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阳草
淝兹龋⒁饫褚牵悦恳晃欢伎床煌樾嗡瞪霞妇浼溆蟹执绲幕埃槐匾难杂镆痪湟膊欢嘟玻氖遣蝗萌嗣潘暮暗男┦裁椿酰庋筒换岜蝗思倚∏迫ァ?br /> 这四桌客人中,最活跃的要属会首们了,——要不然他们也就不会成为会首。他们的事、权、言、议又特别的赋于了他们许多谈话资料。自从进的屋来,这些人就物以类聚的围作一团,嚷嚷着关于几个月前的那次抽壮丁和出官车所留下的罗乱。因为各持已见,互不相让,直争得一个个脸红脖粗,也没见个分晓。正在这时,东道主陈尔全走来宣布:开席了。会首们便暂时放下争论以便腾出嘴来吃喝。
排摆宴席,按当地习俗,够讲究的席面有“八八”席;“六六”席和“四四”席。几种规格的席面“八八”;“六六”和“四四”。就是“八碟八碗”,“六碟六碗”,“四碟四碗”。“碗”每桌席只有一套。比如“八八”席,上桌只是八碗菜,不管是蒸是煮,还是汤是水,以够八为数;而“碟”却不止八个,它乃是八个凉碟,八个热碟,实在说来是十六个碟。但规格虽有碟碗多少的不同,其内容却有高下之分。官宦、富壕之家可以上燕窝、鱼翅、驼峰、熊掌一类珍味名菜;平民百姓便是鸡鸭鱼肉这些个甘肥俗品;而贫寒人家的婚丧嫁娶强撑着办席,就只有以瓜条、豆角、葫芦、茄子凑数了。今天陈尔全办的是“六六规格的平民宴席,全是鸡鸭鱼肉这些个。然而,为了面子风光,所有碗碟都很是丰满实惠;又因厨师手头不错,每道菜都做得有滋有味,有形有色,这会儿被按部就班,循序渐进的一盘盘,一碗碗,流着油、冒着泡、香喷喷、热腾腾的端上来。在座的诸公本都乡居陋处,成年论月很少开大荤,虽然偶而有那么几次罚人吃请,息事酬劳,也不过一只母鸡半付头蹄的小开斋。像眼前这么丰盛的宴席却见不到几次。故而此时被这些美味佳肴引逗得胃肠翻滚,口舌生津,嗓子眼儿就像要伸出几只小手来似的,早已紧咽吐沬了!待各桌面摆出六碟凉菜,两个热碟的时候,庙西村的胖三哥是实在忍不住了,便首先发出一声喊“来呀!”当即言出手随,抡开了筷头子。其它人先前都拘着面子,没好意思下手,如今闻得一声叫,谁还肯落后!当下就紧急动起手来。你看他们一个个,紧摇下巴颏,撑歪了腮帮皮,拉开了抬头纹,汗湿了鼻子窝;瞪直了眼,热红了脸,你的喉咙粗,我的牙槽宽,骨硬筋靱全不怕,汤热酒冷皆等闲。就这样,不多一会儿,各个桌上就都鸡爪弯朝天,鸭嘴扁平摊,撑撑架架堆成山。鸡眼没有猪眼大,鱼骨却比猪骨尖,横七竖八满桌边;碗碟转眼浅,肚腹登时腆。哲人下定律:“物质长不灭”,“运动更普遍”,美食入口门,下场恕不言!这么样,直到酒至三巡、菜过五味之后,大家肚里都有了底,才复又渐渐的人声高起来。当陈尔全在厨房看过分拨菜肴已定之后,来到会首的桌前时,正赶上他们又在吵嚷着出壮丁和官车的事。
一个坐在上首的矮胖子亮着公鸭嗓说:“就得按人丁负担,他有那么多人么!”坐打横的一个尖嗓门黄白脸的痩子却不同意:“我看应按地亩数出,他没有那么多人,可以出粮出钱。”
“那不成。”公鸭嗓反驳道“要的是人哪,又不是要粮钱,怎么能和粮钱扯到一起去!”因为劲过大,随着这声“去”竟把含着的一口肉丸子吹出小半口来,那喷射出的渣渣沫沫有一多半落到桌面上的碗盏里,其余那一小部分因为荷力较大,竟溅落到隔桌对面坐的一个黑胖子的前衣襟上。这胖子正夹起一长片白肉往嘴里送,对横空飞来的渣沫也没大在意,就用空着的左手拂一下,又再接再历的吃着。
公鸭嗓是庙西屯的会首之一;尖嗓门是庙东屯的会首。这两个本是同行,按理对一些会事该见解一致,可是他两却常常有分岐;这是因为:公鸭嗓家里土地多而人口少;尖嗓门正好相反——土地少而人口多。
今天他们吵嚷的壮丁、官车事项,其实已是几个月前的事了。
二狼撕斗牛羊野(2)
二
在日军刚打下旅顺口的时候,沙俄驻满洲军团司令库罗巴特金总司令先没在意,后来觉得吃紧了便准备做坚决的抵抗,但后援不济,就向中国地方官提出,要中国地方当局给于人力支援,他们要挖战壕,筑工事。所以最紧迫的是要人力支援。到大连失守,全线撤退时,便急着要大车来撤运军事装备、铁路器材和官长的私人财物,使之尽可能少落敌人手。在这里,俄军当局最能直接交涉的自然是南满地方诸县。南满诸县最切近前线的当然又是重点交涉对像。起先这些县的官员都说上面有明文指令:此次在俄日双方军事冲突中,我们大清政府保持中立。凡我官民人等都不得介入;否则,酿成不良后果者,咎由自负,有损国家者,论律处置……”
俄国人正在输红眼的时候,自然不买这个帐,先是说他们用的人力、车马都是有偿的,甚至还给高价。洲、县官员们拿不准这雇用(拉洋脚)算不算“介入,”就说:“你们自已雇就是了,我们不去阻挡不就可以了吗?”
