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阳草
下气的去巴结人家,因为人家是衙门里的“老油渍”呀!
五道阎罗驭鬼卒(2)
二
就这么坐了烧一个烟泡的工夫,终于见“老油渍”放下烟杆儿,小翠喜儿也已过罢了瘾,起身收拾过烟具。这时,只听“老油渍”“吭吭”干咳几声,然后缓缓的说:“陈当家的是什么时候进城来的呀?”听了回答,便没再言语,只闭着眼睛养神。
陈尔全等的心急,便说:“汪老爷,我这会儿来还是有点事要跟你说说。”“老油渍”不知是听没听见,依旧闭着眼睛不言语。陈尔全刚要再说话,只见“老油渍”突然支棱着耳朵象似在倾听什么,并连连向小翠喜儿和陈尔全两人摇手,示意“莫出声”。他静听少倾之后,说:“你们听听,苏香那屋今晚怎么这么热闹?”
小翠喜懒洋洋的说:“她今晚接的是个小白脸哥儿,年轻人心性活泼,爱说爱笑,招了几个没接客的姐妹儿都到她那屋去凑趣儿,怎么不热闹?”
“老油渍”漫不经心的说:“唉!翠喜儿是嫌我老了,说个话都没好声气了。既是这么着那你也去和她们凑热闹吧,这里有陈兄弟和我说说话儿,你热闹够了再回来。”
小翠喜儿听得这句话,说:“那好,我就不打扰你两的正事了。只请陈先生别怪我失陪的罪吧。”说着眼角儿斜了陈尔全一下,摇肩扭腚的出去了。
“老油渍”见她走后,随着起来去关好了屋门,回来拉主陈尔全,和他挨近了坐在桌边低声说:“你有什么事这会说吧。刚才这个靠不住的小婊子在跟前,怎么能说正事呢?”
陈尔全这才明白“老油渍”头会儿那种神情,就向他说了这次来此的用意,并在桌上打开小包袱,让“老油渍”看视。“老油渍”便认真的逐细翻看着。看着看着突然放下,大惊小怪的说:“我的天老爷!可了不得了!了不得了!这个老道真真是个大反叛!不但是‘义和团’还是‘太平发匪’和‘大同’乱党呢!”说着,伸手拍了拍陈尔全的肩膀,神神怪怪的道:“小伙计,你真行啊!跟你说吧,要是没有这些东西,那老道够不够死罪还很难说哩!尔今有了这些罪证,他就是有十条命也活不成啦!”他一面理着那些旧书和纸片,眉飞色舞的说。
陈尔全也伸手来帮忙收拾着,听这么一说兴奋的瞪大了眼睛说道:“这太平天国的事我听人说过,是造了朝廷的反,差一点把大清国给推翻了。在他屋里找到这个,我就想到这东西一定很重要,就马上给送来了。照您老爷这么说,果然是很要紧。”
“嘿!你还没全说对。”“老油渍”拍了拍他的肩膀,“太平天国这个书是要紧,可它还没有这个要紧。”说话时,他抽出那篇诗稿给陈尔全看着,“这上别看字不多,它可比那本书重要多啦!”见陈尔全惊疑的样子,就讲给他听:“长毛天国造反是差一点推翻清国,可那已是过去几十年的事了,对漏网的发匪抓到了当然不能饶,不抓呢可也没人追问了;只是这张纸上写的‘大同’的字样,眼下朝廷可是十二分的不放心哪!”
“这……!”
“这个么!你怕是还不知道吧?发匪、捻匪闹乱子的时候,朝廷就听说了有个叫‘大同会’的乱党在暗地里鼓动人,他们说是要建立大同世界,就冲‘大同’这两个字说吧,‘大’就是大众的意思,也就是天下所有的人;‘同’呢?不用讲,都一样,都相同,不分高、低、贫、富、贵、贱。合起来讲就是大家都相同,你想想,这不是说就不要皇上、不要大臣、不要府、州、县官和咱们这些吃官饭的了吗?朝廷天子也把他拉下来当百姓。不是说‘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吗?这还不是造反是什么?再说,长毛也罢,捻匪、拳匪也罢,他们还不过是推翻一个皇上再换上个皇上罢了;读书人还有官做。这个大同会却要‘大同’。皇上不想当百姓,自然容不得‘大同’,有钱的、当官的、读书的也都不想‘大同’,他就犯了众怒,大家都容不得他。穷百姓喜欢大同,这些东西算得了什么,要理讲不出、要打没有枪、要钱更不用说。欢迎‘大同’也是白扯屁,所以,这个‘大同会’鼓噪一阵子,站不住脚就再无消息了。到南海圣人康有为出来闹什么‘公车上书’,‘大同’的话头才又提出来。他当时虽见人就讲他的‘大同’世界,可是却在北京闹保皇,维新。后来朝廷才知道‘大同’之说并没有绝灭。这几年又有个孙文也到处讲究:推翻满清实行民主,实在的说也是要‘大同’。康有为维新失败,保皇得罪了西太后,成了朝廷缉拿的罪犯,这‘大同’的说法自然就成了朝廷的一块心病——怕它早早晚晚要闹乱子。这老道也藏有‘大同’的诗文,就一定是大同会徒。你想想,这是了得的吗?”
