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阳草
“才说的这几个人都是有大才学的,不然他们能干出那样的大事情吗?”
陈尔全听着,也插不上言,只是鸡啄米似的一劲点着头,口里“啊!啊!”的应着。
“老油渍”因为过足了烟瘾,精神头上来了,就不管陈尔全听没听懂,尽管说下去:“这都是因为什么呢?不知情的人只想是凭学问好歹取士,实在呢?不是那么回事。你想想,那些考官也是人,是人就有人情,有的上司向他们托情,有的亲友托情、同僚托情……没有人情的还有钱情,或者人情、钱情都有。做学官的平时都是坐清凉衙门冷板凳儿,只有子、午、卯、酉的按例科举才是他们大显身手的好时候,要升官发财不趁次时,还等什么时候?所以他们每当到这个时候就象千手千眼佛似的,有多少眼睛,有多少爪子都张开了。从乡试到会试,每一科场都有主考,监场、阅卷等各类人参与,每个人都那么千手千眼,合起来就是无量数的手眼,这无量数的手、眼,向外呢,就是一张巨大的捞网;在内里呢,就搅成一口染缸。这么一来,不用说你也该明白了——人情、钱情就盖过了才情。穷庄户人家孩子的焦荫棠,有人情呢?有钱情呢?他又是个不通世故的书呆子……”他的话还没说完,突然被窗外的一阵“嘻嘻、哈哈”杂以纷乱的脚步声打断,随着门声,小翠喜凑热闹回来了。
小翠喜一身酒气,胀红着脸,跨进门把屁股巴儿狗摇尾巴似的扭动着,浪声浪气的说:“呦!二位还没说完正事哪!天都这么晚了,快都歇着吧,有什么事没说完明天再说呗!”又冲着陈尔全丢个眼神。“云香儿妹子都醉了,快回去陪陪,她今晚儿可兴头啦!”
“老油渍”的醋劲又上来了,便冲陈尔全一挥手说:“是了是了,这事儿就这么的了。包袱我带去,你就不用管了,只管回去听信儿吧。”陈尔全去后,“老油渍”次日进衙门把那个包袱的东西呈送到马知县那里,说明了来路和它的内容,请知县审阅。
马知县看过那些反叛书文,果然万分惊喜,立时吩咐刑案:“把它归纳整理一番,待重审何老道,敲定口供后,具呈文报省校准了就好及早处决他。此案情重大,本省内又正是日本兵进来,俄过兵败退,战事还没完,中国兵又管顾不了,到处一片混乱。倘在这时,那老道的什么同党来找麻烦,从本县失落了这个大要犯那可是大家都担待不了的;所以结束此事是宜速不宜迟,越快越好。”
马知县名龙泉,字风章,是个多次落第的举人。后来因为甲午战败赔款,朝廷财政支绌,为此广开捐纳,他便捐纳,得个这盖牟知县的实缺。因为捐官花去许多钱,马龙泉到任就象一头七天没得水喝的渴牛一样,不管脏水臭水放开肚皮就猛喝起来——俄兵败退中,用来不及运走的几车粮食跟他换取五百名百姓作伕役去修壕垒,粮食被他卖掉,得五百银两;抽去百姓则算是出官差。日本兵打来时,又用占得的俄军仓库所存的千条毛毯向他换取百名女子去陪夜。马知县便令兵丁衙役到一面街把所有妓女都赶去日本兵营里;人数不足,又捉了些野妓,暗娼去抵数。三天后放回来,日本人出了毯子,自然不出第二份钱了;马知县是他们的父母官,她们是奉父母之命去的,哪有理由向父母讨宿钱呢?而父母官是她们的天然恩主,得个千把条洋毯子只不过算收受夫家的一桌彩礼——应该的。他从这又得了几百两银子。再加以其它一些外项收入,捐官的资费抵得来回还带拐弯儿。上面,山高皇帝远;省里的督、抚们这阵子正被俄国人缠扰得发昏又带死的——他们俄军打不过日本兵,却能欺负中国人,——省城离前线极近,又是中长铁路的重要站口儿,前线下来的伤兵搁这儿急救;战场需要的人力,物力在这儿拿出来应急;败兵将军们许多恼愤要往这儿煞。