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燃战火
在山丘之中,顺着和流往东而去,村口的榕树则见证了这里发生了一切。一切似乎都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人本身而已。
陆宵回到地球后并没有回来过,正所谓近乡怯情,他害怕接触本乡本土的人,害怕记起自己是一个孤独的人。走进村子,看到的是一家新的商店,商店门脸很大,几个大人在聊天,数个小孩在玩耍。大家都陌生的看着他,陆宵挤出一丝笑容,在大人惊疑的目光下,陆宵生硬的吐出了曾经的本家话,告诉他们自己想找人,问了下以前自己居住的地方现在住的是什么人,还。问了数个自己记忆中的小孩名字,这些人都回答不知道,其中一人道:“找什么人自己都不知道,那还不如借族谱看看。陆宵一听,才发现自己太过失常了,这么简单的事情都没想到。
走过屋巷,来到曾经住过的地方,虽然重新的翻建过,但是大体的模样没有变,这里是家族的正屋,一般情况下,都是会保留的。
刚走进大门的天井,一条大黄狗吠着冲了出来,陆宵伸出脚一晃,轻轻的给黄狗揉了揉狗脖子,大黄狗立刻安静了下来,嗅了嗅,乖乖的甩着尾巴。
一个老人惊异的走出来看到了这一切。打过招呼后,陆宵说明来意,以自己寻根为理由说要看看族谱找个人。老人一听是善事,当即找出了族谱来。
翻到自己那代,看着自己的熟悉的名字,不由得有些激动,几乎百年的变迁,父母那一代早就没了,对应的自己这一代的人,陆宵问了一下也没有剩下的,虽说农村长寿,可那是不操劳的情况下,如果子孙不孝,或者子孙出了异常,那还不是自己干到死的那天才能够歇着?还有就是很多人年轻时都往外地去打工,然后带了一身病回来,再在操劳之下,能活个七八十已经很高寿了。
问了一下老人的姓名,对照了一下族谱,这才知道,老人竟然还是自己的亲戚。世境变迁,人都变得认不出来了。陆宵告诉老人自己祖宗找到了,然后编了个理由把自己的父亲认成了祖宗'晕,自己父亲升级了'。
老人左瞧右瞧了一下,道:“怪不得你这年轻人看得眼熟,原来是侄子的孙子!”。当下是一阵的惊喜,就要陆宵要喝上两盅。陆宵也没有拒绝,正想听听往事。
一边拉家常,一边感叹当年的艰辛,老人喝着酒东一句西一句慢慢的把当年的老事情翻了出来。说到陆宵的父亲,老人感慨道:“我堂哥那个辛苦阿,好不容易养了几个孩子,结果,唉,失踪的失踪,意外的意外,自己临死前身边都没有人照顾。”
陆宵眼圈一酸问道:“那最后安葬在那了?”
“还能够在哪,最后葬在了自家的果园里。嗯,你有空可以去看看,说起那片果园,是我堂哥和叔叔亲手栽种的,当年那里还是一片荒山野岭,现在可是绿树成荫了……”
想起小时候跟着父母去种树,长大了些还老不愿意去上肥拔草,在父母的逼迫下才情不愿意的干活去,现在想来才发现当时自己是如何的幸福。有家有根,有一种归宿感,这就是幸福。
通过拉家常,陆宵也知道现在农村生活还是很不容易,除了一年家中靠一些水果维持生计之外,其它的事情根本就是很难以赚到钱。村中曾经大力的推广过种植水果,所以暂时也只能靠着这路子赚些钱,不过如过遇到收成不好,或者贱价的情况,大家也就让水果烂在树上懒得摘,反正摘下来也吃不掉,更卖不出去。
其他的很多赚钱路子在村中都有人尝试过,但是基本都失败了,主要是原料太贵,化肥太贵,现在每年的水稻每家每户都还基本贴着钱呢。当然也有些人想搞一搞种植大棚,但是河边外的那块好地谁家舍得跟他换呀,自己种个菜什么的,想吃就去摘,多方便,换给别人那去那种菜阿。
陆宵想不到这么久了农村还一成不变,想想也是,这里是个穷地方,没有条件还真的很难以富起来。这里还算是比较富有的都是这种样子,那其他条件更差的地方呢?没有田地,没有果山,那还靠什么生活?怪不得到城里打工的越来越多,很多人宁愿死在城里也不会自己的穷山沟了。
陆宵感触良多,都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里又有山又有水怎么就那么穷呢?再问,终于有些明白了,钢筋水泥砖头贵阿,每家每户到了一定年头翻新房子的价钱就让人受不了了,何况农村的年轻人都跑城里去了,农村的建筑又不是像城里的可以请个大型建筑队,那可请不起,只好请一些小型的建筑队伍,小型的建筑队伍可是也没有人啊,农村能赚多少钱?所以几乎都跑城里去了,接一个项目总比在农村干一年好吧!而剩下的建筑队伍,由于竞争人数大为减少,价格自然也涨了上来,几乎接近了一半城里的水平,很多家庭为了房子也像城里一样,搞得家里拿不出多少钱来了,因此农村有年轻人到城里赚了些钱回来,可是感觉农村似乎就是没有啥变化。
有人曾经总结过:农村问题,是个吃饭的问题。难道近百年了,依然还是如此?农村难道就不需要发展了?那发展的钱从哪来?陆宵暗叹:农村你靠什么赚钱?农村你什么时候才能够成为真正的理想中那种养老而悠闲得地方?