陈尔全听到这里,露出一脸惊讶,连连点头说:“原来是这么回事!不听汪老爷讲,小的哪里知道这些大事故!”
“这就是啦!象你这年轻毛儿嫩的,又没多少学问,哪会晓得这些事儿?其实闹长毛、捻匪那阵子我也才来到世上没几年,屁事也记不得。才刚跟你讲的这些都是后学的或听老先生们讲的;再加上这么些年在衙门里整天跟府、县的太爷们转,受其熏染,收益也不少。不瞒你小老弟讲,他当今的这位县太爷,有的事情还得跟咱请教请教呢!”说到得意处竟忘情的“哈哈”大笑起来。
陈尔全见“老油渍”这么高兴,便乘机加意奉承:“是、是,汪老爷的学识、德行,小的已听云香儿说了,实在让人佩服!要不然何老道的案子我怎么单单向你老报信呢?”
“老油渍”几盅酒落肚,就有点云山雾罩的了,他又素来的刁钻古怪,听陈尔全一奉承不但没往下乐,反而打住他的话头说:“行啦!行啦!你小子他妈的鬼头蛤蟆眼倒会顺杆儿爬!我才说个‘刮风’你就说‘要下雨’,我说个‘鸡蛋带把儿’你就说是‘树上结的’。云香儿她懂得什么‘学识、德行’?小骚婊子说出来的‘德行’也是‘骚德行’,一文不值!你要是听俺这‘辰州学堂’的焦荫棠老先生这么称道我,那我才值得高兴呢!因为那老先生自身就学识渊博,德高望重,说出一句话来真是掷地有声。就是俺这盖牟历任知县太爷也无不敬重他的。只是他有点傲气,轻易不称许人;我也自知不够人家称赞,所以你这么说,我就明白这是拍马屁。”
陈尔全让“老油渍”这么阴阳怪气的一数落,自觉十分尴尬,红着脸,低下头,滴溜咕噜的紧转眼珠,思谋如何摆脱这种难堪的局面。“老油渍”毕竟是“老油渍”,看出他变毛变色的样子,立刻觉出自己说话过了份,便又作圆场:“来!喝茶,喝茶。你是不知道,我是个不拘小节的人,老朋友都知道,就习以为常了,谁也不挑我的过头话。说实在的,我还真有点佩服你的精明能干,就说这些东西吧,”他指着那些字纸“明天把他送进衙门,再转呈到省,你总然不得个千两赏银也得弄个庙院终身主持当。这可是受官府明令的,比不得老传少接那中私派的主持人。有官府护身就和半拉地方官儿一样,在一方乡里谁都得敬畏三分。”
“能这样吗?”陈尔全随机圆转的作出一伏笑模样儿。
“怎么不能?”“老油渍”见他被引逗活动了就说:“你知道这东西多重要?这太平天国的书和大同会的反诗足以证明,何老道是个大反叛,大乱党。这会儿让你给挖出根子来,岂不是为朝廷铲除一大祸害!再说,这不单是为朝廷除害,还为洋人斩除了一股怨敌。前面我说的‘辛丑条约’不就有‘不得与诸国仇敌’的话头吗?”
“是、是、是。多承你老指教,要不小的哪里明白这些。”陈尔全仰着脸,直着眼,巴望着“老油渍”的颜色说:“不过,这些好处我倒不敢想,只是觉着作个大清国的百姓,应该尽点忠心,再也是怕他做出什么大罪连累了我们几个师兄弟。因此才来向衙门举报的。照你老才讲的,倘是上面有银钱奖赏,我也不敢领受,就请汪老爷你留作在衙门里招待朋友的费用吧!”
“老油渍”心想:这小子听说“赏银子不一定”到先来送上个空人情。就“吱溜”喝下一口茶,放下盅子微笑着说:“要是没有赏银,单下一个让你长久主持庙院的关文呢?”