北面俄国人从家里前来增援的大股人马刀枪要到这儿整队,调拨、布署;沙皇委派的钦差来视察、督战也到此地逗留;以此这省府要地就俨然成了俄国人的一个临近战场的前沿大兵站。俄国人原就以大清国的强邻自居;还辽有功,又成了一个恩主,整个就是中国人的上眼皮。尔今被日本人打得大败亏输,气急败坏中,不向清国官民——特别是省府督抚发威、泄气又当怎么的!这么一来,这些大人先生们可就苦了,因为他们明白,人家败是败给日本人,不是败给中国人;惹恼了杀个几万子中国人或者向朝廷说一声“他们对友邦不恭”,你就还得照样不能把人家怎么的儿。以此就只有整天夹尾巴狗儿似的,随着那些输了红眼的俄国将军们的屁股转;并且还得低声下气,奴颜卑色的时时陪着小心。大清国虽然声称“中立”,其实啊!这时候,这些地方的官老大人们比败军的俄过人日子还不好过。这就叫“鹰捕野鸡——顾了头顾不了腚,哪还有那份精神去管那些下属们贪赃枉法的事!马知县就是看明了这个情形,才敢乘机发这些洋财的。
别看省城的大员们日子难过,那是省城里的事;盖牟小县可是雨过天晴,战场早以推到海城、辽阳那边去了;新来的日本人还在一心一意的去夺取战争的最后胜利——要把俄国人赶回老家去——暂时还没有闲心来理会占领区的一些闲事。马知县这时就是盖牟小县的说一不二的主人。
自从“老油渍”汪鹤年引报上来何老道这宗大案,马知县为表明他没有只吃干饭,便打定主意,要好好就此事作出些政绩来,以此,从开始就表现出干国良臣,勤劳王事的尽头儿和雷厉风行的气派:毫不迟延的查办、拿人、审问。自从人犯带到,他已亲自坐堂审问了三、四次。
五道阎罗驭鬼卒(4)(5)
四
第一次审老道。马知县袍服顶带,气势汹汹,一付威严的坐在大堂之上并令两厢衙役把堂威喊的响响的,准备在精神上先制服了这个老团匪。待到下面把犯人挟带上来,马知县一看就泄了气那老道被两个衙役一左一右的架着膀子,差不多是拖上来的。只见他脚带重镣,双手肿得象两个红皮窝瓜一般抱在当胸,也带着铐。倒仰着头,半闭着眼,苍髯白发蓬乱成一个团;不但毫无凶恶之气,就连活气也没有几分了!对着这样一个半死之人,马知县心想自已准备下的威风是白费了。待犯人被推放在公案前的时候,马知县看看他还能挺坐着,便一柏惊堂木,高声喝问:“这个老道,你叫何山吗?”
老道只微微一点头,沉黙着。
“你一个出家人,又这么一把子年岁了不说安份守己混日子等死!怎么还领头练拳闹乱子!又为什么在官府平定拳乱中不出头自首?”见老道象没听似的,他以为他耳聋,便又提高嗓门问一遍。又加一句:“又是几年了也不来衙门投案,是想要隐匿到底吗?”
老道只直直坐在堂下不言语,并连眼皮也不抬一下,依然象似没听着。
马知县便问衙役:“他耳聋吗?”
衙役回答说:“不”。
马知县心头怒火,“腾”的一下就上来七分,把惊堂木在桌案上敲的镇山响,喊:“大胆的贼老道,你敢目无国法,渺视公堂,拒不回话!谅是不给你些历害你也不知拒供的‘好处’。来呀,竹签侍候!”他所以要用这种刑,是想到老道年岁大,怕一下打死断了口供。因为钉钉,手已肿成了那样;用这竹签扎指甲缝是不行啦,只好吩咐扎他的脚趾甲缝。
正在行刑吏在下面动手要行刑时,坐在马知县左侧的花胡子陪审师爷俯过身贴在知县耳朵上说:“大人不可用刑。岂不见汉人路温舒在《尚德缓刑书》中说‘夫人情安则乐生,痛则思死……’您想,他这双手伤成那样,一定是只求死而不得的了。所以才这么一付架势,若再用刑,倘或死在堂上,不是正中他的下怀而陷您于不明不明白的处死人命吗?”
“依你怎么样呢?”