可是,因为是外国人,又在打着败仗要逃跑,虽是拿钱雇,愿意干的人也不多。俄国驻辽东半岛的满洲军团第二军军长比尔德格急了眼!从作战部队抽出一小股兵力,令扎鲁巴科夫连长率领荷枪实弹包围了洲、县衙门,限期要人要车,倘不如期办到,先杀官,后屠城。官员们都怕败兵狗急跳墙,赶忙答应办理。就这样,派下人深入四乡八寨的摊派人丁、车辆。
这庙西村和庙东村二屯也是“王土”,也出了几十人几辆车。可是,当时因为期限急迫,慌忙之中也没计议怎么个负担法,胡乱凑够数就打发走了。有谁知“去时容易还时难”这些人丁车辆去来一个多月的时间,先是在俄国士兵的刺刀下威逼着,到后来又落到日本人的枪口下押解着,在枪弹横飞、炮火散射的战场上和全副武装的虎狼们一道滚爬,死伤之事就不可避免的发生了。
这东西二屯共死亡五个人,伤了七八个。其中一个被刺刀逼着赶车飞跑中被(铁)车轮子轧掉两支脚,一个肚子被穿了个洞,流出肠子来,半死半活的拉回来。车马当然也损失不少,不过和死人比较,它就暂不在话下了。
这消息开初是由两个首先逃回来的人传来的,死伤者的家人一听到这凶信立刻炸了锅;先是哭爹、嚎儿、叫亲夫,鬼哭狼嚎的乱成一窝蜂,然后便冲到当初拉去他们亲人的会首们家里去讨命。会首虽办官差却不是官,因而也就没有官威,人们敢于撕他的衣领,拽他们的袍袖,抓他的脸皮撒着泼的闹,他们却只能百般哀求,万般劝解,说是:“当初县上来要人只说要人要车拉洋脚,(俄国修筑南满铁路时也要过民夫、车辆,那是因为工程用,所以给工资。中国人把这种民工叫做拉洋脚)俺们也不知道是给洋鬼子拉炮蛋(乡下人当时还分不清蛋和弹的区别)。眼下事儿已经出了,我们一定办的好,一定对得住乡亲、对得住死去的和伤殘的哥哥兄弟们。”
人们痛定之后一思量,确实也没别的法子好想,再听会首们这一劝解,也就慢慢松了劲儿,只不过千叮咛万嘱告:倘若不能使他们满意,会首们就不能有安宁的日子过。
这头一阵挡过去了,还有受伤的得给医治;殘废的得安抚赡養,损失了的车马得给赔偿,人工要合理负担。
大概全世界所有国家的法律条文中都有“杀人偿命,欠债还钱”这类规定吧!可是,那是国法,不是世界法,当时有国际法但是它得依靠国家自身的实力做保证才得兑现的,没有国力,你这个国家要求另一个国家抵偿他所杀害的人命,那就不完全讲的通。不完全者是说有讲通的也有讲不通的。就说在此之前的半个多世纪的这段年月里吧,中国人伤害了即使是闯进来的外国人(不论什么理由)人家要求抵偿,那就百叫百灵,万无一空。而外国人也是闯进你的家里来杀人了中国人,差不多每次都是血流成河,尸积如山!中国人真是太众多了。
那就要当另一码子事论了。就说眼下会首们面前摆着的这些人命案吧,其凶手都是货真价实的外国人,可是,会首们虽然有从他们的治下抽人抽车的本领,却没能耐去向沙皇或天皇去告御状,要求抵偿人命。其实呢,这种念头他们压根就没有萌生过。这里不过笔下谈笑而已吧。会首们,自然也不能为此引咎自杀,以谢乡里。唯一的办法就是用“钱”来補偿。
人们都说“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可“钱”也并不比生命的价值差,不是也有“人为财死”这句俗语吗?只要给了钱,死者的父、母、妻、子一辈子有了衣食,悽怆之情也就淡薄了一多半。除此还有什么办法呢?伤者要医治,自然还是钱。人工、车马不消说,都是钱。钱的价值所以能够等于生命,在这里可见一证了。
