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的荣耀_003
斗的间隙,去荒漠中猎杀黄羊,不仅能够给生活平添了乐趣,新鲜
改善了枯燥乏味的饮食。
上一节 目录 下一节
《德意志的荣耀》 第511节
《德意志的荣耀》 第511节
作者: 盖世太保
除了食物之外。水是沙漠中最重要的必需品了。军队不仅须要靠水活命,车辆的水箱也要加水才能行驶;因此必须尽量节省用。而水桶的密封性十分的重要。如果因为他们自己的油桶漏水的话那就倒霉了。因为在一望无际的沙漠中,如果发现携带的饮水或汽油漏完时,送命的机会就大了。而这点上,季明认为自己做的要比英国人好的多。至少他给非洲军团列装的五加仑油桶可以装载水,也可以装载汽油或润滑油。而英国兵情愿使用德国的油桶,因为他们的油桶由于焊点不好,十分容易泄漏。
此外,一些小东西也影响这部队的战斗力。比如,沙漠地区由于沙子的侵袭。所以对于发动机的要求就非常高。所有的发动机必需安装孔眼很小的过滤网这样才能保证车子在沙地里面正常的行驶。还有就是军装,由于非洲地区的气候完全不同于欧洲。所以这些军服的之做也不和军服完全相同。一开始所有的军服用不透水的亚麻布制作,这种风格更加接近于一战德国在非洲殖民地作战时的样式。但是经过情报对比,季明确知道无论布料还是样式都是不合适的。因为布料太硬不能良好防热和防冷。在凌晨。湿气)军的制服用纯羊毛制成。十分合身。于是,季明决定按照英军制服(当然勋章。军衔等都改成德国式样的)。并且凭借记忆决定使用沙漠迷采。这样。就可以让沙漠中伪装。最让季明难以接受的就是非洲军团还配备高筒靴。在高温下这种靴子非常不利于腿部血液循环;而且当作战负伤后。很难将靴脱下。影响了救治时间。所以他决定采用牛皮制成的硬皮鞋。而钢盔的样子也得修改。在北非炎热的气候条件下。佩戴深色的M35钢盔无疑是一种奇怪的找死行为。因为太阳的照射能够使得钢盔的热量达到一个很高的程度。所以,经过权衡,季明决定采用新的方法。那就是双层盔。大号的M35钢盔里面罩一块软木制成的盔膜。这样更加利于士兵的佩戴,也不会因为过热而造成烫伤。除了这些,还有简单的行军炉也是关键。在激烈的战斗中吃上一口热饭成为士兵保持良好士气的关键,但是当季明看到‘伟大’的德国后勤部门竟然准备给前往寸草不生的非洲军团配发烧木柴的炉子的时候,季明真的要崩溃了。不过,他很快的就下令立刻改正了这个错误。虽然从表面上看上去,这是一件小事。但是,这件事情再季明眼里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大事。对于他而言,现在每一个小错误都是不允许的。因为这关系到每一个士兵的性命安全。
除了这些,运输也是整个后勤作战计划的一个重要部分。和以往的后勤相比,这季明和他的司令部将面临极大的考验,由于地方遥远,所以德军后勤支援不得不以最高速度完成对北非的支援。为此,季明设计了几条道路。不过由于地形的限制,非洲军后勤运输的最主要的方法就是先通过铁路把后勤物资送往意大利的各个港口。然后在再那里用船运往北非。为此,季明决定再罗马建立一个负责运输调度的德军非洲运输局。这个单位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承担非洲军团的运输任务。
再季明的计算下,所有的大件物资、包括坦克。弹药和油料。甚至还算有部分人员都是要通过海上运输到达北非,可是季明深知这个计划并不能够十分的长久,因为地中海并不是北海,意大利人也没有成为地中海的主宰者,而马耳他和亚历山大地区的英军潜艇部队是很乐意袭击没有任何舰船护航的运输舰,所以如果当运输船只不断损失后。人员运输则必需通过空运。为此,季明决定成立空中运输指挥部,这个指挥部隶属于德国空军,从属于非洲运输局。各种大型的运输机在非洲卸下的物资(其实主要是兵源)由非洲军团的后勤管理部门负责输送到一线。而再制定计划的时候,季明就知道,要维系如此漫长的补给线(尤其是地中海海运线)是极u。。。。然的崩溃了。所以,季明认定自己的计划不能失败。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问题还是比较严重的。特别是某个地方的取舍。