陈尔全心想:这块“老姜”实在辣。便急转一下眼珠说:“要是那么的,小的既然走了你老的门下,往后一定少不了孝敬的。”
“这才是个明白孩子。你别寻思我什么也看不出来!你这点儿小聪明还来这儿使?我问你,这何老道是不是碍了你什么事了?嗯?”
五道阎罗驭鬼卒(3)
三
陈尔全让人给捅了隐私,立刻红了脸低下头去,但嘴上还是低低的说:“不、不、不是这个意思。”
“哈哈哈!来来、喝茶、磕瓜子。”“老油渍”是要拿下陈尔全的讹头,见他这个形景,便适可而止的转了个话头,“陈当家的,你是不在衙门口转,不知内情;咱们在那儿当差的难处你怕是不知道。在衙门口混饭吃,上至县太爷,下至衙役、走卒,我自个儿也在数,哪有一个是省油的灯?跟你说吧各个都是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毛痒货。所以要在那地方站住脚就得费许多心机,非得把上下,左右的关系都弄好才成。你尽作好事,坏人看你不顺眼;你尽做坏事,好人看你不顺眼。所以你得作个‘好坏人’,就是好事坏事都有点儿,这么着,好人坏人你就都能和他交往的来。这些年,又添上一份洋人,你和他们也得交往得上。因为洋人有时候比县太爷还说了算,得罪了他们,他们在县太爷那拱拱嘴儿,轻者你当不成差,重者治你个罪。象朝廷里的端亲王那样的重臣,都因为得罪了洋人被治了罪。你想想看,这作人难不难?”
“是啊!这年头作个百姓都不易,你们当差的老爷是更难啦!可是听说汪老爷你在这衙门里二十多年了,可见是处事周到。”
“恩!不敢这么说。不过是全靠多交朋友啦。我是有酒大家喝,有肉大家吃,要不你看我一点儿家私没积下。要是管钱叫祖宗,谁还来亲近你!”
“对,对。见其面知其人,一见面就看的出汪老爷是丈义疏财,讲义气的人。”陈尔全这么说,心里却在想“这话是说给我听的呀!”
“就这么说吧,反正为人处事太古板了不行啊!就拿我头会儿说过的那位焦荫棠老先生吧,论品行、学问,在盖牟一县也没有比得上的,可是,现在已是五十岁的人了,还是靠教书糊口。”
“这么说就是他太死板了吧?”
“谁说不是呢?说起来他还是你们东山的人,你也一定知道他的事吧?”
“不知道。我从大连来到灵官庙将将一年,恍惚听说了这个人,细底就不知道了。”
“这就是了。”“老油渍”收好包袱,斟上一杯茶,坐下来自饮着说:“你来的日子浅,他又离乡来城里教书了,难怪你还不知这个事。反正没事,你听我给讲讲:
“他呀,本是个庄户人家的孩子,可他却从小就爱念书,庄稼活儿干的反倒不行。家里没法儿只好由着他念去。十八、九岁上就在乡里有了些才名。人们都说他要去考功名准是手到拿来。小户人家怎能养的起闲人?他十八、九了,不用人说;自己就急着要找个出路。读书人的出路当然就是考取功名,做个一官半职的;一是挣钱养活身家,二是光宗耀祖。事情虽是这么说,可他考了五、六回,连个举人也没靠上。……“
“这是怎么回事呢?他不是很有才学吗?“
“唉!这就不明白了!”“老油渍”睁一眼,闭一眼的说:“就因为他呆,他板哪!”
“啊!”
“你没听说古时有个叫黄巢的人?他因为没讨得皇上的欢心,虽然文章作的好,还是没考得功名,这黄巢一怒之下造了反,还称了帝。这事都让后人编成了戏文。还有本朝的洪秀全,也是个才学出众的,几次进科场几次名落孙山,心中不平,便闹了太平天国之乱,差一点儿推翻了大清朝廷。还有才说过的那个‘南海圣人’康有为,也是连考几次都不得中,他就在京城里大讲变法维新,鼓捣起一千多个赶考的举子联名上书,向朝廷请愿,要求朝廷变法维新,实行新政。主考官看到这个人的能力太大,怕再激出大乱子,这才取他一个进士。
“才说的这几个人都是有大才学的,不然他们能干出那样的大事情吗?”
陈尔全听着,也插不上言,只是鸡啄米似的一劲点着头,口里“啊!啊!”的应着。
“老油渍”因为过足了烟瘾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