑兵监察部的同事。另外德国人还宣称第13集团军司令菲拉托夫中将和第13械化军军长阿什柳斯廷少将也在合围圈中被击毙。但实际情况却是:第13集团军司令员菲拉托夫中将在78日赶往设在莫吉廖夫的西方方面军司令部(司令部斯克)的路上,遭到德国飞机袭击而被炸伤,于7月14死在莫斯科的医院里。而第13械化军军长阿什柳斯廷少将则是在7月28才在斯摩棱斯克会战中阵亡的。他们两人都没有死在白俄罗斯的大合围圈中。但是,无容置疑的是大量的苏联军队的精华损失在这次毫无意义的反突击战斗中是十分的可惜的。
第六部 第五十章 战火起南方
对于被合围苏军的抵抗,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在6月29日呈交陆军总司令部的报告也承认:“在西线和波兰的战役中,被合围的敌人几乎都是百分之一百的自愿投降。而在东线,情况完全相反,很多俄国人躲进没有全面搜索地域的森林、田野、沼泽中,其中一些装备齐全的俄国营更是造成了很大危险,他们根本不想投降。”
经过最后的战斗,到1941年7月8,包围圈内的苏军大部分已经被消灭。尽管在新格鲁多克附近,还有一些红军分队在继续战斗,但这并不妨碍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司令部在这一天的训令中宣布:“对明斯克的两路夹击已告成功。”7月11日,国防军统帅部战报进一步宣称在此次合围中共俘虏苏军328898,3332坦克,1809门火炮(按德国人的标准仅包括军、师级火炮)。被俘者中包括骑兵第6军军长尼基金少将,机械化第11军副军长马哈洛夫少将。
德国人公布的上诉战果数字未必非常准确,因为在6月22日到7月9日,西方方面军全部死亡(所有原因)、被俘和失踪总数也只有34人。但苏军西方方面军在这场大合围中的惨败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白俄罗斯合围是苏德战争中的第一次大规模合围战役。
在悲剧性的白俄罗斯的合围战中,苏联轰炸航空兵的行动非常值得一提。1941年6月26日1530分,斯大林的最高统帅部给远程轰炸航空第3第1军军长下达消灭从明斯克向奥尔沙、莫吉廖夫推进任务,并指示要不分昼夜地实施突击,以整团整团的兵力~(。空进行轰炸。这是红军统帅部能够为被围部队提供的最有效支援。
当日轰炸中43架DB…3F轰炸机未能返回,其后几天的行动同样损失惨重。大量的苏联飞机成为了德国战斗机和高射炮的猎物,德国的战斗机飞行员甚至可以看见坠落中的苏联飞机上的炮手向他挥舞拳头。仅在629日一天,就有103苏联飞机在博布鲁伊斯克上空被击落,其中包括德国空军第51战斗航空联队的第1000战果。于这些空袭行动,德军第2空队司令凯赛林评价道:“自从第二天起,我都亲眼看着俄国的重轰炸机,从其内地深处飞来投入战斗。照我看真是一种罪过:看到这些飞机用战术上不可能的编队,来自投罗网。几乎是隔着一定的时间,就有一批无辜的飞机飞来送死。对于我们的战斗机简直是最轻松的猎物。这简直是幼稚的自杀。”而陆军的哈尔德则在6月29日的日记中轻松的写道:“敌空军对我方影响很小。”
在这些收效甚微的空袭行动中,出现了一个当时并未引起太大注意的插曲:在6月27日的博布鲁伊斯克上空,3苏军新型的伊尔…2式攻击机第1次出现在战场。不足6000克重的飞机上,装甲就占了700千克,而且由于这些装甲属于飞机受力骨架的一部分,因此伊尔量倒也不是太大,其飞行速度达到420里,并可安装223米机炮,挂载400…600斤炸弹。由于安装了厚重的装甲,即使是装有20米机关炮的德国Bf…109战斗机都非常难以将其击落。
但是因为当时苏联军方以这种飞机速度、航程、防护不够为理由,坚持要把飞机的后座机枪手取消,使其成为了一种几乎没有自卫手段的单座飞机,驾驶员非常容易被从后部来袭的敌机打死。在这款飞机参加的最初3的战斗中,德国人在空战中击落了3架伊尔了另外8。不大,可是由于从6月才开始训练使用这种飞机的苏联飞行员操纵失误而损失的伊尔…2,大地上,当苏德两军陆上大兵团的数百万大军拼死搏杀的时刻,无论是苏联人还是德国人似乎都没有充分意识到这种新型飞机在未来战斗中将要扮演的重要角色。
而和西北、西方方面军相比,基尔波诺斯上将领导的西南方面军实力要雄厚的多。他指挥下的8机械化军拥有5525坦克,其中包括665辆KV重型坦克和893辆/中型坦克,可以有效使用的坦克也有3124。
而这一方向的德军南方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