第五部 第四十三章 艰难的抉择
对于季明而说,整个战场最难以取舍的地方终于到来了。那就是地中海的两个重要的岛屿。马耳他和克里特。
马耳他位于西西里岛以南约93公里,离非洲最近距离(300里,由马耳他岛(284方公里),戈佐岛(Gozo)和三个无人居住的小岛组成,总面积316平方公里,二战开始时人口约28万,首府为马岛东海岸的瓦莱塔,瓦莱塔大港也是岛上英军的主要海军基地,全岛地形西高东低,最高海拔253,主要为丘陵和平原,无森林和永久性湖泊河流,缺淡水。
其实在没有战争的和平时期。马耳他是一个根本不起眼的小群岛。因为这里虽然处于地中海的要冲,但是很多航线却并不走这里行走。世界各国的轮船也大多停靠在意大利的西西里岛和法国的科西嘉岛。但是,在现在,这座默默无闻的群岛却成了扼制了地中海东西交通及意大利和非洲的补给生命线的咽喉,根据帝国保安总局的在19405-9月份的统计,以马耳他为主要基地的英国海空军使意大利驶往北非的船队遭受了巨大的损失:1940年5马耳他军力薄弱时意大利船只的损失率只有2。2%,而19407月这个损失开始慢慢上升。达到了16。7%到了9月这个数字则窜到了21。2与此同时,季明的心里也有一个损失记录。按照他的记忆。当非洲军团加入北非的时候,马耳他由于被德国空军压制,所以舰队的损失不大,只有5。6%但是,到了1941年9月,盟军发动十字军攻击的时候,由于第十航空军移往苏联。马耳他岛上的英国潜艇又重新开始活跃起来。1941年9月,轴心国舰船的损失重新达到了16%,19421月1日至1943年1月23则为恐怖的15。7%,194211月11日到1943年513日竟达29。5%。可以说,很大程度上,北非战役是在马耳他周围的一小片海域打赢的。所以,对于季明而言,马耳他能否夺取关系到北非的战斗能否顺利进行。(实际上,在历史上实际情况是,当时隆美尔和墨索里尼及希特勒对北非战场的战略计划是:在进攻托布鲁克前非洲军团先停下来,等待补充,同时使用凯瑟琳元帅的第10航空军和意大利'u。他进行空降作战,占领马耳他既解决后勤运输问题后再向托布鲁克进攻。可并不懂得战略的隆美尔在看到英军疯狂大溃败的时候脑子一热,认为马耳他有空军压制就行了,不如赶快趁着英军溃败的有利条件继续进攻而忘乎所以。接着他说服了墨索里尼,先拿下了托布鲁克,进而继续向埃及进军,攻占马耳他的计划也就不了了之。而这个计划也最终导致了德军的失败。)
所以,作为先知先觉的人,季明没有理由让自己重蹈隆美尔的覆辙。所以在还没有来这里之前,他就开始盘算如何攻击马耳他。按照他的计划,攻击马耳他的计划应该由德军来完成。而且必需在德军非洲军团进入北非之前就开始准备。而那些‘可爱的意大利人’的作用应该排在从属的位置上。不过,虽然大纲提出来了。后续的计划季明却并没有想到。
困扰季明的主要有两个问题。首先。意大利人的态度。墨索里尼并不一定会同意德国人单独的行动。虽然,他手下的军队一再的让这个胖子独裁者感到失望,而且,墨索里尼也确实知道自己要获得胜利,唯一的希望就是依靠德国,不过,所谓的大国的自尊使得他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是绝对不会依靠德国人的。而就算依靠德国人,墨索里尼也不会放权。特别是,马耳他这个地方,虽然现在还在英国人手上。但是在墨索里尼的眼睛里,这里早就属于罗马帝国的势力范围了。所以,墨索里尼绝对不会让一个外来的德国人来管。更何况这个德国人还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小毛孩子。
