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的荣耀_003
连。
当天一大早,就有120斯图卡飞临了列宁格勒上空,德军的又一次进攻开始了。他们分别对位于重点攻击区域的列宁格勒皇宫区和西南地区地要塞区进行了猛烈地空袭,伴随着以真正恐怖地呼啸声。一枚枚燃烧弹和重磅炸弹从高空中丢了下来。其中一颗1。2吨重的炸弹正好命中了喀山大教堂。几乎将其彻底的炸毁。而巧合的是那里设置了俄军的通讯网络枢纽也因为这次的炸弹而被炸残。而俄军不得不临时招募一批妇女而儿童充当通讯眼,防御的部队也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
此时。德军地武装党卫队部队率先展开了进攻。一直没有露脸的武装党卫队第13玛利亚场上。而此时他们的指挥官诺贝提斯则信在进攻开始之前,誓旦旦的威胁他的手下说:“如果在进攻开始的时候谁第一个败退,那么他将被送上军事法庭。同时,他还告诫那些战士到,现在如果被俄国人俘虏的话,那么更是死路一条。”有了自己指挥官的威胁,‘玛利亚莎’装甲掷弹兵师是地士兵们迸发出了惊人地战斗力。他们渡过了侧路渠。一举占领了一直没有办法突破的华沙站和波罗的海站从而将苏军地防线向后压缩了5里。
上一节 目录 下一节
《德意志的荣耀》 第712节
《德意志的荣耀》 第712节
作者: 盖世太保
而此时的巷战已经白热化到了令人难以想象的程度:据守瓦西里岛的俄国士兵们甚至橇开了法克什雷蒂(Farkasrt)地区斯摩棱斯克公墓里的墓穴,他们将一具具的棺材从墓穴里面挖了出来,再把一切可以找到的物品围在墓穴四周,作为“战壕”继续负隅顽抗,很多士兵一直在墓穴里面战斗直到战死为止。而进攻“墓穴散兵坑”阵地的德军戈林伞兵师的士兵在这里只能以墓碑当掩体,一步一步地向前挪,伞兵师的士兵将手榴弹象冰雹一样砸向苏军据守的墓穴,俄国人捡起冒烟的手榴弹再扔回去。3手榴弹爆炸后横飞的弹片不断给双方增加着伤亡。德军虽然在不断的前进。但在顽抗的俄军的密集火力下不断有人倒下。杀红眼的赫尔曼伞兵师的士兵甚至跳进墓穴和俄国士兵展开肉搏,双方挥舞着枪托、刺刀和工兵铲在狭小的空间内厮杀,直到墓穴内再次被伞兵或者红军士兵的尸体填满。法西斯的疯狂和红军的顽强可见一斑。
俄国人还创造了一种新式的防御战术,这种被德国人咬牙切齿的称之为“Damebrett”(棋盘)的战术十分的简单:守卫者占据着列宁格勒地区莫斯科大道附近的每一栋别墅,一旦德军部队攻入这些建筑物之间无人防御的街道上,马上就会遭到来自四面的交叉火力堵截,而经过精心伪装的苏军狙击手则埋伏在高处切断德军的退路和增援,一旦战事拉开,这里就象一个巨大的国际象棋棋盘,俄国人先任由德军的突击部队进入棋盘
尔后躲藏在则和谐古老建筑物后面的俄国人利用地形处将陷入格中的德军士兵打倒在地,面对毫无察觉的德军部队,他们往往先选择前线的战场指挥官——那些穿着擦得油光滑亮的小牛皮靴的人,死亡的气息到处弥漫,不断有倒霉的德军官兵倒在冰冷的柏油马路上。苏军在狙击德军进攻部队的同时驻守在国家城市博物馆附近的残余苏军第14近卫师的部队同时进行着牵制攻击,在多方打击下头部队马上被击退至宪法大街。伤亡惨重的德军此时也杀红了眼:他们立刻把重炮拉上前线,不顾可能造成的误伤,像机枪一样直接朝守军房屋开火!直到那些别墅和据守其中的德军一起化成为废墟和灰烬。