正文 第三十四章 家事
站在熟悉的山丘上,只见远处馒头般的山丘一个挨着一个,在遍布这些山头的翠绿的树林间的半山腰上隐约可以分辨出一条乡间的小路蜿蜒而去。看着眼下 高大的树木,听着吱吱喳喳的小鸟叫声,陆宵心中一片的激动。
这个山丘挨着小路的这边一片果树林,就是陆宵以前经常来除草上肥的地方。现在一座水泥修筑的坟山就落座在了树林中,坟山是这里的人讲究风水的一种埋骨地方,一到重阳节左右,要到先辈的坟山去祭祀。这时候主要是清除杂草,插上香火,还要烧纸宝鞭炮等。自家父母的坟山坐落在了这个地方,说明有可能是父母的遗嘱,不再顾及所谓的风水了,或者也是希望有一天自己能够回到这个地方看看他们,陆宵站在坟山前泪水再也禁不住的淌了下来。
“爸,妈,我回来了!”陆宵再坚硬的心这一刻也终于的融化了,这里是他的根阿!人活着为个啥,还不是光宗耀祖!
发泄了许久,陆宵终于平静了下来:“爸,妈,儿子现在也算是有了些钱,我是不会忘了乡亲们的,我准备建一座加工厂在村中,希望你们知道这个消息在地底下也开心些。” 农村的事情,总得尝试一下,陆宵就不相信,农村就没办法发展。
陆村这两天真的是喜气洋洋阿,首先是一个陆姓的成员回来归宗认祖并给全村办了个酒席,然后这个成员放出豪言,将高价购卖在村外的公家地皮的使用权开办工厂!那块公家地皮其实是一个老学校,这个学校被教育局归到了大队中心小学,村中的学校由此废了下来,当然这个学校面积不是很大,只有几百平方米。本来学校只是上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而已,每一个年级也就是一个班,本来是方便学生上学办的,整个学校就一两个村中老师负责,因此学校规模很小。
这是好事情啊,村中的两个个队长都没有什么犹豫就给办了手续。当然有人怀疑几百平房米开什么工厂,不会是这个人是个骗子,那边那位则说了,骗子骗谁啊?据说就这几百平米的面积别人用一百万购买五十年的使用权哪。这边这位叫道:“啊,真的阿,这位是谁啊?噢,回来认祖的陆奇啊,陆村这回好命了。”陆奇,陆宵的小名。
穷山沟好办事,两位队长上村政府上一说要办工厂,村政府大笔一挥:“批了,乡上我们来搞定,你们就动手办吧。”于是就两天功夫,村中的空闲人手已经帮忙把学校给推平了,陆宵当然不会忘机给这些人工钱,然后干脆直接的雇了这些人首先把附近的路修了修。
原来修路有一个很重要的难题,那就是公路有些路段两边其实还有很多农田,村里想修路,可是没有更多的田地换给农户,没有田地换那就只能够用钱补贴,但是补贴太少,谁愿意阿,另外就是土地是自己的根,谁也不想少。这一次陆宵想了个折衷办法,谁家的田地被占用了,将可以根据占地的大小得到新建工厂的股份分红。
别人愿意拿一百万来买地办厂总不能够亏本的吧,如果有了工厂的股份那岂不是就像是有了个长期饭票,这些人也不问办什么工厂了,纷纷的同意这种方法,恨不得共修得越宽越好。当然,陆宵是有了限制的,在原来的公路上,往两边同时拓宽两米。这样子,修好之后的公路将可以达到两辆大型卡车会车可以通过的大小。现在的路,大卡车根本就进不来,一来路太软,二来路太小。
修建的公路将修建到连接乡公路处,正是农闲,这次修路让大量的空闲人员有了活干,淘沙石子,运输,修建新的水渠。人民的力量是伟大的,几天工夫一条新的公路就有了模样。现在这条公路都是由砂石堆积而成的公路,虽然比原来的小水泥路差些,可是起码可以把大卡车开进村中了。但是现在这路并没有铺上水泥,很多人都很奇怪。难道修路就修一半?