其次,兵力不足。这里不单单指步兵,因为如果要解决马耳他则必须从两个方面去考虑。首先,夺取格马耳他地区的制空权和制海权,对于这一点来说,前者很容易办到。因为马耳他地区的空军实力并不算很强,德军在英国咄咄逼人的攻击,使得地中海的英国空军部队的实力十分的衰弱。同时,由于英国人在弩炮计划中被德国人打了一个伏击
舰队的损失也比较大。而相对而言。轴心国方面却f意大利人的空军部队加上正在法国休整的第四航空军(该航空军主要是斯图卡轰炸机)的实力要比在地中海的英国皇家空军部队强大很多。同时,装备有八艘战列舰的意大利海军(由于光辉号现在还躺在亚历山大港的干船坞里面,所以1940年8的偷袭塔兰托战斗就没有办法出现了。意大利海军仍然保有强大的战列舰队)和十几艘德国的驱逐舰(这些舰队是德国人按照协议接收法国人的)可以好不费力的暂时的控制住地中海大部分的地区。不过,虽然制空权和局部制海权都能够保证。但是最大的问题在于后勤。
总所周之现在的德军十分的强大,但是虽然他们很强,却仍然无法在两个不同的地方去进行两场战争。(实际上,就算现在的超级大国美国一直到2002年才宣布自己可以同时应|伊拉克和阿富汗这种三流国家的战争就可以明白,美国人仍然不可能同时在不同地方进行两场大规模的战争。)这不是因为他们的兵力不足,而是因为他们脆弱的后勤。
对于德国后勤所暴露出来的种种问题,季明也是头疼不已。但是他偏偏没有办法来搞定这些问题。因为他既不是德国的后勤部长也不是陆军总司令,更不是元首。按照季明的计划,德军攻占马耳他岛应该在1941年1月开始,这个时间和德国非洲军团登陆非洲同时进行。从1月到月份的时间属于德军的压制时期。这个时期,德军的主要任务是压制马耳他岛极其周边地区的英国空军和海军,进一步封锁马耳他岛和北非的英军联系。特别是掐断马耳他地区的补给线。(这对于季明来说相当的重要)接着,再2末。德军将展开攻击,通过空降和海上运输两栖登陆的方法彻底占领这个地方,
这个计划虽然从表面上看上去十分的完美,而且好像并不关后勤补给什么事情,但是季明他制定完计划后却发现,他忽略了一个地方。而这个被遗忘的地方就是,他准备拿什么运输自己的部队。从战场的情况来看,运送部队的主要途径无非就两种,第一,空降运输。第二海上运输。对于第一点来说,季明预计空降马耳他地区的部队至少需要一个空降师的兵力。而首批的投放量不少于一个团。而空降一个团则需要各种运输飞机600架,相当于十六个运输机大队。虽然,这些飞机德国人是有的。不过联系到整个地中海局势的话,那么这些飞机就不够了。因为,在3份,地中海战区还有一项大型的攻击任务,那项任务就是攻击巴尔干半岛。特别是攻占克里特岛。因为也需要大量的运输机,
上一节 目录 下一节
《德意志的荣耀》 第512节
《德意志的荣耀》 第512节
作者: 盖世太保
克里特岛,位于东地中海,正处在爱琴海与地中海的交汇处,面积约8200平方公里,是地中海的第五大岛。=。马耳他岛约810里,东距塞浦露斯岛约520里,西北距伯罗奔尼撒半岛仅90公里,南与北非重镇托布鲁克隔海相望,距离约360公里,东南距埃及的亚历山大港约560里。在军事地理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占有该岛,即可控制东地中海,利用克里特岛为基地,海空力量将对南欧(特别是罗马尼亚的普里什蒂油田)、北非都将构成严重威胁。
所以,季明如果要4月肃清地中海大部分的敌人的话,克里特岛不能不被攻占。而这样一来,他就面临了一个艰难的选择。是攻击马耳他岛呢还是拿下克里特岛。对于季明而言,这两个地方都是极其重要的战略要地。如果在战斗中不拿下其中的一个,德军的整个战略都会造成严重的失败。而如果把攻打马耳他岛的时间顺延的话(克里特岛的攻击一定要4份之前结束,这主要考虑到5-6月份可能会对苏联用兵。那个时候大部分的空?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