“依我看还是缓着些,待他手伤稍愈审明了,再定他的罪才好,免得给日后留下罗乱。”
马知县听了这话,沉吟一下,点点头,无力的向下吩咐:“不要行刑了。带他下去,让他好好想想;下次再这么硬气是一定饶不了的。”
谁知,此后又连过了两堂,任是怎么问,老道只是一言不答。马知县总是忍着怒气毫无办法。到用起刑来:竹签子扎了,火烙铁烙了老道被折磨背气几次,看看就要断气了,仍是一言不发。这使马知县有些犯了嘀咕,怕的是这么一句口供没有的让他死,日后当真问起来实在也不好说话。正在无法可想时,“老油渍”呈送上来那一包袱乱党的书文。马知县心想:原来没有物证、没有口供,弄死他不好说话。这一回还有什么说的!于是次日又升堂审问何老道。
老道气息淹淹的被提上堂来,经百般审问依旧是不吭一声。马知县最后拿起《天朝田亩制度》和写有“大道之行……”那张纸片,送往案前让老道看着道:“何老道,你看看这是什么?原来还只当你是拳匪了;冲这个,你这拳匪案倒还是小事一桩。这一回你要把这‘太平天国’和‘大同’的事好好说道说道了;不然,这下场你该明白是什么了!”老道略抬一下眼皮,一眼瞥见那书和纸,当看清了时,眼里立时射出两道寒光。但是,一瞬间,又垂下头,闭了眼,低沉的说道:“罢了!罢了!我只想闭口一死万事都了,让你胡塗去吧,不想这些东西落在你们手里,我就是不说,你们大约也知觉了几分,索兴我就死个明白吧!告诉你们,也让你们知道:世上还有那么一些人在专们给你们这些恶徒掘墓坑的!大清的天下不久了,你们这些恶狗也咬不了几天了!可是有一件,我的话很长,恐怕得说上几天几夜,这就不是在这个堂口儿上能说得了的了。况且我的一身又是这个样,所以要是依了我,就给我一个合适的所在,你们,知县也可、师爷也可、书吏也罢,若不嫌絮烦你们去那里听我讲,如若不然,哼,……”
几次堂审中,老道的沉黙,使审堂的马知县和陪审师爷的心口都象似塞了一团棉絮,而且一次比一次塞的紧,简直要憋闷死了人。这会儿,老道要大开闸门道出他的一肚子密秘,使他们要办的案子一下子豁亮起来,这就够喜欢的了;何况爱听秘闻也是人人都怀有的一种心理。因为这两点,还有什么不答应的呢?再说何老道眼下的情形,就是不带镣铐,再借给他几条腿他也逃不了啦。
马知县和陪审师爷一商议,当即便让把何老道先带下去听候安排。然后退堂,回到后厅二人商议定了:从今天起,撤去何老道的镣铐,安顿单人住进看守所看守们住的一间向阳、辟静的房舍里,派专人看守,另外找人好好给治伤、好好管待饭食;衙门这面派定两名书吏每天去那里记录老道所讲的每句话、每一个字。因为从那些私藏书文和老道在大堂上的神情、言语里可以看得出、这老道必定是个饱经事故的过来人。记下他的讲述,不但是办案必要的供词,还有几成可以从中再找出更多的隐秘事情。所以此事关系重大。记录供词的人不得苟且偷懒,疏忽遗漏。最后要两相对照,看出有谁遗落,脱误的要责罚;克尽职责,记录周详无误的有赏赐。马知县把这些事安排已毕,便心安理得的回后庭等候回音去了。
且说两名书吏领命,次日来到何老道的监房,见他侧卧在床上闭着眼睛似睡非睡的,两只钉伤的手已由监医给敷药包扎着。便不多言语铺排下纸笔墨砚,催促他讲述。老道睁开眼,支起臂肘要坐起来,看守上前拽着,让他坐起身。老道痛楚的直咧嘴,睁开眼睛翻眼看看面前两个书吏,再看看桌上的纸笔。书吏冷冷的说道:“你不是在大堂上说了要讲述你的事吗?那么就讲吧。我们两人是奉老爷的支派来记录的。”
老道微微摇头说:“不用记,我自已来。”
二人吃惊的问:“你的手……?”
“手吗是不行了,我这嘴还行哪!”
“哪就说吧!”
“说?”他又摇摇头,“来把笔给我放在嘴上。”说着凑到桌边坐下。两个书吏不知他要耍什么把戏,只好把笔放到他嘴上,让他叨住。只见老道双肘抵案,擎着伤手,探下头把笔在砚里醮了墨,便回过头在纸上灵巧的写起来。这动作使他那滿头白发漱漱颤抖,直似一头发威的狮子。再看那纸面,字跡虽说不算甚好,可也清楚可观,只是字块大了些。这就把身边的人都惊呆了,只顧看他写下去。
半个时辰后,老道已是汗水淋漓了。但他还是只在书吏给换纸的时候才稍歇口气。就这样,写写、歇歇的写下去。
两个书吏看了一会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