好路陆宵当然想修,只是现在条件仍未成熟而已,一步到位总会让人不珍惜,饿汉,你给他个水果你都会很感谢你,你给他一份燕窝,他或许就会想干脆乞讨去得了。人民的意识没有相应的提高,一味的拔苗助长更会容易引出其他的问题。这也是陆宵在摸索前进的路子,自己有武力,有能力统一地球,现在这么干了行不行?自己有数不清的高科技,一下子拿出来行不行?答案肯定是否定。人类意识没有达到一个高度,或许刚飞出太阳系就要被别人给灭了吧!
农村没有出路,上学找不到工作,还不如直接去打工。这是很多人的想法,也正是如此,造就了农村越来越落后,导致了中国现在的社会模式越来越倾向于精英文明,农村占全国人口七八成,可是意识形态仍然停留在建国初期,这也造成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本质上来说并没有多大的改善,想一下子改变这种现状,难呀!
办什么工厂可以帮助乡亲们而又不会有拔苗助长的害处,陆宵想了许久,决定还是建立一个收购站比较好。当然这收购站将可以把收购的各种原材料制造为新的食品的能力。
蔬菜,水果,粮食等各种农产品收购站都将进行收购,而收购价格也将比城镇价格提高五到十个百分点。
工厂打算建造为三层的高度,地下室存放收购的原材料,一楼收购,二楼,加工,三楼储存成品,而如果储存的成品数量达到一定的数目,则可以运输到外地去销售,实在不行,这些食品也可以直接送到龙城去消化掉。
当然陆宵并不打算使用非常特别的设备来进行办这件事情,主要是三台很普通的仪器就足够了,一台是速烘干机,一台是食物粉碎机,再一台食物挤压机,这样子的规模如果日夜开工足以消化附近几个乡甚至全县的农产品了。当然如果原料真的剩余,比如每年水果收获的季节,那时候估计一天就会有数万斤或者更多的水果会聚集到工厂来,陆宵将决定在把储存室开辟得足够大然后进行配备冰箱,这样子平常的时候工厂也不会因为没有原料而停止下来,当然工厂的电力将全部应用龙力电池,不用再担心突然停电的情况。
总的算来工厂需要配备十十多位人员即可把整个工厂运行起来。至于管理人员,陆宵有些头通,总不能够让呆呆公司的人来吧,而且如果这里的计划成功,自己还想在别的地区普及这种模式呢,人才啊,总到想用的时候才发现奇缺!实在不行,让村里的老师来管吧,然后让陆家和队干们进行监管。
陆宵开始调来机器人开工。机器人是开着车来的。厚厚荡荡的车队让村中的人大开眼界,当然,令人奇怪的是,这些人首先把工厂那片地圈起来,然后晚上才开工。大家想也许这是大建筑队的规矩,也没放在心上。这边一边开工,陆宵则开始与主要的村干部和陆家老人围在了一块协商工人和管理的事情。
陆宵道:“我虽然也很想得留下来,可是还有很多事情等着我去办,所以大家商量一下工厂的事情,如何招人,如何管理,如何分红,话说在前头我并不准备要工厂的红利,我只要工厂能过够提供给我大量的成品,每吨成品我将会按照大家满意的价格收走。至于工厂和仪器设备我将赞助给村里,并且会留下一百万笔前期的投资资金给大家启动工厂,现在大家有什么话就说说。看看怎么办好。”
众人你?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