激战不单单只发生在地面上,而且还在城堡山一带的地下中蔓延,虽然地铁隧道在包围初期就被封闭了,但是地底还遍布着难以记数的下水道,维修隧道和通道:苏军拿出了自己的在一战波兰华沙战役时期就运用过的战术:由狙击手,冲锋枪手和巡逻兵组成小分队从这些密密麻麻的地下通道中渗透入敌人防线,刺杀德国军官:例如1个由6海军士兵组成的暗杀小组曾顺着下水管道潜入德军莫斯科凯旋宫广场的办公室附近,在埋伏了几小时后奇袭了一个德军的前线司令部,然后俘虏了2正在司令部里面处理文件的德国军官,打死其中1人,捕获了另外一人。随即整个小组押着俘虏由来时的线路毫发未损地返回了自己的阵地。而德军随即展开针对性的战术。他们称这套的反地道战术——叫作“Jagdhund”(猎狗):德军首先调来了列宁格勒地区地下管网的地图。然后用枪威逼那些熟悉市内地下管道的市政工人组成民兵队,派到各个下水道里,一旦察觉到可能有敌人在下水道另一头潜伏,他们就会掷出被尿液浸过的网球,然后放出经过特殊训练的狗把它们找回来,通常这些狗在遇见敌人后会大吠不止或是吸引敌人开火。一旦暴露目标,黑暗中的苏军马上就会遭到四面伏击。除了防御之外,这些熟悉地形当地的芬兰军队也派出了不少人(芬兰军队曾经在沙皇时期在列宁格勒地区充当沙皇的禁卫军),这些白色的杀手还经常主动出击,他们就象幽灵一样出现在被苏军占领建筑物的地下室里,询问当地居民有关敌人的行踪。有一次,几个民兵队员甚至潜到圣。雅诺斯医院附近的苏军战线,活捉了几个使用苏军扩音器进行广播的俄国宣传兵。
除了这个战术,德军更多的采用更加具有毁灭性的战术,比如,他们阶段部分的下水管道。在地下水道出口的井盖上设置观察哨位。在下水道的各个交叉处和主要的通道放置了很多铁丝网、铁丝网上挂着空罐头盒,下面敷设了地雷。一旦有人拉扯铁丝网的话,空罐头盒就会响起。而地雷就会引起剧烈的爆炸。而在上面听到动静的德军士兵就会使用各种武器向下水道进行射击和投掷手榴弹。有的时候他们甚至使用火焰喷射器直接打入下水道。直接将那些渗透的倒霉蛋变成黑色的炭块。不过,对于德军而言最有效的手段还是瓦斯发生器。这种武器实际上十分的简单。这种发生器实际上是一密封容器。分为四层,最里层为压力锅,内装有煤块和石脑油,在压力锅的周围包上耐高温的绝缘材料云母板,再在云母板周围包上电热丝板,然后在电热丝板外包裹保温棉后放置在一个外壳中,在高压密封区上设置有二个孔,左侧孔插入测温棒,测温棒顶端接控温器,右侧孔接一根软管作为瓦斯发射孔。在容器的下方有一个小型的蓄电池。德军将这种东西放置在地下水管地区,然后又德军工兵在其周围放置压缩的氧气瓶和丁(液化气)瓶。当整个管道内的瓦斯达的浓度达到一定的程度之后就予以点燃。其连锁爆炸的威力相当的强大,在列宁格勒凡是这种大威力武器使用过的地方,下水道中的所有生物都不能幸免,甚至包括蟑螂和老鼠,而人的死状则是最惨的。很多尸体像是信封上的邮票一样被牢牢的粘在下水道的墙壁上……
当天的战斗进行的很迅速到了20日,德军已经基本上控勒南部东路渠以南的地区,将俄国人压缩到列宁格勒中心广场地区。而季明则在当天的日记中这样写道:“胜利的道路又近了一步。”(
第六部 第一百六十七章 压迫
11月21日,战斗仍然继续,随着南斗已经延续到了守军的最后堡垒——位于涅瓦河以男女和东路渠以北的狭小地带,列宁格勒的心脏——涅瓦河尖角地带。
这个尖角地带其实被涅瓦河和极其支流分成大大小小的数个岛屿。包括华西里耶夫斯基岛、列宁格勒的金融中心——长滩和列宁格勒的第一座建筑物——彼得要塞。
1703年宁尚茨堡战役胜利之后,俄获得了通向波罗的海的出海口。由于原有的防御设施离海岸太远,为了防备瑞典军队反攻,并为控制波罗的海做准备,彼得一世下令在涅瓦河口的兔子岛上建立一座要塞,即现在着名的彼得要塞。兔子岛不但地理位置可以控制大、小涅瓦河口,而且其面积刚好建设一个要塞,又没有多余的地方可供敌人登陆。该要塞于1703年516日动工修建,这一天后来被定为圣彼得堡建城纪念日。每天中午12点放午炮的习惯也保留至今。最初的防御工事是由木材建成的,后来逐渐改成石头建筑。彼德堡最初的建筑者是2名士兵,最初的建筑师是彼得和他的将军们。环绕着兔子岛,彼得和他的5将军分别负责建设6个棱堡,构:的主体。6角形棱堡在当时:行的老式的方形城堡的直立城墙和塔楼经不起大炮的轰击。所以火炮在欧洲广泛使用后,城堡的基础部分逐渐衍变成底部很宽的梯形,这样不会因底部中炮而倒塌。