既然一“钱”能够解千愁,那么钱从何来呢?沙皇和天皇都不负杀人偿命的责任,当然也就无所谓出钱了。归根结底一条路——中国人出。这真是被人折断了手腕往自已袖子里藏——自已出钱来偿自已的命。
在陈尔全所设的这个席面上,会首们争论得渣沫横飞的人丁和地亩之间的关系问题,就是为的这个事。
庙西村算来总共不满六十户人家,庙东屯也不差上下。这二屯,百十户,要负担这样一场灾难性事件的后果,那可是太沉重了!倘是日常的迎官送匪或战败赔偿等小破费本也难不倒能事的会首们;在这些事顶上,他们三三两两的到一起磋商几句,拍板定案:“就这么办!”乡民们屁也不敢放一个便伏首听命了。这一回要钱的数目之大,使他们自已也有些胆寒,因为它会打破一些人家的饭碗,这就使他们大费心机了。当然,这个灾难是降落在整个辽东半岛上,(后来才是东三省)所以所有会首都得来处理这种事儿;在处理这个事情上那就得大家都要做的差不多,尤其是邻近村屯大体一致,才能避免格外生口舌。庙西村和庙东屯相邻最近,就更要做的一致,又因为在他们来说这件事体忒重大,连日来两屯会首多次商讨终久没个头绪,所以在今天的酒饭桌上,又在念念不忘的激烈的争论着它。
被溅污衣襟的胖子见他们的争吵一声比一声高,深恐再喷溅出什么来,便停下胃口劝阻道:“你们二位这样白争吵,到多会儿是个了结!依我说,咱们散席之后,趁着人齐,就把和这件事有干系的人都留下,大伙儿好好核计一下,做一定了,就完了。要不,就这么吵吵嚷嚷的还能有个头啦!”
“对、对。胖三哥说的是,就这么办。”公鸭嗓和尖嗓门一齐称“是”。另一桌上也有几个人赞成这个主张。
于是人们又“吃呀吃,喝呀喝!”暂时放下争论的话题。
陈尔全给这一桌的每个人斟了酒,面向全屋人寒喧道:“兄弟来到贵地日子浅,年纪又轻,风俗人情不通达,本应在庙上挑水、砍柴、打扫院子,干点粗活儿,谁知师付偏偏让我接手办这些乱事。兄弟再三推说:“不成,”师付就是不答应,后来竟还动了气。‘唉’真是没法子。”说到这儿,脸上做出十分苦脑的样子,好像嘴里含了苦黄莲。接下去说:“没法子可想,就请各位父老乡亲、各位叔叔、哥哥,遇事多指教,多关照吧,今天把各位请来,也就是表表这种心意。酒薄、菜淡很不像样子,不过是我的一点小意思,请多多原谅吧。”又说:“各位来了,就是赏脸了,那就不要嫌弃,吃好喝好。”
座上人,有的继续吃喝、有的停下来听着、也有交头接耳谈着什么的。当陈尔全讲完之后,尖嗓门便接口说:“我说陈当家的,看你年纪轻轻儿的,还真不短过场啊!哈哈哈!行、行,心又细,嘴又巧,能文识字,有出息,嗯;有出息。”
“有智不在年高吗。就看陈当家的和俺们见过几回面和办过的事,就连今儿个都算上,就比老当家的强。咱不怕何老道知道了生气,他是个死犟眼子,跟他不好办事。”
“很好,很好,”胖三哥说:“大伙都觉得你不错,那就不能错。往后儿大事小情的都好说。都自己家人么!你们说对不对?”
“对,都是自己人。胖三哥除非不开口,开口总是说到点子上。”好几个人这么说。
陈尔全又来到另一屋的一个桌边。这一桌坐的有教私塾的王先生和开药铺带行医的张先生等几个人,都是六、七十岁的了。陈尔全也一一斟了酒,让了菜。因为这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