棱堡的另一个特点是有多个放射状地尖角,可以射击冲到城下地敌兵,消除要塞得火力死角,这也是老式方形城堡地致命弱点。这6个棱堡分别以|棱堡城墙厚达4。墙连接,后来直到1787年才逐步换成了石墙。彼得保罗要塞最初有两个城门,后来敌人威胁减小。为了出入方便。开了5城门。三角堡、壕沟、升降桥用来掩护大门。年。在建设圣彼得堡的同时,彼得还下令在涅瓦河左岸建造海军造船厂,该船厂从1705年开始建造军舰,1706年第一艘军舰下水。该船厂旧址后改为海军部大楼。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里是整个列宁格勒的起始点。而朱可夫也同样的了解这个要塞地重要性,结合红军在布列斯特地区取得的很好的效果,朱可夫将这里的要塞群进行了加固。并且囤积了大量的弹药。而伴随着战斗的继续进行,朱可夫也将自己的司令部搬到了这里。使得这里成为了列宁格勒最后的防御结点。
另一个重要地地域则是有着俄罗斯华尔街之称地长滩。涅瓦河从彼得要塞和冬宫之间流过,被瓦西里岛突出的尖角一分为二,成为大、小涅瓦河。这个突出的尖角原来是海港,称为长滩。1807年…1810间,在这个尖角上盖起了远古神庙式地交易所,44根怀绕大楼的。:克式圆柱;大楼上的雕像一边是英雄从涅瓦河与沃尔霍夫河中骑马走出海浪;另一边是表现涅瓦河的年轻女子,头上戴者皇冠。身边围着两条河和商业之神墨耳库里俄斯。交易所的雕塑装饰完美地体现了这座建筑用于贸易和港口的目的。交易所前的广场两侧耸立着两根船头形装饰的圆柱。柱高32,是为入港船只导航的灯塔,称为拉斯特莱里柱。上之所以有船头装饰。是因为在古希腊罗马时期,人们把战败船只的船头钉在圆柱上,作为海战胜利的象征。在导航灯塔的花岗石基座上,另摆放了四座象征着俄罗斯四大主要河流的雕像——伏尔加河、沃尔霍夫河、第涅伯河及流经圣彼得堡的涅瓦河。整个以证券交易所为中心的综合建筑群,其规模气势宏大,美丽壮观。在重大节日里,灯塔会点燃。
圣彼得堡的市中心建在华西里耶夫斯基岛上,海港海关和12政府大楼都建在这个岛上。彼得一世曾经说“彼得堡将变成另一个阿姆斯特丹”。除了政府建筑物外,后来圣彼得堡还陆续建立了博物馆、图书馆、大学等。而这里现在也成为了列宁格勒最重要的地方。这些建筑物包括已经改成纪念馆的伊萨基辅大教堂、国家宗教与无神
物馆(原来的喀山大教堂)、国家基洛夫芭蕾舞歌剧叶卡捷琳娜歌剧院)南北极博物馆。彼得大帝夏宫、塔夫里切斯基宫、国立萨尔特夫科…谢德林公立图书馆、国家高尔基大歌':|名的被改名为艾尔米塔日博物馆的冬宫。
这里部署着苏军的最后炮兵六个重型榴弹炮团和六个轻型榴弹炮团和两个火箭炮团。在火炮的协助下,德军对这里的第一次突击被守军击退。但是几小时后,德国武装党卫队的士兵们还是高喊着“胜利万岁”的口号不顾一切地在防线上撕开了一条裂口,而就在,当苏联陆军航空兵下属的飞机向守军送去了144给养,这也是列宁格勒在战争开始之后最集中也是最大的一次空运,但是为了此次空运俄国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在俄国红军陆军航空兵最高指挥部的一份报告中统计:“在列宁格勒领空总共49名红军飞行员失踪,而光是4术轰炸航空团和红色特别飞行中队飞往列宁格勒的73架滑翔机中,就有11架被击落,21架迫降或被迫返航。”
一名叫郎格。霍尔斯基的红军高射炮兵后来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整个大地都在瑟瑟战抖,德国人的迫击炮弹落在了坚硬的地面又弹了起来,(这是德国专门使用的一种武器——弹跳弹)在半空中爆炸——这样的杀伤力更加可怕。火箭炮弹夹着烟幕?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